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8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8篇

发布时间:2022-08-29 16: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8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OPO QINGDAO MUNICIPALO0MMI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8篇,供大家参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8篇

篇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青岛市委 党校 青岛行政学院 学报 J O URN AL OF TH E PARTY SCH OO L OF O P O

 QIN GDAO

 M UN ICIPAL O0M MITTEE 2008 年 第 8 期 No . 8 , 2 OO8 改革开放 以来党总结历史经验 的 回顾与启示 李寿峰 ( 中共 东营市委党校 , 山东 东 营 257091) [ 摘 要] 改革开放 30 年来 , 中国共产党 团结带领全国人 民通过党代会 以及建党、 国庆纪念 日等重要 历 史时刻 , 及 时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 , 不断探 索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些经验所体 现 出的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的政治胆识和理论 勇气, 对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很 多重要的启示。

 [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图分类号]D61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08- - 3642( 2()()8) 08一()()05—04 改革开放 以来党对历史经验 的总结 , 基本上是 按照两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对如何加强执政党建 设( 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为主线) 的探索总 结 , 一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旗 帜、 道路 、 理论 的 探索总结, 两者主要是通过党的代表大会 的报告 以 及 重大 国庆 、 建党 、 领袖 诞 辰 、 重 大历 史 事 件 等 纪念 JE t纵 向积累、 逐步清晰实现 的。这两条线索存在时 间 、 空 间 、 内容 的交 叉重 叠 。比如 六 次党 的代表 大会 都呈现出既有对党建 问题 的经验总结 , 又有对 经济 社会发展道路 的认识深化的特点 。两者统一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中。

 一、党 探 索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道路 历 史 的概 略 回顾 1978 年 底 召开 的具 有 重 大 历 史 意 义 的党 的十 届三中全会 ,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 彻底 否定 “ 以阶级斗 争 为纲 ” 的错 误 理论 和实 践 , 科 学 评 价毛 泽东 同志 和 毛泽 东 思 想 , 做 出了 把 党 和 国家 工 作 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 开放 的历史 性 决 策 。中 国从 此进 入 了改 革开 放和社 会 主义 现代 化建设 的历史新时期 , 中国共产党从此 开始 了对 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理论尤其是道路的新探索 。

 ( 一 ) 十一届 六 中全会 是 中 国特色社 会 主义道 路 一探索 的开端 十一届三 中全会之后 , 我们党开始有步骤地解 决新 中国成立 以来 的许 多历 史遗 留 问题 , 调 整 在“文 化大革命” 中遭到严重破坏的社会关系, 并着手进行 建设 和改 革工 作 。为 了统 一 党 和 全 国人 民 的思 想 ,

 从根 本 上纠 正各 种错 误 倾 向 , 正 确 认 识 和 评价 毛泽 东同志的历史地位, 对我国当时的国情做出正确 的 判 断 , 1981 年 6 月 党 的 十一 届 六 中全 会 通 过 了《 关 于建 国以来党 的若 干 历 史 问题 的决 议 》 , 用 “ 十个 必 须”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十条历史经验 。主要 包括对社会 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 、 必须量力 而行的进行经济建设 、 使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 正确 认 识 和处 理各 种社 会 矛 盾 、 根 据 民主集 中制 的原 则 加强国家机关建设 、 建设精神文明、 建设 民主集中制 的党等内容。这些经验是一个涉及政治 、 经济、 社会 等若干方面的综合性 的经验总结 , 统一 了全 国人民 的思 想 , 实 现 了党 在 思 想 理论 上 的拨 乱 反 正 。总 体 上看 , 这是对 中国国情新的判断, 是我们党基于当时 的环境条件和集体认识所能达到的一个新高度。虽 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但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奠定 了最初 的基础条件 , 使理论发展 与 实践指导有了一个的良好的开端 。

 收稿 日期 :

 2008— 06— 22 作者简 介 :

 李寿峰 ,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 岛行政学院 学报 J O URN AL OF THE PARTY SCHO OL OF C P

 C QIN GDAO

 M UNICIPAL COM MITT匪 2008 年 第 8 期 N o 8 , 2 00 8 ( 二) 建党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是新时期党建经验 总结 的开 端 1981年 7 月 1 日, 胡耀邦《 在庆祝 中国共产党 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中, 深刻总结了党的建 设的历史经验 。主要包括我们全体党员要为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不顾身 , 全心全意为人 民 服 务 ; 我 们要 善于 在新 的历 史条件 下 把 马列 主义 、 毛 泽东思想推向前进 ; 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党的 民主生 活 , 严格 党 的组织 纪律 。凡 属重 大 问题 , 都必 须经 过 党委的集体讨论 , 作 出决定 , 不能个人说 了算 ; 我们 要善于经常清除 自己身上的灰尘 , 在执政条件下永 葆革命青春 。我们要把更 多德才兼备 、 年富力强的 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 我们永远要坚持 国

 际主义 , 同全世界无产 阶级和人 民大众 同呼 吸共命 运等内容。这些经验基本涉及到了党的思想 、 理论 、

 组织、 作风 、 制度建设等相关方 面, 是新 时期党 的建 设 理论 形成 与发 展 的雏形 。

 ( 三) 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92 年 1O 月, 党的十 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 的影 响下 , 总结 回顾 了 十一届 三 中全会 以来 14 年改 革开放的实践经验 , 主要包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 动摇 , 关键是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必须改 革 开放 同 四项基 本 原 则 统一 起 来 ; 必 须 巩 固和 发 展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等 内容 。报告概括地讲 , 十四 年伟 大实践 的经 验 , 集 中到一 点 , 就 是要 毫不 动 摇地 坚 持 以建设 有 中 国特色社 会 主义理 论 为指导 的党 的 基本路线。江泽 民强调 :

 “我们党所 以能够取得这样 的胜利 , 根本原因在于十四年的伟大实践 中, 坚持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 , 逐步 形 成和 发展 了建 设有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的理 论 。

 ”[1 ] 十四大对 14 年伟大实践的总结, 对党在实践过程 中 形成的基本理论 、 基本路线和一系列 战略决策作 出

 郑重结论 , 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 , 坚持党的基本 理 论 和基本 路线 不 动 摇 , 特 别 是 对 建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 进而把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事业继续推 向前进 ,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 用。之 后 的党 的 十五大 报 告 , 特 别 阐述 了邓小 平 理 论 对 于 “什 么是 社会 主义 ” 、 “ 怎样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这 个 重 大 问题探索的历史贡献及其深远影响。它构成 了中国

 特色社 会 主义道 路 内容 的重 要部分 。

 ( 四) 对改革开放二十年经验的总结 1998 年 12 月 , 江 泽 民 同志 在 纪 念 党 的十 一 届 6 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的讲话 中, 回顾了改革 开放 2O年 的历 史进 程 , 总结 了 11 条 主要历 史 经验 ,

 即必 须 坚持党 的 马克思 主义 的思 想路 线 ; 必 须全 面 、

 正确、 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 ; 必须把集 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 地位 ;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 必须建立和完 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 必 须坚持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 必须坚 持 物质 文 明与精 神文 明 的共 同进 步 必须维 护 和保持 安定 团结的社会政治局 面; 必须 为我 国改革开放 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争取一个长期 的和平 国际环 境 ; 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作为 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 必须坚持 、 加强和改善党 的领导等。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 点, 就是把 马克思主义的基 本原理 同中国的具体 实际结合起 来 , 走 自己的路 ,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是中国 特色社 会 主义理 论 、 道 路 及 其 内涵要 点 较 为 完 整 的 基 本形 态 。

 ( 五) 对建党八十年历史经验的总结 2OO1年 7 月 1 日江泽 民在庆祝建党八 十周 年 大会上的讲话 中, 回顾 了中国共产党八 十年的奋斗 业绩 , 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 的三条基本经 验 :

 即必 须 始终坚 持 马克 思 主 义基 本 原 理 同 中 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 ,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定不移地走 自己的路 ; 必须 始终 紧紧依 靠 人 民群 众 , 诚心 诚意 为 人 民谋 利益 , 从人 民群 众汲 取前 进 的不竭 力量 ; 必须 始终 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不 断增强党的创 造 力 、 凝 聚 力和 战斗 力 , 永 葆党 的生 机和 活力 。

 江泽民强调 :

 “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 验, 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 , 我们党要继 续站在时代前列 , 带领人 民胜利前进 , 归结起来 , 就 是必须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要求, 代表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向, 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 民的 根 本利 益 。

 ”_2

 这些 论 述 , 是对 党 的历史 经 验 的进一 步 认 识 深 化和升华 , 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中“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组成部分产生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六 ) 十六 大 对十三 年 历史 经验 的总结 2002 年 11月 , 党的十六大正式使用了“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的重要概念 , 报告用“ 十个坚持” 总结了 十三年来的基本经验 :

 在每一条经验 中, 前一句是对 Xl~f l ",平理论相关问题的充分肯定继承 , 后一句是“ 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青岛行政 学院 学报 J Q URN AL OF THE

 PARTY SCH OOL OF C P

 C QIN GO AO M U NICIPAL COM M ITTEE

 2008 年第 8 期 N o .8 2OO8 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 阐释, 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 展。主要包括坚持 以邓小平理论 为指导 , 不断推进 理论创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 , 用发展 的办法解 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改革开放 ,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 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 发展社会 主义民 主政治 ;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 实行依法 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

 正确 处理 改革 发展 稳 定 的 关 系 ; 坚 持 党 对 军 队 的绝 对领导 , 走 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 坚持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 , 不断增强中华 民族的凝聚力 ; 坚持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 进共 同发 展 ;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 的伟大工程等内容 。

 这 十条基本 经验 内涵 丰 富 , 涵 盖 了改 革 、 发 展 、

 稳定 , 内政 、 外交、 国防, 治党 、 治国、 治 军等各个方 面 , 集 中体现了党领导人 民在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 的实践 中形成 的重大认 识 和重大 方 针 。从 理论 和 实践的结合上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 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 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两 个 基本 问题 , 是 对 中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道 路 认 识 的逐 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 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 的 水平 。

 ( 七 ) 十六届 四 中全会 对 建 国五 十五年来 党 执政 经 验 的总结 2004 年 9 月 19 El , 党 的十 六 届 四 中全 会 通 过 《 中共 中央关于 加 强党 的执 政 能 力 建设 的决 定 》 , 对 55 年来的党执政 的主要经验进行 了认真 总结。主 要包括“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 用发 展 着 的马克 思主 义 指导 新 的实 践 ; 必 须 坚 持 推 进社 会主义的 自我完善 , 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 必 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 , 把发 展作为解决 中国一切问题 的关键 ; 必须坚持立党为 公 、 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 同人 民群众的血 肉联 系;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 、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 不断完善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必须坚持 以改革 的精神 加强党的建设 , 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 凝 聚力 、 战斗 力” 等 内容 。这个 决 定 对执 政 党 建 设 理 论 的 核 心 问 题 和主线 及加 强 执政 能力 建设和 党 的先进 性 建设 问 题有 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为党如何加强 自身建设从 而担 负起 团结 和带 领全 国人 民坚 定地 走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道 路提 出 了明确 的努 力方 向和 建设 重点 。

 ( 八 ) 十七 大报 告对 改革 开放二 十 九年经 验 的总 结 党 的十七 大从 总括 改革 开放 的整个 历史 进 程着 眼, 紧扣在一个十几亿人 口的发展 中大国如何才能摆 脱 贫 困、 实现 现代化 、 巩 固和发展社 会 主义 的问题 , 全 方位 、 大力度地总结概括 出“ 十个结合” 的宝贵经验。

 这十条经验 主要 包括 把 坚持 马克 思 主义基 本 原 理 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 把坚持 四项基本原 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 把坚持社会 主义基本 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 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 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 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 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 结合起来 ;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 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等。

 这“ 十个结合” 的宝贵经 验,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 的鲜 明特征 。“前 三条 是管 总 的 , 揭示 了我 国

 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 ; 第四条到第七条 ,

 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

篇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7卷第4期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Vol.17,No.42015年8月J.ofWuhanUni.ofSci.& Tech.(SocialScienceEdition)Aug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2015

 收稿日期:2015-0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A001).

 作者简介:黄远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及经验黄远声 冯纪元(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历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取得了诸多宝贵经验。系统梳理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及经验,对于当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关键词:法治国家建设;依法治国;历史进程;法治;改革开放以来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5)04-0427-0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国家建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深入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及经验,对当今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使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步入正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了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11,为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实事求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始步入正轨。1980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2]359。1982年9月胡耀邦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正在逐步健全”[3]7,强调了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3]13。1986年7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全党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通知》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党的一项伟大历史任务”[4]1063。1987年10月党的第十三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突出强调了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必须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必须贯串于改革的全过程”[5],并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了重要部署,凸显了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巨大意义。1991年3月李鹏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时指出了“现在我国以宪法为基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国家政治经 济 活 动 和 政 府 工 作 逐 步 走 上 法 制 轨道”[6]1511-1512,充分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此期间,我国陆续制定并颁布了多部重要的法律①,这表明我国开始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体系,完善立法体制,加强了立法的科学性。司法方面,我国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多部重要法律的颁布和修订推进了司法制度的发展,检察机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得以恢复重建,司法结构和职能设置逐渐迈向科学化,等等。在普法方面,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1985年1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从1986年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五年为一期的全国普法活动,旨在加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国人民法律素质。1978~1989年,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国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等事业步入了正轨,开启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征程。(二)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继续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探索和实践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7]28,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继续加强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突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1996年2月,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法制讲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8]。1996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9]1775,并将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作为继续加强完善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30,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0]31,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表述上的一字之差,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依法治国”上升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2002年11月在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把“依法治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目标,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1]72,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依法治国”思想,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这一时期,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我国在多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完善,1989~1999年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2000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于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在行政执法工作上也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了“各级政府都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7]189,这是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依法行政,标志着我国行政方式的科学转变。1999年1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提出: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扎扎实实地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作出了重要部署,推进了我国行政执法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司法方面,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的战略任务,司法事业迈向了全面系统的发展阶段。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改革五年纲要》和200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重点推进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的完善发展。之后,人民法院系统在死刑核准、公开审判、管辖、证据、再审、执行、审判委员会、人民陪审员、未成年824

 2015年第4期黄远声,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及经验人审判和司法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完善发展;检查机关在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特约检察官、检察委员会以及审查逮捕方式、刑事赔偿确认程序、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相互衔接和查办职务犯罪内部制约等方面得到了完善发展。在普法方面,除了继续实施以五年为一期的普法教育以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法制教育并提升公民法律素质,自2001年起,国家把每年12月4日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在国家层面上整体推进普法教育。(三)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深化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002年12月,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了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提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11]73。2004年3月,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12]4。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12]281,同时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结合起来全方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2007年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3]作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之一,表明我国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法制权威,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普法教育,形成人人学法守法的良好 社 会 氛 围,加 快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国家”[14]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成为“十二五”规划期间的奋斗目标,高度体现了国家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决心。2012年10月,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将进入一个全面、系统实施的阶段。这一时 期,我 国 加 强 了 法 律 法 规 的 建 设。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对截止到2006年底现行的655件行政法规进行了全面清理,201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先后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前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的执政方式也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意味着我国在总结执政经验的基础上,执政理念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在行政执法方面,2004年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同时明确了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标志着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入了全面、整体实施的新阶段。(四)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全面升级依法治国战略,全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012年12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15],充分表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并作了重要的部署,这是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建设法治中国”也是党对依法治国思想的整体升华,开启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又一新篇章。2014年9月,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

篇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1 1 年1 1 月中 共 四 川 省 委 党 校 学 报J� � � � � �� �P� � � �C� � � � � �� �S� � � � � �P� � � � � � �C� ��� � � � �� �C CP201 1 年增刊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党 建 设 的 发 展 历 程 和 经 验 启 示蒋建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执政条件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 总结和梳理执政党建设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 运用这些经验解决执政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刻的启示.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建设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政党建设经历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执政时期,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执政时期,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导集体执政时期这样三个重要发展时期.( 一)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执政党建设( 1 978 - 1 989 年)从 1 978 年1 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 989年 6 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这 1 1 年,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 创立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开辟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推进了党的建设.粉碎"四人帮" � 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们党面临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全会形成的实际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勇敢地担当起这个艰巨使命,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围绕这个目 标, 党中央对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 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其中包括: 为健全党规党法,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党章; 根据历史转折的新要求,提出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 调整和充实各级领导班子, 推动新老干部的交替与合作; 从 1 983 年起用 3 年时间对党的思想, 作风和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 恢复和新建各级党校,筹建国家行政学院, 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提出并探索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在党政分开, 下放权力, 精简机构,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了若干改革措施,等等.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 1 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因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推进了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进步,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起步和不断推进,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和不断发展.( 二)世纪交替国际风云突变时期的执政党建设(1 989 - 2002 年)从1 989 年 6 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 2002年1 1 月党的十六大这1 3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把党的建设�02�

 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推向了 2 1 世纪.2 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在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 继续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定, 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全面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 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混乱, 组织涣散, 作风不正, 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并取得明显成效. 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继就全党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等作出了部署.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从 1 995 年开始,用 3 年时间对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农村基层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工作.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 总体部署和战略任务. 十五大以后,在全党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 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 讲学习, 讲政治, 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进入新世纪,又明确提出把符合党员条件的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果断作出军队, 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 工程招标, 政府采购制度等重大决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 1 3 年,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我们遇到的关系我国稳定, 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政治, 经济, 自 然风险频频发生. 我们党所以能够经受住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根本的一条就在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三)全面小康建设时期的执政党建设( 2002- 今)从 2002 年1 1 月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扎实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党的自身状况,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 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 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目 标任务和各项部署. 2005 年起在全党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为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注重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锻炼和选拔干部,先后颁布�公务员法�和一系列法规性文件,积极推进地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 在党内民主建设上,健全和完善地方各级全委会, 常委会工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选举制度改革, 颁布�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提高党员主体地位. 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先后下发加强农村, 街道社区, 中央企业, 高校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意见,拨专款加强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和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 在反腐倡 廉建设上, 颁布实 施�建立健全教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等.二, 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不断总结和运�1 2�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 1 年增刊

 用自身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形成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 身建设的基本经 验.(一)改革开放以来对执政党建设经验的历次总结第一次: 1 981 年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用"十个必须"科学总结了建国以来的 十条历史经验,其中在党的建设方面,强调" 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第二次: 1 982 年 9 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 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三次: 1 997 年9 月,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 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 1 998 年1 2 月,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回顾了改革开放 20 年的历史进程, 总结了十一条主要历史经验,其中涉及党的建设的内容有: 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全面, 正确, 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五次: 2001 年7 月,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 80 年的奋斗业绩,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 80 年的三条基本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必须始终自 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第六次 2002 年1 1 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回: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成就基础上,总结了1 3 年的十条基本经验, 其中涉及党的建设的主要有 3 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七次: 2004 年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总结了55 年来党执政的六条历史经验:第一,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二,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四,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必须坚持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第六,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第八次: 2006 年6月,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 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第九次:2 007 年1 0 月,党的十七大报告用" 十个结合起来" ,总结了改革开放29 年的宝贵经验,其中涉及党的建设的内容有: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二) 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执政党建设经验的全面总结2009 年1 0 月,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执政党建设六十年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集中概括为六条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2 2�201 1 年增刊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第二, 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三,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五,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第六,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这些基本经验,体现和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须倍加重视, 倍加珍惜, 必须作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三, 我国执政党建设的深刻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执政党建设取得的宝贵经验,可谓弥足珍贵,无论现在和将来, 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一)必须始终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常抓不懈. 党不仅要科学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要通过卓有成效的自身建设来保证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二)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执政能力建设...

篇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党史( 2007.6)北京党史中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做出 的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 中国共产党就针对不同的形势和任务, 对历史经验进行了 几次总结, 如 19 4 5年议》、 党的七大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近 30年的时间里,对历史经验进行了 8次比较系统、 全面的总结, 对于统一全党思想, 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集中总结, 主要有以下 8次:( 一)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用 “ 十个必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19 8 1年 6月 ,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用 “ 十个必须”科学总结了 建国以来的十条历史经验, 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 情出 发, 量力 而行, 积极奋斗, 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 标;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 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 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 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 同时对敌视社会主义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和进行有效的斗争; 必须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加强各级国 家机关的 建设,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成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 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 必须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 加强民族区域自 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 主权; 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 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 在对外关系上, 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 主义、 霸权主义、 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 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①《 决议》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正确评价和对毛泽东思想的 系统概括, 实质也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因为 “ 毛泽东同志的事业和思想, 都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业和思想, 同时是他的战友、 是党、 是人民的事业和思想, 是半个多世纪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

 ”②《 决议》纠正了 当时存在的“ 左”的和右的错误观点, 为统一全党思想, 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

 党的十四大用 “ 三个不动摇”总结了 改革开放以来近 14年的实践经验19 9 2年 10月 , 党的十四大在回顾 14年来的伟大实践基础上, 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近 14年的实践经验, 指出:

 “ 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③党的十四大在系统阐述这一理论之后强调:

 “ 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 集中到一点,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

 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 顺利达到目 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及启示□张世飞责任编辑:

 张东明学术论坛学术论坛8

 BEI JI NGDANGSHI北京党史( 2007.6)面。

 十四大对 14年伟大实践的总结, 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 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

 江泽民代表党中央用 “ 十一个必须”总结了改革开放 20年的主要历史经验19 9 8年 12月 , 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回顾了 改革开放 20年的历史进程, 总结了 十一条主要历史经验:

 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必须全面、 正确、 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必须把集中力 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摆在首要地位;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 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 和平国 际环境; 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 发点; 必须坚持、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这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⑤江泽民强调:

 “ 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 中国 的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 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⑥这个讲话,进一步深化了《 决议》和党的十四大报告。( 四)

 江泽民在建党 80周年大会上用 “ 三个必须始终”总结了 80年党的基本经验20 0 1年 7月 ,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 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回顾了 中国共产党 8 0年的奋斗业绩, 高度概括了 中国共产党 8 0年的三条基本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 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必须始终自 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 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⑦江泽民强调:

 “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 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 前途, 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 , 带领人民胜利 前进, 归 结起来, 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这些论述, 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化和升华。( 五)

 党的十六大用 “ 十个坚持”总结了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13年的基本经验20 0 2年 11月 ,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回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成就基础上, 总结了 13年的十条基本经验: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用 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改革开放,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坚持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

 “ 这些经验, 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 归结起来就是,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的 前进方 向 , 代表中 国 最广 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 ( %这不仅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使命的必然结论。( 六)

 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用 “ 六个必须坚持”总结了 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20 0 4年 9月 ,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坚持十六大提出 的基本经验, 认真总结了 党执政 55年来的六条历史经验:

 第一,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用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 实践; 第二,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 我完善, 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四 ,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同 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 第五,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第六, 必须坚持以改革的 精神加强党的 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 ) %这六条主要经验, 从指导思想、 基本制度、 第一要务、 党群联系、治国理政和自 身建设等方面, 阐述了 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 、 完善执政方略、 改进执政方式、 巩固执政基础和完成执政使命等问题, 坚持和发展了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基本经验。( 七)

 胡 锦涛在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 85 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用 “ 五个必须”高度概括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20 0 5年 1月 , 胡锦涛全面阐述了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并对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提出了具体要求。

 按照中央的部署, 从 20 0 5年 1月 以来, 全党分三批开展了 以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 容的保持共产党员 先进性教育活动。20 0 6年 6月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 5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高度概括了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 益作为党全部工 作的 出 发 点 和 落脚点, 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必须使党的理论学术论坛学术论坛9

 北京党史( 2007.6)北京党史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 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 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 保证党始终引 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 必须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 " #( 八)

 党的十七大用了“ 十个结合起来”概括了 29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20 0 7年 10月 ,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 “ 十个结合起来”, 总结了 改革开放 29年的 宝贵经验, 即 “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 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把发展社会生产力 同 提高全民族文明 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把坚持独立自 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 推进党的 建设新的 伟 大工 程结合起来, 取得了 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 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 加快实现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 $ #胡锦涛强调,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在当 代中国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除了 这八次比较集中的经验总结外, 我们党在新时期 还有二次论述涉及到 这一问 题。

 一次是在19 8 2年 9月 ,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 :“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 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 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 照抄照搬别国 经验、 别国 模式, 从来不能得到 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 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 % #另 一次是在 19 9 7年 9月 , 党的十五大指出 :

 “ 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这是近二十年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 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 & #在论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基础上, 十五大进一步强调: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政治、 文化的基本目 标和基本政策, 有机统一, 不可分割, 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这个纲领,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 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 展开, 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 ’ #这二次论述,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分析这几次经验总结的历史背景、 形成过程、 联系、 区别及其重要意义, 对于我们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一)

 从这几次经验总结的 历史背景来看, 我们党总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 突出 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我们 党是一个十分善 于从历史中 汲取经 验的党。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七大就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 对历史经验进行了 比较系统的总结, 为抗日 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突出 强调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性。

 比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 新时期, 但能否消除在此前后党内外出 现的思想混乱状况, 就成为能否结束徘徊局面、开创正确道路的重大问题。

 《 决议》由 此成为正确总结过去、 开辟未来的伟大文献而载入史册。

 又如,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之后,如何结合新的世情、 国情和党情, 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 以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就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为此, 党的十四大把党的 基本路线视为 社会主义事业 “ 最可靠 的 保证”, 十五大进一步把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视...

篇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与基本经验

 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

 第一 , 中国共产党 5 95 年的奋斗历程;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 5 95 年的奋斗历程

 (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自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破 坏了城市和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另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它们不但运用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手段,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直接压迫,还极力保持中国的封建制度,阻碍和破坏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于是,中国人民就承受着来自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重压迫。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如何才能当家作主,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一大批有志于救国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救国之路。1 1911 年,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 命,推翻了

 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好景不长,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了恢复帝制,积极投靠帝国主义,野蛮镇压革命人民,但这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在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纷纷割据,中国完全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中国社会现状。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5 1915 年,中国出现了新文化运动,主要发起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人,他们倡导民主、和平、自由,批评封建礼教,传播西方先进文化。7 1917 年,俄国十月革 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9 1919 年,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全国工人、学生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工人运动迅速在全国掀起,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0 1920 年初,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酝酿组织中国共产党。8 8 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 ——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同年秋至 1 1921 年春,李大钊等在北京,董必武等在湖北,毛泽东在湖南也相继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与此同时,在海外的赵世炎、周恩来、蔡和森、李立三、王若飞也开始了建党活动。经 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多方面的活动,建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益成熟。

 1921年 年 7 7 月 月 3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因法租界巡捕搜查,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的南湖继续进行。当时,

 参加大会的代表有 3 13 人,代表着全国 0 50 多名党员。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此,中国的无产阶级有了英明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 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三)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时期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从 1 1921 年中共建党到 9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 8 28 年。这 8 28 年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个历史时期,从 9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8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 9 29 年。这 9 29 年也干了一件大事,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社会主义 制度,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个历史时期,从 8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共 8 38 年。这 8 38 年还是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在 5 95 年的奋斗历程中,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犯过错误,历经曲

 折。我们可以用五大成就和四次挫折来总结中国共产党 5 95 年来走过的道路。

 (四)五大成就

 第一大成就: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胜利

 中国 共产党成立之初,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局限,并不主张与其他阶级和政党合作。一大决议明确规定,党应采取独立的政策以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联系。但在之后的实际斗争中,我们党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无产阶级的力量尚很弱小,仅仅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足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因此,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军。3 1923 年 年 2 2 月 月 7 7 日,中共领导的京汉铁路大罢工遭到镇压,我们党的早期领导人从这一血的教训中觉醒,意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于是,我们党提出要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反抗共同的敌人。

 与此 同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在与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多次受挫,力量遭到逐步削弱。另外,国民党内部成分复杂,组织松散,实力大不如前。2 1922 年 年 6 6 月,孙中山的爱将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政变,炮轰总统府,孙中山无奈潜逃,最终竟不能在广州立足,只能避居上海。这件事对孙中山的打击很大,使他对原来的老国民党失去了希望。为了挽救国民党,孙中山认为应该吸取新鲜的血液,而在他看来,共产党正是一股新生的力量。这样,就有了国共合作的基础。

 但在怎样合作的问题上,双方还是有分歧的。共产党主张党外合

 作,但孙中山有老大思想,不愿意搞党外合 作,主张党内合作。在这种情况下,经共产国际的极力劝说,中共同意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前提下,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4 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此后,国共两党共同努力干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其中一件大事,就是建立了黄埔军校,使国民党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比如,共产党方面的徐向前、陈赓、刘志丹等人就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国共两党于 6 1926 年 年 7 7 月发动了反对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的北伐战争。当时,北伐军的军事力量比较 弱小,敌我悬殊,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战斗力很强。特别是由共产党人叶挺领导的第四团作战勇猛,被誉为“铁军”。

 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加入国民政府,至此北伐结束,国民政府。

 统一全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的胜利,是中共取得的第一次成就。

 第二大成就: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由于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而最终破裂。但在“九一八事变”,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再次主动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党的政策也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6 1936 年 年 2 12 月 月 2 12 日,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一个转折点。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这一事变的方针,经过各

 方的努力,终于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剿共”、“与共产党联合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两党新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从此,中国的时局转为抗日战争时期。

 抗战初期,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战,抵御日寇入侵。比如,在上海保卫战,国民党军投入兵力七十万人,日军伤亡四万多人,国民党军伤 亡数十万人。还有台儿庄战役,打得也比较激烈。所以说,国民党不抗日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但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工作,一方面,汪精卫叛国投敌;另一方面,蒋介石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并且制造了皖南事变。面对国民党的反共活动,一些人就提出共产党要与国民党决裂,但中共中央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大局出发,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在此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认清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毛泽东思想逐步成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壮大了革命的力量,最终打 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军民伤亡 0 3500 万,直接经济损失 0 1000 亿美元,间接损失 0 5000 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党员发展到 0 120 多万人,人民军队也发展到 0 100 多万人,抗日根据地达到 0 100 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 1 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度辉煌。

 第三大成就: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命运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方面 ,中共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另一方面,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实行专制独裁统治。为争取时间准备内战,蒋介石于 5 1945 年 年 8 8 月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毅然赴重庆谈判,这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时,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称赞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来谈判的行为是“弥天大勇”。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议,但这只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在他做好准备后就调集军队大举进攻东北,掀起内战。这时,国民党拥有兵力 0 430 万人,还有美国的支持,而共产党只有 1 10 00 多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所以,蒋介石扬言要在半年之内消灭共产党。而共产党则在政治上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建立了更大的人民民主革命统一战线,在军事上主动撤离一些城市和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运动战为主,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使得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军的重大变化,为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8 1948 年 年 9 9 月 月 8 8 日至 3 13 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政治局会议,基于敌我双方的力量变化,作出了关于战略决战的决策。此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的 反动统治陷入绝境。9 1949 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幻想再次玩弄和平阴谋,以便取得喘息时间,卷土重来。而同时,毛泽东也发表了一篇名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其中他提到:“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

 沽名学霸王”。同年 1 1 月 月 1 21 日,蒋介石迫于压力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李宗仁声称愿意接受中共的八项条件,向中共求和。但在经过 5 15 天的谈判之后,国民党方面最终还是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产。

 9 1949 年 年 4 4 月 月 0 20 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 长江天险,并于 4 4 月 月 3 23 日占领南京,使国民党的统治瓦解。9 9 月 月 1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0 10 月 月 1 1 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四大成就: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建国后,中国并没有马上进入社会主义,而是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一过渡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准备条件。在这个阶段,除继续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土匪,镇压反革命分子外,还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在老区组织互助合作;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同时,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到 2 1952 年底,在国民经济已经达到而且在许多方面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又

 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指 明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经和步骤。到 6 1956 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现了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6 1956 年 年 9 9 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提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及时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所以说,共产党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在经济上打了一个大胜仗,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现在回过头来看,进行三大改造是非常必要的,只是速度快了一点。原来是计划用 5 15 年的时间来完成三大改造,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进行得还是有些过急,这 是值得我们深刻总结的。但从整体而言,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第五大成就: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8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0 30 多年时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里用几个数据来说明:

 201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7 67.67 万亿元,人均 0 8000 多美元;全国财政入 收入 7 152217 备 亿元;国家外汇储备 4 33304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9 24.59 万亿元。经过改革开放 0 30 ...

篇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奋斗历程对我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党的创立初期(1921.7-1923年) 二、国公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初-1937.7)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五、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8-1949.10)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0– 1978.10) 七、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 (1978.12)

 一、党的创立初期(一、党的创立初期(1921.7-1923 年)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情况在旧中国,最早向国内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据现在查到的文献看,早在十月革命前,1899年广学会办的《万国公报》第2、3、4月的第121期和123期上,刊载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译的英国进化论者颉德的《社会进化论》第三章(题为《大同学》),在该文中,曾两次出现过马克思的名字。1902年,梁启超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中,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1903年在《二十世纪之巨灵托拉斯》一文中,他又称马克思为“社会主义之鼻祖”,以后他还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过马克思和引用过马克思的话。1912年,孙中山写了《社会主义派别及批评》一文,他称赞马克思是社会主义圣人,是科学派社会主义,并赞赏马克思的《资本论》。1912年,《新世界》杂志上,以《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标题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整本书籍译成中文。总之,到20世纪初,在国内先后有几十种刊物都刊登甚至整章整节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名著。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开始真正的传播1919年10月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的理论作为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

 二、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初-1927.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大革命”。是1924 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称这段时期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简称“大革命时期”。

 1 、党的四大召开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谭平山、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王荷波、项英、向警予等20人。代表着全国994 名党员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陈独秀主持了会议,并代表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维经斯基在会上作了关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状况的报告。出席1924年6、7月间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大会的中共代表,向大会作了关于共产国际五大的情况和决议精神的报告。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2、党的五大召开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8-1937.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亦称“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战争”, 系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系指1927至193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2月,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2月9日爆发了学生爱国运动,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五、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8-1949.10)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战争。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4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开国大典上举行的阅兵式

 七、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78、12-)

  1978年:科学的春天,伟大的转折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大会上作重要讲话,科学的春天到了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是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经过反复实践而愈益结合的历程;是党内正确路线纠正错误路线、光明面战胜阴暗面的历程;是艰难探索,开拓创新,与时俱时,最终才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程;也是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走向一系列胜利的历程。年的奋斗历程,是为中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历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经过反复实践而愈益结合的历程;是党内正确路线纠正错误路线、光明面战胜阴暗面的历程;是艰难探索,开拓创新,与时俱时,最终才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程;也是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走向一系列胜利的历程。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89年奋斗历程经验的结晶;党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为了满足人民追求利益和幸福的愿望,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并使社会主义制度获得稳固的基础;党坚守“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把科学社会主义观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当代形态,并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勇于战胜困难、克服失误,善于总结经验,使党逐渐走向清醒和成熟。年奋斗历程经验的结晶;党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为了满足人民追求利益和幸福的愿望,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并使社会主义制度获得稳固的基础;党坚守“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把科学社会主义观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当代形态,并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勇于战胜困难、克服失误,善于总结经验,使党逐渐走向清醒和成熟。

 启示之一: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列宁在创建和领导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斗争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他强调:“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程中,什么时候没有形成全党所接受的统一的理论,党内就混乱,乃至分裂;什么时候党确立了理论,党就团结坚强,一往无前,从胜利走向胜利。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全党智慧的结晶。我们党过去之所以出现某些错误,正是由于我们偏离或背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些历史的教训我们必须牢牢记取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墓本问题 ,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 启示之二 :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发挥领导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发挥领导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适应这种要求,加强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启示之三: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动摇。启示之三: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动摇。 第一,现阶段我国阶级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第二,党的执政地位和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任务也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 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 第三,当代世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更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国际形势正由冷战趋向缓和,并向多极化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国际形势,发展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也要看到,国际上仍然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对立的杜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它们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并利用和平演变的手段进行渗透,企图瓦解和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说到政治,体现在党的建设上 ,就是要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样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党的伟大历史使命。

 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党旗、党徽 党旗是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党徽是代表一个政党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党旗底色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旗底色为红色,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党徽由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锤子和镰刀组成。党旗和党徽图案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徽由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锤子和镰刀组成。党旗和党徽图案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要保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任务,决不能只代表某些少数人的利益,而应该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要保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任务,决不能只代表某些少数人的利益,而应该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决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决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为什么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要保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任务,决不能只代表某些少数人的利益,而应该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要保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任务,决不能只代表某些少数人的利益,而应该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

 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篇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及启示

传承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