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汇报 > 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5篇

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5篇

发布时间:2023-04-28 14:50:04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

  第一篇:怎样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根据市纪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参加本次民主生活会,以上各位领导的发言,全面总结了我们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领导全镇人民高点定位、团结进取,在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之所以在各项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除了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外,关键是有“事业心、公正心、关爱心”的好班长;有一个“团结、和谐、民主”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吃苦耐劳”的机关干部队伍。借此机会我把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剖析,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一)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及省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四个突破”,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主旨意识。其次结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公务员学习,特别是在巩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自学和参加集中学习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学用结合的原则,用理论来指导工作,真正达到学以至用。

  (二)加强自律建设。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

  1准则》规定的52个不准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严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做到了踏实做事、清白做人、公正做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从组织分配,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的各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性。努力做到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讲党性。工作中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格照章办事,以集体利益为重,始终保持在思想上纯洁,政治立场上坚定。

  二、立足本职,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分管工作

  围绕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能够发扬抓实抓细、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管理区工作: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所能,推动辖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1、抓班子强队伍。今年以来,重点抓了农村的班子建设。二是加强对村一把手的考察培养和日常的教育管理。通过日常的学习教育培养增强他们为民办事的工作热情。

  2、抓稳定促和谐。稳定是基础,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工作中我们突出“稳”字当头,对于问题不回避,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3、抓工作促发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1)在春秋两季的护林防火、夏季的防汛工作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中,严格落实考核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坚持责任到人,谁分管谁负责。确保了这几项工作全年无事故。

  (2)抓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和苹果政策性保险的发动工作中,通过广泛宣传和政策的讲解到位。全区这三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大多数的群众享受到了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

  三、存在的问题

  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低。有的只限于一知半解,尤其是涉农政策方面,在面对农村群众提出的问题有时很尴尬。

  (二)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自己作为一名相对年轻的乡

  镇干部,在适应形势上不够及时,缺少新思路,没能真正达到与时俱进,指导思想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作风上不够扎实。在管区工作方面,我们区

  三个人,存在着依赖心理,对于一些日常的工作,主要是靠给两名副区长。明

  显得减少了下乡的次数。组织工作中,依赖于政工助理,对于上面的通知只限于交待一下,一般都由他来处理,影响了业务的熟练程度。

  (四)服务群众工作做的不够。由于下乡次数的减少,对群众的所需所想,了解不及时,不能把他们的所盼第一时间送达给他们。拉大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四、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查漏补缺的原则,及时进行整改,在工作中坚持立说立行,不断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树立党的先进性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处理管区工作中,做到勤下乡,常下乡,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为群众服好务。让群众真正体会到科学发展观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在工作作风上,注重自身建设,强化宗旨观念。按

  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力争克服工作上的漂浮现象,不搞形式主义。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等综合素质。在学习的同时,结合实际,把学习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宽,用过硬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二)进一步树立全局和服务意识。今后要尽快适应形势,转变职能,为群众服好务,在办实事上下工夫。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畏难发愁情绪,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高点定位。工作中要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脚踏实地干好各项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自己所能。

  以上的汇报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证。

  第二篇: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主任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主任

  常福小学:周淑萍

  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教师,就是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读懂学生。当学生思想出了差错,我们就要关心他们,耐心做疏导工作;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我们要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当学生身体不舒服甚至病了,我们要万般呵护,问寒问暖;对学生严格要求更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批评学生讲究艺术,注意方法,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绝对不可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讽刺挖苦学生。

  总之,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更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和发展,都要突出特点优势,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

  在当前的新课程环境,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思考如何营造班级文化。从很多工作出色的班主任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十分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都把构建好班级文化建设当作管理班级的重要法宝之一。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就会加速班级的快速发展。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头雁,他的知识素养、个性特长、工作作风、生活态度无不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质量,因而要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一个具备多方面素质的班主任,建立起班级文化既会得心应手,又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一个好的班主任,会成为学生一生感激和铭记的人。

  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拓宽学生视野,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因此,如何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所应该思考并为之努力的。

  第三篇: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说“老”是因为问题已经持续很久,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说“大”是因为事关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国家现代化、粮食安全,事关8亿多的农村人口;说“难”是因为农业人口较多,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业投入少,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因素造成了发展难,解决难。但这个“老大难”问题又是摆在各级政府、各

  级部门面前不得不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针对这些状况,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以下浅见,望与读者共勉。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以上,但是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中下水平。2010年全国7亿2750万农业人口创造了35477亿元农业总产值,人均创造农业产值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究其原因,有粗放发展的问题,有农民科学素质低的问题,有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不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过去小农生产、自给自足、过多依靠劳动力和化肥投入,靠天吃饭的现状,农业发展要取得长足进步非常困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突出重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顾此失彼,而要有方法、有步骤、系统化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方式转变,所有制形式改革。彻底走上一条规模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品牌竞争强、农业产值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生态环境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用“工业化化农业,城镇化化农民,市场化化农村”的理念推进“三农”工作。2010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的方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去推进“三农”工作,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办法去化解“三农”难题”。

  (一)、用工业化发展的办法发展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农业是基础性很强,附加功能很多的行业,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大生产工业化的同步,国家才能实现整体工业化。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机遇,借助机遇推动非农产业快速发展,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借助工业化兴起的食品技术革命促进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借助工业化所带来的丰富的农业装备发展设施农业;借助工业化对农业原料的充分利用发展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借助工业化的广泛影响促成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经营方式的嫁接,实现农业企业化管理。

  (二)、推进城镇化,让农民逐步转变成市民。实践证明,城镇

  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权强镇,用城市化的发展理

  念去吸引发展资金,吸引发展要素,吸引发展人才,把农村有知识、有文化人群汇聚到城市建设中来,在城市兴业,在城市发展,在城市定居,逐步减少农村人口。

  (三)、推进城乡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和农村市场化。“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要逐步建立起市场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竞争有序、宏观调控有度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贯穿、渗透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形成有机对接,着力培育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活跃农村市场要素,繁荣农村经济。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方针来发展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层次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城郊结合部、近郊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城市休闲生态农业;在远郊土壤肥沃区极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规模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农机具的使用,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在山多地少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展经济林种植加工,林果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养殖,畜牧、家畜饲养、加工以及饲料行业等。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实现农业的整体现代化。

  四、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农业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投入,近年来中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增加农业投入,逐渐减轻农民负担,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教育附加费、屠宰

  税、发放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限制最低粮食收购价格等。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全国农民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人民币,但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依然缓慢,农业抗风险能力依然很低,农业增效的后劲依然不足,农业所处的弱势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只有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修筑工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五、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农民素质。“三农”问题,重点是农业问题,难点是农村问题,瓶颈是农民素质问题。没有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政策都是徒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培养数以万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首先培训方法上,不光是“培”重点要“训”;不光是“理”重点是“论”;不光要“全”关键要“细”;不光要“送鱼”关键要“授渔”;不光看“量”还要看“质”。其次,要细分培训群体,分类培训。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才能突出培训实效;最后,培训要更加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效果好不好,要看实效;培训方式怎么样,要问农民。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培训成果转化,可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引入农业种植企业、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该村所有农民发展一种产业,最终形成农民负责种植,企业负责加工、收购,培训部门负责技术的农民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培训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六、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土地和劳动力是财富创造的两大重要因素,只有实现两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流动,激发要素潜能,实现最大效益。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建立完善配套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营造配套的法律政策环境,逐步剥离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契机,重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在土地合理流转的同时,要高效、扎实、有序的推进农村

  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促进农民就业,逐步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

  二、第三产业中来。总之,“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而复杂,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去打牢基础,逐步完成。相信有一天“三农”问题不再是问题,城乡不再叫城乡,农民不再叫农民,农业更加发展,农村更加繁荣,居民更加幸福。

  第一,要紧扣农民增收。做好“三农”工作,根本的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只有把农民的收入搞上去了,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才能真正有意义、有实质、有内涵地实现。因此,要切实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想方设法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

  第二,要确保粮食安全。一方面要抓好粮食总量,做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这就要认真落实政策,该补助给农民的费用,一分钱不能少,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多补;另一方面,从田头到餐桌,各有关部门都要牢固树立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广西绝对不能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立足广西资源现状、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具有广西特色、在全国市场有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和产品。要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规模经营。

  第四,要改善基础设施。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尽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尽快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既要围绕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生态设施建设;又要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着力解决道路、通信、用水、用电等实际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要积极引进农业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要充分发挥

  “主席农业院士团”作用,深入推进实施“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充分发挥广西本土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同时加快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创新促进钱粮双增收。

  第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深入开展“百万农村党员培训”和“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抓好对农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本领,促进农民增收。

  第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形成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四篇: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应该是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具体阐述如下: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有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在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坚持了一个标准,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了班风。

  一、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有时间要昼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便他们与你无拘无

  束地相处,他们就会对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

  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每期我们班的“八分钟自主活动”内容的安排,少先队活动计算级评比标准,都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行动,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诳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开成轮值,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份力量,四是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二、调动“三个方面的”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得到较好的成效,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就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班采取多种形式的班队会,针对性的主题会,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制度规定周评小结等,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三、发挥“四套班子“作用,即指团支部、班委、科代表、小组长的作用。这四套班子是班上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在选举这些干部时,我坚持做到公平竟选,力求把在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每次主题班会,都要求班委全部亮相并轮流登台,使每个人都能策

  划活动、主持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才干,使各项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第五篇: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打牢基础

  抓好经济建设——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乡人民政府乡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大地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举世瞩

  目,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作为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这种变化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经历和见证了这一场巨变。如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经今非昔比,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日渐完善,各项建设

  如火如荼。然而,这种形势,这种变化,这种发展趋势,也给我们农村基层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化成为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必然有所变化。乡镇干部必须学会并善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把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转变为以教育引导、主动服务为主的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农民群众工作。我们必须善于和乐于做好群众工作,牢记宗旨意识,充满感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必须为民所想,为民所思,从一个普通农民的角度看待农村工作,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做好农村工作。

  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必须转变,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必须提高。作为农村基层领导,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发展在于创新,创新才能促进发展,人云亦云,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只能算是完成工作,而不是很好的完成工作。创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发展途径、发展模式的创新。必须立足实际,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本地优势,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有的地方以资源获得发展,有的地方以特色获得发展,有的地方区位优势获得发展,这些都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所以获得成功。

  新形势下,虽然群众工作多种多样,工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我认为,放在头条的还是发展。经济发展是其他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必须想尽办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乡情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打牢发展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农业仍是其致富途径。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十分明显,设施落后,产业化、科技化、规范化发展就难以施行,也是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也难以实现。首先要抓好水利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问题。积极寻找水源,建设水利设施,加强原有水利设施的管理,是我们应当做好的工作。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要改变靠

  天吃饭的状态,必然要解决用水问题。其次,要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由于公路不畅,许多产业受阻,许多项目不能实施,而人们的出行也很不方便。目前,我们的农村公路,虽然大多已经修通,但维护和管理十分滞后,路面状况十分差,安全隐患突出,同时,很多道路在雨季不能通行。再次,要搞好扶贫开发、落实好扶贫项目。近年来,整村推进、“白玉兰”工程、片区开发工程等一批扶贫项目,很好的解决了项目区群众的相应问题,广泛受到欢迎,我们必须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

  二是要搞好产业规划,做好政策扶持。产业化是农业的出路,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每个地方都重视产业的发展。然而,产业化也有两面性,符合实际情况的项目,农民致富;反之,背离客观实际的项目,只能坑害百姓。所以,一个产业是否合适,在发展就应当做好调查,做好规划。产业规划要解决种什么,在哪里种,怎么管理,怎么支持,怎样与全局的产业布局相适应的问题。例如,烤烟发展规划,我们就要解决在那几个村种,具体是哪些农户,有没有效益,技术和自然条件是否有保障,会不会与全乡其他产业冲突等等问题。产业选择,产业规划合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和技术服务,既然做,就一定要全力支持,全力做好,力保成功,对于我们贫困落后山区,底子薄,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政策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三是要搞好科技推广,做好技术支持。有了车,有了人,但没有技术,车同样不会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就像一辆车,需要人和技术来推动它。目前,我们在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应用上作了一些尝试,收效很明显,但还是存在着技术不过硬,不够专业的问题。首先,推广科技的技术人员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我觉得应该多举行一些行之有效的科技培训,让我们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有强的技术、专业的技术。其次,要注意推广方式的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推广科技运用,有的使用教材,有的采取讲座形式,有的呢就要手把手的教,这都是值得探索的东西。再次,要有制度保障。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像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样,具有巨大的作用,我们

  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运用的制度保障。

  四是要扩充就业途径,转移农民就业。现在我们的农村,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农闲的时候无事可干,很多人力资源就这么浪费了,不但对经济无利,而且还拖后腿。但是,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闲着的人,实际上是不敢或者没有能力外出赚钱的人。所以,开发这样的资源也是困难重重。这就要求我

  们以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去探索,去调研,去开发,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五是要抓好基层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全力创建“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着重做到四个转变:一是由强制型向说服型转变。乡镇干部必须学会善于做思想教育工

  作,把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转变为以教育引导、主动服务为主的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农民群众工作。二是由盲从型向规范型转变。依法行政是新时期对基层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由于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大大增强。因此,广大乡镇干部要迅速提高依法治乡的水平,逐步把基层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由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乡镇干部的主要职责是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因此,乡镇干部必须集中精力为民服务,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农村经济。四是由封闭型向公开型转变。乡镇干部只有树立公正廉明的形象,才有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才能更好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群众工作任重道远,农村改革方兴未艾。我们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农群众工作的方法、途径,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做好农村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步伐,一定能把群众的事办好,把农村的事办好。

篇二: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

  

  加强“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内容摘要】“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关键词】三农

  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措施。

  一、我国农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

  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三农”工作的组织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三农”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在看到“三农”发展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面小康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农业产业还不够强、农村发展仍比较滞后、农村困难人口还比较多等问题,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支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①

  二、我国“三农”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代农业主体缺位

  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它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还包括产前的农业机械、农药、化肥、水利和地膜,产后的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实际上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可谓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5年3期

  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但现在很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不仅素质不合要求,而且数量严重不够。

  (二)农业的科技服务不到位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已普遍认识,他们自觉运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在采用良种,使用化肥、农药方面,已明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在防病虫害,更新种植技术,改变耕作方式,发展新的产品时,他们渴望获得具体的指导,具体服务农业生产是很不够,总的来看是有组织、有经费、缺服务。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

  涉农的科技人员并不少,农业、农机、林业、水利、畜牧在县有局机构,在乡镇有相关专业站所,有部门,有人员。可是开展的科技服务与其庞大的机构和队伍极不相称,不少人员不干本行,分片乡管人员主要在乡政府当听用,这部份人在岗工作,只是使用方式不对,是管理不当造成。业务部门主管,派驻乡镇这部份人,一年之中能开展几次培训,下乡指导几个地方农村工作就是最称职的了,许多人,许多时候并不在岗。

  (三)政府的财政投资不到位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从近几年的连续五个“中央1号”文件可以看出,在加大投入解决“三农”问题上,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总的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当代

  农民从财政获益是前所未有。

  (四)发展需要的体制不到位

  现在农村,统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即土地承包到家庭,生产自主,收益自己得。这是农村改革最先建立起来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经过了第一轮承包十五年期限后,现在进入第二轮为期30年的承包期限中,在我县农村考察承包责任制执行情况。②农民已习惯和接受了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不相适应,低下的劳动生产率,简陋的农业设施。

  三、三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缺乏制度基础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约1.4亩,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是耕地面积较大国家的1%。如此的生产规模,即使搞成“绣花农业”,也无法实现整体的现代化。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诸多制度约束。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民工的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市职工的1/4。按国际通行惯例,一个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大约相当于本地区社会平均工资的40%―60%。这种局面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依法有序转让和形成规模经营。

  (二)农村发展长期存在金融服务的制度性缺失

  从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的6个省12个乡镇看,近几年银行贷

  ②《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1期。

  款几乎为“零”,信用社贷款平均每乡只有100万元左右。全国大部分乡级信用社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基本上失去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三)农村发展缺乏公共财政的制度性保证

  1、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投入短缺。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乡村公路、小型农田水利、通讯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普遍落后。农村公共卫生建设欠账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刚刚起步,支农资金严重分散。

  2、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其他负担依然较为沉重。除了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快以外,主要是教育、医疗负担重,农民“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解决“三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是建设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③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

  ③《我向百姓说实话》著

  远方出版社2009年6期。

  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都可以有所作为,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搞单一模式;既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又要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所谓新型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定位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④这个概

  ④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期

  括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新时期农民素质的含义,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农民教育培训上的具体体现。“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住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机遇,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三是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使农民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从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使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农村、忘了农民。要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要广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要积极探索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开拓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三)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增强“三化”带“三农”的能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农民自主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业、艰苦创业、返乡创业,大力增加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农民政策性收入。深入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采取“一个扶贫指导员驻村、一个科技特派员挂钩、一个工商企业帮扶、一个发达镇村结对、一个主导产业带动”的措施,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和低收入农户增收。⑤

  (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扩大农业的市场贡献,消化部分工业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释放农业多种功能效应,都

  ⑤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期

  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思路有:一是强化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向农业产业的多领域投入。二是调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国家预算增加的基本建设支出应优先用于农业,重点加强高标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根据目前部分工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一方面,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形式,将钢材、水泥等物质材料直接投入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建设中去,增强城市和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工业行业的产品品种结构,在不增加新投资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技术更新和工艺改造,生产农业和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四是运用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调动农民参与兴修农田水利、改土改田的积极性,建立农民投工投劳的劳动积累机制,激发全社会和广大农民共同关注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在镇村布局规划完成后,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成果,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有关管理制度,努力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

  结束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创新”。即思维和观念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片面追求政绩,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形式主义,劳民伤财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传统生产方式及其观念的影响,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误区;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成本高代价高污染的旧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陷入破坏生态、破坏文化、破坏环境的误区。

  只要规划合理、措施得力,加上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我国三农”问题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光明日报,2005年3期。

  2、《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

  著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1期。

  3、《我向百姓说实话》著

  远方出版社2009年6期。

  4、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期。

  5、白跃世: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期。

  11

篇三: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试论如何做好农业科普宣传工作

  作者:罗凯

  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08期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既是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亦是提升农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论述农业科普宣传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目前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入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发挥政府职能,畅通沟通渠道,不断提升科普宣传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及推进农业、企业合作,实现宣传方式多元化建设等。

  关键词:农业;科普宣传;有效途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8-0149-02;;;;;中国图书分类号:G210;;;;文献标志码:A1;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物质保障。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渐深入,大力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在新时代,加强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有利于科普惠农政策和项目的贯彻与执行,使得农村发展能够跟得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②推进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有利于提升农业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助推农业科技建设,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③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转变农民群体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思维,提升农民群体的科学素养,使农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普通的物质生产,而是更加趋向于特色化、文化性发展的建设,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农村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1]。

  毋庸置疑,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例如江苏省科普惠农带头人刘学良注重农业科普宣传工作,通过抓好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坚持上门服务、抓好科普培训等方式实现了科普惠农[2]。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普宣传工作颇有成效,科普宣传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无论是农业日常科普宣传工作的组织,还是科技科普下乡活动的实行,或是农民科学科普教育的加强,都体现了国家对农村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视。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使目前一些地方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地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方农业科普政策宣传不到位,农业科普调查活动流于形式,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以及农业科普宣传设施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科普宣传工作的深入推进,也影响了“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

  2;深入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策略

  2.1;发挥政府职能,畅通沟通渠道

  对于政府而言,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内容。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政府要进一步转变农业科普宣传的观念和理念,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农业科普宣传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性。在转变观念和理念的同时,政府还要更加深入地对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坚持以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技术普及为根本目的,积极从农民生产、农业发展、农村治理的角度出发,建设多元化的沟通渠道,让科普宣传、群众学习、发展诉求有道,这样农村科普宣传工作水平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

  2.2;不断提升科普宣传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科普宣传基本上都是依靠人为力量进行的,这样的宣传方式宣传力度小、宣传范围狭窄,不能完全满足当下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这样的宣传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宣传方式也仅限于口耳相传的模式上,很容易受时空因素的限制,无法真正实现农业科普宣传的价值。因此,推进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力度与深度,要注重借助于科技的力量,推进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善于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在人民与政府之间建立起多元化的沟通渠道,既可以推进信息的流通,还可以推进科学知识的宣传与推广。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科普宣传工作的方式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时空穿透性,可以实现全范围、广覆盖传播,能够极大地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普知识及信息的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无时无刻都在感受和了解农业科技的发展进度,也可以全面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例如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农民可以全面了解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相關知识。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机械化生产的价值与效率,进而努力采用机械化开展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节省人力与时间,助推农业发展转型,真正地实现农业科技化,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新时代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2.3;推进农业、企业合作,实现宣传方式多元化建设

  对于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而言,不单单是政府的职责,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例如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等学者曾经撰写探讨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3]。此外,还应大量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企业的参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水平。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需求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科技下乡、科技指导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动,不断加强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让广大的农民群众了解到多方面的科技知识,让农民群众认识到科技的力量。

  在宣传过程中,应注重选题的新颖性、亲近性、借势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可读性[4]。还应该不断丰富宣传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会、成果展览、讲演、表演、讲座、科普报告等形式的农业科普宣传活动,推进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多元化建设;还可以大力推进线上平台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农业知识共享群等,让农民从多种途径接触到农业科普知识,进而提升农业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

  3;结束语

  对于提升农业科普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政府发挥自身的职能,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体享受到科技成果,还需要社会各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农民综合素养,通过扎实的农业科普宣传工作,转变农民的发展观念,让农业在科技的推动下实现新时代的跨越。

  参考文献:

  [1]李慧.农业科普宣传的有效途径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8(11):68-69.[2]朱训泳.科普惠农,合作富农——记江苏省科普惠农带头人刘学良[J].基层农技推广,2018(2):121-122.[3]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59-61.[4]侯丹丹,李海燕,邬震坤.新媒体环境下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实证研究——以“农科专家在线”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8(32):158-164.

  (编辑:李唯哲)

篇四: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

  

  【

  导语】?得就是?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亦可以称作?得体会。“?得体会”是?种?常应??体,属于议论?的范畴。?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较简单。下?是由?忧考为?家整理的“扎实做好三农?作?得体会【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九?作出的重?决策部署,是决胜全?建成?康社会、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作的总抓?。深?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便民服务中?在全县建档?卡贫困户最多,未脱贫??最多。这些?都是脱贫攻坚的“硬?头”,要在2020全部实现全部脱贫,任务重,使命艰巨。这任务谁来扛着?这使命谁来担当?答案只有?个,那就是我们便民服务中?两级党员?部带领全中??民尤其是贫困群众齐?协?来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  ?先要懂农业,就是熟悉了解党的“三农”?作的?针政策,熟悉当前我便民服务中?“三农”情况,就是知道种地的?百姓会种什么,想种什么,能种什么;养殖的农民会养什么,想养什么,能养什么……会抓“三农”?作,是“三农”?作的?家??。  其次就是“爱农村”,不仅是爱农村秀美的?园风光,有?种从灵魂深处热爱这块热?的情怀,有?种扑下??能?头扎进农村的动?。我在农村?作??个年头了,刚在农村?作的时候感觉?作很枯燥,没意思,时间长了,就爱上了农村的????,爱上了农民的勤劳、淳朴的性格,有了?种扎根这?的想法,每每投?做?件事情,就会觉得就有?种乐趣,?种动?,?种灵魂的升华。  最后就是“爱农民”,就是要从???尊重他们,善待农民,和他们坐在炕塄畔上拉家常感觉到亲切,不能觉得农民?化素质低,眼界低就去看不起他们,能客观认识农民?上的缺点错误,?不是居?临下的同情和施舍。  如果我们具备了懂农业的本领,有了爱农村扎根农民的情怀,有了爱农民、懂农民、将??放?农民中的情趣,就有了做好“三农”?作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踏踏实实投?农村,扎扎实实将党的“三农”政策落实落地,才能把乡村振兴的规划图?锤?锤敲扎实。  【篇?】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城是农业型乡镇,抓好是“三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重点是要抓好以下?项?作。?是要继续擦亮碑亭菊花、上明柑桔等经济名?。要依托专业合作社,通过搭建?地流转平台,加强技术指导,不断壮?规模,提?产品品质,拓展市场。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延长产业链。?是要组织专班,着?抓好地?补贴政策落实。三是要预防为主,着?抓好防汛抗灾?作。  农业是全?建成?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猪、蔬菜、?产品、粮?等是?城农业主导产业,要认真落实各项种养产业政策,依托专业合作社,壮?规模,开拓市场。当前要以精准扶贫为契机,推动碑亭菊花产业、上明柑桔产业不断壮?。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作基?。要认真抓好?地确权,确保四?准确、?积准确、权属清晰。要因村制宜,抓住特点,发挥优势,积极落实各项关于壮?集体经济实?政策,确保集体经济实?每村不低于5万元。江?村要打好城郊牌,社区要积极发展上明芹菜,天星市村要发挥市郊优势,凤凰岗村要发挥蔬菜优势,朱家埠村要发挥集镇优势等。碑亭村要发挥菊花茶优势,?龙埂要发挥柑桔优势等。要积极顺应?地流转?趋势,着?搞好服务,确保?地流转规范顺畅。  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乡村治理?平。当前要着?加强格化建设。?是要?标准、严要求配备好格员,落实待遇。?是要抓好办公阵地建设和基础数据录。三是要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要认真落实综治例会?作制度和综治?作述职活动。  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农民,提?农民素质。?是要积极引进外出务??员回乡创业。?是要以产业为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外出学习,拓展视野。三是农村党组织要及时把农村能?发展为党员。  【篇三】  作为?名农商银?的青年员?,我始终有?种“三农情结”,犹如?颗种?在内?深处?根发芽。在进办公室?作之前,我是?名??客户经理,每天主要的?作就是与农贷户打着交道,每天周?复始的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正是这样看似简单??单调的?作,让我从中深深感受到了?百姓对农商银?深厚的感情,他们信任我们就像信任??的?地?样,在粮?收获前就知道??能打多少粮?。70多年?肩同?,共同的栉风沐?,双?早已结下了浓浓的“农商鱼?情”。  在办公室?作后,我接触到各类?章材料多了起来,也有幸能听到?领导们对农商?转型发展的讲话。“乡村振兴、?农???微?民、?融精准扶贫、整村授信、党建互联互助”等,这些是近期?边常听的词汇,?领导的话语间始终都离不开“三农”。改名不改姓,改制不改向,我从中深深感受到了农商银?在服务“三农”上的决?和努?。我想这就是农商银?的“本?”。  我从农村?来,深爱着??成长的?地,能够在在农商银??作并服务于??熟知的农民朋友,我感到幸运,也感到满

  ?。我想有这种感觉的,肯定不?我??,因为我们的员?均来?脚下这?熟悉的?地,我们的单位早在成?之初就把??的根深深地埋进了这??地,?作于“城乡?民??的银?”,服务于县域地?经济发展是?家共同的梦想。  ?作中,我有幸遇到?位睿智的农商?前辈,他的亲?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年轻时代在服务“三农”上的坚守与忠诚。他们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我,让我真?爱上了这份?作。他讲到“作为?名客户经理,当你只有做到?进包?村?,每?户家中养着的狗能朝着你摇尾巴、农户能拉你进去喝?杯茶,你的?作才做到位,才是?名合格的客户经理”。  前辈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让我内?也产?了哪天??能得到前辈们这样“待遇”的向往。但当我向他抱怨,现在的农民朋友很忙,忙着圈?的的猪等着他去喂,后?的?等着他牵回,地?的??正等着他去收获,?不“搭理”我,甚?家中的狗没有主?的许可,不让我进?主?的院?时。前辈则语重?长的说道“时代在变,现在的农民朋友?以前更勤劳,不是他们不搭理你,?是你选择的时间不对。农民朋友对我们是认可的,你为什么不能等到傍晚或者去??找他呢,只要??去做、真?相待,再经常?访,喝上农户?杯热茶,甚?留你吃上?顿饭都是常有的事······”  当我带着前辈的话?上信贷岗位上时,以?在现在办公室岗位上时,我惊奇的发现,原来前辈对我讲的话,?家都在很好的践?,他们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精神,?家都在传承。近期全?开展的“?公??动”,男??少、?部员?齐上阵,?村?户细细?访,?笔?划认真记录,?动开展的热?朝天,我想这就是农商银?“三农”情结的完美体现。

篇五: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

  

  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2013年第3期

  赵春秀

  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围绕调整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严重影响,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

  然而由于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形成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制约因素尚未根除,新的矛盾问题又不断显现,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基础设施脆弱、效益下降、科技创新滞后、农民转移就业困难、资源要素流失等瓶颈制约,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较快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和主动性。要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特别要多到条件差、困难大的地方去,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研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办实事,力戒浮夸和做表面文章,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职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不等不靠地开展工作,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二、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大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将大中型灌区改造和小型排涝设施建设纳入补助范围。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必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农业社会化服务迈出新步伐,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新提高。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农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加快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须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不仅要为人们提供生存资料,还要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

  如果农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才有保障,广大农村才能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广大农民才能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国家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现在,农业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已经明确。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加强“三农”32作的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强化农业基础建设的部署上来。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职能,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不等不靠地开展工作,多出强化基础的实招,多办强农惠农的实事,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四、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要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共建和谐的能力。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两推一选”的办法,选好配齐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要求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把握“三农”工作主动权。要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的协调作用,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

  (作者单位:154109黑龙江省鹤岗市东山区新华镇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推荐访问: 如何扎实开展三农工作 三农 扎实 工作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