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要点 > 教体局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完整文档)

教体局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2023-04-29 19: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体局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教体局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完整文档)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省市各级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和体育创新等工作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体育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创新导向,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教育和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影响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工作中争先领先,在素质教育、体育赛事和守牢底线等工作中持续用力,全面推动全市教育和体育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更前列,全力服务“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建设,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教体新篇章。

一、加强党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

1.持续强化党的科学理论武装。①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局党组、基层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及时传达学习、研究部署,全力推进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有关深化教育和体育改革等工作部署,推动全市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②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③贯彻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列席旁听全覆盖。④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拓展全市教体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责任单位:秘书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党组织)

2.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①规范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工作。②组织开展分管党建工作人员、党务人员专题培训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规范化水平。③抓实民办幼儿园行业党建工作,推动民办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④积极推进“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开展中小学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提升基层党组织特色化水平。⑤探索组织实施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现代学校治理效能。⑥抓好优秀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提高中小学校教师党员比例。(责任单位:秘书科、学前科、政工科,各基层党组织)

3.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①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紧压实管党治校政治责任。②扎实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持续巩固深化整改成果。③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任务清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廉政问题排查整治“回头看”,切实强化跟踪问效。④坚持以严的主基调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地生根。⑤严肃惩戒学术不端行为,对突出问题及时通报、约谈、问责。⑥强化全市教体系统廉洁文化和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责任单位:秘书科、政工科,各基层党组织)

4.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深入推进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②持续推进全市中小学意识形态常态化巡察工作机制,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③加强风险隐患分析预警和整改纠治,做好重点人、敏感人教育稳控。④严格落实会议活动“一会一报制”,严格落实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巩固教材教辅和读物治理效果。⑤健全舆情研判预防预警体系,建立应急处置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和实战实训,积极稳妥处置各类舆情。⑥加大教育正能量宣传力度,落实微信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营造清朗的教育网络空间。(责任单位:秘书科、教研中心、基教科、政工科、安保科,各基层党组织)

二、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学前教育聚焦“幼有优育”,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5.注重品格培育。①指导幼儿园利用传统文化课程中的节日课程、民艺课程、红色教育等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爱家乡、敬长辈、讲诚信、守规则的良好品质。②开展“我是自理小达人”“好习惯小明星”“童语同音”“绘本阅读”等活动,培养幼儿讲文明、懂礼仪、守规矩的良好道德习惯。③通过开辟种植园、值日生任务认领等活动,培养幼儿关爱集体、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④通过开展家务劳动认领等活动,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增强生活自理能力。(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级各类幼儿园)

6.突出能力培养。①发挥x所市级幼小衔接实验园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联合教研、游戏共建等活动,推动园所协同发展。②组织开展教学大比武、听评课、观摩课、青蓝结对等活动,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游戏指导能力。③指导园所依据游戏环境、幼儿兴趣及本土资源,投放游戏材料,创新开展活动,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沟通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④以教研项目为引领,跟进省教研共同体建设,培育、推广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级各类幼儿园)

7.深化体能游戏。①依托“*学前教育基地质量提升项目”,发挥6所足球特色幼儿园、x所游戏实验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普及“体能游戏大循环”项目。②为幼儿园招聘体育专业师资,强化师资力量培养和体能课题的培育,打造“幼儿健体*新模式”。③完善“区市——责任区——幼儿园”三级网格化共建机制,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有效纠正“小学化”倾向。④组织开展好亲子运动嘉年华、大型体育活动展示,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游戏,增强身体素质。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入社区,引导家长深度参与共建,提高家园共育实效。(责任单位:学前科、政工科、教研中心,各级各类幼儿园)

8.打造区域典型。①组织开展好幼儿园分类认定工作,做好新一轮省级示范园申报、评估和验收工作。②争创省级家园共育基地园、省级科学保教引领区,提升科学保教水平。(责任单位:学前科、教研中心,各级各类幼儿园)

(二)义务教育聚焦“优质均衡”,打造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试点县范例

9.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①新建*中学教学楼和餐厅体育馆综合楼;
续建*小学、*和*小学、*小学教学楼,满足就近入学需求。②为*小学、*学校、*中学、*小学、*小学、*小学等x所学校和*小学幼儿园、*实验幼儿园、*街道*幼儿园等x所幼儿园按标准配齐设施设备,提升教育硬件设施设备水平。③对全市教室多媒体设备、教师办公电脑和录播教室设备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改造升级,推动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智慧化转型。(责任单位:基建装备科、财审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10.提升教研科研水平。①深入推进教研员“x+x”驻校制度,通过展示x节示范课、打造x个学科基地、带动x支骨干队伍、开设x次技能大比武、帮助x所薄弱学校“x个x”行动,提升乡镇薄弱学校教科研水平。②做好“永怀教育奖”“永怀乡村教师奖”评选活动,提升教科研主体地位,提升乡村教师工作积极性。③遴选部分优秀教科研成果,通过开辟专栏、入校交流和现场观摩等方式,推动优秀成果转化应用。(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11.深化联盟化办学机制。①以强校扩优行动为抓手,探索将薄弱学校设为联盟教学点,完善城乡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②探索实施学科教师跨校走教机制,缓解乡村教育学科师资不足、学科成绩差异较大等问题。③构建优秀视频网上授课制度,通过实地教研和线上交流等方式,推动盟内各学科“一体化”发展。④加大数字教学的研究力度,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责任单位:教研中心、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12.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行动。①稳步推动乡村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创建行动,提升乡村校园全环境立德树人水平。②积极推动*、*、*、*所乡村温馨学校在队伍建设、科研改革等方面寻标对标,主动作为,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③发挥人和*中、*中学x所省级强镇筑基学校示范作用,打造乡村教育“领头雁”方阵。④组织迎接前两轮强镇筑基试点评估验收工作,开展好第三轮强镇筑基试点推荐工作。⑤争创城乡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试点县。(责任单位:基教科、教研中心、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13.组织优秀成果展示。①学校层面,借助联盟化办学机制,通过组织入校实地观摩、召开经验介绍会等方式,相互借鉴学习。②市级层面,组织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观摩会、特色成果展,推动乡村学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责任单位:督导室、青少年科教中心,各基层学校)

14.推动特殊教育发展。①迎接省教育厅对前两批省随班就读示范区(校)工作开展情况“回头看”工作,组织开展第三批全省随班就读示范校申报和评估认定工作。②开展好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③利用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大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落实好特教生产技能培训。④争创省级服务残疾儿童智慧校园,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⑤探索设立特教园丁奖,提升特教教师工作积极性。(责任单位:基教科、政工科、职教科,各基层学校)

(三)高中教育聚焦“教育质量”,建设全域“一体化”优质高中群

15.加强特长生的培养。①优化初四特长生的选拔方式,依据初中学段学业成绩选拔第五届优秀学员,参加综合素质集中训练营。②加强对特长优秀生的分层培养力度,对有名校潜力的拔尖特长生,在专业课拔尖、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做到“一生一案”,落实“一帮一”共同成长机制。③重视文科素养的强化训练,提升特长生新高考应考综合能力。(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16.加强学科基地建设。①在*二中省级语文学科基地、*一中*市首批特色普通高中、*三中*市首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上聚力用力,力推普通高中发展多样化,争创省级星级高中。②利用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地的优势,推进与省、市两级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合作共建,将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打造成课程开发、教学研究、师资培养、教师培训中心,形成区域高中教育改革“桥头堡”。③探索构建高校与高中联合育人协作新机制,在心理健康教育、科创实验室利用、高校自主招生等方面,实现融通共建,全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④以学科基地、特色学校为阵地,推动x所高中在教科研研讨、教学诊断、精准备考等方面“一体化”共建,提升区域化办学水平。⑤积极推进高中辩论赛活动,培养综合素养人才。(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17.加强高中教育投入。①利用“永怀教育基金”“春蚕奖”等社会捐助资金,设立高中奖学金,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进行奖励。②通过购买优质资源、引进高端人才,提升高中教学水平。③对标省内外名校,组织教师跟岗培训,外出学习优秀经验做法,提升教学能力。④在荣誉评选、职称推荐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对高中教师予以倾斜,激发工作积极性。(责任单位:财审科、教研中心、督导室、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18.深化考试评价改革。①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探索实行各年级统考从全市前*名、前*名、前*名、前*名、前*x名、前*x名上线人数(相对中考)的增幅和特殊招生线上线率等不同层面的评价方式,树立全员培育名优生的导向,提升培优质量。②教研中心牵头,提前着手组织开展中考命题研究,研究省市中考招生政策,为落实全省统一中考打好基础。(责任单位:教研中心、招考中心、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19.探索实施高中教师考核评价机制。①遴选能力水平高、敬业态度好的教师担任高中教育教学重担。②优化高中教师“能进能出”机制,对不能胜任高中教学工作的教师,组织实施跨学段轮岗交流,推动高中教师工作有动力、有压力、有活力。(责任单位:教研中心、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四)职业教育聚焦“产教融合”,争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县

20.加强实训基地建设。①全面加强海水生态养殖、会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x个省级品牌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设施设备配备力度,满足实践性教学需要。②校内新增新建海水养殖VR体验室x处,校外增设*、*、*教学实训基地x处,满足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需求。③打造*房车、*-pc vm集团x处示范性学徒基地,打造现代化学徒制培养新模式。(责任单位:职教科、基建装备科,*水产学校)

21.推进特色专业建设。①结合企业复合型人才需求,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将现有的*个专业优化整合为*个专业。②围绕海水生态养殖省级特色专业,通过优化教学团队、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论证、新建一批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质量效益显著的特色化专业。(责任单位:职教科,*水产学校)

22.创新联合育人机制。①持续优化与*、*等x个订单班的合作共建,全面构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长效机制。②深度挖掘校企合作空间,将汽修、烹饪、旅游等产业领域内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适应高端市场需求。③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深化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评价、鉴定一体化,推动校企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责任单位:职教科,*水产学校)

23.加强专业队伍建设。①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推动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不少于一个月,吸纳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②通过“选苗子—压担子—搭台子”等途径,加大青年名师培养力度,打造省市级教学名师x名以上。③以教师成长学校为依托,落实x年一周期全员精准轮训制度,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责任单位:职教科、政工科、教研中心,*水产学校)

24.创新人才培育模式。①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大力弘扬蓝领工程师文化,通过举办文明风采大赛、建设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加强中职学生心理、体育、劳动、美育等教育,涵养学生高贵品质。②探索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不断提高技能大赛参赛水平和“x+X”证书持有率,使“x+X”证书持有率达到*%以上,不断提升学生基本功素养。(责任单位:职教科,*水产学校)

25.深化职教高考改革。①统筹做好2023年中职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引导初中毕业生自愿选择到职校学习深造。②加大普职融通力度,允许普通高中学生完成高一学业,可自主选择到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学习。③围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大方面,通过强化高考科师资培训、接轨普通高中教学教研的模式与方法等举措,提高春季高考本科上线率,擦亮水校“春季高考”名片。(责任单位:职教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26.加强师德师风建设。①学期初,组织教师重温教师誓词、签署师德承诺书,开展主题突出、形式新颖、贴近教师实际的师德教育活动。②将师德师风培训内容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列为教师培训必修课,积极开展师德实践教育体验活动,常态化开展师德宣讲活动。③以“教师节”和“师德教育月”为契机,评树一批师德典型,通过媒体宣传新时代教师新形象。④持续严肃查处教师违规有偿补课、违规收受财物、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及学术不端等师德失范行为。(责任单位:政工科、秘书科,各基层学校)

27.加强职称聘用管理。①严格落实省市各级关于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加强对教师业绩、能力的考核评价,提高课时量和教学质量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
严格落实农村“321”职称评审要求。②开展教师岗位分层逐级竞聘,对课时量达不到省定最低标准和教学实绩长期较差的,不得参与竞聘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
对不能胜任工作、不服从学校管理的,予以转岗或低聘,建立起“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用人机制。(责任单位: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28.优化城乡师资配备。①依托学校联盟,采取双向交流、顶岗交流和支教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不少于*x名教师在城乡间合理有序流动,其中骨干教师不少于*%,促进城乡教师优化整合。②通过新任交流教师城乡捆绑评价、优秀交流教师年终考核直接定优等方式,激励教师在新岗位建功立业。③探索实施短缺学科教师县域内跨校走教、学区内跨学段走教、银龄教师返聘等新机制,解决教师阶段性短缺的问题。④对超编严重的学校,通过主动申请、双向选择、组织调动等方式,合理调配富余人员,保持师资相对均衡。(责任单位: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29.加强干部队伍建设。①完成首批名校长工作室考核工作,通过考核答辩、工作业绩、个人素养、学校发展变化等方式选拔不少于x人组建第二批名校长工作室,持续提升校长队伍素质。②加强学校领导干部考察培养,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组织上派下挂、外出考察、交流顶岗学习等方式开阔视野,提升能力。③设立主任助理岗位,鼓励青年骨干参与学校各项管理,通过压担子、架梯子,解决中层干部后备梯队不足的问题。(责任单位:政工科、秘书科,各基层学校)

30.落实全员精准培训。①依托教师成长学校,常态化开展中层干部、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农村教师等系列精准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②根据教育改革需要,定期组织对交流轮岗、学段转岗、新录取教师的跟岗培训,推动教师适应新的岗位需求。③组织各学校组建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通过青年教师夜校、实施以老带新等方式,努力把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把青年党员教师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④根据学年度成绩,适时组织部分教学成绩相对落后的学校、教师进行业务专项提升培训,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考试应对能力。(责任单位:教研中心、政工科,各基层学校)

二是全面推进“五育融合”。

31.突出德育实效。围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①全面梳理文化学科契合德育教学目标的模块,打造“德育+学科”的育人新模式,形成“科科融德育,课课讲德育”的学科育人新局面。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教中心和*红色资源,对接文旅集团共同开发具有*特色的研学路线,开展好研学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对接省厅,开展第五批省级研学基地、首批营地和优秀研学课程评选工作,提升区域研学水平,打造*德育工作品牌。(责任单位:基教科、青少年科教中心,各基层学校)

32.提升智育水平。①深入推进“分层式”教学改革,通过课前预习、设定内容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做好因材施教、分类施教。②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教科研改革聚焦有效课堂研究,组织评选一批高效智育优质课程资源,全市推广,激发不同层面学生学习动力。③优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改革“重分数轻素质”的评价方式,引领学校主动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督导室,各基层学校)

33.加强体育锻炼。①开齐开足体育课,利用好体育大课间,组织开发花样跳绳、轮滑、健美操等特色课程,有效解决体育活动学生千篇一律“跑圈”的问题,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x小时。②年内组织开展好不少于*x场校内班级、校际体育联赛和全市体育小达人挑战赛,锻炼孩子身体素质,培养孩子的争先思想、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③在全市中小学普及游泳课程,争创中小学生游泳运动普及试点县。(责任单位:基教科、体育发展中心,各基层学校)

34.增强美育熏陶。①每周开设x节艺术课,增设x节艺术鉴赏课,推动音乐、美术课程常态化。②深化艺术小班化、走班制、长短课等改革成果,实行艺术等级考制度,让每个学段、每名孩子至少掌握一项艺术技能。(责任单位:基教科、招考中心,各基层学校)

35.加强劳动锻炼。①推动全市所有学校建设好校内、校外两块劳动基地,引导孩子参与流汗体验,推动劳动教育由“观光体验式”向“实践锻炼式”转化,培育学生坚毅品格和吃苦耐劳品质。②结合区域特色,深于推进“金色农耕、蓝色海洋、绿色果业”x大类*项课程,组织开展好劳动技能PK赛,评选一批劳动技能标兵,树立“劳动最光荣”教育理念。③对接省厅,承办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观摩会。(责任单位: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36.打造区域典型。①组织开展美德类校本课程、学科德育精品课例遴选工作,征集“身边美德故事”,评选一批优秀案例。②组织评选一批优秀学生艺术、科技、体育、劳动兴趣小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③分学段、分专题建设劳动课程资源包。④争创国家级义务教育学生素质综评试点县。(责任单位:基教科、督导室,各基层学校)

三是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37.升级专业基地。①学校层面,升级劳动教育基地,增设校内中草药种植项目;
将中医药文化科普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建设好校内“一园、一室、一廊”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医药知识。②市级层面,一是在实践中心建设全市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开设x-x门科普实践课程;
在市中医院挂牌成立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组织全市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到中医院和实践中心普及中医药文化。二是积极对接*、*、*等特色产业镇,依托原有种植园,建设x-x处中医药种植加工基地,带动周边学校学生参与西洋参、天麻等中医药的种植、加工过程,体验中医药文化魅力。三是创建*市第二批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培育第三批省级试点学校。(责任单位: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38.打造专业队伍。①对接省内中医药大学、我市中医院等院校机构,与x所试点学校结成共建单位,定期聘请专家入校,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课程讲授。②在每所学校建立“x+N”中医药师资队伍,即x名分管领导和多名兼职教师负责中医药课程开发、教授、实践,培养一支中医药文化“双师型”队伍。③在小学二至五年级、初一至初二年级、高一至高二年级,每月开设x节中医药课程,开展x次实践活动,构建跨学段中医药课程体系。指导学校成立一批中医药兴趣小组,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体育、艺术、科学等兴趣小组活动,提升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责任单位: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39.营造社会氛围。①依托家校共建,通过“小手拉大手”,开展“中医药文化进万家”活动,将中医药文化内涵、中医药治疗原理、中医药保健知识传播到每个家庭、每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中医、认可中医、选择中医。②依托“荣老师”志愿服务队,结合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创建,组织学校与社区共同开展中医药大讲堂、中医药保健等活动,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带动社区共建。(责任单位:基教科、职教科,各基层学校)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40.完善心理健康监控机制。①组织对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检测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离异、单亲、外来务工等特殊家庭子女。②每学期至少开展x次团体辅导、x次社团活动,从学习、生活、教育等方面全方位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对于人际关系紧张、网络游戏成瘾等共性问题,落实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③对筛查出的有行为异常、性格偏离、强迫焦虑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动态跟踪制度,落实专职心理教师“一对一”专业帮扶机制。(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41.建立专家有效干预机制。围绕“三类课堂”建设,①专家讲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就家庭教育理念、家训文化与传承、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等专题,组织不少于x次专题培训。②专题讲堂,发挥百名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每名讲师分包x—x所联系学校、x—x名特殊学生,年内不少于*次专题家访。③话题讲堂,发挥“荣老师”心理志愿服务团队作用,组织开展“考前家庭总动员”“陪伴孩子度过青春”等针对性话题培训和“新时代·新父母”家庭教育读书活动,更新家长观念,提升育人能力,凝聚家校合力。(责任单位:教研中心、职教科,各基层学校)

42.建立部门精准联动机制。①对接民政部门,落实家庭贫困子女的精准帮扶;
对接公安部门,预防好防欺凌、防暴力等人身伤害等问题;
对接社区,对家庭不和睦的情况开展情感调解;
对接妇联、团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好家庭教育专题培训。②对于单独生活、有过离家出走经历、自卑轻生倾向等特殊学生,压实学校主体责任,落实好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责任分包制。③建立班级特殊家庭子女互助小组,通过学生榜样引领、影响带动,引导孩子融于社会、集体,健康快乐成长。(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五是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

43.深化培训机构治理。①通过责任区学校监督排查、市教体局全覆盖检查、部门联动抽查等方式,加大对校外培训违规行为整治力度。②深化学科类校外培训隐形、变形治理,探索成立多部门联动的专门执法队伍,加强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规范监管。③完善年检考评项目与标准,将常规管理纳入年检考核,推动年检结果与征信管理挂钩。(责任单位:职教科,各基层学校)

44.科学布置课后作业。①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利用延时托管服务时间,全面落实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②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重点落实体育作业的实施效果。③加强作业督导考核评价。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责任单位:教研中心、基教科、督导室,各基层学校)

45.提升延时托管服务质量。①丰富延时托管超市内容,组织开展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自主阅读、科普、兴趣小组等活动,提升服务吸引力。②探索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入延时托管服务课堂,提升服务精准性和专业水平。③强化督导考核。坚决防止延时托管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对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年终评优选模一票否决。④落实好延时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教职工激励措施。⑤加大对延时托管服务后交通秩序的维护和校园周边安全环境的综合治理,维护好学生交通和人身安全。(责任单位:基教科、督导室、财审科、安保科,各基层学校)

四、全面提升体育服务发展能力

46.承办好系列精品赛事。①积极对接上级行业部门和文旅集团,承办好国家级滨海马拉松、自行车邀请赛、帆板帆船赛、省级排球类比赛等系列精品赛事。②与文旅、商务等部门合作,同步举办海洋美食节、风俗摄影展、房车露营、VR体验等大众休闲配套活动,拉动赛事经济增长。(责任单位:体育发展中心)

47.打造一批体育训练基地。①利用蜊江港水上运动中心建设契机,打造好国家级帆船帆板项目体育训练基地。②积极创建省级体育产业统计试点县、体育服务综合体,服务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③盘活用好体育场周边的体育设施,引进专业运营机构,利用我市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完善的体育场地,吸引更高层次的赛事和训练基地落户*。(责任单位:体育发展中心)

48.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惠民活动。①组织好全市第*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活动,吸引居民参与体育锻炼。②组队参加*市篮排足、乒乓球、羽毛球等*项锦标赛,提升我市体育竞技水平。③及时补充更换农村广场健身器材,督促各镇街做好体育器材维修管理,满足群众健身需要。④利用体育惠民资金,组织开展好社区和乡村体育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责任单位:体育发展中心、基教科,各基层学校)

五、坚决维护教育大局稳定

49.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牢牢守住校园安全一排底线。①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制度,结合安全月、消防周等节点开展交通、消防、用电、防拐防骗、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全社会提高家庭安全意识。②全面贯彻落实《*省学校安全条例实施细则》,常态化推进学校交通、消防、实验室、食品安全、校园欺凌等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③完善《校园安全操作手册》,定期组织好岗位培训,组织岗位人员学习政策,吃透政策,规范操作。④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校园安全排查网上打卡、视频覆盖和定时提醒等功能,提高安全督查精准性。⑤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住建、交通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大检查行动,筑牢食品安全、校车安全、校园安全防护网。(责任单位:安保科、基教科、教研中心,各基层学校)

50.深入推进依法治教。①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②组织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小学课后服务法治教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法治观念。③加强教育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教育服务、让您满意”工作品牌,提升社会群众满意度。(责任单位:职教科、督导室,各基层学校)

51.强化维稳安保工作。①对存在涉稳风险的重点人、敏感人,逐案落实分包责任和具体责任人员,动态梳理研判信访风险,严格落实“一案一策”。②积极寻找有价值的化解信息、化解契机,因人施策,各个化解。在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属地镇街堵住管控漏洞,落实“包保”责任,完善联控机制,落实*小时联合管控措施,确保盯紧看牢不失控。③加强教育疏导,用心用情,切实帮扶解困,严防矛盾激化,确保“六个不发生”“六个第一时间”“三个不出事”。(责任单位:安保科,各基层学校)

52.加强民办幼儿园监管。①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网上公示等方式,公示幼儿园性质、办园类别、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和退费办法等内容,确保各项收费合规、每名家长理解。②建立民办幼儿园工资保障监管账户,非经市教体局审批,严禁动用该账户资金。③压实局机关科室、辖区监管学校、责任督学的责任,每月下发督导通报,年底落实督导考核。(责任单位:学前科、财审科,各基层学校、各级各类幼儿园)

53.强化教育督导评估。①巩固提升我市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成效,完成上级年度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②做好省厅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评价的迎检工作。③落实教育督导问责制度,督促教育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和重点项目实施。④加强省督导反馈问题的整改,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督导室、学前科,各基层学校)

54.营造改革良好氛围。①加强网络和新媒体宣传,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阵地,宣传优秀人物事迹、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系列精品赛事,营造全市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②及时汇总改革经验,积极对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国家级媒体和*教育、*教育报等省级媒体,大力宣传*教育和体育高质量发展新经验,推动区域教育和体育形成品牌。(责任单位:秘书科,各基层学校)

推荐访问:工作要点 体育 教体局 教体局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教体局2023年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 教体局2023年教育和体育工作要点汇总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