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二篇

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二篇

发布时间:2022-09-02 14:1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二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二篇

 

 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二篇 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DY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战胜疫情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

 要增强“生命重于泰山”的政治自觉。“生命重于泰山”,在当前防疫斗争中,广大DY干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服从D组织安排。要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与广大群众并肩作战,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和无畏冲锋在“疫”线,坚决贯彻落实DXX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要增强“疫情就是命令”的思想自觉。“疫情就是命令”,广大DY干部要闻“疫”而动,要充分认识到严峻疫情就是对D性的考验、对初心的考问,要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要以“我是DY我带头”的积极性主动投身到这场严峻斗争中去,以“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决心真抓实干,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攻坚克难。既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在抗“疫”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真正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矛盾冲突面前不躲 避、在危机困难面前不惧怕、在歪风邪气面前不退缩。

 要增强“防控就是责任”的行动自觉。“防控就是责任”,广大DY干部要主

 动扛起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实干抓好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草摇叶响知鹿 过”“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细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从容面对各种棘手问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定力消除群众顾虑、坚定群众信心,在“疫”线当先锋、作表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人民智慧,凝聚群众力量,新时代的“人民斗争”一定能够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战胜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 以前有段时间爱看灾难片、恐怖片,喜欢那种上帝视角,冷眼旁观主角在灾难即将到来而不自知的天真,充满快感地看着他们遭受恐怖、变态经历折磨,偶尔也会被sudden shock吓到。

 这类电影多半评分不高,阅过即忘,能留下印象的寥寥无几,更别提能引起什么深度思考,但我仍然乐此不疲。可以称之为快餐式观影/下饭电影(是的恶心恐怖的电影我在吃饭时也看得下),此类影片的代表:《墓地邂逅1、2》、《车库惊魂》、《人皮客栈》、《林中小屋》、《遗传厄运》、 《昆池岩》等等。

 也许是恐怖片越来越无趣,也穿插着看起了历史、社会纪录片。

 《人间世》追了两季,每一集都“度秒如年”,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真实的中国医患关系、重病患者和急诊医生的日常。这个世界是你看到的那样,又似乎不是你看到的那样。看完两季,我的人生看似依旧平凡如一潭死水,但隐约能感受到,我的思考方式、我对医患关系的刻板印象、我对现实生活的挣

 扎与纠结,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女博士闫宏微患上三阴性乳腺癌晚期,乳腺癌中最凶险的一种。抗癌路上她坚持乐观,孩子是她拼命活下去的支撑,但故事并非总是happy ending,从中国求医到美国再回到中国,她体内的癌细胞终究是没变“聪明”。2019年3月18日,闫宏微离世。

 她的丈夫吴载斌今年疫情期间,在微博官宣和一位驰援武汉的护士相恋了。我不会去说“不相信爱情了”,毕竟妻子患癌,其中治疗、照料的艰辛也许任何人都无法切身体会。他的微博底下充斥着“微微走了不到一年”、“微微瞎了眼遇上渣男”等骂声,我觉得duck不必;但也很难去祝福他,只能说人有各自的选择和决定,这种选择和决定无需被他人左右。

 但今天我不讲《人间世1、2》(明明已经讲了很多),而是想讲讲疫情期间它推出的《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01 人间世 高中读柴静的《看见》,被其中描述非典的章节“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所震撼。2002年广东出现非典,2003年非典扩散至全国,一时白色恐怖笼罩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天空中。

 柴静在书里说了一句话,大意是,不希望日后孩子问起自己“妈妈,非典的时候你在干嘛”时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因此选择做好记者的本分,走进非典病房,向社会大众客观呈现出非典疫情下,患者的真实状况。

 2003年非典时,我7岁,疫情未曾蔓延到我那十八线小城市的家乡,我对非典

 的印象,仅限于大人们在交谈买不到板蓝根;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24岁,亲历疫情,切实感受到社会中弥漫着的恐慌和警惕。

 口罩一罩难求,假期一延再延,家家户户闭门谢客,过年几乎不出门不聚餐,每天关注着新闻上冰冷的确诊、死亡、治愈人数,看着全国各地医疗队“逆行”奔向红区武汉,有好消息,也有坏消 息。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昔日繁华的江城一时像电影里的空城一样。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人间世”。

 人世间在这样的“人间世”,所幸有一群人站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患者身前,与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死神抢人。他们身穿白色战衣,头戴厚重的面罩,时而步履蹒跚,时而脚下生风。隔离病房里,12床,一位81岁的老人。

 医生好不容易控制住他体内的新冠病毒,但老人本身患有的糖尿病,却让他的整条右腿开始迅速坏疽。

 医院没有做手术的条件,讨论再三,医生们决定护送12床到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手术。好在转运过程无惊无险。

 疫情之下,医生做一场手术的难度远远大于平时。防护衣、护目镜、N95口罩、外科口罩、面罩…… 手术前必需的重重防护措施,让医生置身于近乎缺氧的环境中。

 3个小时,8名医生,截肢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术中,主刀医生不得不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停下来休息,到外面卸下重重防护,喘一口气,再接着一头扎进手术室。结束手术后,医生全身都湿透了。

 但并非所有的手术都能有好的结果。

 上海第六批援鄂医疗队的缪医生,把急救比喻为开飞机。“突然两个发动机

 全熄火了,飞机的高度在不断下降,而你要在飞机坠毁之前迫降成功。” 突发情况考验的是医生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往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相处时间最长的护士们,在这场疫情当中经历了太多难捱的生离死别。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有时也会感到深深的无力。

 一位先生在病房里,心电图已经呈直线。护士为他整理遗物,却不经意瞥见他手机屏幕上,女儿发来的微信。

 手机那一头的孩子不知道,她永远也收不到爸爸的回应了。

 在这场灾难中,人们把医护人员称为救死扶伤的超人。但也别忘了,他们只是以医学知识为武器、以医疗技术为辅助,“有时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外人眼中,他们是逆行的英雄;而在自己心里,也许对自己投身疫区有一点自豪,但更多时候认为这是“职责所在”。

 02 世间人 这次疫情之中,我姑且简单地把人群划分为「红区内的人」与「红区外的人」。

 「红区外的人」,自然是你我这些没有近距离接触新冠的普通个人;而「红区内的人」,除了我们熟知的医护人员以外,还有运送物资的军人、坚守岗位的公务员、忙碌奔波的志愿者、快递员、外卖员等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

 这场战争的胜利必须归功于他们。

 人类最基本的良善和同理心,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最纯粹的展现。

 上海援鄂的医疗队伍中,每位医生都会与武汉的当地的医生一起组成医疗队伍。在危险的操作面前,武汉的医生总是会挡在上海援鄂的医生前面。

 扩皮(扩张皮下通道)时很容易有气溶胶产生,气溶胶里污染物、病毒很多。武汉医生说,“扩皮的我来做,你先头侧过去,扩皮之后你再来置管。” 武汉的医生给上海援鄂的医生发了这样一条微信。

 我看见他眼里有泪,有对武汉医生保护上海医生的感动,也有对共同战胜这场疫情的坚决。红区里,除了医疗人员之外,还有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的身影。

 还有志愿者的身影。

 援鄂医疗队结束任务启程回上海时,一位志愿者穿上皮卡丘的人偶,举着一块写着“谢谢”的纸牌,成为送行队伍里亮丽的风景线。

 摘下头套的他,面对镜头有些许不习惯,腼腆地笑着,说起做志愿者的经历。

 而直到采访结束,他也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现场的小伙伴看他的朋友圈才知道,他们是武汉的一个志愿者团队。除了皮卡丘,他们还扮成海绵宝宝和哆啦A梦,以自己独特的形式为医疗队表达感谢。

 但《人间世》并非只挑温情的情节来讲,而是真实地展现了不同医护人员在疫情中的所思所想。

 病房里的一位老太太哭着说自己“不想活了”,并把自己的氧气导管拿掉了。护士很生气,感觉她“在这种时候添乱”。

 也许有人会说这位护士态度不好、不该说这样的话伤人,但站在她的角度思考,一边是情绪不好的老太太等待安抚,一边是濒死的危急患者需要救护,此时让她去冷静下来安抚老太太的情绪,真的很难。

 没有一个医护人员不希望患者康复,也没有一个医护人员能在患者放弃希望时

 无动于衷。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常在新闻上听到一些90后这样的声音:“2003年非典的时候,我还是个孩子, 你们站在我身前;现在我长大了,换我来保护你们。” 17年前那批懵懂的孩子,已经成为有模有样的“大人”,在疫情最为严重的关头挺身出。时光交错,17年前的大人和17年后的“大人”身影重叠; 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总有一群人逆风前行,为身后的人拨开云雾。

 想起一句很俗但是真相的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那些负重前行的人,褪去救死扶伤的身份,也不过是你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啊。

 作为这场疫情之下无数平凡个体的我们,通过这场肆虐全球的灾难,至少应该铭记两点。一是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人生路漫漫,珍惜身边人;二是,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该尽量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推荐访问: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800字 抗疫纪录片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观后感二篇 特别节目 观后感 纪录片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