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员工《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员工《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9-08 08: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员工《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员工《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员工《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

 近日,单位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回延安》。这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片,更是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这部电影吸引了不少中老年观众的喜爱与支持,不少头发斑白的观众观影后,还拿着手绢擦拭泪水,久久难以释怀。在观影前,作为 90 后的我对这种革命题材的电影其实并不是很“感冒”。更多的像是一种带着任务去看这场电影。但在走出影院后,我意识到了我的错误。我发现这部电影太真实了,好像跟着里面的影像重新回到那段艰苦奋斗的特殊时期,很有共鸣。周总理到了晚年还为国家为人民辛苦操劳、不遗余力,他值得所有的中国人永远怀念与感恩! ?

 影片真实再现了周恩来总理 1973 年回到已经阔别 26 年之久的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点点滴滴,饱含深情地展现出一幅幅“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感人画卷。电影通过对周总理回到延安 22 小时难忘经历的回顾,热情颂扬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格风范,从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仰、砥砺奋进,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电影中有几个场景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把我带入了那一段国家领导人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日子。

 其中,与延安百姓一起吃饭的那场戏,真的让人哭惨了。几个百姓吃饭时,都好像饥饿已久,又快又急。周恩来总理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总理心中,人民群众永远是第一位的。他知道老区人民的

 生活还很艰苦,粮食的储量明显不够人民的日常消耗,很少能吃得上这么香的小米饭。看着看着,周恩来总理的眼里就噙满了泪花。心疼人民,连吃顿饱饭这点愿望都难以实现。

 其次还有,周恩来总理离开前,一位老邻居将自家仅有的一小袋小米(原本是家人留给他 70 岁生日的)装起来送给总理。有一个细节就是老人将已经抓出来的小米又放回去了,这个细节将老人当时的心境传递的精准而透彻。仅仅是一抓一放这个动作,仅仅是一句“家乡的小米,香”,就把人看的感动连连,泣不成声。老人希望将自己最珍惜的东西送给总理,是总理带给人民现在的好日子。总理的亲切和蔼,百姓的质朴无华,总理与百姓心连心。看到这,我心里再次泛起了阵阵感动的涟漪。片中总理眼睛湿润的镜头,没有言语,却展现出总理对人民的深情。回望历史,周总理的精神依旧照耀着我们的前路。

 最后,周恩来朴素的着装令人记忆犹新。总理袜子上的补丁一层又一层,却坚持不换新的。服务员为周恩来总理洗白衬衫时,被工作人员刻意提醒“洗衣领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点”,因为衣领已经快烂了......如此种种感人且温馨的生活化细节,在《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里还有很多。电影中身体抱病的周总理,仍然在日夜工作,与时间赛跑,希望为国家、为人民奔忙做更多的事,这样勤政为民的精神,令我无比感动和敬佩。虽然这些镜头只有几秒,却在方方面面都展示出了周恩来总理的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与人民打成一片,从而让周总理的形象更加立体也更加饱满。真正做到了一代伟人音容再

 现,感人催泪励志奋进。

 生活在和平年代,看这部《周恩来回延安》,也是感触良多。在一次次被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高达形象所折服后,在一遍遍被延安百姓的纯善朴实感动后,我深深感到,更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无论工作学习生活中,即便遇到再大困难,再强波折,也要努力坚持,执着前行。

推荐访问:员工《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周恩来 观后感 员工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