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22年)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22年)

发布时间:2022-10-12 13: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22年),供大家参考。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2022年)

 

 瞿 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2012 年 4 月 21 日星期六上午, 我和两位同学相约一同前去瞻仰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纪念馆。

 四月的江南, 似乎总是少不了那点点雨水的滋润。

 从清晨开始,天, 便下起了微微的蒙蒙的细雨, 就这样, 我们三人怀着无比崇高、 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一次心灵学习的旅途。

 从学校乘车约半个小时, 再行走一两分钟, 不一会儿, 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瞿秋白纪念馆。

 站在门口, 大致简单看去, 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 黑瓦白墙, 交相辉映, 书香气息浓厚, 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

 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 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庭院的正门口, 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 的牌匾。

 站在门前, 静静的停留片刻, 你会发现, 不时会有路边的行人, 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 扭头静看这座有独特气息的历史建筑。而进出其中的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 也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在告诉我们:

 这里曾经的主人, 用自己怎样博大的胸怀, 何等无私奉献、 开拓进取的精神引领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使得人们将他永远铭记于心!

 瞿秋白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瞿秋白纪念馆, 是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 第二部分是瞿秋白故居, 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纪念馆:

 为两层楼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 粉墙黛瓦, 长檐耸脊, 敞亮天井, 马蹄山墙, 属典型的明清居室风格。

 门额上横书的馆名是由邓小平同志1985 年亲笔题写。

 馆门两侧的墙壁上对称地各装镶一方铜雕, 古朴厚重, 栩栩如生。

 右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列宁, 侧重表现的是革命家、 理论家和宣传家的瞿秋白。

 左边铜雕的主画面是瞿秋白与鲁迅, 侧重表现的是文学家、翻译家和文化旗手的瞿秋白。

 展览大厅分为瞿秋白生平事迹的照片、 文字、 实物和雕像。

 基本陈列《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

 并推出《纪念瞿秋白书画展》 等专题陈列。

 建馆来, 先后接待了陈丕显、 宋任穷、 薄一波、 乔石、 杨尚昆、 李瑞环、 宋平等国家领导人, 朝鲜等 16 个国家的党政代表团和专家学者及数十万参观看, 编辑出版了《江南一燕》和《瞿秋白研究》(丛刊), 编印了《瞿秋白研究信息》, 是纪念瞿秋自、 学习瞿秋白、 宣传瞿秋白、 研究瞿秋白的重要基地。

 此外馆内还设有影视厅、 资料室、 贵宾室、 学术厅、 电脑室等, 为宣传和研究瞿秋白提供多功能现代化的服务。

 瞿秋白故居:

 入内黑漆大门两边各立“抱鼓石” 一尊, 上刻三狮戏秋的浮雕,显示着这个大家族的高贵和吉祥。

 黑漆大门上方赫然高悬“城西瞿氏宗祠” 白底篆书匾额。

 故居分东西两院, 各有四进, 地势逐渐抬高, 含步步高升之意, 中列隔墙,有廊道门扇相互连通。

 西院为正屋, 原为供祭祀用的厅堂, 庄严而神秘。

 东院为厢房, 是当年族人和仆人食宿休息的地方。

 瞿秋白 1912 年—1916 年就住在东院。

 东院第四进以屏门隔开, 大房间为秋白弟妹卧室, 小间系“翻轩”为秋白书房兼卧室; 连结三、 四进的“穿堂”, 是秋白与父亲稚彬先生的画室。

 里面安放的 100 多件家具和生活用品, 都是按照当时的格式征购或仿制, 并照原样陈列的。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瞿秋白, 江苏常州人。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伟大而又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卓越的无产阶级理论家、 宣传家, 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 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1935 年 2 月 24 日, 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 在福建省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小迳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 关入上杭监狱。

 由于叛徒指认, 身份被识破, 于 5 月 9 日被押解到长汀。

 在被押期间(5 月 23 日), 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 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

 6 月 18 日晨, 写完绝笔诗, 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 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 留下最后的风采。

 用毕酒菜, 从容走向刑场, 沿途唱俄文《国际歌》 《红军歌》 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到达罗汉岭, 选一草坡坐下, 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

 “此地甚好!

 ”饮弹洒血, 从容就义。

 年仅三十六岁。

  一位临场记者这样报道瞿秋白就义时的情景:

 1935 年 6 月 18 日, 福建长汀。

 瞿秋白来到中山公园, “至中山公园, 全园为之寂静, 鸟雀停息呻吟。

 信步至亭前, 已见小菜四碟, 美酒一饔。

 彼独坐其上, 自斟自饮, 谈笑自若, 神色无异”。

 酒半乃言曰:

 “人生有小休息, 有大休息, 今后我要大休息了。

 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瞿秋白说罢此话, 坦然正其衣履, 到公园凉亭前拍了遗照———他背着两手, 昂首直立, 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

  瞿秋白在刀兵环护下, 慢步走向刑场。

 刑场在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 距中山公园二华里多。

 倘是怕死的人, 不要说步行两华里, 就是二十米也无法走, 恐怕是要被人拖行的。

  瞿秋白手挟香烟, 顾盼自如, 缓缓而行。

 继而高唱国际歌, 打破沉寂之空间。

 到了罗汉岭下, 他自己找了块空地面北盘足坐下, 回头看了看行刑者说:“此地甚好”, 接着饮弹洒血, 从容就义。

 当我佇立在瞿秋白同志的青铜雕像前, 回想着电影中瞿秋白同志奔赴刑场,英勇牺牲的情景时, 我不由得思绪滚滚, 浮想联翩。

 作为一名政治家, 他是伟大的, 坚强的, 同样也是不幸的。

 他在 1931 年被王明集团迫害后, 离开了党中央的领的岗位, 受到各种的打击后, 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并没有随之改变, 而是更加坚定。

 中央红军决定长征, 瞿秋白曾请求随军长征, 但遭到拒绝, 1935 年 2月, 瞿秋白在秘密转移时, 不幸落入虎口, 师长宋希濂以“学生”身份劝降, 被拒绝。

 他写下了《多余的话》 这样一篇千古奇文, 表现了瞿秋白的包标卓立的自我和风雅、 博大、 深邃的心灵世界, 在长汀英勇就义。

 在“文革”中, 他又被诬为“叛徒”, 墓被捣了, 碑被砸了, 死后四十多年后又蒙受一场大冤案。

 但是, 历史毕竟是公正的。

 1985 年, 党中央对瞿秋白作出了历史性的评价, 完全恢复了瞿秋白的真实而伟大的形象, 在瞿秋白的故居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

 一代英豪, 重新屹立在人们的心目中。

 瞿秋白是不朽的。

 他如滚滚江水, 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 不息地流淌着; 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 像高山一般的崇高, 一般的雄伟, 一般的壮丽, 一般的高昂, 巍然耸立, 永不倒下。

 他的人格, 他的信仰, 他的坚定, 他的道德, 他的文章, 他的聪慧, 他的希望, 将永世长存!

 走出瞿秋白纪念馆, 我无意间发现, 来时, 那蒙蒙细雨的天已然放晴。

 阳光是那样的明亮, 那样的舒适。

 慈祥的照耀着树叶、 花瓣上晶莹的雨水, 照耀着我们生活的世界。

 在返回的路上, 我看到了在瞿秋白纪念馆旁的觅渡桥小学, 我为能在那里学习的孩子而感到幸福, 我相信先人的英雄光辉必会引领者后人不断前进!

推荐访问: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观后感 纪念馆 瞿秋白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