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5篇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石刻书法 赵孟頫书法作品《道德经》部分 《道德经》陶艺书法现身广州 道可道,非常道道;名可名,非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道德经》 的人生智慧《道德经》 石刻书法
赵孟頫书法作品《道德经》部分
《道德经》 陶艺书法现身广州
道可道,非常道道;名可名,非常名名。老子的“道” 是指什么?么?— 《老子》“道” 是世界的本原。
《道德经》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
1918年8月20日, 鲁迅先生 在致友人许寿裳的信中指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 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中说道,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中, 在国外被人广泛翻译和阅读的一本书就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写成的《道德经》 。 在西方社会, 《道德经》 比儒家经典更受欢迎, 至今少说也有40种译本。
除《圣经》 以外, 任何书籍在数量上都无法与《道德经》相提并论!典
太史公的赞誉 史记成书:
8书10表 12本纪30世家 70列传 皇帝诸侯将相 尊重诸子百家, 老子韩非列传
李约瑟-老子的信徒 李约瑟(Dr.Joseph Needham, 1900-1995)
,英国人, 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名誉所长, 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具有系统实验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化特征的近代自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为什么在公元后一千五百年间中国发展科为什么在公元后千五百年间中国发展科学比西方更为有效与领先? 中国都有哪些成就, 其贡献如何? 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未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
李约瑟的推崇英国著名科学家、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 、英国学术院院士(FBA) 、 中国科技史大师。毕生著作等身, 发表科学论文300多篇(生物化学和科学史约各占一半)
、 学术著作约50种著名的《化学胚胎学》种, 著名的《化学胚胎学》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早年从师生物化学之父” 的霍普金斯, 博士论文《环糖的代谢机制》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译成中文应是共7卷《中国科学技是
李约瑟的推崇李约瑟一生倾慕道家和道教, 他原来并不叫李约瑟, 而是(尼德兰)
。因为他崇拜中国的老子, 老子姓李, 又叫李聃,所以他取姓李, 加上Joseph, 就成了 “李约瑟”瑟” 。认为道家思想是想对自然界的猜测与洞察, 先后取 “丹耀” ; “十宿道人” , “胜冗子” ,李约瑟坚信:
道家有不少东西可以向世界传授,尽管宗教道教今天已经垂死或已死亡, 但或许未来是属于他们的哲学的。
老子是“轴心时代” 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它重燃火焰, 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情况就是这样, 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 或者说复兴, 总是提供了 精神的动力。
”——Karl Jaspers
《道德经》 的国际影响 从16世纪开始, 《道德经》 就被翻译成了 拉丁文、 法文、 德文、 英文、 日文等。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 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 典籍已有1千多种。
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经》 典籍已有1千多种。
如今几乎每年都有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除了 《圣经》 以外就是《道德经》 。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 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 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 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
至少, 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 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林语堂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 , 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 满载宝藏, 放下汲桶, 唾(tuò)
手可得。———尼采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胡适 不读《道德经》 一书 不读《道德经》文化, 不知人生真谛。———鲁迅不知中国书, 不知中国
傅佩荣细说老子
《再生的老子》麦小舟 著
大道天下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道德经选例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 而抱阳 , 冲气以 为 和。
人之所恶,唯「 孤」 、 「 寡」 、「 不谷」 。
而王公以为 称。
故, 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道德经选例第二 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有无相善为善斯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恒也。善矣有无
道德经选例三十六章将欲歙之, 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 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 必故之, 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 必故兴之; 将欲取之, 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
“功成(遂)
身退”“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
老子生平 老子的历史考证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 但可惜有关他的平生事迹已难详考, 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司马迁在《史记》 里为他作传的时候, 已然搞不大清楚, 只是列举了 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人物, 算是“以疑传疑” 最后只好这样写道:
“老子,隐君子也” 。
我们只知道老子姓李、 名耳、 字聃。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 “老” 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 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 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 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老子简介 大历史学家司马迁花了 18年的心血, 写下了 52万6千5百多个字的《史记》 , 但是在为老子这位道家圣人作评传时, 只写了 450多个字。
这是没有办法, 因为材料太少, 司马迁又很严谨。
他怎么写的? 他一开头写了 27个字:老子者, 楚苦县厉乡 曲仁里人也, 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氏, 名耳, 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这是介绍了 老子的籍贯、 姓氏、 职务。
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 曲仁里人。
这个苦县厉乡 的曲仁里在哪里呢? 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东, 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的遗迹。
不过, 学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 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
, 中国古代思想家。
姓李名耳, 字伯阳, 楚国苦县(河南鹿邑县东)
厉乡 曲仁里人, 有人说又称老聃。
具体姓名史料中也颇为不全.“关令尹喜曰, 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老子出生的传说据传, 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 在商朝阳甲年, 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 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 忽见上游飘下个黄澄澄的李子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 上来。
到了 中午, 理氏又热又渴, 便将这个李子吃了 下去。
从此, 理氏怀了 身孕。理氏忙
理氏怀了 81年的胎, 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 白白的大络腮胡子。
因此, 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 。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 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
在《西游记》 中, 老子又被称为太上老君, 连玉皇大帝也让他三分,当初孙悟空大闹天宫时, 太上老君掷出金圈, 将孙悟空打晕。 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 太上老君的 后来唐僧西天取经时, 太上老君的炼丹童子和青牛都可以到下界横行无忌, 孙悟空虽然自称『齐天大圣』也奈何他们不得。
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什么职务?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 老子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是收藏图书、 保管图书的这样一个官员。 老子还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 老子还不仅是个图书馆的馆长,他这个地方应该不仅有图书, 而且有文物和档案, 以及其他的东西,这就可能兼有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 国家博物馆, 国家档案馆这样的情况。
老子就是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管理的这么一个馆长。 如果我们再往深里思考的话, 就发现一个秘密, 为什么他写下的五千多个字就成了 中国的一大经典、 世界上的一大智慧? 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学问? 为什么他的思想这么深刻? 这从他的职业, 从他的工作岗位, 我们也许可以找到其中的秘密。
大家想想看, 他做国家图书馆的馆长, 兼做档案馆、 博物馆的馆长, 那么他有了 特别丰富的知识与智慧的源泉。 第一, 他看到的东西远远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他看到的图书、 档案、 文物, 当然大大超过一般人, 因为一般人没有这样的便利条件。
他不仅看到大量的东西, 而且还会看到许多秘密的东西,甚至机密的东西。
第二, 我们可以再想, 他既然是那个时候国家级别的馆长, 当时的一般人不能到那里去查阅图书的, 那么到他那里的人, 必然是高层次的文化人, 高层次的学者, 他碰到的就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人就是这些高层次的文化人、 学者,经常进行交流。
我们有句话, 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当然他的知识、 智慧在不断地丰富起来了 。学者
第三, 他这个职位在京城, 处于王朝、 政权的中心。因此他不仅能够知道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能够和当时王朝政权的核心频繁接触, 也就是他能够获取大量王朝的时代信息再加上老子的天分聪明信息。
再加上老子的天分聪明, 悟性极高, 有这样的智慧, 有这样的素质, 又处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 当然灵性焕发,有那么深邃的学问, 会诞生出中国的哲学之父了 。悟性极
司马迁在这27个字的后面, 又极其简单地用161个字记叙了 孔子向老子学习的事, 用67个字写了 老子出关的事, 再后来就说的是“或曰” 、“或曰” 的了 。 这也就是说, 自己吃不准了 , 只能记下有的这样说, 又有的那样说了 。
司马迁在此文中提到几个有关人物: 一是老莱子, 为楚国人, 与孔子同时; 二是“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 有一位“太史儋” , 曾见过秦献公; 三是战国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
然而这些人到底是否即是老子, 也只是“或曰” 、 “世莫知其然否”这就是说莫知其然否。
这就是说:
世上没有人知道那些说法是对, 还是不对。 再比如有人说, 老子活了 160多岁, 有人说活了 200多岁, 等等, 也不可考证了 , 大约老子是一位特别长寿的人。世上没有人知道
关于老子其人的时代, 近现代学者也还有不同看法: 一说老子是春秋末年的人, 比孔子早些。 一说老子是战国中前期人, 应该比孟子早, 比墨子晚。 一说老子是战国末期人, 比庄子晚。 从当今的出土材料来看, 老子是春秋末期的人似乎最合理一些。
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孔子问礼老子, 发生于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前的周朝。
翻阅中国古代典籍, 有关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记载很多, 《史记》 、 《庄子》 、《吕氏春秋》《礼记》 等都有记载《吕氏春秋》 、 《礼记》 等都有记载。
《史记》 中有两处, 《庄子》 中则有五处。《史 关于孔子向老子问礼的次数, 中国学界存在很大分歧, 有学者考证孔子至少三次专程向老子问礼, 也有学者认为是四次或五次, 有的则认为有七八次之多。
孔子问礼老子 思想史上的空前盛事 孔子三十多岁后, 在社会上已经有些影响了 ,但是他很谦虚好学。
当时老子名声很大, 孔子决定去拜见老子, 向他请教礼的问题。 于是孔子一路上想象老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于是孔子路上想象老子到底是怎样风尘仆仆地从鲁国山东曲阜来到周王都。
今天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 有一座牌坊,内有古碑, 上面写着“孔子入周问礼处” 。
自然是后人建造的。个人,
明朝《圣贤图》 中的"孔子问礼老子"
孔子拜师
孔子拜谒老子
据史记载, 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 地点在巷党(今山东境内)。 其时, 因为周王朝内部矛盾, 老子受到陷害,被免去守藏史之职后, 游历各国。
当他来到鲁国时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鲁国时, 恰逢他在鲁国巷党的友人去世, 人们知道老子是一位精通周礼的人, 就请他去帮助安排丧事。出殡那一天, 年仅17岁的孔子也去了 。
因为他有时也担任丧祝, 也就是帮助办理丧事,所以也被邀助丧。人
这一天送葬队伍正在行进时, 突然遇到日食。
老子立即让送葬的队伍停止前进,靠右站立, 停止哭泣, 等日食过后再走。正在前面引导灵柩的孔子很不理解, 但面对精通周礼的老子, 他只能按吩咐去做。做。 送葬归来, 孔子向老子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 孔子认为中途止柩是不合周礼,而且日食究竟要多长时间过去不知道,等得太久, 死者不安, 应该继续前进为好。
老子便对孔子说:“诸侯国王朝见天子, 都是日出上路, 日落前休息并祭奠车上的祖先牌位。
大夫出国访问也是见日出才赶路, 日落即休息。
送葬也一样, 不在日出之前出殡。夜晚看到星星出来而赶路的, 只有罪犯及回家奔父母之丧的人。
日食的时候, 天很黑,如同夜晚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如同夜晚, 对于懂礼仪的君子来说, 是不应该把别人刚去世的亲人置于这样一种星夜出奔的不吉利的境地之中的。
所以出殡时如遇日食, 应当停下来, 等日食过后再走。
”是不应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 老子重回守藏史之位, 此时的孔子已经小有名气。
公元前526年, 25岁的孔子学识已大为长进, 其时, 鲁国不少少年拜他为师不少少年拜他为师。 孔子认为自己对周礼...
篇二: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RADIO&TV JOURNAL 2021.11节目经纬继《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多档大型原创文化节目收获好评之后,2021 年年初,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又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以下简称“《典籍》”),再次圈粉无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创新传播方式,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蕴并赋予其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一种形象、立体、鲜活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是挑战,也是责任和使命。一、节目创意: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集成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美丽和时代风采”。作为一档文化节目, 《典籍》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从优秀典籍切入,精选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多部经典书籍,从上古时期的《尚书》到《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从《诗经》《楚辞》《史记》到《传习录》《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再到《红楼梦》,所选书目跨越千年,兼顾了不同历史时期,且涉及多个学科门类,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广。这些书籍或堪称该领域的经典之作,或有开创之功,流传千古、享誉中外。文化典籍由于时间久远,或语言艰涩难懂,或专业性过强,因而虽被奉为经典,却常被束之高阁,令人敬而远之。《典籍》创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通过戏剧演出的形式,展现经典书籍的创作缘起、成书过程及后世传承;聚焦作者的创作历程,精选故事化元素进行舞台呈现,具象化地再现了经典古籍的诞生过程,成功塑造了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及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让普通观众也能看懂、了解文化经典,并被其中的人物故事所感动和激励。如第四期介绍《本草纲目》,讲述了作者李时珍从小立志行医,后排除万难,历经三十年编写,十年修订,最终完成这部医学巨著。其逆水行舟、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并激励着无数观众,也再现了一位伟大医者格物求真的精神、一代大家的风骨与品性。节目最后让李时珍穿越到当下,弥补了他未曾亲眼见证《本草纲目》刊刻出版的遗憾。这种“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也是新颖大胆又极富创意的。《典籍》精选优秀文化典籍,截取故事化元素,注重人物外在形象与内在精神的重塑及情感因素的挖掘,创新“时空双向互穿”的传播方式,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并重,绝佳的创意使得文字典籍和文化经典的高效可视化传播成为现实。二、形制创新: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节目通过古今对话、亦讲亦演的舞台形式,运用“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的综合性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诞生源起、流转传承及书中的闪亮故事。古今时空交叉跳转,多维度讲述典籍里的故事;观众沉浸式戏剧体验,身临其境感受典籍里的人物故事,时空穿梭间,真正实现了“与历史对话”。(一)“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典籍》突出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以戏剧方式解读,结合故事化演绎,赋予古籍新的生命力。同时邀请演技与实力俱佳的实力派演员加盟,饰演重要的人物角色。节目已经成功塑造了嗜书如命、舍命护书的伏生;贵五谷贱金玉的宋应星;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司马迁;不畏从医难、著书难、出书难,历经三十年修撰巨著的李时珍。这些典型的历史人物、事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节目在讲述故事、塑造角色时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注重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如《尚书》的重要传承人伏生在书房翻看典籍时,侍从端来一盏茶,伏生拿茶盏、喝茶、放回茶盏,这一过程中,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案头的书卷,举手投足间一个垂垂老矣、醉心读书的学者形象立刻呈现在观众面前。此外,节目还注重营造情绪,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如伏生在讲述乱世之中一家人舍命护书,但《书》仍没能保全时,白发苍苍的伏生伏案自责痛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也忍不住落泪,观众亦被这一幕深深打动。正是有无数个伏生,不惜代价护书传书,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曾断绝。戏剧表演还开创性地运用了“时空双向互穿”的独特方式,不仅让古代先贤穿越历史来到现代,站在观众面前,而且观众也得以走近经典了解先贤,深刻感受到经典背后深厚的人文思想和精神价值。跨时空对话的全新理念实现了创新与传承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优秀传从《典籍里的中国》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程爱侠【摘要】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文化典籍可视化传播的节目创意以及“戏剧表演 + 影视呈现 + 文化访谈 + 典读会”的节目形制,强化主持人功能,突出价值引领,进行创新性的呈现与传播,在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功传递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38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1.11.015
视听 2021.11 |节目经纬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展现了中华文化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另外,节目对戏剧表演的舞台也做了精心的设计,共设置了四个演出区域,三个舞台中间由甬道联通,典籍里的故事在多个地域与年代间跳进跳出,场景灵活多变。全新原创的舞台设置,既能实现跨时空对话的创作理念,也能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二)“访谈间 + 典读会”:深度解读经典戏剧演出和影视表演在台前,访谈间和典读会在幕后。访谈间其实是专家学者解说团的录制间,一般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在戏剧演出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经典进行多角度解读,并深入介绍典籍的内容、价值、地位及后世影响,强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节目前两期还专门设有访谈间主持人,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让节目稍显散乱,不够集中。因此,节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取消了访谈间主持人,增加了一名嘉宾,保证对经典的解读更全面、更深入,节奏更明快。由此可见,节目主创们也在不断探索调整,使节目精益求精。典读会即主创人员幕后识读经典,是节目的另一个创意点,主要由幕后制作团队成员参加,也有少量现场观众,这一环节在过去的节目中很少出现。典读会主要是介绍创作理念、舞台设置、内容安排、演员及角色情况,展示服装道具,并对核心内容安排经典共读环节,实现对文化经典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视听传播,让观众在观看戏剧演出之前,对经典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把握,亦明白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在新的时代依然有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全新的视听传播实践,让中华优秀典籍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精神内蕴生动、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先贤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于无形中引领着观众,不断影响激励着后人。借此,节目达到了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探寻文化基因、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目标。(三)经典台词: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支柱。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厚生爱民,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伟大民族精神根植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文化典籍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切体现。节目在对文化典籍进行故事化讲述、对重要人物进行典型化再现的同时,还借助深刻凝练的经典台词,强化文化传承、价值引领,解锁文化密码,传递民族精神。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华夏自古一体” “贵五谷而贱金玉”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等,这些古人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先贤的经验智慧、思想品格、精神禀赋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基因,在节目中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新媒体时代, 《典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真正做到了让典籍走出书斋,让经典不再高冷,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典籍“活”了起来,让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精神养分持续滋养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为国家和人民的精神赋能,更好地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典籍里的文化精髓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打破过去与现在的精神壁垒,搭建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使中华民族获得源源不绝的精神发展动力。三、主持人功能强化主持人撒贝宁是近年来颇受观众喜爱的央视主持人,其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幽默的表达以及出色的表演天赋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籍》与以往的文化节目不同,对主持人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撒贝宁不再是单纯的主持人,而是化身为穿越时空的当代读书人,回到古代与先贤对话。这一改变,让主持人不再置身事外,而是融入其中,成为典籍故事的参与者、亲历者和见证人,同时进行必要的串联衔接,使节目更加立体,内容呈现更紧凑,意义升华更自然。身着中式服装,一脸认真、一身正气的撒贝宁出现在镜头里,观众跟随他的脚步自然而然地就走进了经典,融入了故事。他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让现代人得以与先贤对话,同时也带领先贤跨越时空,看经典在后世的流转传承、在今天的发展应用。主持人看似身份转变,实则功能强化,可以更好地拉近观众与古籍之间的距离,也让观众直面先贤,更易产生强烈的情感与精神共鸣。撒贝宁虽不是表演专业科班出身,但其出色的演技,在与多位实力演员的对手戏中,淡定自若、挥洒自如,毫无违和感,反而强化了舞台效果,延伸了舞台空间,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撒贝宁在与伏生和李时珍的对话中潸然泪下的场景,既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也让观众感同身受,无形中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另外,中式服装与古装并行,今人与古人同台,也凸显了古今对话的节目创意。四、结语整体来看, 《典籍》勇于创新、形式新颖、内容厚重、情感深沉、细节处理独具匠心,可以称得上是一档兼具美学价值与责任担当的好节目。节目组精益求精、细心打磨,不惜打破节目播出时间的规律,宁愿让观众在等待中煎熬,也要竭力保证每一期节目的制作质量。因此,节目播出至今,赢得好评无数。参考文献:1. 邢梦莹 . 从经典咏流传看优秀传统文化视听传播路径 [J]. 电视研究 ,2019(04):47-48.2. 肖杰 , 张鑫智 . 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类节目的创新 [J]. 新闻战线 ,2018(19):85-86.3. 张婷 . 论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J]. 传播力研究 ,2019(36):23-24.4. 孔媛媛 . 文化类综艺节目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J]. 声屏世界 ,2019(07):35-36.基金项目:
2020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 2020SJB1183 )。(作者系南京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副教授)39
篇三: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近日,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正在热播,该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讲述《论语》《史记》《道德经》《徐霞客游记》等一部部优秀典籍和背后的故事,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辅以“戏剧+影视化”的独特表现方法,带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产生共情。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当对历史多一份尊重,在努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和党性修养,感悟精神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尚书》中感悟“民本思想”的源起。《尚书》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其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便体现了“民本”思想。2014 年 5 月 4 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彻底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夙愿成真,这些不凡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疫情肆虐的今天,“生命至上”更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心中共同的信念和选择,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承民本思想,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扎根于心,以“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践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
从《本草纲目》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真谛。《本草纲目》是“药圣”李时珍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完成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精神。二十余年间不断进山访药,甚至亲自以身试药,终成传世巨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充分继承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基层纷繁复杂的情况,一定要沉下身、用真情、察真情、听真话、办实事,保持严谨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才能不负人民群众的期盼。
从《徐霞客游记》中感悟“灵魂信仰”的力量。《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所作散文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徐霞客历经 30 年考察,因其为了理想、不怕磨难的精神受到广泛赞誉,被后人尊为“游圣”。年幼之时,徐霞客便立下“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志向,患有脚疾,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都未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只因他对山川湖海独有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也曾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面对百姓的疾苦,心中有一股激情、一种想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志向,这就是信念。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既然选择了为民服务的道路,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也应该像徐霞客为了热爱的山川河流克服一切困难那样,坚定为民信仰,埋头奉献,敢于吃苦,攻坚克难,不畏道阻且长,交出让党和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天工开物》中感悟“理想传承”的美好 。《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虽六次科考均未及第,却在一次又一次的科考过程中看遍世间民生百态,得以掌握农业、手工业的各种实用技术。“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宋应星将《乃粒》作为开篇,《珠玉》为尾篇,取“贵五谷而贱金玉”之意。透过这一粒种子,也表达了宋应星重视生产,追求百姓衣食富足的美好愿望。而三百年后的今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禾下乘凉梦”继承了宋应星“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的人生追求,两者不谋而合。节目中巧妙设计了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相信每个人都为之动容。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从中汲取力量,敢于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实干拼搏精神,为群众排忧解难,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的精彩篇章。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当下,饭圈文化、文艺作品良莠不齐、流量明星天价片酬、审片逐步畸形化等乱象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一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典籍里的中国》《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节目,应该也应当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行业标杆。以史鉴今,才能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
处去,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新时代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更应当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去汲取古人的智慧、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本着“民本”初心,带着坚定“信仰”,牢记“实事求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气魄,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信念根基,以砥砺奋进的拼搏姿态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四: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 》 演讲大纲 一、前言:
《 道德经 》 介绍 二、作者介绍 三、创作背景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概述
基本介绍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道”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源头根本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作者介绍: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创作背景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内容简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4]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学术研究( 主题思想 )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老子 》 ,又称 《 道德经 》 ,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著作。老子的哲学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政治观。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所谓“道”,是指“究竟真实”而言,亦即万物的始源与归宿,万物的基础与动力来源;而“德”则是“道”的展开,是“道”在人生、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道家立说的目的,是要在变化生灭的世间,找到究竟真实(道),使人可以自行安顿,进而自在逍遥,臻于化境。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与道家是两大支柱,有时携手合作,有时分庭抗礼,形成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表现深刻的入世情怀,道家呢?是出世、超世,还是别有一番用心与苦心?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者。《老子》一书的作者即如司马迁所说,是“周守藏室之史”,他的生平与《老子》一书的内容也不妨分开讨论。今人所读《老子》,多以王弼注本为主,再参酌帛书本、竹简本,稍加损益。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看待天下大乱,把焦点置于“人的认知能力”上,若是认知偏差,则欲望随之错乱,所以他但愿百姓“无知无欲”。老子其实另有所指,希望认知可以由“区分”提升到“避难”,再提升到“启明”,亦即以道观物,化解贵贱,抵达一往平等的境界。由此显示老子为何强调“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若是回溯根源,仍须说明何谓“道”,以及人生修行之法:虚与静。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的修养方法是虚与静,由此孕生智慧,可以“观”天地万物的真相,然后肯定“道”是究竟真实。以道为本源,则人生的困境与虚无之感可以化解于无形。
由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一课程理解真实,体悟智慧,超越生命苦难;并比对现代社会的情境,人们对所谓成功、快乐的心灵焦虑。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的《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德]尼采(1844-1900)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人人都知晓的、但鲜能真正理解的真理:有死之人的思想必须让自身没入深深泉源的黑暗中,以便在白天能看到星星。
-[德]海德格尔(1889-1976)
前
言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起源与发展 1 1 、汉初有黄老道,推尊黄帝为五帝之首,并以老子学说为治国原则。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道才受挫。
2 2 、东汉灵帝,在东方有张角,倡太平道,道师持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以符水治病。后发展为数十万人,乃发动农民起义,倡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遭镇压。
3 3 、此时,汉中有张脩
,以“老子”劝导病人,使病家出米五斗,号称五斗米道。张鲁杀张脩取而代之,自号师君,使五斗米道成为他割据巴汉的工具。张鲁降曹操,受封为镇南将军。此派道次提出“太上老君”的神名,与“道教”的教名。此派有符箓派的特色,至南北朝名为天师道,发展至全国。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基本教义:
1、源自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又附会《老子》、《庄子》,并加以引申,再吸收儒家,阴阳家、谶(chèn)纬及佛教等成分,融合而成,基本宗旨为长生成仙。
2、经典为《太平经》,把汉代道家关于气的学说神秘化,把养生论引申为长生说。主张通过养性与积德,如行孝、守一、含气、服药等,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基本教义:
3、至上神是“委气真人”,下有神人、真人、仙人、道人,组成神仙世界。受儒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观念的启发,提出“承负”说,谓先人的功过,积之日久,延及子孙,而有福祸之异。
4、主张阴阳调和,五行当位,向往君臣民同心协力的封建太平理想。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形成内外丹结合之说。后人则进而以身为炉体,依阴阳的变化,六十四卦的运行,修养精气,结而成丹,是谓内丹。以药石炼制成丹,是谓外丹。丹成可以养性延命,乃至不死成仙。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发展于两晋南北朝时期,原因是:
1、炼丹成仙的宗旨,迎合了贵族的精神需求;保身隐居的生活方式,受到厌世士人的欢迎;符箓斋醮的消灾治病方法及互助共济的道规,吸引了苦难中的民众。
2、利用老庄之学,形成一般迷信所缺少的神学体系;又与儒学在观念上呼应,维护纲常名教,以此得到统治者的信任。
3、它的养生论与医学,有科学成分与实用价值,又能包容各种观念,形成丰富的文化系统。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1.王浮 《 老子化胡经 》 。
2.葛洪 《 抱朴子 》 肯定神仙必有,长生可致,集以往神仙外丹理论之大成。学道首在修德守礼:“欲求仙者,要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其次则为服用金丹上药:“升仙之要在神丹也。”然后再辅以清心寡欲、房中术、吐纳行气、草木药饵
。此派代表了丹鼎派。
3.陆修静综合符箓派与丹鼎派:又因弘扬 《 灵宝经 》, , 被人称为灵宝派。著有 《 三洞经书目录 》, , 为《 道藏 》 奠下体例。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道教重要人物与作品:
4.陶弘景受梁武帝信赖,有“山中宰相”之称。以存神服气为主,辅以诵经、功德。编造等级森严的新的神仙系谱。主张与儒家、佛教三教合流。
5.北魏寇谦之主张“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练 .” 其道教称为北天师道。
道教起源与发展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巫 易 史 术数 占卜家 天文家 道德家 墨家 方技家 儒家 医家 房中 神仙 形法 杂占 蓍龟 阴阳 历谱 五行 黄老道 五斗米道 今日道教 道教的形成( 依许地山之说)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 因应天下大乱,意图彻底解释及解决人的生命问题。
2 . 方法是跳脱“人中心”的思考模式及价值判断,转而把握究竟真
实--道。
3 . 以道代天,显示革命性;与其修德,不如觉悟,只适合“老者、失意者、智者”。
4 . 由此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并且开启了从真实到美感的途径。
道家思想特色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儒家
道家
儒家以人为中心,强调人之社会性。
道家不以人为中心,重视人之自然性。
儒家以天为至高存有,突显历史背景。
道家以道为至高存有,展现宇宙视野。
儒家企盼天人合德,人须行善以求至善。
道家向往与道合一,人需智慧以求解脱。
道家与儒家的对比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老子的虚静
庄子的逍遥
(1) 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
(1) 觉知:人性软弱,人间险恶
(2) 道是整体:“致虚极,守静笃”
(2) 修行:从“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着手
(3) 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3) 与道同游:不得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4) 无为:无心而为,顺其自然
(4) 回归人间:外化而内不化
老子与庄子的对比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
人间问题来自人的“知”,
所以要步步提升,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探本求源,至少不能忽略一个原因,那就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认知能力。作为万物之灵,人的认知能力无疑是他出类拔萃的必要条件,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的偏差发展,给人间带来了各种困境。那么,“认知”是怎么回事?它的正确作用以及正常发展又应该如何? 老子的道“虚静”详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以知为区分(人对万物之关系)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第1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第2...
篇五:典籍里的中国《道德经》篇观后感
籍的中 国今年年初,央视又推出了一档宝藏综艺—— 《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里,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踏入历史长河寻访先贤,和演员们共同演绎一个个催泪的典籍故事。由此,还盛产了一堆高雅绝妙的殿堂级文案,段段韵味十足,用进作文简直惊艳!序言
目录壹典籍介绍贰金句素材叁人物素材肆写作角度
第 章 壹典籍介绍
壹本期选择“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流转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故事,展现了《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尚书》
贰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写出《天工开物》。晚年回到家乡后,他耕读持家,把书中的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教授给乡邻,继续福泽百姓。《天工开物》
叁本期识读的《史记》有着更广大的受众基础,这也使得节目敢于融会贯通更多的知识体量和更大的时空跨度,最终确立了以“家国一体”的大一统思想为主题基调,以作者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为核心,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穿梭时空,与二十多位同《史记》有关的先贤豪杰会面。《史记》
肆本期节目中,《典籍里的中国》以《本草纲目》为切口聚焦中华医学典籍,正是希望发挥文艺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增进大众对中华传统医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共同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本草纲目》
伍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论语》
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与其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更不如说它是给予我们生活智慧的“哲学宝典”。本期《典籍里的中国》将以追根溯源的方式,重温其作为“兵家圣典”的深刻意义和深厚内涵,共同领悟至今仍在指引着我们的“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本期节目把《孙子兵法》中蕴含的智慧与孙武著书立说、征战沙场的故事巧妙融合,进而让观众沉浸式地感悟古代兵法中“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历史真谛,也理解我们“以和邦国”“以和为贵”的血脉传承。《孙子兵法》
柒提到《楚辞》,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楚辞》
捌识读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之作《徐霞客游记》,它以徐霞客探寻长江源头的过程为主线,拟定了“高山如父,江河如母”的创作路线,带领观众在荡气回肠的“霞客行 ”中,感受这位千古奇人“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生理想,以及追根溯源、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徐霞客游记》
玖识读中国哲学开山之作《道德经》,它以老子在守藏室期间的经历为核心故事,展现老子求道、悟道、传道的一生,求索“上善若水”的奥义,以此致敬伟大的哲学先贤,致敬伟大的东方智慧。《道德经》
拾古圣先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在物换星移之间寻找乾坤变化、万物始终的规律。推天道以明人事,一部《周易》述天地之道,究万物之理,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揭示出先民对自然、社会、人文整体和谐的探索,集中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理想境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本期节目穿越了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时期,带领观众识读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感受涵盖万有的深邃东方智慧,歌颂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美德。《周易》
第 章 贰金句素材
01.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尚书》的光芒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或伏生,都是用生命去接续和守护这盏灯火的人。02.中国典籍:字句中,讲述着先人们的治国理念和处世之道;篇目里,记录着祖先们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密码在告诉每一个中国人,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而又将去向何方。适用主题:历史典籍、文化传承适用主题:典籍文化、思想传承
0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其实重视记录和传承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为什么要写史?因为我们要“以史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民族的根与魂。04.历史真的是最好的教科书,《尚书》在传承过程中,几经波折,但还是传至后世,为无数的读书人、护书人所传承。他们的这种精神,也为时代所坚守。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适用主题:尊重历史、中华传统适用主题:历史传承、文化创新
适用主题:以人为本、历史兴衰05.牧野一战,庞大的商王朝轰然崩塌,新生的周王朝强势崛起。牧野一战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人心向背,德政兴替,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也决定政权的兴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适用主题:历史文化、人文历史06.感谢司马迁给我们留下这么一部信史,创造了纪传体这样一种写法,它不仅写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它还有刺客、有游侠、有货殖、贩夫走卒。其实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只有以人民为视角,把人民作为核心,才能够写出这样的精彩的青史,也才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青史。
第 章 叁人物素材
伏生宋应星徐霞客司马迁
◆ 伏生:西汉经学者事例:伏生是秦朝的一位儒学博士,在秦始皇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的背景下,他冒着被诛杀的风险,以命护书,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后为逃兵荒,伏生流亡异乡,直至刘邦平定天下,伏生返回家中,凿壁取《尚书》,却发现《尚书》早已严重腐坏,仅剩28 篇,但庆伏生早已熟读心中,于是他广收门生,传书讲书,后传至汉文帝耳中,于是便派晁错到伏生家中听书后回宫传书,将伏生胸藏《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伏生用其一生“ 护书” 、“ 讲书” 、“ 传书” 的事迹广流人间,后人颂曰:“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事例适用主题: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伟大情操等
◆ 宋应星:明末清初农学家、博物学家事例:
宋应星在经历了几次科举失意之后,最终打消了走仕途的念头,放下包袱,安心地回到家乡,一边侍奉老母,一边开始了为未来的《天工开物》进行田野调查、收集撰写素材和资料的工作。但其实,早在先后数次从南方到北方的应考往返途中,他就没有闲着,行程数万里,他沿途都在考察、寻访和记录,对南北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用他自己的话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意思是说,来去行程数万里,没有什么事情和物件是我不想知道的。而他在奉新乡居的日子里,更是走遍了田野和村镇,遍访打谷场和手工作坊的各类匠人和艺人,以及店铺、窑场、工地等等。他的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并将所搜资料编著成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开工天物》。事例适用主题:匠心精神,实践出真知等
徐霞客:明朝末地理学家、探险家事例适用主题:爱国情怀,执着追求,不畏困难,尊重实践等事例:1608年,从小立下“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正式出游,他的出游与一般人的旅游不同,徐霞客是出于对祖国山河热烈的热爱,以地理研究为己任,即便已“手无一文”,需把“袜裙三事悬于寓外,冀售其一,以为行资”,来顾及一饱;即便路途遥远,湘西遇盗,被洗劫一空,友人劝归,他仍坚定表示:“不欲变余去志”。他把重重困难踩在脚下,对传统的地理观念和结论投以批评的眼光,敢于用实践出真知反驳儒家经典《禹贡》关于“岷山导江”的错误结论。以三十余年的游历著成的《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热烈赞颂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长篇颂歌;是记录徐霞客一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不朽传记;也是徐霞客通过实践探索科学奥秘的经验总结。徐霞客留给我们爱国献身、挚着追求、勇攀科学高峰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事例适用主题:价值追求、伟大气节情操、不屈不挠等事例:公元前99年,时任太史令的司马迁专心著述《史记》之时,李陵事件发生,因司马迁对李陵表以道义上的支持,汉武帝怒将其打入大牢。在牢中,司马迁“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受尽了残酷审讯。入狱第二年,司马迁被迫决定接受腐刑。腐刑乃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人,司马迁悲愤至极,曾一度想过自刎,但每曾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司马迁便“就极刑而无愠色”,他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只为完成他父亲遗愿完成撰写《史记》。公元前91年,《史记》终于完成,这是一部闪烁着正义和人性之光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蘸着血泪谱写的生命之歌,亦是其矢志不渝、坚持理想之体现,鲁迅曾如此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 章 肆写作角度
历经磨难的《尚书》如何被一代代中国人保存至今?《诗经》三百篇怎样承包了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口头禅?为什么有人从《道德经》里看到了兵书的影子?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浩瀚中华留下典籍万千,你或许在图书馆偶遇过它们,或许在课堂上与它们的碎片有过交集,但可曾了解过它们的身世流转,看到它们的熠熠光华?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故事,实现“护书人”与“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今人为何要读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这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沈东方)▽ 写作角度一:从经典中感悟中国精神
▽ 写作角度二: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在我们的古汉语词典里,韦编三绝、汗牛充栋、洛阳纸贵……中国古人往往用赞美、敬佩的词语,称颂典籍的魅力和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这些经典的无形内核便是中国精神,有形载体就是中华典籍。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益智增德,如沐春风。《典籍里的中国》告诉我们,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今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组书记 慎海雄)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典籍里的中国》既是一趟精神反刍的求索,也是一场满怀自信的告慰。我们需要这样有历史责任感的节目,带我们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智慧。让我们在文化典籍中展望未来,获得不辱使命、奋勇向前的力量。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