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3篇

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3篇

发布时间:2022-10-30 09: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3篇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 祖国纪录片《航拍中国》精选观后感55篇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3篇

篇一: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

纪录片《航拍中国》精选观后感 5 5 篇

  《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立体化展示我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式俯瞰一个观众既熟悉又新鲜的美丽中国,生态中国,文明中国。关于观看《航拍中国》的观后感,我准备了以下文章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航拍中国》观后感【1】

  王侯将相坐拥疆土,只关注版图轮廓里多了几个郡县;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只在乎文藻画卷中融入了几分意境。展翅的鹰雁可以俯瞰山川的美好,却无法言语;于是, 《航拍中国》"趁虚而入",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航拍中国》带给我们更胜于"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我们常年栖身于喧闹的街头巷尾,早已对周遭习惯甚至默然。纪录片就是选取了这样一片熟悉的土地,运用当下流行的航拍技巧,结合直升机与无人飞行器的拍摄,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宏大超然、新奇震撼的感官体验,甚至有了漫步云端、俯仰天地的神一般的感观。更令人欣慰的是,本片虽以宏观角度拍摄为主,仍不舍弃对细微处的特写,远近交织,广角与微距相辅,让观众在广博中不至于茫然。

  除了视角,《航拍中国》还有可圈可点的编排叙述,还有堪称完美的背景音乐。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历来是相得益彰的。若无故事,怎知同事文中的骑楼是从南洋跨海舶来,怎知壮美秦川中那一方小山包是凝结古代人民智慧与血汗的始皇陵墓,怎知绮丽里那一处凹陷换来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受制于航拍的形式,片中拍摄无法细致入微或是鞭辟入里,这一部分缺憾恰由叙述进行弥补,观众虽无法亲眼目睹,但由文字而引发的无限遐思,效果或许比直观拍摄来的更为出众。

  《航拍中国》背景音乐诚然是点睛出彩的,赋予整部作品灵魂。音乐主体框架由王备创作,他是国内一位有实力、有经验的音乐制作人。以片首曲为例:开始以钢琴和小提琴徘徊作为引子,如同清晨初醒,配合开场台词;而后鼓声与大提琴(或为低音提琴)相得益彰,前者主导节奏,后者引领旋律,表达含蓄的律动、深沉的活力,恰与东方审美相吻合;后段是女声高音吟唱与弦乐协奏相结合,

 达到网友所说的"燃"点,亦是作者及观众情感上的宣泄释放点。

  航拍之中的祖国山河是怎样的?既有沉稳,又有跃动,既有浓墨,亦有多彩,总的来说,是壮美多娇的。我们对于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样如此,既是含蓄深沉的,又是热烈澎湃的。这部纪录片的背景音乐朴素而不复杂,可谓大美至简,从片中流出,流淌入观众的心田,将山川美景与观众心绪紧紧相系,创造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豆瓣对这部纪录片评分达到 9.3,网友评论其为"中国旅行指南",也有说"我辈不可辜负这大好河山",我更认同后者。其实,如需自我惊醒与振作,何必非得是《人民的名义》此类作品?《航拍中国》所表现出的祖国山川的美,在我们内心所激发出的热爱,是一切正能量的源泉。

  以未到火候的文字点评这部优秀作品,总觉得"意不称物",而描述其背景音乐,更是"文不逮意"。优秀的作品还应由各位亲自去一睹一听,《航拍中国》值得观赏,去体验那未曾感受过的壮美与感动。

  《航拍中国》观后感【2】

  《航拍中国》是由余乐导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载祖国大江大河的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综合类地理纪录片。第一季记录了祖国的,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

  正如影片开头旁白所说,带你领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国》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加入独具魅力的视听语言更能突出祖国的神奇壮丽。余乐团队使用无人机用俯拍的方式展现出每一个省份地区的地形地貌,更能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惊的视觉效果,采用推镜头的拍摄手法更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大部分是解说词,时而也会有无人机轰鸣的声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实感。拍摄每一个地区都会先展示出该区域的动态,地形图。旁白解读出所要经过的路线以及该地的人文历史地理。之后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拍摄 多采用推拉镜头的手法拍摄。在的那一期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的特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红色,从上空拍摄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随着无人机的下降逐渐看清原来红红火火的红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在很多时候纪录片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自然,

 地理环境,也有关于各地奇妙传说,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感,更能激发观众到此处游玩的兴趣。在影片中,看着能"上天入地,无岁不能"的无人机,带我们领略之前难得一见的风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岭,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人机带我们穿梭于不同气候,不同纬度之间,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航拍中国》带领我们认识了解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数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呈现给观众如此优秀的文艺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国》的豆瓣评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确确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拍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许多美丽的景观不被人熟识,欣赏,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航拍中国》观后感【3】

  去国博参观"伟大的变革"展览时,在央视融媒体互动区瞥见了这部纪录片,当时播放的场景是江西的晒秋,看了几眼就被吸引住了,于是立刻打开豆瓣搜索并收藏。

  说实话,前两集(海南和陕西)看着觉得有点一般,景色是美丽且独特的,但我并没有特别被吸引或者戳到。看到第三集,真的很美很有特色,观看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智慧,并且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虽然去过,但是游玩得很不深入,希望有机会再去~

  如果冬天有故乡,那么它回家的路,一定会经过黑龙江! 黑龙江这集真的很好看,银装素裹太有童话的感觉。追无人机的小老虎好萌。这一集拍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人气儿也更足了。

  江西的晒秋、熊猫鸟、过年都很有特色,婺源的油菜花很美。夜幕下的南昌有一番现代大都市的格调,令人想去了解。

  对于上海,我一直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所以在看上海那集时也格外认真。亲切的是,很多景都是我亲眼见过的,外滩、浦东数条站起来的金融街、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迪士尼等,但也有朱家角、人民公园相亲角、野生动物园在等待着我。白渡桥这个典故还是第一次听说,也是首次看到白云☁漂浮在上海中心大厦身旁的画面。弹幕里有说把上海拍美了,其实我想说,亲眼见到的上海更美更具魅力。

 航拍这个视角不错,就像每一集片头所说的那样: 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50 分钟的空中旅程不足够游玩整个省份,所以片子展现得比较泛泛,只能说大致有个印象。像最后一集的迪士尼,我以为这一 part 刚开始还在期待后面,结果马上就转到下一个场景了。而且由于是航拍,看到的大多是纯风景(当然有很多很可爱的动物),人的活动比较少,而且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分布不太均匀(哈尔滨和江西多一些),缺了一些热气腾腾的丰富感。风景虽然很美,但是有时少了一点抓人的元素,可能会看着看着跑神儿(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哈),感觉每一个地区的素材编排得还可以更好。

  《航拍中国》观后感【4】

  自然孕育了文化,文化丰富了自然,欢声笑语在自然与人文的编织中熠熠生辉,留下的光绵长深厚而又令人向往。纪录片《航拍中国.江西》以其细腻优美的风格触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成功地做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向观众再现了江西那典雅与韵味并存的美。

  即使你不是特别偏爱美景,也绝对会因此而发出赞叹。富有韵味的构图,点缀上灵性的色彩,配以美妙的音乐,以导演余乐的手细细研磨,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属于视觉的饕餮盛宴。

  构图塑造美的框架。影片在对画面进行展现时,各种构图混合运用,营造独特的中国式意境。当镜头在河流与公路进行俯拍时,曲线构图与斜线构图带来的流动感有一种特别的韵律,使画面的空间更具深度。而在对于各种建筑进行展现时,对称构图所带来的平稳则充分为观众展示了古建筑的古朴美。吸引眼球的是,导演在这里巧妙的将画面快速转场,使画面不会显得过于呆板,同时,完美的保留了对称构图本身的平衡美感。鸟瞰镜头下,古朴的乡村交织在绿色的丛林之中,人文美与自然美相互影响,相互递进,共同在阳光下跳动着唯美的华尔兹,以此塑造出美的框架。

  色彩点缀美的本质。在航拍之旅中,眼睛好比音锤,色彩宛如键盘,它们的每次接触都会激起心灵的震动。影片中,绿色作为主色调贯穿全片,无论是壮丽的庐山还是偏爱江西的竹林都有着令人惊叹的画面,它完美的诠释了江西的活力与生机。而在对于小镇生活与民俗进行讲述时,则以为暖色调的红色与黄色为主。其中最惊艳的是客家人的烧瓦塔,当暖暖的红色映衬到人们的脸庞,那抹浓

 浓的幸福隔着屏幕传递到了观众心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与欢乐。应该说,这份民俗的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其本质无疑是自然与人文相互交集而产生的美,而这份美,将随着时间继续延续下去。

  音乐升华美的意境。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曾说过:"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的放大影像的效果。"这一点在《航拍中国》得到了充分体现。影片的总体音调平缓而优雅,配合上饱含情感的解说词,在完美突出画面的同时,又超越了画面,以此延伸出更深层次的与蕴意,那就是,美的意境。每个地方都有着独属于它的意境,庐山清冷的箫声,婺源欢快的笛声,龙虎山的鼓声,人们在幸福中发出的笑声,加上富有中国韵味的留白转场,那属于视觉与听觉上的美着实让人不得不发出赞叹。其实不仅仅只是如此,音乐更大程度上还表明了导演的期望。当画面转向南昌时,音调则在欢快中带着雀跃,解说词也高昂起来,对着滕王阁、八一广场发出了赞叹,并表明只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千古名句流传下去,滕王阁也就会一直流传下去。

  只要人与自然能够一直友好的延续,江西的美也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航拍中国》观后感【5】

  央视纪录频道从 1 月 28 号开始推出《航拍中国》大型纪录片,至今为止已经播出四集,分别是海南篇,陕西篇,篇,黑龙江篇。第一季总共六集,接下来要播出的是上海篇和江西篇。看完四集,忍不住兴奋激动,我海南风姿绚丽,我陕西历史厚重,我天高云阔,我黑龙江物产丰富,关掉电脑屏幕竟然不自觉的哼唱起了"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抵制台游,抵制韩游,抵制日游,从此再也不要去刷标语喊口号了,建议从上到下直接普及这部纪录片,那绝对立马凝聚人心,赞美祖国,蔑视周边。关键是这个不让人反感啊,没有那些说教,没有那些激进,我们所有人被激发出来的热烈激情,都源于我们对脚下这片土地那深沉的爱。就是因为这些美景,就是因为这些物产,惶惶华夏绝对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捍卫。

  这个系列纪录片完全用俯瞰的角度拍,让人于上空观沧桑之全貌,宏大完整,所有的山川河流的真面目都赫然眼前,再也不用埋怨只缘身在此山中了。还有它拍的每个省,基本上是把那里的地理人文风俗历史一起拿来介绍,让人尤其的涨知识。一起看片子时,很多弹幕都强烈建议让中小学的地理课上多放这个系

 列的片子。我也感觉这个建议好,这部片子涵盖了很多东西,把中国的地理结构以震撼的影像呈现出来,从视觉上绝对能激发他们对我们祖国山水的兴趣,还有从此以后学生们都会爱上地理老师的,地理老师会更加拼命的讲我们祖国的博大浩瀚,这比什么爱国教育都简单凑效。

  看这部片子里的天蓝蓝水清清,我也突然想到柴静之前的《穹顶之下》。难道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中国?年前大家都还在关注环境污染,大气雾霾,怎么过了一个年大家都惊叹我们中国的干净美丽了呢?这估计要归功于主席说的正能量了。一个成熟的社会,有善就必定有恶,有崇高就必定有卑劣,有天高云阔难免也有污水滔滔。关键是看我们社会的总体趋势了,看这些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了,若都是在向好去的路上,就像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我们是过度阶段,美好的东西是我们前进的目标,劣气的东西若将是被一点点吹散,我们就不妨等一等,不要苛责,平心静气的等上几年,以观其变。

  大国的崛起,我们要正视现状,但是也不要妄自菲薄。

篇二: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

养拓展】高考新情境挖掘机

 ——看《航拍中国》找考点主讲:华奕盛

 微信号:smyyfd

 Q群:126266427

 01 新疆篇

 考点1:新疆地形及成因特点: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中部是天山,三列山脉之间,环抱着中国最大的两个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形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

 相关试题:2017年4月浙江省高考选考地理试卷右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 、B 对应恰当的是(

  )A.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B.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C.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答案:A

 考点2:新疆河流补给形式新疆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 夏季太阳辐射;气温 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相关例题: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下列2 2 小题。1. 四幅图中表示西北内陆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 ②③ 图中河流 1-2 月断流的原因是(

 )。A. 降水少B. 气温低C. 用水量大D. 地下水补给少

 【答案】C

  B

 考点3:冰川地貌冰蚀地貌成因:运动的冰川不断的刨蚀塑造地表

 相关例题:读下图,回答以下2 2 小题。1. 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 地壳运动

 B. 侵蚀作用

 C. 堆积作用

 D. 岩浆活动2. 可见乙图中地貌景观的是(

 )。A. 大连海滨

 B. 云贵高原

 C. 阿尔卑斯山

 D. 长江入海口

 【答案】B

 C

 考点4: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应对措施:

 相关例题: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 1.5 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盖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 2035 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据此回答1 1 ~2 2 题。

 1 .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   ) )

 A .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B B .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C C .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D D .温室效应,气候变暖2 2 .冰川快速融化,对该地区造成的影响有

 (   ) )A A .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B B .缓解气候寒冷程度C C .破坏冰川生态环境

 D D .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答案】D

 C

 考点5:湿地的环境效应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惜物种资源;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等

 相关例题:材料:

 2016 年杭州 -G20 峰会国宴用瓷展在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河港街景区内的贵山窑陶瓷艺术馆揭幕,为西溪湿地增添了不少光彩。据资料显示,西溪湿地近年来面积呈减少趋势,这引起专家和广大市民的担忧。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m 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指出湿地的环境效应并结合材料分析西溪湿地减少的原因。

 •【答案】•环境效益: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惜物种资源;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等;(6分)•原因:湿地周围地区的人类开发活动加剧,周边工农业生产用水增多,湿地水源补充减少,自然生态破坏;人们的观念意识淡薄等。(4分)

 考点6:城市区位乌鲁木齐,是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最近的海洋在2000公里之外;但也是离冰川最近的大城市,100多公里处的冰川,为它提供水源。

 新疆地区聚落分布特点和原因:聚落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山麓冲积扇(绿洲)地带,呈串珠状。原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山前冲积扇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相对肥沃,农牧业较为发达,利于布设交通线路,人口逐渐集聚形成聚落。

 相关例题:读 “ 塔里木盆地 ” 图,回答下列2 2 小题。1.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 山间低地

 B. 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部

 D. 山前冲积扇2.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土壤

 【答案】D

 C

 考点7:农业区位因素

 •有利条件:高山冰雪融水可提供灌溉水源;深居内陆,晴天多,且夏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九月降水极少,利于采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冬季寒冷,可杀死病害。地形平坦广阔,地价较低,土壤较肥沃;采摘季节有大量外来劳动力,廉价且充足;政府提供补贴或有其他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气温年际变化大,个别年份开春晚或倒春寒影响棉苗出土或冻伤幼苗;受荒漠化/扬沙天气威胁,且病虫害严重;交通运输线长,向外运输成本高。新疆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

 新疆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水源

 相关例题: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提出 “ 南方稳定,北方发展,新疆大发展 ” 的指导方针。

 90 年代以后,新疆的棉花产业发展迅速,棉花总产、单产、调出量连续 19 年位居全国首位。结合图,完成下面2 2 题。1. 新疆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其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 市场广大

 B. 政策支持C. 技术进步

 D. 劳动力廉价2. 图中产棉区 Ⅰ 与 Ⅱ 相比, Ⅰ 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

 )。A. 耕地面积大B. 热量条件好C. 光照条件好D. 机械化水平高ⅠⅡ

 【答案】B

 C

 薰衣草的开放季节全球仅伊犁河谷的薰衣草花开两季,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试分析其能花开两季的原因。答: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升温快,播种时间早,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可栽种时间长;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品种改良。

 相关例题:薰衣草品种粗放,易栽培,喜阳光、耐热,耐旱、耐瘠薄、抗盐碱,忌高温多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死。结合下图,完成下列2 2 小题。1. 新疆伊犁河谷形成薰衣草基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夏季炎热干燥②种植经验丰富③充足的水源④土地租金低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薰衣草对分布区具有独特的要求,北半球几大产区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 地处沿海

 B. 海洋性气候区C. 地形开阔的平原

 D. 纬度较为适中

 【答案】B

 D

 考点8:峡谷地貌的成因峡谷成因是流水侵蚀 。从悬崖的景观图可判断,两侧岩石主要属于沉积岩,呈现出明显层理结构。由于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流量不稳定,水位暴涨暴落,加之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相关例题:

 三江并流地区雪峰横亘,山高谷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每年2 2 至4 4 月是云南的旱季,但甲处却总会出现小雨季,导致怒江水位上涨,因正值沿岸桃花盛开,故称“ 桃花汛 ” 。下图是沿 27 °N N 的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三江并流地区最不典型的地貌类型是(

 )。A. 冰川地貌B. 喀斯特地貌C. 风蚀地貌D. 流水地貌

 【答案】C

 考点9: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伊犁河谷降水丰富的原因:河谷谷口向西打开,最大限度迎接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带来丰富的降水和雪山融水。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最高的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外界气流越过山地后产生焚风效应,起到增温作用②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③晴天多,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读图A、图B,回答下列问题。1. 甲地的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地中海气候2. 甲地比乙地降水丰富,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洋流

 B. 地形

 C. 纬度

 D. 经度相关例题:

 【答案】D

 B

 考点10:交通区位赛果高速是新疆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

 交通自然区位因素:交通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和科学技术。

 相关例题:读塔里木盆地地图,回答下面2 2 题。1. 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A. 洪水泛滥B. 坡地开发C. 交通线增多D. 荒漠范围扩大2.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A. 网状分布B. “ 之 ” 字形分布C. 点状分布D. 环状分布

 【答案】D

 D

 八卦城有一奇:城市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根据专家和学者都提议,既然各道路环环相连、条条相通这对一个县城来说不会塞车和堵路的,车辆和行人无论走哪个方向都能够通达目的地。有关部门1996年取消道路上的红绿灯,八卦城由此成为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

 相关例题:

 A. 城市性质、城市规划B. 城市职能、产业布局C. 环境质量、城市规模D. 地表形态、经济水平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

 【答案】D

 考点11:雅丹地貌由于四季狂风不断,猛烈的西北风在岩石之间穿梭回旋,发出如鬼哭神嚎一般的尖锐声音,被誉为魔鬼城。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沉积物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这种现象在新疆罗布泊东北发育很典型。

 相关例题:图示景观中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①吐鲁番盆地②天山山脉③雅丹地貌④沙丘地貌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A

 考点12:转场牧场我国新疆地区荒漠广布,草场多分布在山地(山地草场)。天山北坡森林带以下的草场(山麓地区),冬季气温较上部气温(山腰处草场)高,宜作冬季牧场;森林带以上的草场因冬季气温低,宜作夏季牧场,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

 考点13:垂直地带性天山北坡出现雪岭云杉,但南坡却没有。

 云杉林形成原因:天山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同时为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

 相关例题:

 材料一: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天山自然带示意图6 6 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7 7 。(1 1 )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

 (6 分 ) (2 2 )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

 (12 分 )

 【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2分) 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高于北方;(2分)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2分)(2)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天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8分)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高度的草场资源,(2分)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2分)

 考点14:荒漠化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的大小相当于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的面积之和,在维语中的意思是“进得去,出不来”,这是最危险的沙漠。超过80%的沙丘随风流动。1000年来,整个沙漠大约向南延伸100公里。

 •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日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岩石风化强,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集中于干旱季节。

 •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大,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加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相关例题:下图为 “ 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 ” ,读图回答下列2 2 小题。1.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干旱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 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A. 大面积植树造林B. 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C.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D.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答案】C

 B

篇三: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

师范大学 2015 年人文地理学考试科目 解析——适用于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GIS 专业1、 王静爱《中国地理教程》 的复习建议(地学考研中心提供)《中国地理》(1)

 侧重于考查教材基础知识, 所以平时复习要认真全面;(2)

 喜欢在某些领域出些综合性题目, 需要你对书本知识进行理解, 并进行总结和归纳,所以在看课本时候, 一定要理解其含义。

 不能只局限于一本书, 还应看其他相关书籍。………………(7)

 中国地理方面, 华大出题并不完全来自该书, 这与地理科学导论方面不同。

 所以, 建议大家有时间时, 还应参考李振泉版《中国经济地理》, 如各种经济地理区方面, 该书介绍更为详细。(8)《中国地理》 更加注重对运用地理学知识来分析、 解释、 解决当前与地理学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地理学能力的考察。

 2011 年 8 道题目中, 有 5 道题目在教材中都没有答案。因此对于中国地理的复习, 一方面要把握教材重点, 尤其是往年真题经常考察的理论、规律、 特征等内容。

 另一方面, 要在平时培养地理思维, 用地理学视角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要关注当前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往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部崛起、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低碳经济, 和今年的循环经济、 城市群发展战略, 其他的如环渤海经济区、 长三角经济区、 珠三角经济区、 北部湾经济区等的最新发展规划,尤其是湖北省“两圈一带”的区域发展战略。

 2011 年, 国家及湖北省的“十二五”发展规划都将出台, 这里面凡是牵涉到地理学的内容都要格外重视。

 平时可以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找一些相关的地理学期刊论文, 归纳其中的要点, 使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有总体上的认识。

 总之, 中国地理的复习单看教材是不够的, 地理学知识在现实中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中国地理考察的是大家的地理学能力, 而并不再是记忆力。总之, 从基础开始, 在看书背诵的时候多多地思考, 要求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储备, 但并不是脱离课本, 而是要把热点知识与课本理论联系起来。2、 考试范围和重点(地学考研中心提供)考试范围:华大官方没有关于考试范围的具体说明, 但人文地理学科本身肯定是有重点和难点的, 并且老师在出题的时候, 也不会随意而出, 因为试卷本身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难点, 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考生对该专业真正掌握的程度, 特别是一些老师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历年真题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度解析, 我们将华大人文所参考的两本教材一一进行总结分析, 以下列出各教材的考试范围:

 如欲了解更多可以通过 qq2593665687 或电话 18012981114 进行咨询。1)

 《地理科学导论》(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

 也是龚胜生老师侧重的研究领域, 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原则、 基本内涵、 相关理论以及现代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相关内容的研究。(2)

 近代地理学中的地理大发现、 各种思想流派、 区位理论、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3)

 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在思想观念、 理论方面的进展, 新技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

 2(4)

 地球自转、 公转、 与太阳关系、 圈层结构、 地域分异规律、 演化等方面常识考察。2)

 《中国地理教程》………………考试重点以白光润编著《地理科学导论》 , 赵济、 陈传康编著《中国地理》 为基础, 人文地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具体如下:1)

 《地理科学导论》(1)

 第一章:

 掌握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地理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演化的过程和特征; 地球表层的构造, 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

 第四章:

 掌握近代地理学、 现代地理学主要理论、 代表人物、 代表观点; 理解地理科学不同思想流派的主张, 特别是区域学派、 景观学派、 环境生态学派; 掌握地理科学研究方法, 特别是现代地理学与 3S 结合的新方法的使用; 了解地理科学在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掌握现代地理学特征、 面临的挑战及任务。2)

 《中国地理教程》上篇:

 总论(1)

 中国地理区位:

 掌握第二节中国的地理特征, 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

 地理景观格局:

 掌握我国大地构造格局、 地势即其地理意义、 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及地理景观的影响、 我国水热条件特点、 自然带的分异、 LUCC。(3)

 人口与城镇化:

 掌握我国人口结构、 人口密度分布、 城市化进程阶段; 重点掌握“胡线” 及其地理意义。

 如欲了解更多可以通过 qq2593665687 或电话 18012981114 进行咨询。(4)

 国土开发:

 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了解其他资源与其开发; 熟知我国工业化进程, 掌握区域开发战略。(5)

 区域划分:

 掌握自然区划的理论、 行政区划的原则和经济区划的原则, 掌握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特征。中篇:

 专论………………下篇分论………………3、 出题特点和趋势(地学考研中心提供)华大人文地理参考两本教材, 2013 年之前分别是白光润编著《地理科学导论》, 赵济、陈传康编著《中国地理》, 2013 年将《中国地理》 更换为王静爱版《中国地理教程》, 两本教材内容差别不是太大, 王静爱版《中国地理教程》 较新, 内容全面, 并且在城市发展、土地利用、 国土整治方面都有详细叙述, 另外在中国自然地理方面分析更为透彻, 通过专题形式编排教材体系, 让人复习更加系统和全面; 而赵济版《中国地理》 虽也是一本经典教材,但版本太老, 无法紧跟时代, 并且大部分内容在《中国地理教程》 中均有对应叙述。

 故建议大家, 以王静爱版本为主。

 但毕竟赵济版教材用了七年了。

 所以, 在有时间的前提下, 可适当翻阅赵济版《中国地理》。这两本教材是分开来考的, 以下分别总结下其出题特点和趋势;

 (1)

 华大《中国地理》 历年真题相关知识点重复性较高, 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如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2012, 2006), 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2012, 2007), 交通运输业发展(2012, 2011), 自然灾害(2011, 2009), 景观区划(2012, 2009, 2007)

 及各分区发展条件。………………(5)《地理科学导论》 是从 2010 年才开始考察。

 通过近四年比较, 历年真题重复度并不高,知识以书本为主, 大多数考题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 并且考察的知识比较细节和全面,所以, 扎实复习书本知识是取胜的关键。4、 地学考研中心 2013 试题解读(地学考研中心提供)华中师范大学 2013 年真题出题难度上总体上与以前年份持平, 中规中矩。有的人在网上喊说今年的题目 与往年相比变化太大, 其实我不这么认为。《地理科学导论》 华中师范大学出题每年都兼顾到了各个方向的考生, 由于华师的专业课是人文、 自然、 GIS 三个方向共同使用, 所以题目中必然会在各自方向出题。

 从《地理科学导论》 2010 年新启用以来到 2013年的真题都是遵循这样的一个…………还有一个特征, 《导论》 由于所有的知识点有限, 重复出题是必然, 细节考试是必然。所有的同学都抓住了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细节往往不是那么容易抓住, 所以导致失分。

 像2012 年的“土地承载力”那个题, 其实是送分题, …………还有一个特征是理论知识越来越与现实的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 热点问题仅仅是个引子, 答题涉及到的还是课本的知识。

 像 11 年的“环境会议”以及 13 年的“宁波 PX”项目 , 都是涉及现实问题, 其实比较开放, 答案也不唯一, 比较好发挥。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院中国地理教程课后答案(王静爱版, 90 道)GIS 遥感地理学, 考研我们做的更专 业适合科目: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GIS资料有效期为 2015 年 1 月 份地学考研中心人文、 自 然小组倾力 打造之精品资料

 I目录第一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11、 对比中国与美国地理位置, 分析地理特征的异同点。

 思考下列问题:

 ......................12、 如何从人地关系角度认识中国地理特征? ▲重点.......................................................... 1第二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21、 青藏高原隆起对中国地理景观格局形成有何影响? (城环院, 基地班 2013 年真题)..................................................................................................................................................... 22、 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对中国土地利用格局有何影响? .................................................. 23、 中国与世界同纬度国家相比, 水热格局有何特点? ▲重点.......................................... 24、 分析中国自然地带展布与土地利用宏观格局的对应关系。

 .......................................... 25、 分析中国土地覆盖/利用的区域差异。

 P67 ▲重点.........................................................36、 分析中国地理景观演变的轨迹和主要驱动力。

 P74........................................................ 4第三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41、 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2、 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资源国情的影响? .............................................................. 53、 如何理解中国人口数量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54、 为什么“胡线”所框定的人口密度格局始终未变? (城环院, 基地班 2013 真题)

 .... 55、 分析中国民族分别的特点和影响。

 ▲重点.......................................................................56、 分析中国城镇化的特点和影响。

 ▲重点...........................................................................6第四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61、 分析我国淡水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南水北调的意义。

 ▲重点.................................. 62、 中国土地资源的数量、 质量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 73、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84、 化石能源利用对我国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 85、 分析中国东中西部矿产资源禀赋条件与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

 ▲重点......................86、 对比中国各个旅游地理区域的人类遗产资源特征。

 ...................................................... 97、 分析 1949 年以来中国工业布局变化的特征和驱动力。

 ................................................ 98、 对比中国各个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征。

 ▲重点........................................................ 109、 理解中国东、 中、 西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重点.................................... 10第五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111、 如何将地域分异理论用于中国自然区划? ▲重点.........................................................112、 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意义是什么? (城环院, 2012 真题)

 ............................... 123、 中国农业区划对生产布局有何应用价值? .................................................................... 124、 中国城镇化区划有哪些基本原则? ▲重点.................................................................... 125、 中国地理分区中如何协调自然与行政边界的关系? (外校曾考过真题)

 ................ 136、 中国地理分区的意义是什么? ▲重点.............................................................................13第六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131、 简述中国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城环院 2013 曾考类似题目 )

 ........................ 132、 对比黄土丘陵与喀斯特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的异同。

 ................................................ 143、 简述沙漠化土地形成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重点........................................................ 144、 阐述草地退化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

 ............................................................ 145、 阐述土地退化对中国的区域影响。

 ▲重点.................................................................... 15第七章:

 课后思考题及答案...........................................................................................................16

 II1、 中国自然灾...

推荐访问:围绕云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航拍中国300字观后感 观后感 云南 中国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