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3篇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3篇

发布时间:2023-01-07 15:20:04 来源:网友投稿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1  昨天才从报纸上知道央视正在播《森林之歌》,已经错过了好几集,可惜啊。昨晚播出的是“沙漠中的胡杨”,是大漠中最挺拔的植物吧,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胡杨竭尽全力的生长着,为了自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3篇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1

  昨天才从报纸上知道央视正在播《森林之歌》,已经错过了好几集,可惜啊。昨晚播出的是“沙漠中的胡杨”,是大漠中最挺拔的植物吧,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胡杨竭尽全力的生长着,为了自己的孩子(那株小嫩苗)的成长,它不惜折断自己的手臂,当看到胡杨干枯的手臂掉落在地上的那一刹那,我的心被震撼了,我被胡杨的无私母爱所感动。这片子真的很好看,画面很清晰优美,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只是配乐和解说我不太满意,可能是赵忠祥的声音太经典了,我觉得好像没有人能超越他。

  一直以来最喜欢看的就是这类自然记录片,每每看到各种千奇百怪的动物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我总是要惊叹造物的神奇和大自然的伟大,总是被深深感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了。其实大到狮子大象,小到蚂蚁毛虫,我觉得和人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的生灵,都是*等的,都要赖以这个大自然才能生存,所以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要以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加以区别,谁说那些小虫子没有美丽的梦想呢?同是大自然的孩子,母亲根本没有偏心,可笑的是人类总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如果人类再变本加厉的对待大自然,早晚会被母亲抛弃的。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2

  在家关禁闭的日子,只能和小侄女玩玩,要么就是上上网,还有就是看看电视。

  前几天,我在中央电视台2台上看了一个大型的纪录片,很特别,是介绍*的森林的,叫《森林之歌》。半夜12点半才放完,总共11集,我只看到最后三集,但是看地如痴如迷的,画面太美了,拍得实在太壮观了,每个小故事都那么有趣或者感人,剪辑得很巧妙,还有那个背景音乐,太棒了,我为此还爬上了官方网站去看相关的报道和介绍,原来这个片子拍了4年了,而且完全是国产的,拍摄很艰苦,危险重重。

  我看的只有三集:一是有“森林界的大熊猫”之称的银杉(据说将来改*用的名字叫“华夏杉”;有一集是讲竹子;还有一集是想对海滨城市生活的我们比较熟悉的红树林,每一集的名字很诗意,分别叫《 孑遗 森林隐士》、《清影 竹语随风 》、《 听涛 碧海红树》(一听就觉得和湛江很亲近吧?),我被它们那顽强的生命力感染了,与之息息相关的各种动物自然生息繁衍,让人觉得生命既伟大又渺小。我被解说词吸引了,居然在官方网站上有下载。

  银杉的生命周期很短,面临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能成长成为成年银杉相当不易;竹子四十天就能长到二十多米高,生长最快的时候,一昼夜能长高一米。这是一场关于速度的竞赛,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长得最高,谁就有资格享受充分的阳光;而红树林的种子是很特别的,而且它们的播种方式十分特别,它们能随着大海播种到和很远的地方,据说全世界的红树林的基因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也许全世界的红树林只有同一个祖宗,多么不可思议。

  我还特喜欢在竹林里的是凤尾蝶的介绍,它们的生命非常短暂,而雌雄相遇之前要飞行很远很远的距离,而相聚的日子只有三天的时间,伴随的是暴风雨的洗礼,而孕育出新的生命,谱写出的凄美的永恒。看得我十分唏嘘。

  没想到,看个纪录片都可以如此感慨。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3

  我的家乡在长白山张广才岭东麓的牡丹江,在大江的拐弯处,郁郁葱葱的青山环抱着小城,几乎每个牡丹江市民都有在松林中嬉戏玩耍的童年记忆。离开家乡到南方生活数年,我对森林的留恋丝毫未减。有一年冬天坐汽车沿绥满公路回家,途中有一个很长的直道下坡,车拐过来之后眼前豁然开朗,青山白雪壮丽巍峨,真的如同张开怀抱欢迎游子归来。真实*·影院计划今年放映的第三部影片是《森林之歌》,这令我这个山城的孩子兴趣十足。还有的朋友是很喜欢导演陈晓卿先生的作品,于是一同去了新天地UME国际影城。

  《森林之歌》这部片子有11集,拍了四年,拍摄范围几乎包含了我国所有的.主要林区,甚至有海南海底的红树林,不能不说是鸿篇巨制。查了央视网站才知道,片子在去年12月已经播过一次,可惜我那时不知道。此番可以看到合计80分钟的节选版,能小过一把瘾。*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物种繁多,我从小随祖父学地理,了解一些知识,但毕竟还没有机会踏遍祖国各地看遍胜景,观察生物就更谈不上了。反映森林中的生态环境、动植物生活状态,应该是本片的基本目的。

  11集片子除两集是“政论篇”即讲述森林与人类的关系之外,其余9集构成的“自然篇”完成了全景式描述*森林生态环境的任务。陈晓卿导演负责拍摄的就是“自然篇”。我们观看的是第八集《竞生:雨林回响》和第四集《家园:云横秦岭》两部,前者的主角是海南岛热带雨林中生活的黄猄蚁,后者则以生活在秦岭的金丝猴部落为主角。

  “森林之歌”是一首合唱曲目,动物唱一个声部,植物唱另一个声部。动物之歌旋律更活泼些,植物之歌则多轻盈*静。在雨林中,生态结构严密,地面几乎全部被植物遮挡而得不到阳光。青梅种子从树上落下后沿溪流奔走,被抛到岸上后开始吸收养分、生根发芽,但想获得阳光的滋润,它们还需要好运气。一棵老树倒下死去,使雨林上空露出了一片阳光,幸运的种子会接受到热量,茁壮成长。

  与植物不同,黄猄蚁的生活需要主动,他们是很团结的物种。黄猄蚁出门捕猎时擅长团队作战,彼此之间密切配合,咬住猎物身体后会喷出乙酸使猎物麻醉,之后便分工将猎物大卸八块或整个拖走。满足这个体态微小的食肉动物的生存需要,还必须仰仗更多的激烈战斗,这时就会有牺牲,而生还的黄猄蚁战士还会仔细寻回战友的遗体带回家埋葬。

  大雨过后,雨林生机重现,黄猄蚁勤劳地扩建巢穴。家族要繁衍生息,而繁殖生育率完全建立在数量优势基础上。白蚁的“婚飞”浪漫而壮丽,却仍避免不了残酷的一面——没有成功繁殖的白蚁会被蟾蜍、蜈蚣等天敌吞吃。森林中的生物们遵循古老的食物链循环维持着生态的*衡,它的背后是一种人类不易理解和认同的命运模式。

  在秦岭,四季分明,夏季大雨滂沱,冬季冰封落雪。松鼠、熊猫、野牛、金丝猴等动物在此安居乐业,森林提供给他们居所和食物。主创人员在此编织了一个故事,金丝猴家族的首领“甲板”与第八个妻子“圆圆”和圆圆的幼子“小圆”全家上演了一出侠骨柔情。公猴群中的“八字头”年轻力壮,觊觎猴群领袖大位已久,他几次挑战甲板,最终成为猴群的新领袖。这场以“家园”为主题的故事不仅有战争,还讲述了年轻母亲的心酸。圆圆第一次生育,缺乏经验,对小圆过于溺爱,终于使这个身体瘦弱、求生本领不强的小猴夭折。

  感人的情节在放映结束后得到了陈晓卿导演的解释。一个小女孩向他提问小猴为什么死不瞑目时,他告诉观众们,动物学家说金丝猴的第一胎都很难存活,就是因为猴母缺乏带孩子的经验。了解这个知识之后,剧组确定了情节,在小猴夭折时,母亲圆圆和当时已失去首领位置的父亲甲板依依不舍。母猴甚至不知道小猴的死亡,仍抱着它长达一个月之久。这段时间里,甲板也静静地守在附近,直到圆圆终于离开小圆的遗体。我们这才知道,自然题材纪录片的情节设置,需要人为编制剧本,再去安排镜头。

  在对话环节中,陈晓卿导演讲到高木*直的《大白鲨》有很多镜头是在鱼缸中拍摄的。对普通观众来说,这也许不易理解。陈要传达给观众的是一个自然题材纪录片拍摄的原则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和经费范围内,制作团队合理地安排故事情节以吸引观众,并在拍摄过程中积累足够的素材。

  陈晓卿导演用“酸甜苦辣”四个字来形容拍摄《森林之歌》的感触。“酸”是经费有点少;“甜”是在森林里使创作人员身心放松;“苦”是拍摄的过程有点苦;“辣”是片子向外国同行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差距,经常收到同行和观众的中肯意见,脸上感到“火辣辣”的。四年耕耘的成绩,能够使观众有一个新的渠道去了解*的真实生态,倡导大家爱护自然,着实不易。

  如有机会,我当然要完整地观看《森林之歌》,特别是要看讲东北森林的第五集《雪国:北国之松》。也希望广大观众多多关注真实*·影院计划,关注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也感谢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新天地UME国际影城的工作。

推荐访问:观后感 纪录片 之歌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3篇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1 纪录片森林之歌观后感100字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