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3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3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10: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3篇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学科: 数学册数: 二年级下册教师姓名:任教班级: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周别时间62.16—2.22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3篇

篇一: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学科:

 数 学册数:

 二年级下册教师姓名:任教班级: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

 周别 时 间6 2.16 — 2.223 2.23 — 3.12 3.2 — 3.89 3.9 — 3.156 3.16 — 3.223 3.23 — 3.290 3.30 — 4.56 4.6 — 4.123 4.13 — 4.190 4.20 — 4.267 4.27 — 5.34 5.4 — 5.101 5.11 — 5.178 5.18 — 5.245 5.25 — 5.311 6.1 — 6.78 6.8 — 6.145 6.15 — 6.212 6.22 — 6.289 6.29 — 7.56 7.6 — 7.12教学内容(课或单元)

 时 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表内除法(一)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一)表内除法(二)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期中复习考试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期末复习考试55555555555555555555元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总复习等。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3、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在实践活动中感知 1 克、1 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 1 千克=1000 克。7、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四、情感态度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家的信心。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6、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五、教学措施1、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看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有的内容,都不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不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思考过程。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元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3 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 课时2.练习一………………………………………1课时第 第 1 1 时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

 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 3~5 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颜色人数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第 3 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地点人数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 题。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1)课件出示第 1 题的表格图。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一)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红 黄 蓝 白颜色人数红色第 第 2 2 时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教学目标:黄色 蓝色 白色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教学难点: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教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成绩优秀。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1)收集数据。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2)学习记录方法。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

 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完成统计表。姓名票数张三 李四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3)小结。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2、教学例 2.(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多媒体课件出示...

篇二: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个人个性化备课

  教

 案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2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 为指针, 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心理学为依据, 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 适应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特点, 教与学, 因材施教。

 二、 教学内容一. 解决问题

 六、 克与千克 二. 表内除法(一)

  七、 万以内的加减法 三. 图形与变换

 八、 统计 四. 表内除法(二)

  九、 找规律 五. 万以内数的认识

 十、 总复习 三、 教学目标

  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能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认读万以内的数, 正确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了 解统计的意义, 会在图形中找规律。

 四、 方法措施

 学生易对具体、 生动、 鲜明的形象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通过形象、 生动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理解、 记忆、 应用能力。

 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迁移, 全面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

 3

 课标解读和教材宏观分析 一、《课程标准》 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 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会比较大小, 理解并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 近似数。了解除法的含义; 能熟悉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辨认锐角、 钝角; 认识质量单位, 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通过活动感受知识,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体会教学的实际应用。

 二、 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 利用各种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 现实的数学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 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 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共有十个单元:

 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一), 图形与变换, 表内除法(二),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克与千克, 统计等。

 三、 本册教材包括了 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结

 4 构起来的? 写出知识结构图。

 知识结构:

 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 2--9 的乘法口诀求商

  图形与变换、 克与千克、 统计、 找规律

  万以内的数{万以内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 本册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单元整合起来, 学过《表内除法》 后,学生已熟练地掌握了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表内除法中用 7--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 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 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这样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理解, 迁移能力, 还可以省时。

 五、 本册教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哪些?

  培养学生的辨别、 分析及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 判断及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乐趣、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 类推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 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5

 二

  年级

  数学

  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第一周 日 期 3.1---3.2 教学内容 课时 2 备注

 一、 解决问题

  (2)一、 解决问题

  (2)二、 表内除法(一)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3)1、 除法的初步认识

  (2)2、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3)四、 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4)

  整理和复习

  (1)单元测试(2)

 三、 图形与变换(2)

 剪一剪

 (1)四、 表内除法(二)

 五、 用 7--9 的乘法口诀求商

  (3)六、 解决问题

  (1)2、 解决问题(3)

 整理和复习(2)第二周 3.5---3.9 5

 第三周 3.12---3.16 5

 第四周 3.19---3.23 5

 第五周 3.26---3.30 5

 第六周 4.2---4.6 4 清明休一天 第七周 4.9---4.13 5

 第八周 4.16---4.20

 单元测试

  (2)五、 万以内数的认识

 (3)五、 万以内数的认识

 (5)

  期中考试 单元测试 (2)

 六、 克和千克(2)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

 第九周 第十周 4.23---4.27 5

 4.30---5.4

 休三天 第十一周 5.7---5.11 5

 第十二周 5.14---5.18 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4)

 整理和复习

 (1)有多重

 (1)

 单元测试

  (2)八、 统计(2)

 单元测试(2)

 九、 找规律(3)5

 第十三周 5.21---5.25 5

 第十四周 5.28---6.01 5

 第十五周 6.04---6.8 单元测试(2)

  十、 总复习

 (3)5

 第十六周 6.11---6.15 三、 总复习 (1)

  期末测试 (2)3

 第十七周 6.18---6.22 结束课程

  第十八周 6.25---6.29 期末复习

 端午节休一天 第十九周 7.02---7.06 期末考试

  第二十周 7.09---7.13

 6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并学会使用小括号; 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 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学情分析: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 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 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 难点:

 1、 小括号的使用。

 2、 综合算式的应用。

 解决措施:

 在数学情境中学习, 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让学生参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知识体系与课时分配:

 解决问题

 -----------------------4 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究法 注意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较多的生活实践活动, 获得感性认识。

 7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 备课日期:

 2012 年 2 月 27 日

  授课日期:

 3 月 1 日

  总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4 页例 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1、 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你最喜欢玩什么?

 2、 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 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 让学生观察画面, 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1、 观察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 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 观察了解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 小组交流讨论。

 8 (1)

 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

 独立思考后, 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

 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 22+13=35(人)

 35-6=29(人)

 方法二、 22-6=16(人)

 16+13=29(人)

 5、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 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

 22+13-6

 (2)

 22-6+13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7、 小结。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 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 练习巩固, 应用实践 1、 练习一的第 1 题, 让学生说明图意, 明确计算的问题后,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 练习一的第 4 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 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 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交流、 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 什么本领? 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 课堂作业 六、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 1:

 方法一、 22+13=35(人)

 35-6=29(人)(1)

 22+13-6

 方法二、 22-6=16(人)

 16+13=29(人)(2)

 22-6+13

 9 教学后记:

  学生根据主题图和生活实际, 自主提出了 不同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用一步计算的, 有两步计算的, 学生们积极动脑, 思维活跃。

 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得不够理想, 还需进一步巩固练习。

 10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备课日期:

 2012 年 2 月 28 日

  授课日期:

  3 月 2

 日

  总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5 页例 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 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1、 谈话: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 今天, 我们去面包房看看, 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 想吗?

 2、 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 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 让学生观察画面, 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还剩多少个面包? 学生自由发言, 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1、 观察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 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

 还剩多少个面包?

 2、 观察了解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11 3、 小组交流讨论。

 (1)

 应该怎样计算:

 还剩多少个面包?

 (2)

 独立思考后, 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

 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 54-8=46(个)

 46-22=24(个)

 方法二、 8+22=30(个)

 54-30=24(个)

 5、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

 还剩多少个面包? ,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 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

 54-8-22

 (2)

 54-(8+22)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 完成练习一第 5 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 小结。

 [设计意图]:

 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 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 练习巩固, 应用实践 1、 练习一的第 2 题, 让学生说明图意, 明确计算的问题后,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 练习一的第 3 题,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 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交流、 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 什么本领? 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七、 课堂作业

 12

 八、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 2:

 方法一、 54-8=46(个)

 46-22=24(个)(1)

 54-8-22

 方法二、 8+22=30(个)

 54-30=24(个)(2)

 54-(8+22)

 教学后记:

 今天上课前, 我对于小括号的教学有很大的疑惑. 究竟小括号的教学在本节课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不是很清楚. 在教学时我在二一班上课时教学中孩子比较疑惑, 对于小括号的认识比较突然, 不是很清楚. 但是在二二班上的时候, 我注意了 小括号的引入顺序, 孩子们掌握的比较好. 教学中着重指导孩子去思考解决...

篇三: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 教案

 (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 1 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 2 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 3 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第 4 单元

 表内除法(二)

  第 5 单元

 混合运算

  第 6 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第 7 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 8 单元

 克和千克

  第 9 单元

 数学广角——推理

  第 10 单元 总复习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 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 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 第 1 1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 3~5 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

 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3 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 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 1 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

 黄

 蓝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第 第 2 2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 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3 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第 第 3 3 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6 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 6 题表格

 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4 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 10 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 10 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 10 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