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光和影》教案3篇

《光和影》教案3篇

发布时间:2023-01-06 19:20:04 来源:网友投稿

《光和影》教案1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和影》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光和影》教案3篇

《光和影》教案1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而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一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总结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自己总结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而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一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一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一样大,左右对称。

  8、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原来影子在这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不足之处:

  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的提升。

《光和影》教案2

  活动意图:

  在人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大小、位置会有什么变化?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此次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条件,在探索中了解物体、光源和反射面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记录人、太阳、影子之问的关系。

  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阳光充足的日子、户外场地、记录纸、自制的日晷、时(每隔一小时记录一次)。

  2、经验准备:知道太阳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体、光源、反射面三个条件下形成的;通过钟表与日晷对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影指示时问的工具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间的关系。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对影子的变化进行猜想与验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前,教师在户外选定地点,放置一个大钟表和调置好的日晷。请幼儿猜测:假如上午9点,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儿?不同时问,太阳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2、验证9点影子的位置。

  参加活动的幼儿每人负责画一个时问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记录时间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点开始,请一幼儿选定面向太阳的方向站立,便于观察太阳位置的变化,再请一名幼儿把他的影子画下来。引导幼儿观察人、太阳、影子的位置,特别是人与影子的连接点。

  3、根据9点的影子,再次猜测。

  “10点影子会出现在哪儿,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逐渐变大)引起幼儿对问题的思考,然后进行验证。

  4、11点影子在哪儿。

  同样方法猜测、验证。然后通过三次影子的记录,引导幼儿观察,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影子越小,反之,与之相反。感知人与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所产生影子大小之间的关系。

  5、12点的影子在哪儿。

  做完11点影子的记录后,引导幼儿猜测12点的影子会在哪儿。(人的正背后)。

  6、猜测下午的影子在哪儿。

  记录12点影子的时候,请幼儿再次猜测推断下午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影子又由小逐渐变大,而且左右影子对称)然后逐一进行验证。

  7、根据记录结果,幼儿自己总结规律。

  记录完影子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结果,自己总结出太阳与影子的变化规律: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太阳越高,影子越小;太阳与人重叠时,影子最小。而且还发现了9点与15点的影子一样大、10点与14点的影子一样大、11点与13点的影子一样大,左右对称。

  8、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一整天谈论的话题都是影子,总是提醒老师:“范老师,快到时间了,该上楼顶画影子了。”中午午饭后,迫不及待地上楼画影子,午睡时,为了等待画影子,兴奋地睡不着。轮到每人记录时,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画坏。

  活动前,当教师提出“一个人面向太阳站立,他的影子会出现在哪里”时,9个人出现了7种答案,都说自己是正确的。正因为答案出现的分歧比较大,想实验的愿望就越强烈,都想证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9点影子出现时,大家都惊讶了,“啊!原来影子在这呀!”在猜测10点影子时,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断出下一个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争议。12点时,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测,“以后影子是什么样?”有人说长,有人说短,王郡桐小朋友说:“1点时你不就知道了吗”。中午1点我请没睡的i名幼儿上楼画了影子。起床后,周岐伤心地哭了,“老师,为什么不叫我?”当大家看到1点的影子后,一下推断出以后每个时间段影子的位置了。

  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每隔一小时,孩子们就画一次影子。记录全过程后,不用老师做任何讲解,孩子们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结论:上午9点影子最大,以后越来越小。中午12点,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点后影子逐渐变大。也就是说,随着太阳(光源)位置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着,太阳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则相反。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很清晰地表达了这一变化规律。

  活动反思:

  “光和影”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不足之处:

  教师的提问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启发性,只是表面性的提问,例如,“9点的影子在哪儿?”“10点的影子在哪儿?”同时,每小节活动之后及活动的最后教师没有进行总结性的提升。

《光和影》教案3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光和影》这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一课时,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4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零碎的,所以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地去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三、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激发探究的兴趣,敢于猜测,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研讨,培养学生提问和发现问题意识,构建科学概念。

  四、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科学探究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窗帘的教室、课件分组实验:手电筒、A4开的记录单、长方体的小木块、铅笔、尺子。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设计并探究影子特点的实验。

  2、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和影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子的特点。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

  引导语: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那么对于光,我们都已经知道些什么?

  还想知道些什么?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是要探索光的秘密。

  2、关于影子产生的条件

  1)同学们有看过皮影戏吗?请看大屏幕(播放皮影戏片断)。

  2)谁会玩手影的游戏?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手影游戏。

  3)学生说说还有什么地方看到影子?

  4)看看皮影戏和手影游戏,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提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影子为什么是黑的?”

  5)那我们就先来研究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影子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6)师:从刚才的皮影戏和手影游戏中,你们发现影子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影子的产生不仅需要光、遮挡物体(不透明物体),还需要屏(墙面、地面等)师板书。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光和影的关系。出示课题《光和影》。

  3、认识什么是光源

  1)影子的产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体能发光呢?学生列举 课件出示各种光。

  2)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自己发光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电灯这样正在发光,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4)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体,屏(前面的板书补充完整)。

  4、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1)、在刚才的影子游戏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有没有注意过我们*时人的影子或物体的`影子还有什么变化特点?学生猜测:大小、方向、长短、形状师板书。

  2)师:怎么通过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准备怎么做实验。

  出示老师提供的材料:手电筒为光源、记录单做记录并当屏、小木块当遮挡物。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可以参考书本第25页的实验。

  师:刚才同学经过认真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想法,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跟大家交流。

  4)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小组的想法。该环节把握好每个实验的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组间不断完善实验做法,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穿插其中。

  5)出示实验记录单,指导如何填写记录单。课件出示。

  6)每组任选其中的两个实验分组实验,分工合作,填写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

  7)分组汇报,交流实验发现,小组派代表带记录单上台展示汇报,不同小组不断补充小组的发现,每个结论征求其他相同实验小组是否有相同结果。(课件随着学生交流的发现出示结论。)

  课件出示:影子会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光源角度大,影子短;光源角度小,影子长。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相反。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距离的有关:影子离遮挡物近,影子大,影子离遮挡物远,影子小。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轮廓有关。

  8)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游戏中发现影子产生的条件,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影子猜测影子变化的特点,并进行实验设计和分工合作实验验证,证明了我们的猜测,真了不起!

  5、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投影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们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投影,学生说说。

  1、课件出示投影画的图片:WC门口的男生女生像、交通的一些标志、工程图纸的物件投影、安全出入口的出口标示、垃圾桶上的标志。

  2、最后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的部分投影,把教学推向高潮,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

推荐访问:教案 《光和影》教案3篇 《光和影》教案1 光和影的教案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