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3-02-14 15:50:05 来源:网友投稿

奥尔夫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奥尔夫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1

  一、活动背景

  我们都知水果有很多营养,多吃水果有益健康。可最近我发现我们班上有些小朋友不爱吃水果或只吃一种。怎样才能让幼儿爱吃水果,真正体会多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呢?小班孩子年龄小,说教对于他们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让幼儿爱吃水果,真正体会多吃水果身体好的道理呢?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水果有营养,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2、学习音乐游戏《爱吃水果的牛》的玩法,在游戏中学习节奏型。

  3、通过音乐游戏和水果交朋友,在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体验参加集体游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手偶牛(肚子是活动窗口有各种水果)、故事换灯、魔袋(里面有各种水果玩具)、水果和牛的头饰、画笔、画好的小朋友(肚子要夸张)、录音机、<<找朋友>>歌曲的磁带(反复多录几次)、水果图片。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牛:他的肚子鼓鼓的,你猜猜里面都有什么?有那些水果?这只牛的肚子里怎么有这么多水果,原来它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欣赏故事《爱吃水果的牛》(附1)

  2、游戏《爱吃水果的牛》:

  ①幼儿围成圆圈当牛,配班教师在圈中,蒙上眼,手拿魔袋当主人。幼儿边唱(附2)边做牛的样子走(或加声势),唱到哞-时停下,圈中人指到谁,谁出来。出来的小朋友,到魔袋里摸出一个水果说:我爱吃××(苹果),然后给他戴上一个相同的水果头饰,这名小朋友就成水果了。

  ②变成水果的幼儿,蹲在圈中,其他幼儿围着他走,边走边说儿歌苹果、苹果,真好吃,大家快来尝一尝!。儿歌说完,小朋友跑到圈中假装吃水果一口,并说:我们爱吃大苹果

  ③反复进行前面的环节,到有一半小朋友成为水果。幼儿按水果和牛两种角色围成两个同心圆做找朋友的游戏。每次歌曲结束时牛和他的水果朋友拥抱一下并假装吃掉。

  3、延伸活动:《爱吃水果的我》

  幼儿自主操作,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爱吃水果的我。

  (可用教师准备好的小朋友图片添画水果;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水果图片剪好粘贴:可自己做一幅作品,也可一组做一幅作品。把作品布置环境。)

  设计说明:本次活动是《水果香》主题活动中的一项活动,除设计成音乐活动外,我们还结合其他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补充。根据幼儿的实际水*与掌握的情况,将其分为若干个课时来完成。(如:结合语言幼儿创编水果的儿歌、谜语、故事,认识有关水果的文字,还可以教给幼儿有关水果的英文单词……;结合常识认识常见水果,了解水果种类、名称等;结合科技活动可引导学习用放大镜观察水果表皮的不同;做水果沙拉;结合美术活动,可指导幼儿画、剪、捏各种水果;结合体育活动,做《小蚂蚁运水果》《摘果子》的游戏等等。

奥尔夫音乐教案2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

  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

  教师

  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4、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习唱)

  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

  5、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为幼儿练习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同时指导幼儿边随音乐节奏走边唱歌曲,为后面轮唱游戏做铺垫)

  三、轮唱歌曲

  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张幻灯)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

  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讨论,给幼儿探索的空间)

  3、教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轮唱的真正含义)

  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办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秘密吗?

  师:第一个闹钟先唱,第二个闹钟晚一点在唱。在第一个闹钟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时候第二个闹钟再从开始唱。

  4、幼儿尝试轮唱。重点指导:两个闹钟不要变成一个闹钟。

  5、两个小闹钟一个接一个地响,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猫弟弟。它终于起床了,准备上学去了。

  四、游戏结束

  1、我们小朋友也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不能像小猫一样,养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坏习惯,不然上学可能就会迟到了。你们有这样的坏习惯吗?(没有)

  2、起床游戏――尝试用轮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儿起床。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一听见小闹钟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谁来试试看?――我们应该怎样叫他起床?(替换歌词)――反复游戏结束。(本环节主要意在把音乐作品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小朋友经验迁移。从而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快快起床》活动反思:

  同一份教案,同一个老师,不同的孩子,实践出来的活动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针对本次活动,和前一次相比,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经验,所以导致了该活动对于这一部分的孩子来说挑战点不够,幼儿比较轻松的完成了老师的预设。这是本次活动中最大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现做如下反思:

  一、亮点:

  1、环节紧凑,思路清晰,教师提问目的明确。

  2、活动设计能够考虑情景性、趣味性。

  3、结合主题背景及幼儿年龄特点,活动有价值、有挑战。

  二、不足:

  1、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有待加强。

  (1)教师对幼儿经验把握不足,随机指导能力不强,当幼儿轻松的完成预设后,没有当场做出有效的调整。

  (2)教师语言引导未能多留一点空间给孩子探索。

  (3)教师的回应语言需要进一步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2、活动中教师缺乏对音乐本身的处理及指导具体体现在教师考虑到以变换不同形式吸引幼儿学唱的兴趣,而没有考虑到对音乐本身快慢、强弱的处理同样也会引发幼儿学唱兴趣,同时也会提升幼儿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三、调整:

  1、若幼儿无二声部轮唱经验,本次活动环节设计不需调整。若幼儿二声部轮唱经验丰富,需要提升活动挑战点,可以幼儿自主探索三声部或多声部轮唱。

  2、在变换形式的练习学唱过程中,解决对音乐由弱渐强的处理及指导。

  3、不断学习调整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争取做到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附歌曲: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

  快快起床, 快快起床, 小弟弟,小弟弟,

  5 6 5 4 / 3 1 / 5 6 5 4 / 3 1 / 2 7 1 / 2 7 1/

  钟儿已经敲响,钟儿已经敲响,叮叮当,叮叮当。

奥尔夫音乐教案3

  学习目标: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质的飞跃,引导对音乐的理解,在学习上,理解音乐符号的示质,把握音乐的情感

  节奏问好:宝宝早上、下午好

  律动:

  律动1瑞典狂想曲

  律动2葡萄牙进行曲

  曲目与操作:

  军队进行曲

  操作过程:

  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手起”问好:宝宝好—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习: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串讲歌词

  老师把军队进行曲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4、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

  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7、准备:仿真水果4种,桃子、苹果、胡萝卜、紫色葡萄

  出示水果,在二拍内念完每一种水果的名称

  带宝宝念一遍

  给宝宝分角色念名称,念的同时拍手,强调“收”的常规

  8、听音乐分角色拍手表演,念出名称(空一拍手)

  苹果8层、胡萝卜4层、苹果4层、或萝卜4层、桃子4层、紫色葡萄4层(空)

  苹果4层。或萝卜8层、桃子4层、紫色葡萄4层、苹果4层、胡萝卜4层

  交替角色表演

  9、使用乐器表演

  鼓——苹果

  响板——苹果

  三角铁——桃子

  手铃——紫色葡萄

  作业 乐器与实物连线

  10、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军队进行曲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军队进行曲的表演,军队进行曲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我们现在把军队进行曲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军队进行曲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军队进行曲,提示图上军队进行曲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军队进行曲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2、拍手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4

  学习目标:

  引导宝宝自己说出歌词,表现曲目,学习戏剧性创作与表演

  节奏问好:宝宝好(4拍、一拍一动)

  律动:丰收之歌/闪烁小星

  懒惰虫

  歌词:

  材料准备:

  懒惰虫玩具

  乐器准备:

  响板

  操作过程:

  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手起’’问好:宝宝好—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习: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主课教师讲解故事,辅课教师和宝宝做相应表演

  小明很懒,他的手说,我不和他做朋友,手就没了,脚也不和小明做朋友,小明的脚也没了。小明变成一条虫子,动一动就全身疼,大家都说他是懒惰虫。

  4、串讲歌词:

  老师把懒惰虫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7、听歌(第一段)

  学习弱起拍的打法,先向外后拍手,也可先指鼻子后拍手

  跟音乐打节奏

  8、使用乐器和响板表演

  动作表演,教师带宝宝围着懒惰虫根据歌词做动作

  9、鼓励宝宝创编表演虫的各种各样的动作

  玩懒惰虫的玩具

  鼓励宝宝创编歌词动作

  10、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老师总结:懒惰虫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懒惰虫的表演,懒惰虫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现在把懒惰虫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懒惰虫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懒惰虫图,提示图上懒惰虫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懒惰虫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1、手起,宝宝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透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库乞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透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懂得爱学习的好孩子人人爱。

  【活动准备】

  音乐《库乞乞》、图形谱、金色的魔盒、小纸条、书本。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鲁鲁,他一点都不爱学习,一上课就睡大觉。他成天想:学习有什么用啊,我想去找宝物,有了宝物就什么都有了。一天晚上,一位神秘的老爷爷出现了,老爷爷说:“我明白宝物在哪里哦!那个宝物在离那里很远很远的个山洞里,要到那个山洞需要爬过好几座山,还要爬好几级台阶。”鲁鲁很想去找宝物,就谢过老爷爷出发了。你们说,他能找到宝物吗?

  二、感受音乐。

  1、欣赏音乐一次。

  答案等会儿再告诉大家。这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这段音乐跟刚才的这个故事有关哦。我们一齐来听一听。

  提问一: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提问二:觉得这首音乐有几段?(幼儿思考)我们再来仔细听听。

  2、欣赏音乐第二次。

  师:我们再来听一次,这一次要请你听一听,音乐里说鲁鲁翻过了几座山?爬上了几级台阶?

  (教师边做动作边和孩子一齐听音乐一次)

  三、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鲁鲁骑着马翻过了几座山?(教师先让幼儿仔细听再和幼儿一齐听一齐画出山的图片,有四座山)

  提问:鲁鲁是怎样上山的?骑马的动作怎样样?我们一齐来jy135。做做。

  提问:鲁鲁爬过四座山,到山洞了吗?还要上几级台阶楼梯?

  (再听一次验证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边听边画图谱)

  最后到山洞门口了,要想进入山洞务必要说一句咒语。这句咒语是什么呢?

  一齐念几次咒语。

  我们此刻来完整地听一次音乐,看看鲁鲁去寻找宝物的过程。

  1、老师和孩子一齐走图形谱,引导幼儿用手指在自己身上做动作。

  2、提醒孩子每爬过一座上,马儿要休息一下。

  3、不明白鲁鲁最后找到这个宝物没有,你们想不想去那个山洞看看?(想)但是去那里要爬过很多坐山,上很高的台阶,还要说一句咒语,你们行吗?我们起立,来试试。

  (听着音乐在原地练习一次,两到三遍音乐)

  你们真厉害,看来到那个遥远的山洞是没问题了。我们的马每爬过一座山都很累,怎样办啊?

  每爬过一座山我们就让马休息一会儿,稍微停顿一下再继续跑。

  邀请听课老师和孩子们一齐来玩游戏,做律动。

  四、渗透德育教育。

  提问:宝物最后找到了,它是长方形的,厚厚的,你们猜猜它是什么?(书本)老爷爷为什么要送书本给鲁鲁呢?还有一张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书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书中有很多的知识,能让我们学到很多的本领。

  此刻,我们*室去看这些宝贝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6

  一、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20世纪20年代初,欧洲的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体学兴起,哲学、心理学也取得了新的成果。人们更关注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一种“回归自然”的思潮产生了,影响着社会,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在艺术领域,对人体以及相关的体操、舞蹈艺术,都在寻找着一种新的感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新音乐教育体系风靡欧洲、、、、、、这些都给了年轻的奥尔夫以很大的启示。他开始产生摸索“动作与音乐教育彼此交融和补充”的想法,想由此建立一种“新的节奏教育”。1924年成立的京特音乐舞蹈学校,既是实现这种想法的开端。奥尔夫从这儿开始了音乐教育的改革实验。

  二、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概念及教学目的

  1、体态律动教学概念

  体态律动教学,原来是指有音乐伴奏,以身体动作做出反应,从而训练音乐的节奏感的教学方法。

  2、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目的

  a) 身心*衡发展

  b) 培养敏锐的听力、注意力、反应能力

  c) 发展创造力

  d) 节奏感训练

  e) 发展音乐感的基础教育

  三、奥尔夫音乐体态律动的声势教学

  1、声势概念:是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手段。奥尔夫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5卷本中采用的是被称为“古典声势”。

  2、声势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基本形式4种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脚

  3、四个声部声势的记谱方法:

  右手、右脚(符干朝上)

  左手、左脚(符干朝下)

  拍手标记只记在一行谱上,符干都是朝上。捻指、跺脚标记也是记在一行谱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左和脚。只有拍腿标记是记在双行谱上,分别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别表示右手和左手。

  4、阐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应用声势的方法

  1) 节奏训练

  2) 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

  3) 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准备-拍腿练习

  4) 为学习曲式结构的练习4种形式完成

  5、声势节奏训练中的“节奏模仿教学”(由教学或学生拍一个节奏型,其他学生模仿)

  6、体验拍手的节奏模仿谱例游戏

  谱例1(四拍子)

  谱例2(三拍子)

  7、体验拍手、拍腿、跺脚声势谱共同进行的节奏模仿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脚

  谱例二(三拍子)

  8、节奏模仿教学提示

  所谓节奏教学模仿,即不看谱,通过动作和声响的模仿进行的节奏训练,这是节奏教学入门的教学,不要急于进行看谱练习,这种练习最易把握节奏型的感觉和训练听觉的听辨与记忆能力

  9、声势中十六宫格节奏训练

  这种练习是对四拍子的节奏及拍率进行训练,对孩子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各种走向对思维方式的`多向进行,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孩子对于各种走向的可能性探

  索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10、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1)、阐述固定音型定义:源于意大利文ostinato,原文为“顽固”意指一个音乐动机,或小型乐句(4-8小节)不断重复贯穿于一段音乐,甚或全曲。

  (2)、了解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价值

  a、它可以作为一种节奏基石,从孩子最熟悉的语言、身体动作、日常生活中的音响很自然的获取

  b、减少了技巧学习的难度,使多声部教学变成极简单、极方便的事,以极小的成本获得较高层次的多声部的合说、合唱、合奏的教学效果

  c、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最接近人本身,最自然、也最体现奥尔夫教育观念

  d、培养了即兴创作能力,又训练了孩子一脑多用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也使唱、动、奏于一身的综合训练成为可能。

  (3)体验用声势伴奏-固定音型(提供四拍子固定音型的伴奏)游戏

  谱例一(四拍子的固定音型)

  11、阐述声势中为奏乐(音条乐器、键盘乐器)做准备的拍腿练习的意义

  (1)介绍拍腿练习的方式:双手拍双腿、单手拍单腿(左右手交替或单手连续)、双手在腿上交叉拍打(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或双手在一条腿上交替拍打)

  (2)体验拍腿练习游戏(奥尔夫.凯特曼编写)

  四、奥尔夫音乐中的身体动作教学

  1、逐一阐述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身体动作教学主要内容

  a、节奏训练

  b、身体与动作认知

  c、空间运动

  d、即兴创作

  e、群体关系训练

  f、空间时间距离感的训练

  g、听力训练

  2、身体与动作的认知游戏

  游戏名称:《熟悉身体部位的游戏》

  游戏目的:

  a、培养反应能力,创造能力

  b、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默契配合

  c、对身体部位的认知,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准备:鼓

  游戏过程:

  a、教师击鼓,学生跟着鼓点走,随着音量速度变化动作也要做出反应。 b、接下来听教师的鼓点,鼓停时按口令要求身体某部位做动作。

  c、自由组合(两人或三人一组)按教师口令用身体,某部位组成一个造型。如“头碰头”“膝对背”“脚对肩”造型要美,要有特点。

  d、老师小节。

  3、即兴创作游戏

  游戏名称:《用身体摆图形》

  游戏目的:通过用身体姿势创造(形成)各种图形,培养群体协作能力。 游戏过程:

  a、用自己的身体(站立或躺卧)写*数字1-9.

  b、用自己身体摆出图形(适于学*)

  c、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全班分几组各组自组的图形,一起商议怎样用身体合作摆出图形,其他组做出评价。

  4、群体关系训练

  游戏名称:《照镜子》

  游戏目的:领头与跟随的体验,培养对群体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群体内部自己的行为的责任感。

  游戏过程:

  a、两人为一组,甲当照镜子的人,乙当镜子。

  b、甲对着镜子做各种动作、姿势,乙要跟着模仿甲的动作,然后交换角色。

  5、一颗豌豆(创造性形体律动)

  (1)教师用吉它弹奏一首温柔的摇篮曲,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颗圆圆的小小的豌豆种子,正静静躺在泥土中睡觉。

  (2)教师边用吉他弹奏一首轻快优美的舞曲,边用语言暗示幼儿想象:下小雨了,小豌豆醒了,喝下了甜甜的雨水;小豌豆慢慢地发芽、长叶、伸展枝蔓;叶蔓爬上了豆架,在微风、细雨、阳光中越长越粗壮,越长越茂盛;新开出的花朵和蜜蜂、蝴蝶一起跳舞;胖鼓鼓的豆荚长出来了,越来越多,终于把豆架压倒了;最后,许许多多的新豌豆一颗颗地从开裂的豆荚中滚出来、、、、、、

  (3)教师弹奏起一首温柔的摇篮曲,并用温柔的语调说:下雪了,小豌豆们盖着暖和的雪被子,做着甜甜的梦,等待着下一个春天、、、、、、

  (整个活动中,教师怎么说,幼儿就自由地按教师的暗示去怎么想、怎么做) 分析:对于正式的舞蹈练习来说,这仅是一个准备性活动。其目的是让幼儿将全身的肌肉、关节都活动开。但这个活动,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息,充满了天真的体验和主动的表达。因此,它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十分独立、完整的创造性形体律动教学活动。另外,教师即兴弹奏的音乐,简单而富于表现力,为幼儿的想象和表现,提供了一个充满美和激情的背景。

奥尔夫音乐教案7

  目标:

  一、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应音乐的曲式。

  二、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音乐分析:

  1、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之《糖梅仙子》,是属于音乐欣赏。曲子是属于ABA曲式。

  2、曲子的由来:

  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芭蕾舞剧:

  糖梅仙子之舞

  阿什肯纳吉指挥皇家爱乐管弦乐团

  这两首是著名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第二幕的两首舞曲。

  背景是圣诞节的夜晚,剧中的小女孩梦见自己的圣诞礼物胡桃夹子,

  正和老鼠军队大战,正当老鼠快要获胜的时候,小女孩拿拖鞋向老鼠丢过去,因而打败老鼠军。这时候胡桃夹子也变成一位英俊的王子。王子为了答谢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就带她到由各种糖果做成的[糖梅仙国]宫殿中,享受可口的糖果。[糖梅仙子之舞]是小仙子们欢迎小女孩所跳的舞。

  3、已有的经验:

  早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音乐欣赏,是在主题《花儿的宴会》之《小草的春天》,它是来自海顿的《惊愕交响曲》。曲子的曲式是ABA’B’.

  4、本节课有模拟演奏,曲子里曾出现的乐器有:钢片琴(A段)、大提琴(前奏)、管乐吹奏(B段)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应音乐的曲式。

  难点: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是通过倾听、肢体感应、乐器的演奏。最后通过分组的模拟演奏来完成本节课重点的曲式感应。

  2、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情境、好玩的游戏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并且体验活动的快乐,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3、整体的设置主要事为了解决这节课重点,难点则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1、队形的顺序:

  队形一:分散在老师的周围(入场) 附(图1)

  队形二:半圆(课堂),分三组。附(图2)

  2、乐器的摆放:摆放在凳子的下方。附(图3)

  活动准备:

  1、音乐CD 、录音机 、响板、铃鼓 、手摇铃。

  2、幼儿游戏书、 故事图片、乐器图片(钢片琴、管乐)、凳子(半圆围好)

奥尔夫音乐教案8

  一、活动目的

  1、意和老师、同伴一起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2、感受本歌曲的欢快气氛,初步学着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意思。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和老师、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活动。

  难点:初步学着用点头、拉手、抱一抱地动作来表示歌曲中“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三、活动准备

  小兔、小猴木偶,另外一位老师木偶表演“找朋友”的录音磁带

  四、活动流程

  情景感知→体验理解→内化迁移

  五、活动过程

  (一)、情景感知

  1、出示小兔木偶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小兔)

  小兔作哭状

  师:“小兔,你为什么哭呢?”

  兔:“我的好朋友--小猴不见了,我找不到他了,你们我找找吧!”(边说边把小猴的木偶放在木偶表演架的边上,以便让孩子们找到。)

  师:“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小朋友忙找到了小猴。)

  兔:“谢谢你们,我现在要去见我的好朋友了。”

  (老师操纵木哦偶,边说边唱“找朋友”这首歌。)

  师:“小兔,你唱的真好听,再唱一遍吧!”

  (老师操纵木偶,再表演一次。)

  (二)、体验理解

  1、谈话

  师:“小兔有好朋友,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和xxx是好朋友,我和xxx是好朋友。我知道你们也有很多好朋友,xxx,你和谁是好朋友?”(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说。)

  2、解决活动难点

  师:“刚才小兔见到好朋友时,很有礼貌,你们看(老师再次演示木偶: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我见到好朋友的时候,也很有礼貌的(老师边唱边和另外一位老师表演,也可以请幼儿和老师配合。)”

  师:“我知道,你们见到好朋友的时候,也很有礼貌的。”“xxx我知道你见到好朋友的时候也很有礼貌的,来做给家看看!(可多请几个幼儿出来。)”

  师:“小兔找到了好朋友,我,也想找我的好朋友了!”

  (放音乐,老师完整地把整首歌曲表演一遍。可以请老师配合,也可以请小朋友配合。)

  (三)、内化迁移

  1、幼儿、老师一起找朋友

  师:“找到了朋友,我可真高兴啊,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朋友吧!”

  2、注意:

  老师在做点点头、拉拉手、抱一抱的动作时,夸张一点,引起孩子的注意,当然,如果孩子不愿这样做,那也不强求。时间长短根据孩子当时的情绪或是兴趣,作适当的调控。

奥尔夫音乐教案9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

  1、手偶动物。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活动反思:

  音乐主要是感情艺术,音乐总是以它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等来表达人们的心声:或者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者师法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寄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进行曲是用行进步伐的节奏写成的乐曲,一种进行曲是供队伍行进时奏唱的,以统一的步伐、是鼓舞人心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一、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边表演边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2、初步形成探索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培养节奏感。

  二、活动准备

  表情脸谱(脸谱做成书本的形式,可以翻的,每个表情用不同的卡纸,可做5~6个表情)、节奏谱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高兴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笑得真甜,就和我的表情脸谱一样。

  3、高兴时你会做什么动作?老师高兴的时候会拍拍手。

  (出示节奏谱一XX X │ XX X)教师根据节奏拍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拍手,真棒,让我们有节奏的来拍一拍。)

  高兴地时候除了拍手,你们还会做什么动作?我们来试一试。

  4、下面我要增加难度了,看看这次你们还会不会拍。

  (出示节奏谱二 X │ X │ X O│)看看这一张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你们会拍吗?

  (O),咦,这是什么符号,它叫休止符。休止符要怎么拍,仔细看。有声音吗,对了,休止符是不发出声音的。一起来试一试。

  我们把这一条连起来试一试。再来一遍。

  (二)学唱歌曲《表情歌》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听: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XX X │ XX X ,我就拍拍手 XX X │ XX X ,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X │ X │ X O│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2、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呢?

  3、真棒,表情娃娃说,如果你们把高兴的表情也表演出来,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4、这一次,我要请这边的小朋友和这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表演的最棒?

  5、下面,我们来玩游戏了,老师唱歌词,你们表演拍手的部分,好吗?

  你们拍得真整齐,接下来我们换一下,你们唱,我来拍手,看看你们是拍得好还是唱得好。

  6、下面我要增加难度了,老师不唱,你们能完整地把这首歌唱出来吗?

  7、刚才小朋友唱得都很棒,但是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

  8、谁愿意上来表演。(请2—3个幼儿上前表演,请2—3次)

  (三)仿编歌曲和动作

  1、小朋友唱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我的表情脸谱又要变了,请你们仔细看?(翻开生气的表情脸谱)这是什么表情?我们一

  起来做一做。

  生气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动作,大家一起来学(跺脚、叉腰)的动作。

  2、谁能把生气也编到歌里面去。(我来试一试)我生气,我生气,我就插插腰。XX X │ XX X ,我就插插腰XX X │ XX X,看大家一起插插腰。 X │ X │ X O│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我们脸上还会有什么表情呢?幼儿自由仿编。

  (四)游戏《变脸》

  下面我们来玩《变脸》的游戏,我的表情脸谱出现什么表情,就请你把它唱到歌里去。

  到中间找个空位置站好。我要开始变喽,“变变变~”是什么表情?比一比谁最高兴。(多变几次不同的表情,及时表演表情吩咐的幼儿。)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唱得真好听,表情做的也很棒,今天我们唱得这首歌就叫《表情歌》,在这些表情里,你们最喜欢哪种表情?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天天有个好心情,我们一起和所有老师一起做高兴的表情吧,让老师给你们照张相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11

  学习目标:

  在匀速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变速节奏的学习

  节奏问好:

  宝宝早上、下午好

  律动:

  B1/同一首歌

  曲目与操作:

  小兔乖乖

  歌词:

  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材料准备:

  花头巾,大灰狼一只,小白兔,花朵,尾巴

  操作过程:

  1、请宝宝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红苹果坐下,小手放在膝盖上,背挺直,现在老师要向宝宝问好了,老师说‘‘手起’’时,请宝宝把小手像老师一样端*,‘‘手起’’问好:宝宝好—

  2、律动:丰收之歌。配乐之前做分解动作练习:洗脸、刷牙、漱口、大象、小猫、鸭子的手势动作

  3、引题:

  讲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

  兔妈妈要去地里拔萝卜,它对小兔说:小兔啊,妈妈去地里拔萝卜,你一个人在家要小心,谁来了不要开门。小白兔说:妈妈你放心吧,谁来了我也不开。

  住在山后的大灰狼看见兔妈妈出去了,就得意的笑道:“哈哈哈,兔妈妈不在家,我正好可以乘这个机会把小兔给吃掉”。于是它装上一个兔尾巴,跑到小兔家敲门“梆梆梆”“谁呀”里面传来小兔甜甜的声音。于是大灰狼就像兔妈妈那样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可是大灰狼的声音太粗了,一下就被小兔发觉了,

  小兔想:哼,别以为装了条尾巴就想扮成妈妈,我才不上当呢。于是他大声对着门口唱到“不开不开我i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大灰狼骗不了小兔,只好灰溜溜的回家去了,这时他看见一条漂亮的花头巾,马上把它带上头,“现在小兔认不出我来了吧”

  他于是又跑到小兔家门口,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偷偷从门缝往外瞧,看见大灰狼咕噜乱转的眼睛,于是又唱到“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大灰狼又骗不到小兔,于是赶回家换了个打扮,它往头上戴了一朵大红花,“现在我变漂亮、小兔肯定认不出了吧”于是他又跑到小兔家门前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聪明的小兔当然不会上当啦,“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这时候,大灰狼远远的看见兔妈妈回来了,知道吃不了小兔,只好灰溜溜的回家去了。

  兔妈妈回到了家,用好听的声音唱到“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小兔一听。是妈妈的声音,妈妈回来啦,就高兴的唱到“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把门儿开!”

  小兔把门打开,将妈妈迎了进来,兔妈妈问:“小兔啊,妈妈没在家的时候,你有没有随便大门打开呀”小兔说:“妈妈我没有,谁来了我也没开,大灰狼来了好几回都没骗到我呢!”兔妈妈夸到“真是我的好宝宝”

  4、串讲歌词

  将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对话再和宝宝一起重复巩固一遍

  老师把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

  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5、教师学大灰狼的动作,带上尾巴,问奏分别用头巾,花来修饰成羊妈妈的样子

  6、宝宝分角色表演小兔

  7、宝宝分别演大灰狼

  8、教师点评谁做的最像

  9、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大灰狼和小白兔的表演,大灰狼和小白兔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我们现在把大灰狼和小白兔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大灰狼和小白兔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大灰狼和小白兔图,提示图上大灰狼和小白兔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大灰狼和小白兔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0、拍手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

  --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

  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

  --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

  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

  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

  2.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忆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13

  设计意图: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如何把这种天性发挥到一个受益的层面上,使幼儿在动的过程中得到各种有利身心健康的体会。而奥尔夫正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让幼儿在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又培养其对音乐对艺术的感受能力,得到一种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感体会。托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奥尔夫的体会也许是空白的,正是打基础最好的时机,对奥尔夫这种艺术能力培养是十分急需的。

  针对托班幼儿肢体动作发展的程度,以及托班幼儿从未接触奥尔夫的这一现况,设计了托班奥尔夫《蝴蝶》。以学习奥尔夫动作中基本动作小碎步为课题设计的中心,让幼儿在体验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快乐情景中,学习舞步小碎步,当一只快乐的蝴蝶,能感受音乐节拍做动作。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奥尔夫的兴趣,学习并认识基本舞步小碎步和蝴蝶飞舞的姿态。

  2、辨别不同的乐段,表现不同的动作。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蝴蝶》,蝴蝶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开场舞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二、出示蝴蝶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蝴蝶图片一,播放歌曲《蝴蝶》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丝身穿花花衣。

  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跳舞花又甜蜜

  三、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师:蝴蝶漂亮吗?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蝴蝶是怎么飞的呢?

  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蝴蝶飞的样子,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四、围绕花朵飞舞

  1、教师示范跳一小段蝴蝶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蝴蝶妈妈,你们来当小蝴蝶,蝴蝶们!妈妈会跳一支蝴蝶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蝴蝶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蝴蝶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蝴蝶舞

  师:这支蝴蝶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蝴蝶上来和蝴蝶妈妈一起来表演蝴蝶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奥尔夫)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蝴蝶舞

  师:蝴蝶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蝴蝶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蝴蝶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蝴蝶跟蝴蝶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完整的奥尔夫动作。

  五、持丝巾飞舞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蝴蝶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教师示范拿丝巾

  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六、结束活动。

  下课律动摇:转转转,跳跳跳,今天上课真有趣,谢谢老师谢谢你呀,上课真有趣。

  工作要领:1、自己转圈2、原地跳跃3、踏脚拍手4、把手自放在眉上做敬礼状5、双手高举原地转圈

奥尔夫音乐教案14

  歌词: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戴着金饰身穿花衣,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唱歌他又甜蜜

  材料准备:大蝴蝶、花束、蝴蝶头饰、大方形方巾、纸偶蝴蝶

  乐器准备:碰铃

  操作过程:

  1、宝宝端立正坐姿势,手起,问好:宝宝好——

  2、律动:丰收之歌

  3、复习上一首曲目

  4、引题:

  今天来跟宝宝做游戏的是一只长着翅膀的小伙伴,它穿的花衣裳可漂亮啦,最喜欢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宝宝知道它是谁吗?

  5、出示大蝴蝶,串联歌词:

  蝴蝶长得真漂亮,头上带着黄金闪闪的头饰,身上穿这美丽的花花衣服。它最喜欢好看的花了,它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采甜甜的花蜜

  (收回所有道具)老师为美丽的蝴蝶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6、闭眼听一遍曲目:

  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闭上眼睛

  7、念唱歌曲:

  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

  手起,注意问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

  尾奏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8、乐器伴奏:

  出示哑铃,和着歌曲两拍一动。

  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奏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哑铃,使用哑铃的时候手抓着手柄,不能碰到碰钟上,要不然碰铃就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示范)今天我们用刮奏的方法给蝴蝶伴奏。

  示范: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饰身穿花花衣;

  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上前取乐器;

  提示宝宝随意练习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和着宝宝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出歌词;

  请宝宝把乐器放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

  请宝宝坐在老师的位置,面对着家长进行乐器演奏,老师在宝宝对面做提示动作;

  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要坐回自己的位置。

  9、体态律动:

  发蝴蝶玩具给宝宝,请宝宝回想蝴蝶飞舞的动作,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蝴蝶飞舞时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两拍一动。

  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0、律动表演:

  现在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装上一样漂亮的翅膀,我们用漂亮的纱巾来表示。

  示范:老师系好两条纱巾,披在肩上,做蝴蝶的动作

  每个宝宝两条纱巾,宝宝使用纱巾做翅膀扇动的动作

  11、游戏律动:

  妈妈两手合拢做花开的样子,散坐在教师里,宝宝做蝴蝶,扇动翅膀围绕妈妈飞舞。

  放歌曲做背景音乐

  12、角色互换表演:妈妈用纱巾做翅膀围绕宝宝进行游戏,宝宝做开花状。

  13、总结:

  请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发纸偶蝴蝶给宝宝,引导宝宝带上指偶蝴蝶飞到妈妈的肩膀、头上等,使宝宝更加喜爱蝴蝶。

  讲解:蝴蝶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蝴蝶和花的表演。蝴蝶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蝴蝶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蝴蝶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蝴蝶图,提示图上蝴蝶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蝴蝶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4、 手起,宝宝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15

  奥尔夫B班

  学习目标:在匀速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变速节奏的学习

  节奏问好:宝宝早上、下午好

  律动:B1/同一首歌

  曲目与操作:

  母鸭带小鸭

  歌词: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你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母鸭带小鸭

  材料准备:母鸭一只、小鸭若干只

  乐器准备:帮戈鼓、响板

  操作过程:

  1、提醒宝宝端正坐姿、“手起“问好:“宝宝早上/下午好——”

  2、律动:丰收之歌

  3、出示母鸭与小鸭,让宝宝讲出他们的外貌特征:扁扁嘴巴,穿着一身黄衣裳,叫起来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4、讲解母鸡叫是嘎——嘎,拉长音 小鸭叫是嘎嘎、嘎嘎、短促

  5、宝宝学习母鸭和小鸭的叫声

  6、母鸭与小鸭各放两端,教师分别学母鸭和小鸭的叫声,宝宝听声跑到相应的玩具跟前,看谁跑对

  7、用帮戈鼓学习母鸭和小鸭的节奏

  8、闭眼听歌

  9、拍手、用响板匀速节奏

  10、表演鸭子走路的动作

  11、饶蒙氏线做母鸭带着小鸭散步、吃饭、排队的游戏

  12、拍手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阅读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1)

——奥尔夫音乐教案10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蜻蜓纸偶及教师范唱,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理解记忆歌词。

  1、情感态度目标:愿意大声跟唱,体验飞行游戏带来的`快乐,通过飞行游戏( 咻~停)感受节奏及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

  (三)能力目标:通过反复的欣赏和吟唱,能基本的学会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通过观察和模仿老师的动作知道每句歌词相对应的动作,在进行歌唱时能够根据动作想起歌词。

  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旋律和歌词,并学会歌唱歌曲。

  难点:能用飞行游戏,较好的去表现音乐的进行和停止(咻~停)。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蜻蜓是一种能够飞行的昆虫。

  (二)物质准备:

  1、教具:较大蜻蜓纸偶(1 个);老鼠按钟(三个:mi、sol、la);hello 歌、花花绿绿的蜻蜓、收发乐器、再见歌音乐。

  2、学具:蜻蜓手偶(数量大于幼儿人数);蜻蜓翅膀(3 个);手摇铃(数量大于幼儿人数)。

  3、环境准备:奥尔夫音乐教室;坐垫围圆圈(幼儿与教师盘腿围圈而坐);音响。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hello 歌(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二) 音感练耳(老鼠按钟)。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好朋友,它们会是谁呢?(出示三个老鼠按钟) 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教师有节奏的说出,再用手势示意幼儿说出)。

  幼:它的名字叫做老鼠按钟。

  师:听听它的声音(教师按照 mi sol la 的顺序按响老鼠按钟)它要教小朋友们几个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一一展示每一个老鼠按钟相对应的动作并带领幼儿练习,边唱边做出相应动作 mi:小手摸眉毛 sol:小手举起来 la:小手拉一拉)现在呀,我们的小朋友都学会了,老鼠按钟告诉老师说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了(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幼儿进行音感练耳游戏: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且不发出声音,听到哪一个老鼠按钟的声音便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从mi 到 la 的顺序按一次再从 la 到 mi 的顺序按一次,幼儿做动作,在两次中按最后一个音时让幼儿保持动作不变,睁开眼睛看着老师再按一次,进行动作确认) 好了,老鼠按钟说它玩累了需要回去休息,我们一起跟它说再见吧。

  幼:老鼠按钟再见(教师收回老鼠按钟)。

  (三) 倾听音乐

  1、导入:故事导入,介绍朋友蜻蜓,通过蜻蜓纸偶让幼儿观察蜻蜓的外貌特征,教师用歌词语言进行总结,幼儿熟悉歌词内容初步理解记忆歌词。

  师: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边老师来到了一条小河边,老师正在玩耍的时候啊,身边来了一位朋友,老师一看!诶,这个朋友长着长尾巴、圆圆的眼睛还有一双好长的翅膀!它会是谁呢?

  幼 1:小鸟! 幼 2:蝴蝶!

  师:(教师出示蜻蜓纸偶)有没有认识的(幼:蜻蜓!)原来是我们美丽的蜻蜓呀,你们看它有什么?(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利用蜻蜓纸偶,引导幼儿说出蜻蜓的外貌特征)。

  幼:长尾巴!。

  师:还有?(用手在蜻蜓纸偶的眼睛上画圆) 幼:圆圆的眼睛!

  (用以上相同办法,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

  师:它呀对老师说想跟老师一起玩,带老师去它的蜻蜓世界飞一飞,你们想知道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它的蜻蜓世界的吗?

  幼:坐在蜻蜓身上飞的!

  师:那到底怎样飞的呢,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来飞一次吧!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音乐,熟悉旋律和律动,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师:(播放音乐,音乐分两段,先放 A 段,教师跟着音乐坐着边唱边做动作,音乐无歌词时开始飞停(老师自己配音“咻~停”)前两次飞停到自己身上,后两次站起来飞停到小朋友身上与小朋友互动,再站着边唱边做动作一次结束)。

  (四) 感受音乐。

  1、分发蜻蜓手偶,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 音乐 A 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站在原位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B段中无歌词部分(“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

  师:蜻蜓是带着老师怎样飞到蜻蜓世界的呀(引导幼儿说出“咻~停”并做出相应动作)飞到目的地之后呀!老师都被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美的惊呆了!(教师反问幼儿什么样的蜻蜓世界?引导幼儿说出“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小朋友已经知道蜻蜓是怎么飞的的了,那你们想去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看一看吗?。

  幼:想!

  师:老师邀请了蜻蜓来和我们的小朋友一起玩(分发手偶,让幼儿把手偶戴到手指上,请幼儿站立,播放整首音乐,引导幼儿一起边唱边做相应动作,音乐第一段中的“咻~停”停到自己身上或其他小朋友的身上,第二段中的“咻~停”开始在教室自由飞停)让我们张开翅膀翩翩飞舞吧!

  2、分组进行飞行游戏:将幼儿分为三组,每组由队长来带领飞和停,队长怎么飞停, 队员就怎么飞停(队长需带上蜻蜓翅膀)

  师:我们有太多的小朋友和蜻蜓了,老师怕你们飞丢了!想要安全的飞到我们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呀,需要有队长来带着我们飞(请三名幼儿戴上蜻蜓翅膀当队长) 请我们的小朋友飞到队长身后去吧!(幼儿自主选择队长)

  师:待会呀,你们的队长是怎么飞的,后面的队员就要跟着怎么飞(教师做动作进行示范)你们的队长怎么停的,后面的队员就跟着怎么停(教师示范)我们看看是哪一队先飞到我们的蜻蜓世界!(播放整首音乐,幼儿边唱边做动作,飞停时跟着队长)

  (五)表现音乐:利用乐器手摇铃(飞时进行,造型停止)

  师:(引导幼儿放好手偶和翅膀)今天还有一位朋友想要和我们一起飞一飞(出示手摇铃并向幼儿介绍)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用手势示意幼儿重复)

  幼:它的名字叫做手摇铃

  师:你们看它像什么呀?(让幼儿观察手摇铃)。

  幼 1:皇冠!

  幼 2:项链!

  师:(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幼儿传递乐器)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带着乐器朋友一起飞一次吧(播放音乐,幼儿带着乐器自由飞,结束后播放收发乐器音乐引导幼儿收乐器)。

  (六)再见歌(幼儿调整位置、坐姿,跟随老师一起边唱边做律动)。

  师:我们今天跟着蜻蜓朋友飞了那么久!还去参观了漂亮的花花绿绿的蜻蜓世界!现在到了该和它们说再见的时候啦!(播放再见歌,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律动)。

  活动总结

  (一)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是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来的,活动过程的环节从并列关系再到递进关系,比较适合中班幼儿。

  (二)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基本能达到目标,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基本能歌唱《花花绿绿的蜻蜓》,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能较好地去表现音乐中的进行和停止。

  (三)整个活动*互动(飞停游戏)比较多,让幼儿体验到了与同伴交流玩耍的快乐。

  (四)教室空间有限,幼儿飞停游戏玩的不尽兴,如果活动实施当天天气较好,还可带领幼儿去操场进行飞停游戏。

  (五)在飞停时,幼儿比较依赖教师的语言提醒(教师配音“咻~停”)应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音乐中无歌词部分的长短,以及可以“咻~停”几次,让幼儿在飞停游戏过程中能够自己独立表现进行和停止。

奥尔夫音乐教案2

  1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奥尔夫音乐教案。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奥尔夫音乐教案教学准备: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干、百宝盒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奥尔夫音乐教案教学过程:、

  1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引导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宝盒,里边有好多的宝贝。"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很认真的闻一闻,"好香呀,里头好象有很特别的好东西…"

  2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幼儿围圈坐好。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老师的这个百宝盒里有好多的味道,小朋友也肯定吃过很多不同味道的"东西吧,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尝一种味道,但是请大家悄悄的不要说话,记住自己的味道。"

  3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4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刚才老师让大用表情来表现味道。现在请大家每人到老师这里来再尝一种味道,然后在老师面前的一堆乐器里选一件来演奏,以表达你尝的味道的感觉。其他小朋友来猜他尝的是什么味道。"

  5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案3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习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

  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

  3.倾听

  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

  4.轮说

  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

  反复练习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

  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

  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

  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

  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习。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

  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

  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

  6.互动

  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延伸:

  1.练习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习的难度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习(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习来理解轮流含义。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

  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听卡农曲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

  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教师回应说:“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呢?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

  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习做了又一次铺垫。如果教师急功近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

  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

  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习部分。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回音真好听》来作为发声练习曲目,又灵活的把回声部分轮流演唱,为轮唱做了准备也打下了伏笔。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

  这次活动活动先后进行了一次说课、三次试教,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提高,也确实使我们体验到深入研究、动态研究的优势。各级教研领导精准的点拨,使我们及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同时,作为执教者我们也把持自己的观点,在调整中坚持特色,坚持原有的"基点。经过多次的磨合和改进,才呈现出最后的活动展示。

  这次音乐活动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活动,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是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4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孩子们就像那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在月光发芽,在池塘里开花,浮出水面成了精灵。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隆昌幼儿师范学校09级5班的张孙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艺术领域音乐欣赏活动《猫和老鼠》。

  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说的是:教材与学情。本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奥尔夫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指在原本的音乐教育行为上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

  在顶岗实习期间,我发现小班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掌握音乐节奏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选择一首奥尔夫音乐中节奏简单,多为重复段式的《鞋匠之舞》作为本堂课的音乐素材。

  根据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以下三大目标:一认知目标: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内容。二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三情感目标: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由于小班幼儿认知发展水*较低,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位:能安静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内容。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本次活动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将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三者融为以体。赋予游戏的精神,让幼儿快乐地学习,真正做到从“学中玩,玩中学”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故事融入法 2图谱教学法 3视,听,动,结合法。这些方法的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活动当中,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体现了《纲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了能够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使幼儿理解记忆。所以在本堂课中具体的学法为:图谱法。

  为了较好的达成目标,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谈话导入,借助故事和图谱理解乐曲内容,动作表演。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欣赏模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带着问题第一次完整地欣赏音乐。“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嘛?”让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接着我设计了一遍配乐讲故事,两遍完整欣赏音乐和一遍分段欣赏音乐。遵循合----分------合的欣赏层次。

  大家都知道生动形象地故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神和耳朵。首先,引出故事,再加上配有的音乐和画面讲述故事,更能帮助幼儿对每个乐句有形象明确的感知。当幼儿听完故事以后我会问“小朋友们,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接着引导幼儿结合图谱完整的欣赏音乐,根据情节匹配图谱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使幼儿很好的从故事这快跳板转到对音乐的的理解和欣赏上来。实现视,听,觉,双重而完美的体验。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我总结了音乐的性质,并引出音乐的名字《鞋匠之舞》使幼儿对奥尔夫音乐有所理解。

  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自由创造性的动作表演。“小朋友们,我们来学学猫和老鼠”这一环节我体现了《纲要》中的精神“给幼儿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将幼儿对乐曲的感知和理解推向了高潮。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是非常的开心和快乐,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本堂课.

  本堂课,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将故事教学法渗透在我的.音乐中。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没有长期接触幼儿,对幼儿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水*。

奥尔夫音乐教案5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

  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1、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2、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4、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5、除了切分音,同学们还能创作出什么样的节奏型?

  (进行分组练习)

  6、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创作成果。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对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丰富了我们对其他不同节奏型的编组与创作,使我们对节奏的把握也更加准确。拓展了我们的创作能力。 课后作业:在掌握了巴西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后,了解阿根廷音乐的有关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习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

  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

  3.倾听

  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

  4.轮说

  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

  反复练习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

  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

  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

  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

  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习。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

  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

  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

  6.互动

  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延伸:

  1.练习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习的难度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习(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习来理解轮流含义。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

  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听卡农曲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

  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教师回应说:“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呢?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

  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习做了又一次铺垫。如果教师急功近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

  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

  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习部分。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回音真好听》来作为发声练习曲目,又灵活的把回声部分轮流演唱,为轮唱做了准备也打下了伏笔。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

  这次活动活动先后进行了一次说课、三次试教,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提高,也确实使我们体验到深入研究、动态研究的优势。各级教研领导精准的点拨,使我们及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同时,作为执教者我们也把持自己的观点,在调整中坚持特色,坚持原有的基点。经过多次的磨合和改进,才呈现出最后的活动展示。

  这次音乐活动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活动,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是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听辨一种声音的音源;

  2、增强幼儿听辨音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碟片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

  带领幼儿一起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都玩过哪些游戏?带领幼儿一起回忆,让幼儿对自己所玩的游戏能够有更深层的认识;

  (2)、我们所玩的游戏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如:捉迷藏、抢椅子……

  同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的这些游戏的玩法也告诉我们,对于能够大胆说出来的小朋友,教师应表示认可,给予鼓励。

  2、对我们刚才回忆到了我们以前所玩的游戏中,捉迷藏,通常我们所玩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人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去找,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抓他身边的伙伴。

  3、规则:

  (1)、教师播放出音乐《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

  (2)、教师出示铃鼓,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儿都围在他的周围,教师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铃鼓,让蒙眼的幼儿听随声音的方向去抓身边的小朋友,鼓励每位幼儿都参与游戏中去,反复练习,互换游戏角色,感觉其中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利用图像引导幼儿,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

  2、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根据歌词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3、能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能找出语词、声音与图画的对应之处,会运用肢体动作模仿小老鼠的身形特征。

  2、会拍念出固定的语词节奏,并以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活动准备:

  语词节奏图谱,铃鼓。

  活动过程:

  1、出示音乐图画书,让幼儿观察。

  1)这是谁?它要跑到哪里去?(引导幼儿说出:灯台)

  2)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滚下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小老鼠的歌,我们来听听,小老鼠究竟发生了蟹什么事?

  2、播放歌曲,让幼儿聆听。

  1)你听到了什么?

  2)小老鼠滚下来发出什么声音?

  3)我们来数数小老鼠犯了几个跟斗。

  3、学唱歌曲。(点音乐图画书学唱、轮唱等)

  4、引导幼儿运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小老鼠

  小老鼠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动作?头油吃呢?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呢?

  5、尝试拍出语词节奏,并用点、捶、摇的方式敲奏铃鼓。

  1)小老鼠跑呀跑,跑到哪里?(上灯台)

  2)小老鼠头油吃后发生什么事?(下不来)

  3)小老鼠叫妈妈,妈妈来了吗?(妈妈不来)

  4)最后小老鼠怎么样了?(叽里咕噜叽里咕噜滚下来)

  5)引导幼儿用点、捶、摇的动作拍出语词节奏(出示图谱)

  6)学习用乐器铃鼓来演奏。(先全体一起演奏,后分角色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音乐《呼噜呼噜清洁歌》

  师:跟着老师来跳个舞吧!

  二、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

  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河马医生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小花猫每天都用它来洗澡,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爱清洁讲卫生啦!

  三、欣赏乐曲,了解曲式.

  1、欣赏乐曲,教师手指图谱,引导幼儿了解曲式。

  2、引导幼儿知道本首曲子的曲式是ABABA的形式。

  3、欣赏A段,感受A段有什么感觉?

  4、欣赏B段,感受B段又有什么感觉?

  5、感受颤音以及用肢体表现颤音。

  四、观察图片,模仿、创编洗澡动作

  1、欣赏音乐,教师依据乐句出示图片

  2、模仿并创编动作

  A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

  B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

  3、暖身操

  A段:拍的感应(肢体各部位做各种洗澡的动作)

  B段:颤音感应(肢体不同部位抖动)

  五、洗澡时间

  1、请幼儿拿洗澡工具,围成大浴缸

  2、商量道具乐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

  3、铃鼓

  A段舀水:拍的感应(铃鼓当脸盆舀水,不同方位)

  B段洒水:颤音感应(铃鼓举高摇晃洒水)

  4、刺刺球、水袖

  A段:拍的感应(刺刺球在身上擦)

  B段:颤音感应(大面积用力擦)

  5、创意想象

  还有什么乐器或道具可以拿来当作洗澡工具

  请学生发明,并配合音乐设计动作

  六、学习四拍顽固伴奏

  老师翻拍《创意游戏节奏卡》,学生手持不同乐器作敲奏

  *A段:顽固伴奏(敲奏四拍顽固伴奏型)

  *B段:交换乐器(乐器互相交换)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应和听辨“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2、乐意用肢体表示短短长的节奏;

  活动准备:

  飘带若干、图片、铃鼓一个、白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三位小精灵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可喜欢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二、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1、徒手感知

  师:我们一起来吹一个小小的泡泡,再来一个小小的,最后来个大大的。

  (教师用泡泡的大小来表示“短短长”的节奏,反复进行几次)

  2、配合音乐,肢体感知

  (1)配合音乐再吹“小小大”的泡泡

  (2)视觉感知“短短长”的节奏(教师随音乐在白板上画出“短长”线条,幼儿用手指指)

  (3)肢体创编

  教师激发幼儿利用肢体各部位表示短短长,叫根据具体情况重复数变

  (4)全体幼儿在活动区域内随意根据音乐表现“短短长”的节奏。

  (5)合作表示肢体的“短短长”

  幼儿两两合作,互相在肢体上画出“短短长”

  三、道具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师:漂亮的彩带也一起来庆祝国王的生日

  每位幼儿持一根飘带,随音乐在空中画出“短长长”的节奏,其余音乐处随意旋转飘带。

  (1)教师与一位幼儿示范一次

  (2)全体幼儿一起操作

  四、听辨乐器演奏的“短长长”节奏

  1、教师出示乐器,利用两种演奏方式(敲奏、摇奏)表示短音和长音

  2、请幼儿听辨短音和长音,并且用肢体表示

  3、教师利用乐器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组合,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画音值,并念出其长短节奏组合。

  五、导出活动

  播放音乐做肢体律动,走出教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2)

——奥尔夫音乐教案10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1)(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6、除了切分音,同学们还能创作出什么样的节奏型?

  (进行分组练习)

  7、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创作成果。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对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丰富了我们对其他不同节奏型的编组与创作,使我们对节奏的把握也更加准确。拓展了我们的创作能力。 课后作业:在掌握了巴西音乐的节奏特点以后,了解阿根廷音乐的有关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奥尔夫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3.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忆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3

  活动过程:

  一、 进入活动室。音乐《呼噜呼噜清洁歌》

  师:跟着老师来跳个舞吧!

  二、 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

  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河马医生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小花猫每天都用它来洗澡,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爱清洁讲卫生啦!

  三、欣赏乐曲,了解曲式.

  1、欣赏乐曲,教师手指图谱,引导幼儿了解曲式。

  2、引导幼儿知道本首曲子的曲式是ABABA的形式。

  3、欣赏A段,感受A段有什么感觉?

  4、欣赏B段,感受B段又有什么感觉?

  5、感受颤音以及用肢体表现颤音。

  四、观察图片,模仿、创编洗澡动作

  1、欣赏音乐,教师依据乐句出示图片

  2、 模仿并创编动作

  A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

  B 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

  3、暖身操

  A 段:拍的感应(肢体各部位做各种洗澡的"动作)

  B段:颤音感应(肢体不同部位抖动)

  五、洗澡时间

  1、请幼儿拿洗澡工具,围成大浴缸

  2、商量道具乐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

  3、铃鼓

  A段舀水:拍的感应(铃鼓当脸盆舀水,不同方位)

  B段洒水:颤音感应(铃鼓举高摇晃洒水)

  4、刺刺球、水袖

  A段:拍的感应(刺刺球在身上擦)

  B段:颤音感应(大面积用力擦)

  5、 创意想象

  还有什么乐器或道具可以拿来当作洗澡工具

  请学生发明,并配合音乐设计动作

  六、 四拍顽固伴奏

  老师翻拍《创意游戏节奏卡》,学生手持不同乐器作敲奏

  *A段:顽固伴奏(敲奏四拍顽固伴奏型)

  *B段:交换乐器(乐器互相交换)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图谱、肢体动作、道具来感应乐曲曲式,理解颤音的特点。

  2、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洗澡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乐曲图谱,A、B段字卡,小花猫洗澡图片5张,CD碟

  2、 道具:铃鼓、木鱼(各分成幼儿人数的一半),小软球、水袖、沙球、小方巾(用篮子装着、人手一份)

奥尔夫音乐教案4

  音乐是人类的灵魂,孩子们就像那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在月光发芽,在池塘里开花,浮出水面成了精灵。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隆昌幼儿师范学校09级5班的张孙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艺术领域音乐欣赏活动《猫和老鼠》。

  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说的是:教材与学情。本堂课选自《奥尔夫音乐》奥尔夫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音乐教育是指在原本的音乐教育行为上将语言,动作,音乐融为一体,注重人对音乐的最基本的感受。

  在顶岗实习期间,我发现小班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掌握音乐节奏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选择一首奥尔夫音乐中节奏简单,多为重复段式的《鞋匠之舞》作为本堂课的音乐素材。

  根据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所以我制定以下三大目标:一认知目标:能安静地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的内容。二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三情感目标: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由于小班幼儿认知发展水*较低,所以我将教学重点定位:能安静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内容。这也是本堂课的难点。

  本次活动我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将幼儿的认知,技能,情感三者融为以体。赋予游戏的精神,让幼儿快乐地学习,真正做到从“学中玩,玩中学”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故事融入法 2图谱教学法 3视,听,动,结合法。这些方法的贯穿并渗透于整个活动当中,满足了幼儿多方面的心理需求,体现了《纲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了能够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使幼儿理解记忆。所以在本堂课中具体的学法为:图谱法。

  为了较好的达成目标,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环节。谈话导入,借助故事和图谱理解乐曲内容,动作表演。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欣赏模式。通过开放式的提问,让孩子带着问题第一次完整地欣赏音乐。“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音乐好听嘛?”让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接着我设计了一遍配乐讲故事,两遍完整欣赏音乐和一遍分段欣赏音乐。遵循合----分------合的欣赏层次。

  大家都知道生动形象地故事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神和耳朵。首先,引出故事,再加上配有的音乐和画面讲述故事,更能帮助幼儿对每个乐句有形象明确的感知。当幼儿听完故事以后我会问“小朋友们,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接着引导幼儿结合图谱完整的欣赏音乐,根据情节匹配图谱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使幼儿很好的从故事这快跳板转到对音乐的的理解和欣赏上来。实现视,听,觉,双重而完美的体验。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我总结了音乐的性质,并引出音乐的名字《鞋匠之舞》使幼儿对奥尔夫音乐有所理解。

  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自由创造性的动作表演。“小朋友们,我们来学学猫和老鼠”这一环节我体现了《纲要》中的精神“给幼儿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将幼儿对乐曲的感知和理解推向了高潮。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是非常的开心和快乐,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本堂课.

  本堂课,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将故事教学法渗透在我的音乐中。当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由于没有长期接触幼儿,对幼儿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水*。

奥尔夫音乐教案5

  设计意图: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作品《开汽车》,儿歌语言精练,是一篇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规则意识渗透的好作品,幼儿对此十分熟悉,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合小班孩子学习。同时,音乐游戏: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吸引孩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行进与停止。

  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能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乐意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呼啦圈;汽车图片;红绿灯模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汽车喇叭声音“是什么声音?”

  引出“有哪些小朋友是乘汽车来幼儿园的?”

  “是这种车呢?还是这种啊?”(出示汽车图片)

  “通常是谁在开车呢?”

  “他是怎么开车的?”

  “什么时候车子会停下来呢?”

  车子遇到红绿交通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

  幼儿跟随教师的鼓声假装开车行进的动作,车速与鼓声的节奏要保持一致。

  三、欣赏《开车歌》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开汽车》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你们听到什么?

  2、小朋友再仔细听听,音乐中那个地方像是车子遇见红灯了。

  3、请小朋友坐下来,随着歌曲用双手做开车和等待的动作。

  1、集体学念儿歌。

  2、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儿歌,加上动作。

  四、开车游戏

  观看图片,讲解规则

  (1)当看到摩托车图片时,请幼儿2人一组,1人当司机,1人当乘客。

  (2)当看到汽车图片时,请幼儿4人一组,1人当司机,3人当乘客。

  到老师所指定的路上开车。

  (让幼儿在玩的同时能够相互交换角色,轮流扮演司机与乘客。)

  五、师小结:

  小朋友上街的时候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时候要要看红绿灯,我们爸爸妈妈开车的时候,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1.活动前教师应注意收集,整理交通规则。

  2.日常生活渗透:向幼儿介绍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请幼儿讨论应该怎样遵守交通规则,创设相关的活动区角;

  3.家园同步:如有条件,可以带幼儿坐不同类型的车,感受不一样的车,并丰富有关车辆,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动作表示音乐节奏,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做动作和同伴打招呼。

  2、感受和好朋友一起参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CD音乐。

  【活动过程】

  一、肢体点名游戏“宝贝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和好听的音乐做游戏,我们的身体也做好准备了吗?手到了吗?肩膀到了吗?让我们的身体先来唱唱歌。

  二、肢体意识游戏,故事引出课题,熟悉感受“好朋友”音乐旋律及节奏。

  1、师:有一个小朋友菲菲,第一次来幼儿园,很害怕,因为一个人都不认识,没关系,我们小朋友和他一起做朋友,好吗?

  (第一次听音乐)教师边引导幼儿听音乐,边轻轻叙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2、刚才小宝找到了很多朋友吗?让我们再来找一遍朋友,看看找到了几个好朋友?(听音乐第二遍)让幼儿倾听并分辨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听听音乐里每次长音部分找朋友找了几个呢?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在长音部分做和好朋友打招呼的动作。

  3、刚才小朋友见到好朋友了,怎样和好朋友打招呼啊?

  还有哪里会打招呼?肩膀会吗?手会吗?

  鼓励幼儿大胆随音乐表现并在长音部分做各种打招呼的动作。

  (第三次听音乐)原来可以找那么多的好朋友啊,做那么多的动作和朋友打招呼呢,一次比一次多呢。

  三、集体互动游戏“我的好朋友”。

  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拉手跳舞随音乐游戏两遍,在音乐中长音部分引导幼儿互相用各种身体动作问好打招呼。(听音乐游戏两遍)

  四、结束:听音乐开着火车和好朋友去外面玩游戏。

奥尔夫音乐教案7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活动与指导

  1.发声练习

  幼儿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作为发声练习,引导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请男孩和女孩分别演唱回音部分,为轮唱歌曲做铺垫。

  2.观察(低音量播放背景音乐《D大调卡农》)

  教师拖着一条有着绿色和橙色两种颜色蝴蝶结的长长丝带做成的尾巴出现,引发幼儿一起观察彩带上的蝴蝶结颜色排列有什么特点。(有绿颜色和橘黄色两种。绿色的蝴蝶结和橘黄色蝴蝶结是间隔的,一个绿色一个橘黄色再一个绿色再一个橘黄色,两种颜色轮流出现。)

  请男孩和女孩分别站在绿色和橘黄色蝴蝶节前面,使他们加深颜色轮流出现的印象。

  3.倾听

  倾听作曲家帕海贝尔作品《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请幼儿说一说,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音乐舒缓、优美、像小河流淌、像云朵飘动、有追逐的感觉等等。)

  4.轮说

  幼儿分为两组,尝试用轮说的方式来朗诵儿歌《小白兔买梨》,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诵。第一组先开始说到第二小节,第二组开始说。

  反复练习几次两声部轮说儿歌,为轮唱歌曲做准备。

  5.轮唱

  (1)初步尝试轮流演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轮唱)《小星星》。

  幼儿分为两组进行轮唱。第一组唱完第一小节后第二组开始演唱。建议幼儿可以边拍手边演唱歌曲,保持节奏的稳定和一致。当第一组演唱到两名教师各负责一组幼儿引导幼儿注意跟随本组的声部的演唱进度,不受另一个声部的影响。

  (2)欣赏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

  播放轮唱歌曲《保卫黄河》的片段。教师介绍歌曲名称《保卫黄河》。

  请倾听后幼儿说一说歌曲的演唱方法和以往听到的歌曲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男声和女声轮流演唱歌曲、歌声起伏不断等。)

  向幼儿介绍这种轮流演唱歌曲的方法叫轮唱,也叫卡农练习。提示幼儿刚才唱的歌曲《小星星》运用的就是轮唱的`方法。

  (3)提高轮唱的难度,提议结尾部分同时结束。

  请幼儿想一想怎样唱才能使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最后一起结束演唱。

  按照幼儿讨论结果试唱歌曲《找朋友》。使幼儿在尝试中发现,可以采用最后一句重复的方法使两个声部的演唱同时结束。

  6.互动

  幼儿邀请其他教师或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一起参加轮唱歌曲《找朋友》。

  活动延伸:

  1.练习轮说古诗,逐步增加轮说的难度,从而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2.轮唱歌曲的时候增加声势动作,提高卡农练习的难度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围绕理解卡农练习(轮唱)的含义,也就是轮流的含义展开的。我们在晨间活动的时安排了两个预备活动,一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目的是让孩子通过动作练习来理解轮流含义。另一个是排图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也轮流出现的。

  在活动中先利用观察蝴蝶结的排序,把体验和观察活动深入进行。在运用各种感官去体验的过程中,还安排了两个倾听的环节:听卡农曲中经典的曲目《D大调卡农》、听轮唱歌曲《保卫黄河》。这两个曲目对于孩子倾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处于注重音乐教育活动开端性的考量,觉得孩子在开始接触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听比较经典的曲目,以求给孩子一个比较完美的印象体验经典作品所带来独特美感。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当孩子的感知已经达到我们的预定目标,就进行了轮说和轮唱两个环节。

  当教师提出提高轮唱歌曲难度的时候,提出了问题:“怎么样做才能使轮唱的歌曲在结束的时候,一起结束演唱?”一个小朋友提出:“我们可以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同意。教师回应说:“如果一起开始一起结束就是齐唱了,不过既然他这样提议,那么我们试一试吧。”大家一起齐唱了一次歌曲《好朋友》。这时教师再次提出刚才的建议:“我还是觉得轮唱歌曲特别好听。轮唱歌曲的时候怎么样才能一起结束演唱呢?如果先演唱的一组把最后一句重复一次或者两次,看看这样是不是可以一起结束呢?”于是,小朋友很高兴的按照这个方法进行了演唱,结果很有效,两组不同时间开始演唱,却一起结束了演唱。

  这个小插曲出现的时候教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意愿,体现出教师对随机教育的注重。教师巧妙的利用了孩子的提议,使孩子们通过演唱歌曲直接再次体验到齐唱和轮唱的不同,为更好的进行卡农练习做了又一次铺垫。如果教师急功近利的把方法告诉大家,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建议,就失去了这次宝贵的随机教育的机会,又打击了孩子积极思维、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园内试教的时候,活动中的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和排图活动是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出现的,园领导指出活动略显拖沓。我们也考虑到这两个活动,虽然对于理解轮流的含义十分有效,但蕴涵的音乐元素不外显,所以把这两个活动变为晨间准备活动,这样更加突出了音乐活动。

  在铁东区指导的试教中,区领导为我们提出了活动环节上安排的缺欠,指出我们出现了轮流、循环这两个概念上的不清晰。我们及时改变指导语,使活动的中指导用语明确、准确,易于幼儿理解。同时也把原来观察蝴蝶结圆形的方式,变为直线的方式,使活动形式里体现轮流的含义更为贴切。

  在市级试教的过程中,市领导及时的发现了我们活动设计中,忽略了发声练习部分。我们及时的进行了修改,结合活动特点选择了《山谷回音真好听》来作为发声练习曲目,又灵活的把回声部分轮流演唱,为轮唱做了准备也打下了伏笔。使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内在的联系。

  这次活动活动先后进行了一次说课、三次试教,每次都有变化,每次都有提高,也确实使我们体验到深入研究、动态研究的优势。各级教研领导精准的点拨,使我们及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同时,作为执教者我们也把持自己的观点,在调整中坚持特色,坚持原有的基点。经过多次的磨合和改进,才呈现出最后的活动展示。

  这次音乐活动有别于传统的音乐活动,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奥尔夫音乐活动,是结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进行的一种尝试和探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8

  一、 活动目标

  1、学会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边表演边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2、初步形成探索的兴趣和表演的欲望,培养节奏感。

  二、活动准备

  表情脸谱(脸谱做成书本的形式,可以翻的,每个表情用不同的卡纸,可做5~6个表情)、节奏谱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高兴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笑得真甜,就和我的表情脸谱一样。

  3、高兴时你会做什么动作?老师高兴的时候会拍拍手。

  (出示节奏谱一XX X │ XX X)教师根据节奏拍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拍手,真棒,让我们有节奏的来拍一拍。)

  高兴地时候除了拍手,你们还会做什么动作?我们来试一试。

  4、下面我要增加难度了,看看这次你们还会不会拍。

  (出示节奏谱二 X │ X │ X O│)看看这一张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你们会拍吗?

  (O),咦,这是什么符号,它叫休止符。休止符要怎么拍,仔细看。有声音吗,对了,休止符是不发出声音的。一起来试一试。

  我们把这一条连起来试一试。再来一遍。

  (二)学唱歌曲《表情歌》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听: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XX X │ XX X ,我就拍拍手 XX X │ XX X ,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X │ X │ X O│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2、你们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呢?

  3、真棒,表情娃娃说,如果你们把高兴的表情也表演出来,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4、这一次,我要请这边的小朋友和这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谁表演的最棒?

  5、下面,我们来玩游戏了,老师唱歌词,你们表演拍手的部分,好吗?

  你们拍得真整齐,接下来我们换一下,你们唱,我来拍手,看看你们是拍得好还是唱得好。

  6、下面我要增加难度了,老师不唱,你们能完整地把这首歌唱出来吗?

  7、刚才小朋友唱得都很棒,但是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

  8、谁愿意上来表演。(请2—3个幼儿上前表演,请2—3次)

  (三)仿编歌曲和动作

  1、小朋友唱得真好,为了奖励你们,我的表情脸谱又要变了,请你们仔细看?(翻开生气的表情脸谱)这是什么表情?我们一

  起来做一做。

  生气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动作,大家一起来学(跺脚、叉腰)的动作。

  2、谁能把生气也编到歌里面去。(我来试一试)我生气,我生气,我就插插腰。XX X │ XX X ,我就插插腰XX X │ XX X,看大家一起插插腰。 X │ X │ X O│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3、我们脸上还会有什么表情呢?幼儿自由仿编。

  (四)游戏《变脸》

  下面我们来玩《变脸》的游戏,我的表情脸谱出现什么表情,就请你把它唱到歌里去。

  到中间找个空位置站好。我要开始变喽,“变变变~”是什么表情?比一比谁最高兴。(多变几次不同的表情,及时表演表情吩咐的幼儿。)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唱得真好听,表情做的也很棒,今天我们唱得这首歌就叫《表情歌》,在这些表情里,你们最喜欢哪种表情?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天天有个好心情,我们一起和所有老师一起做高兴的表情吧,让老师给你们照张相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贺琼一、 生活活动

  1、午睡:

  提醒幼儿起床,穿好衣服,鼓励幼儿主动整理自己的床铺。

  提醒幼儿喝水。

  2、午操:

  做徒手操时动作到位、精神饱满。

  3、午点:

  提醒幼儿洗手,排好队擦手。

  要求幼儿吃点心保持安静,尽量快点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

  有特殊饮食需要的孩子能主动与老师沟通(换牙、身体不舒服的孩子)。

  4、餐后活动:学习玩安静的游戏,会主动找同伴下五子棋。

  二、音乐活动:Old MacDonald教学目标:

  1、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2、初步学习Old 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的节奏型。

  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X辅导能力强的幼儿用沙锤左右手轮流打击乐器。

  3、愉快地与同伴玩音乐游戏《帆船》,体验与老师们分享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已学习过Old MacDonald的歌曲。节奏图谱挂在奥尔夫主墙。

  2、音乐准备:Old MacDonald、《帆船》的音乐。

  3、乐器准备:手鼓、单响筒、响棒、沙锤教学过程:

  一)、歌曲Old MacDonald:

  1、幼儿欣赏音乐,启发幼儿随音乐一起唱歌。

  2、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分句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

  二)、学习合奏和轮奏的节奏型1、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1、用身体乐器练习。

  结合图谱,练习打击节奏。

  2、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将歌曲中B段的节奏单独用身体乐器练习。

  三)学习Old 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

  将幼儿分成四种不同的小鸡,用乐器配合音乐敲奏。

  三)、音乐游戏《帆船》

  1、倾听音乐。

  2、随音乐拍手,拍肩,踏脚。

  3、圆圈游戏。

  4、自由找同伴游戏。

  5、鼓励幼儿邀请老师参与。

  三、体育活动:圈圈乐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尝试圈的不同玩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学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圈;录音机、磁带;划定池塘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做准备活动: 幼儿人手一个圈,听音乐按节奏做圈操2、初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圈有很多玩法,你想不想和它做游戏?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多。"(2)幼儿分散玩圈,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玩法:"谁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小朋友?"3、深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并尝试合作玩圈:(7-8分钟)(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请你试一试自己没有玩到的方法,并且尝试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圈。"(2)幼儿深入探索、尝试: 教师引导探索尝试用多种方法跳圈。

  (3)练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一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并起来跳到一个圈中;两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分开,一个圈中跳入一只脚。"4、游戏:网小鱼(1)交待游戏规则:教师做渔翁,用圈做网,小朋友做小鱼,在池塘里游,被渔翁网住的小鱼,站到池塘边。

  (2)师幼轮流做渔翁,进行游戏。

  5、放松活动《小鱼游》:

  教师和幼儿做放松活动,并听音乐离开场地。

  四、离园。

  1、提醒幼儿入厕,喝水。

  2、提醒幼儿整理着装、书包。

  3、组织未回家幼儿玩自带玩具、看书。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xxxx│xxx(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贝贝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34︱5-︱5432︱1-‖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小朋友)唱:1234︱5-︱5432︱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xxxx│xxx│xxxx│x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xxxx│xxx│xxxx│x

  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

  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3)

——奥尔夫音乐教案12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一、生活活动

  1. 午睡:

  提醒幼儿起床,穿好衣服,鼓励幼儿主动自己的床铺。

  提醒幼儿喝水。

  2.午操:

  做徒手操时动作到位、饱满。

  3.午点:

  提醒幼儿洗手,排好队擦手。

  要求幼儿吃点心保持安静,尽量快点吃完自己的一份点心。

  有特殊饮食需要的孩子能主动与老师沟通(换牙、身体不舒服的孩子)。

  4.餐后活动:学习玩安静的游戏,会主动找同伴下五子棋。

  二、音乐活动:

  Old MacDonald

  教学目标:

  1、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2、初步学习Old 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的节奏型。

  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X辅导能力强的幼儿用沙锤左右手轮流打击乐器。

  3、愉快地与同伴玩音乐游戏《帆船》,体验与老师们分享游戏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已学习过Old MacDonald的歌曲。节奏图谱挂在奥尔夫主墙。

  2、音乐准备:Old MacDonald、《帆船》的音乐。

  3、乐器准备:手鼓、单响筒、响棒、沙锤

  教学过程:

  一)、歌曲Old MacDonald:

  1、幼儿欣赏音乐,启发幼儿随音乐一起唱歌。

  2、了解乐曲形式为:A-A-B-A分句感受Old MacDonald的乐曲曲式。

  二)、学习合奏和轮奏的节奏型

  1、合奏的节奏型:XX XX X

  1、用身体乐器练习。

  结合图谱,练习打击节奏。

  2、轮奏的节奏型:XX X XX X XX XX XX X将歌曲中B段的节奏单独用身体乐器练习。

  三)学习Old MacDonald的轮奏与合奏。

  将幼儿分成四种不同的小鸡,用乐器配合音乐敲奏。

  四)、音乐游戏《帆船》

  1、倾听音乐。

  2、随音乐拍手,拍肩,踏脚。

  3、圆圈游戏。

  4、自由找同伴游戏。

  5、鼓励幼儿邀请老师参与。

  三、体育活动:圈圈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尝试圈的不同玩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

  2、学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圈;录音机、磁带;划定池塘的场地。

  三)、教学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幼儿做准备活动: 幼儿人手一个圈,听音乐按节奏做圈操

  2、初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圈有很多玩法,你想不想和它做游戏?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多。"

  (2)幼儿分散玩圈,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玩法:"谁来当小老师,把自己的好办法教给小朋友?"

  3、深入探索圈的多种玩法,并尝试合作玩圈:(7-8分钟)

  (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请你试一试自己没有玩到的方法,并且尝试和小朋友一起合作玩圈。"

  (2)幼儿深入探索、尝试: 教师引导探索尝试用多种方法跳圈。

  (3)练习双脚分合连续跳圈的方法: "一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并起来跳到一个圈中;两个圈的时候,两只脚分开,一个圈中跳入一只脚。"

  4、游戏:小鱼

  (1)交待游戏规则:教师做渔翁,用圈做,小朋友做小鱼,在池塘里游,被渔翁住的小鱼,站到池塘边。

  (2)师幼轮流做渔翁,进行游戏。

  5、放松活动《小鱼游》:

  教师和幼儿做放松活动,并听音乐离开场地。

  四、离园。

  1.提醒幼儿入厕,喝水。

  2.提醒幼儿着装、书包。

  3.组织未回家幼儿玩自带玩具、看书。

奥尔夫音乐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2、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3、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4、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5、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6、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

  丫欢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六、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3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就要迈进小学的大门,小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学”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为孩子解除疑惑,从身心发展的许多方面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即时纠正,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通过*日里的观察,发现班级里总是有几个小朋友经常会来园比较晚,在日常的谈话过程中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因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来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现象。针对上述情况,预设了本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演唱歌曲,体验歌曲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从而使小朋友养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学唱歌曲,并尝试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2、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活动准备:音乐及相关图片制成的PPT

  活动流程:情景创设――学唱歌曲――轮唱歌曲――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1、上一次我们请小猫到我们班来做客,谁还记得它是一只怎样的小猫?

  (回忆故事,引入话题)

  师:就要上小学了,拖拖拉拉的习惯可不好,早睡早起才会身体好,才会更有精神学习。

  2、它今天上学又迟到了,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出示第1张幻灯)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快快起床吗?――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用闹钟来叫自己起床。

  3、总结:你们想了那么多办法,有……,……都很好。我的办法是和XX的办法一样的,也是用小闹钟。(出示第2张幻灯)这可是一个很特别的小闹钟,它还会唱“起床歌”呢!它用好听的歌声来叫小猫弟弟起床。想不想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1遍录音。(初步感知歌词)

  提问:你们听清楚小闹钟是怎样唱歌的?

  2、再次倾听1遍录音。(熟悉歌词,解决第一遍中没听清楚的乐句)

  3、老师学小闹钟唱歌(

  教师

  演唱,激发幼儿学唱兴趣)

  4、集体学小闹钟唱歌(幼儿跟唱练习唱)

  师:学会小闹钟的起床歌,我们就可以一起唱给小猫听,催它快点起床上学去了。

  5、大闹钟唱歌(变换形式跟唱,为幼儿练习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同时指导幼儿边随音乐节奏走边唱歌曲,为后面轮唱游戏做铺垫)

  三、轮唱歌曲

  1、大闹钟的歌声真好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猫现在起床了吗?(出示第3张幻灯)还是没起床,真是个磨磨蹭蹭,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小猫,看来我们需要用两个闹钟来催催它了。

  2、两个闹钟可以怎样唱歌呢?(让幼儿讨论,给幼儿探索的空间)

  3、教师与个别幼儿示范。(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发现轮唱的真正含义)

  师:就是一遍接着一遍的催它快一点是吗?这个办法好。谁先和我试试看?

  提问:我们是怎样唱的?有什么秘密吗?

  师:第一个闹钟先唱,第二个闹钟晚一点在唱。在第一个闹钟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时候第二个闹钟再从开始唱。

  4、幼儿尝试轮唱。重点指导:两个闹钟不要变成一个闹钟。

  5、两个小闹钟一个接一个地响,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着小猫弟弟。它终于起床了,准备上学去了。

  四、游戏结束

  1、我们小朋友也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不能像小猫一样,养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坏习惯,不然上学可能就会迟到了。你们有这样的坏习惯吗?(没有)

  2、起床游戏――尝试用轮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儿起床。

  ――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个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一听见小闹钟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谁来试试看?――我们应该怎样叫他起床?(替换歌词)――反复游戏结束。(本环节主要意在把音乐作品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小朋友经验迁移。从而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准备。)

  《快快起床》活动反思:

  同一份教案,同一个老师,不同的孩子,实践出来的活动效果可能会截然不同。针对本次活动,和前一次相比,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经验,所以导致了该活动对于这一部分的孩子来说挑战点不够,幼儿比较轻松的完成了老师的预设。这是本次活动中最大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回顾整个活动过程,现做如下反思:

  一、亮点:

  1、环节紧凑,思路清晰,教师提问目的明确。

  2、活动设计能够考虑情景性、趣味性。

  3、结合主题背景及幼儿年龄特点,活动有价值、有挑战。

  二、不足:

  1、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有待加强。

  (1)教师对幼儿经验把握不足,随机指导能力不强,当幼儿轻松的完成预设后,没有当场做出有效的调整。

  (2)教师语言引导未能多留一点空间给孩子探索。

  (3)教师的回应语言需要进一步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2、活动中教师缺乏对音乐本身的处理及指导具体体现在教师考虑到以变换不同形式吸引幼儿学唱的兴趣,而没有考虑到对音乐本身快慢、强弱的处理同样也会引发幼儿学唱兴趣,同时也会提升幼儿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三、调整:

  1、若幼儿无二声部轮唱经验,本次活动环节设计不需调整。若幼儿二声部轮唱经验丰富,需要提升活动挑战点,可以幼儿自主探索三声部或多声部轮唱。

  2、在变换形式的练习学唱过程中,解决对音乐由弱渐强的处理及指导。

  3、不断学习调整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回应策略,争取做到生动、亲切、精练、积极、规范。

  附歌曲: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3 4 5 /

  快快起床, 快快起床, 小弟弟,小弟弟,

  5 6 5 4 / 3 1 / 5 6 5 4 / 3 1 / 2 7 1 / 2 7 1/

  钟儿已经敲响,钟儿已经敲响,叮叮当,叮叮当。

奥尔夫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 - 小狗:汪汪 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 -咩- 小鸡:叽叽 叽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开车歌》

  2.分辨行进与停止的交通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开车歌》,红色、绿色交通灯纸模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和幼儿讨论有关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请幼儿自由表达想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汽车遇到红灯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2.小朋友在过人行道时,该怎么做?(红灯停,绿灯行)

  二、播放CD,请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2.看见红灯怎么样?看见绿灯怎么样?

  三、反复学习歌曲。

  四、游戏: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幼儿伴随音乐开车子,并根据教师出示的交通灯颜色决定行进还是停止。

  1.请幼儿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

  2.你开的什么车?(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自己喜欢开的车)

  3.请幼儿从教室的某一处出发,沿着一条路线前进,教师同时播放音乐。

  4.教师说“红灯”,并出示红色纸模,幼儿原地踏步,停止前进;直到教师说“绿灯”并出示绿色纸模,幼儿再开始继续前进。

  五、活动延伸

  幼儿到户外,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1.由于在活动前做了较好的准备,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和练习歌曲,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还能根据歌曲与游戏的指示做出停止、前进的动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儿较多,在游戏室内奔跑不开,临时做了游戏的调整,将孩子们以组别编号,模仿车辆限号进行分组游戏,但是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同时,小班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有差别,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号行驶的游戏规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巩固与练习,这也是大班额下幼儿分组游戏的一种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使幼儿在问答句游戏中感受固定拍。

  2、在游戏中能用肢体动作表现上行、下行和重复音。

  3、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公文包、假发、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律动入场

  师:你们在公园里玩过转马吗?转马是怎么玩的?

  二、 基本部分

  1、肢体问答,感受固定拍。

  师:小木马游乐场到了,小朋友赶快坐下来,咱们一起做个游戏。师问:贝贝贝贝在哪里?

  幼答:贝贝贝贝在这里。(变换肢体部位多次练习)

  2、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师:谁来学一学,你骑上小木马是怎么玩的?咱们一起学学。

  3、设置情景学习音乐律动。

  师:今天妈妈、爸爸和奶奶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他们都藏起来了,仔细听一听,他们是怎么找的?

  师:我们一起也来找一找。骑上小木马,准备。

  师:谁想当妈妈、爸爸、奶奶?

  师:看,呼啦圈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骑转马的游戏,怎么玩呢?

  三、结束部分

  律动表演

  教师:小朋友还想去找谁呀?

  在教学中,首先从肢体问答,进行语词替换,再到骑转马找人物的角色游戏。在肢体问答的活动环节中,鼓励孩子在教师的问句及肢体动作引导下,能拍出与老师问句相应节奏的答句。进行语词替换,对孩子们来说,比较简单,因为很多奥尔夫音乐活动中都有练习语词替换,特别是骑马游戏幼儿比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孩子应该可以根据老师的指令寻找人物并念出儿歌。听辨上行、下行稍微有点难度,我采取了谈话的方法,鼓励孩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出来。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模式。针对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较好动、坐不住的特点,我先设计了好玩的角色游戏“找妈妈、爸爸、奶奶”并给幼儿提供了假发,有利于幼儿分清自己或他人所扮演的角色,激发他们进行问答游戏;为了进一步调动孩子参与音乐游戏的兴趣,我又给孩子提供呼啦圈鼓励其两两和做参与游戏,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最后在结束部分,通过全体合作套好呼啦圈以开火车的形式再次感受音乐的旋律,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共同解决问题。

奥尔夫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动动,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

  2、乐意边念(唱)歌曲边拍出节奏,感受 “野餐”的欢快意境。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重点:

  熟唱歌曲,能积极主动的看看、说说、动动。

  活动难点:

  掌握说唱部分“微微笑”的节奏,感受歌曲“野餐”的欢快意境。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引出话题。

  (1)小朋友,上次我们去秋游开心吗?(开心)快看,你们在干什么呀?(出示课件1

  ——秋游活动分享食物)你们在哪里分享好吃的呀?(野外)

  (2)我们在野外分享好吃的,这就叫做“野餐”。你们野餐开心吗?(开心)

  2、欣赏图片,学唱歌曲第一段。

  (1)去野餐是件开心的事情,(出示课件2)快看,今天有一群小朋友们也去野餐啦。

  他们在干什么呢?(笑、手拉手、很开心、唱歌)

  (2)他们野餐时还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出示课件3)教师示范演唱第一段歌曲

  “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小朋友们手牵着手,

  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去野餐”

  (3)你们听到了什么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唱边指着图谱,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4)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唱歌吧。(教师带着幼儿清唱歌曲边指图)

  (5)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一段)

  3、观察节奏谱,说唱歌曲第二段。

  (1)小朋友野餐、唱歌真开心,(出示课件4)你们看还有谁也很开心呀?(太阳、小花、小鸟)你们从哪里看出来它们很开心呀?(嘴巴、在笑、微微笑)

  (2)太阳、小花、小鸟也来唱歌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出示课件5)教师示范演唱第二段说唱歌曲“温暖的太阳对我微微笑,可爱的小花对我微微笑,树上的小鸟也在叽叽叫,小朋友们都在微微笑。”

  (3)咦,刚才你们有没有听出来,太阳、小花、小鸟唱的歌和小朋友们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吗?

  (4)哦,原来小鸟、小花、太阳的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像说话一样说出来的,这就叫“说唱”。

  (5)那它们说了些什么呀?谁来说一说。教师根据幼儿说到的指着图谱,并带幼儿说唱。

  (6)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说一说吧。

  (7)老师不但会把太阳、小花、小鸟的歌说出来,我还会表演呢。(教师示范说唱表演)

  (8)刚才老师的表演,你最喜欢哪一个动作呀?(重点练习“微微笑”)

  (9)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表演吧,师幼合作说唱表演。

  (10)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二段)

  4、完整欣赏歌曲《野餐》。(出示课件6)

  野餐的歌真好听,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完整歌曲)

  5、幼儿完整学唱歌曲《野餐》。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一起来唱歌吧。

  6、幼儿即兴表演。

  你们的歌声真好听,让我们边唱边跳吧!老师来看一看,谁的舞姿最漂亮?

  7、你们想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野餐吗?那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去野餐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乐器——碰钟

  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乐器

  活动准备:小碰钟、碟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出示小碰钟,先敲击几下,让幼儿听,让幼儿感受音乐的乐趣;

  2、教师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请幼儿观看图片,看一看图中都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他们都用了些什么东西?

  3、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这里面的动作,所做的动作

  4、请小朋友用拍打来敲击,并有节奏的读儿歌

  让小朋友们多动手锻炼几次,让幼儿体会音乐中的节奏感。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并能够通过游戏,感受其中的乐趣。

  游戏规则:

  (1)、小朋友们自由结伴,分别都找到一个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仔细的听,同时能够有节奏的和好朋友对手拍掌,在拍掌的过程中,教师先示范,幼儿在第一次游戏的过程中,只需拍手,教师念儿歌,慢慢的等熟练了以后,就请幼儿领读儿歌,反复的锻炼,以便加深幼儿的印象。

  教师小节:针对幼儿所学的加以巩固。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应和听辨“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2、乐意用肢体表示短短长的节奏;

  活动准备:飘带若干、图片、铃鼓一个、白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三位小精灵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可喜欢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二、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1、徒手感知

  师:我们一起来吹一个小小的泡泡,再来一个小小的,最后来个大大的。

  (教师用泡泡的大小来表示“短短长”的节奏,反复进行几次)

  2、配合音乐,肢体感知

  (1)配合音乐再吹“小小大”的泡泡

  (2)视觉感知“短短长”的节奏(教师随音乐在白板上画出“短长”线条,幼儿用手指指)

  (3)肢体创编

  教师激发幼儿利用肢体各部位表示短短长,叫根据具体情况重复数变

  (4)全体幼儿在活动区域内随意根据音乐表现“短短长”的节奏。

  (5)合作表示肢体的“短短长”

  幼儿两两合作,互相在肢体上画出“短短长”

  三、道具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师:漂亮的彩带也一起来庆祝国王的生日

  每位幼儿持一根飘带,随音乐在空中画出“短长长”的节奏,其余音乐处随意旋转飘带。

  (1)教师与一位幼儿示范一次

  (2)全体幼儿一起操作

  四、听辨乐器演奏的“短长长”节奏

  1、教师出示乐器,利用两种演奏方式(敲奏、摇奏)表示短音和长音

  2、请幼儿听辨短音和长音,并且用肢体表示

  3、教师利用乐器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组合,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画音值,并念出其长短节奏组合。

  五、导出活动

  播放音乐做肢体律动,走出教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应和听辨“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2、乐意用肢体表示短短长的节奏;

  活动准备:飘带若干、图片、铃鼓一个、白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三位小精灵送给国王的礼物国王可喜欢了,她吹起了大大小小的泡泡

  二、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1、徒手感知

  师:我们一起来吹一个小小的泡泡,再来一个小小的,最后来个大大的。

  (教师用泡泡的大小来表示“短短长”的节奏,反复进行几次)

  2、配合音乐,肢体感知

  (1)配合音乐再吹“小小大”的泡泡

  (2)视觉感知“短短长”的节奏(教师随音乐在白板上画出“短长”线条,幼儿用手指指)

  (3)肢体创编

  教师激发幼儿利用肢体各部位表示短短长,叫根据具体情况重复数变

  (4)全体幼儿在活动区域内随意根据音乐表现“短短长”的节奏。

  (5)合作表示肢体的“短短长”

  幼儿两两合作,互相在肢体上画出“短短长”

  三、道具感知“短短长”的律动节奏

  师:漂亮的彩带也一起来庆祝国王的生日

  每位幼儿持一根飘带,随音乐在空中画出“短长长”的节奏,其余音乐处随意旋转飘带。

  (1)教师与一位幼儿示范一次

  (2)全体幼儿一起操作

  四、听辨乐器演奏的“短长长”节奏

  1、教师出示乐器,利用两种演奏方式(敲奏、摇奏)表示短音和长音

  2、请幼儿听辨短音和长音,并且用肢体表示

  3、教师利用乐器演奏各种长短节奏组合,幼儿用手指在空中描画音值,并念出其长短节奏组合。

  五、导出活动

  播放音乐做肢体律动,走出教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流程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

  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那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

  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

  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一起玩了。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骑转马”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通过听钢琴伴奏、看音乐图谱,让幼儿听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3)通过语词替换,培养幼儿应变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片

  (2)“骑转马”音乐碟

  (3)木马头饰

  (4)上行下行同音反复的音乐图谱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难点:幼儿听辨上行音、下行音、重复音。

  四、活动队形

  半圆形

  五、活动过程

  1、 音乐入场。音乐《慢慢走》

  2、 故事导入

  师:宝宝担心长针先生追不带短针小姐,他便骑着旋转木马帮他一起追。

  3、 肢体问答

  师:去追短针小姐呀前我们要运动运动,热热身!现在老师拍腿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就拍手回答老师的。

  问句:拍腿(老师老师在哪里?)。

  答句:拍手(老师老师在这里)。

  (重复两遍)

  4、 实物与人物名称

  (1)、物品方位

  辨认教室里的物品以及它的方位。

  师:刚才小朋友都能很快的准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谁唱的歌最好听。老师唱歌问小朋友问题,小朋友呢也要唱着歌回答老师的问题噢!

  问句:老师唱“电灯电灯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电灯电灯在这里”

  问句:老师唱“风扇风扇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风扇风扇在这里”

  (可以找不同的物品多玩几次)

  (2)、图卡的辨认

  老师介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图卡和字形,并贴在教室的周围。

  师:(出示人物图卡)小朋友看你能认出她妈?

  (幼儿回答完后老师将人物图卡贴在教室的周围)老师并依次问剩下的人物。

  5、 音感:分辨上行、下行、重复音。

  (1) 音名模唱

  老师弹琴与学生练习模唱音名音阶

  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一个唱歌高手给小朋友唱歌呢!(老师弹琴)

  第一遍:CDEFGABC

  第二遍:老师弹唱小朋友肢体动作(由低到高—由蹲到站起)

  第三遍:动作并配上骑转马的音乐,幼儿表演。

  (2)、模唱上行下行同音反复。

  出示模唱图谱(图谱:上行以蝴蝶代表、下性以蜜蜂代表、同音反复以毛毛虫代表。)

  第一遍:

  上行:CDEFG

  下行:GFEDC

  同音反复:GGGGG

  第二遍:看图谱结合骑转马音乐模唱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6、 骑马唱歌(队形:圆形)

  师:我们做了热身运动后就要出发去追短针小姐了,去的路上我们要骑上转马唱着歌噢!小朋友要仔细的听老师的问句。小朋友骑到正确的人物图卡面前并停下指唱答句。

  问句:老师唱“爸爸爸爸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爸爸爸爸在这里”

  问句:老师唱“妈妈妈妈在哪里?”

  答句:学生指唱“妈妈妈妈在这里”

 (依次爷爷奶奶问答句)

  六、活动结束

  师:我们骑着转马去追短针小姐了。(骑转马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4)

——奥尔夫音乐教案18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库乞乞》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感受乐句,并按乐句做动作。

  2、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反应力及专注力。

  3、在自由活动的情况下,通过音乐游戏促进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及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故事略)。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做动作。

  1、倾听音乐感受,说说多多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倾听音乐做骑马动作一遍。

  3、倾听音乐,说说多多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4、倾听音乐用手指画图,并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6、创编骑马动作幼儿园音乐教案《库乞乞》幼儿园音乐教案《库乞乞》。

  7、根据不同乐句,在每一个乐句第一拍换骑马动作。

  三、完整欣赏乐曲,区分乐段。

  1、引导幼儿即兴用敲打身体发出的声音代表上楼梯的声音,要求跟别人不一样。

  2、山洞念咒语库乞乞,要求声音整齐节奏明确。

  3、完整欣赏音乐,说说多多一共找了几个山洞?

  四、音乐游戏《找宝贝》。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

  2、创编库乞乞动作。

  3、自由结伴,互指新创编的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4、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五、结束。

  1、出示盒子,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

  2、进行德育教育。

  3、赠送书本,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活动反思:

  教师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创设情境进行教学。音乐旋律欢快、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整个活动以魔法故事展开,把节奏《库企企》说成是一句咒语,学会咒语才能打开魔法大门去寻宝。这种形式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能结合图谱和音乐,创设一个去寻宝的情景,带领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

  不足之处:老师念节奏《库企企》念的是对的,但出示的节奏卡是错误的。还有图谱的出示和摆放有点乱,看不明白。图谱的作用有没有在这里充分体现?幼儿是否真的在主动学习?在创编动作时,教师能否适当的放手,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创编动作?

  建议:音乐教材还要吃透点,提问还需设想的`周全点,如提问:还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咒语?可以改问:还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这个节奏。也许幼儿能更明确你的提问意图。

奥尔夫音乐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针对小小班的幼儿,幼儿对音乐具有很强的敏感些,特别是动物的叫声,幼儿比较喜欢去模仿这些声音。本节课是“吴老太太的农场”故事为主题,开展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 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

  2、 能随着音乐摆动身体

  3、 能模仿动物的叫声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幼儿能听懂指令「踏脚」、「拍肩」,并感知音乐的旋律摇摆身体,模仿动物的叫声。难点在于: 幼儿会音乐问好,从未接触过奥尔夫音乐课。

  活动准备

  1、教材:Music Activities 2

  2、教具:小狗、狗、小鸭、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真实图片

  3、音乐:上课律动、小狗的叫声、小鸡的叫声、鸭子的叫声、吴老太太的农场 ( 附:CD2、CD3、CD4、CD5、CD1)

  4、老师必须要有的背景知识与经验:① 农场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 、动作夸张形象

  ② 熟悉小狗、鸭子、小鸡、公鸡、母鸡的叫声,会模仿它们的叫声

  ③ 肢体动作:小狗(双手五指伸开置于太阳穴处学小狗在地上跑跳)、 母鸡(手肘放在胸部两侧做开合动作)、鸭子(双手置于腰两侧做小鸭子走路)

  ④ 故事儿谣律动: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

  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Warm-up (5 minutes)

  音乐问好:1 2 3 4 | 5- 小朋友们好 5 4 3 2 | 1- 孙老师你好

  音乐热身律动

  上课律动 (CD2)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拍 手 (拍手)(拍手)

  11 132 1 |2 1 2 1 |

  我们 现在拍肩 (拍肩)(拍肩)

  11 135 3 |5 3 5 3 |

  我们 现在踏脚 (踏脚)(踏脚)

  22 253 2 |1 1 1 - ‖

  我们 现在拍 手 要 上 课

  2. 教学呈现Presentation (5 minutes)

  导入:教师手拿照相机夸张的说:“小朋友,老师周末的时候去吴老太太农场参观了,还拍了好多的照片,小朋友们看--”

  在电视上呈现照片:第一张(吴老太太的农场全景照片)、第二张 (小鸡、母鸡、公鸡的照片)、第三张(小狗的照片)、第四张(鸭子的照片)

  3. 教学活动Practice + Activity (10 minutes)

  讲故事 吴老太太的农场

  师:它们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认真的"听故事吴老太太的农场。

  吴老太太有一座很大的农场,她养了好多的动物,每天和她作伴,有小狗、 鸭子、母鸡和小鸡等等。

  老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请一面翻开习作本的图案,让学生认识动物。老师先介绍,再让学生指图,最后再以CD4~6之动物叫声,让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及模仿动物肢体动作。讲述过程中,力求语调高低变化对比强烈,好让孩子以您的声音来感受故事的情境。

  故事儿谣

  师:让我们和小动物们一起跳舞吧。 (播放CD1 吴老太太的农场)

  A:吴老太太有座很大的农场,养了许多动物,

  「小狗—汪汪」

  B:「鸭子—呱呱」(每次可替换不同的动物名称加叫声)

  C:每天一起嘻嘻哈哈,快乐又逍遥。

  律动:

  A:手指张开置于胸前双侧做左右摆动状,再双手打开画个大圆圈。

  B:学动物叫

  C:双手举高挥舞,自转一圈。

  间奏:双手插腰左右摇摆。

  4. 复习 Review (5 minutes)

  故事儿谣律动

  师:让我们围个圆圈一起游戏吧,老师在中间扮作吴老太太,唱到小动物时,小朋友都向老师围过来,唱到快乐又逍遥时恢复到圆圈形状。

  (故事儿谣律动 CD1 )

  说再见:bye-bye小狗!bye-bye小鸡!bye-bye小鸭 !bye-bye 孙

  老师

  教学反思

  在上本节课的过程中 , 幼儿基本上能够把握重点,感知音乐的旋律,热与参与本次教学活动中。另外,本节课在于应该让幼儿提前熟悉《吴老太太的农场》的音乐,音乐角应提前投放小鸡、小狗、小鸭的头饰。让幼儿在上课之前初步了解这些动物的叫声,并能够模仿。再上课是幼儿就能很好的发挥出来。

奥尔夫音乐教案3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感受两断音乐特征的明显不同,并用动作表示。

  2、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动作,调整好与同伴之间的距离。

  活动准备:

  1、手偶动物。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活动室。

  二、欣赏乐曲,了解音乐结构。

  1、欣赏全曲,初步了解音乐特点,熟悉乐曲旋律。知道乐曲前面面和后面是不一样的。

  2、教师运用手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A+B),BA(A+B)的结构特点。

  三、逐步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1、欣赏A(A)段音乐了解音乐坚定行进感。并创编小丑出场的动作。

  2、欣赏A(B)段音乐的跳跃递进感,并启发幼儿创编四个小动物的造型,在每一乐句的第一拍做出造型并保持不动。

  3、欣赏B段音乐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笑弯了腰的动态以表示B段乐句连续下行。

  4、再现A段音乐,动作同上。

  四、完整的听音乐做游戏。

  1、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在老师提出控制要求后,完整游戏若干次。

  活动反思:

  音乐主要是感情艺术,音乐总是以它的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等来表达人们的心声:或者隐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者师法一种温馨的心曲,或寄托一个美丽的梦幻,或展现一片炽热的情怀。进行曲是用行进步伐的节奏写成的乐曲,一种进行曲是供队伍行进时奏唱的,以统一的步伐、是鼓舞人心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强弱,以丝巾为媒介进行表现。

  2.在熟悉音乐结构和乐曲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掌握音乐的强与弱,并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丝巾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1.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丝巾)别小看它,我的丝巾在音乐里会跳舞哦!我们一起来听听看2.幼儿听音乐。

  二、音乐分析--提问:谁来说说看,音乐中的丝巾从头到尾跳的舞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讲述进行动作创编--提问:听上去感觉很有力的这部分音乐你的丝巾怎么来跳舞?出示图谱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同样有力的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跳?(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各自做各自想做的动作)--提问:播放轻柔的音乐(方法同上)出示图谱总结:听上去很有力的部分是音乐的强,听上去很轻柔的部分是音乐的弱。

  三、一起来条丝巾舞1、丝巾准备好,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来跳丝巾舞,注意强弱的区分。(幼儿分别根据图谱展示)3.分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自定游戏规则:有力的部分由谁来演合适(男孩子),轻柔的部分呢?(女孩子),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

  反复游戏数次结束。

  中班奥尔夫音乐《快乐的丝巾舞》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上一天进行了试教,部分环节在黄老师和学科组长的指导下有了调整和改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教师的引导语恰当,对幼儿的情绪调动很到位。但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太注重个别儿童的发言,忽视了对其他幼儿的关注和表现,这也是作为一个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担心没有举手的孩子会回答错问题,导致教师无法顺利的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影响教学展示的效果。其次,这节课如果能增加形象的图谱,对于幼儿的记忆和表现会更有帮助的"。

奥尔夫音乐教案5

  一、走线活动

  目标:1、宝贝能在妈妈的带领下沿着指定的线路(黄色线)走线。

  2、感知2/4的音乐节奏,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3、熟悉教室环境,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感情。

  准备:音乐《Eightlittlebabyducks》鸭妈妈、鸭宝宝的头饰。

  过程:1、用铃鼓的响声引起幼儿注意。

  宝宝和妈妈们快到老师这儿来,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什么礼物了。(出示鸭子头饰,

  引起兴趣)。

  2、边讲故事边为宝贝和妈妈发头饰,进入走线活动。

  今天早晨的空气可真好啊,鸭妈妈要带着鸭宝宝去散步,鸭子是黄色的,我们要沿

  着黄色的线来走,大家可别走错了哦!(运用头饰的颜色为幼儿建立初步的色彩感知)。

  3、衔接下一环节

  哇,这里的风景好美啊,我们就在这儿休息一会儿吧!(宝宝和妈妈坐下)

  二、问好

  目标:1、相互认识,进一步与老师建立感情。

  2、初步认识乐器——铃鼓。

  准备:铃鼓一个

  过程:1、妈妈带领宝宝进行自我介绍,教师用铃鼓加歌曲来向宝宝问好。

  今天有这么多的妈妈和宝宝来到了这儿,可我们大家还不认识呢,我是XX老师,这位鸭妈妈是哪位鸭宝宝的妈妈呀。(妈妈先说:“我是XX宝宝的妈妈”,引导宝宝说出:“我是XX宝宝)。

  教师拍着铃鼓唱歌:XX来敲敲鼓,XX来敲敲鼓,XX来敲敲鼓啊,传来美妙声响。(宝宝上前来敲鼓,教师向宝宝问好,并给予不同的问好方式。如:拥抱、摸脸、拍手、举高等。)

  2、以同样的形式向其余的宝宝问好。

  三、听力训练及歌唱活动

  目标:1、能辨别鸭子的叫声,并加动作进行模仿。

  2、初步感知乐曲的优美旋律,了解歌曲内容。

  3、通过亲子互动,增进母子感情。

  准备:录有鸭叫声的碟片、歌曲《两只小小鸭》的磁带。

  过程:1、听鸭叫声。

  听(手放耳朵边做听状),这是什么声音啊。(放碟片——是鸭子的叫声)。

  2、模仿鸭子的叫声并做动作。

  宝贝们的小耳朵可真厉害,我们一起来学学鸭子的叫声吧!(两手放嘴边做鸭嘴状,嘴里发出嘎嘎的叫声)。

  3、听歌曲

  今天小鸭子还带给我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吧!(放歌曲《两只小小鸭》,教师小声跟唱并做动作)。

  4、亲子互动游戏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放第二次音乐,妈妈与宝宝跟着教师的示范做动作)两只小小鸭,(学小鸭的动作)亲亲小嘴巴,(嘴巴对嘴巴)说啥悄悄话,

  (妈妈在宝宝耳朵边说话)说啥悄悄话。(宝宝在妈妈耳边说话)。

  四、打击乐

  目标:1、认识铃鼓,并用铃鼓打出歌曲节奏。

  2、进一步熟悉歌曲《两只小小鸭》

  准备:铃鼓人手一份,歌曲磁带

  过程:1、介绍乐器的名称,教给宝贝使用的方法。

  宝贝们和妈妈刚才表演的可真好,现在呀,老师要介绍给大家一个新朋友。(出示铃

  鼓,并摇出声音)宝贝们,这个乐器呢,我们大家刚才拍过,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铃鼓。宝贝们使用的时候呢,一只手抓住铃鼓的边,另一只手轻拍鼓面,这样它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了。现在我们就用它,为好听的歌曲伴奏吧!

  2、根据歌曲打节奏。

  放歌曲《两只小小鸭》,妈妈拿着宝宝的手拍铃鼓打节奏。

  五、语言活动(节拍律动)

  目标:1、说唱儿歌,丰富宝宝的语言能力。

  2、通过亲子互动,增进母子感情。

  准备:乐曲碟片

  过程:1、根据内容教宝宝学习说唱儿歌。

  小鸭子,嘎嘎嘎,游来游去嘎嘎嘎,

  妈妈抱着跳一跳,妈妈抱着转一转,

  啾的.一声回到家。

  鸭宝宝们,刚才我们听到的鸭子是怎么叫的啊,(嘎嘎嘎/讲解前两句儿歌)小鸭子游的特别的好,妈妈高兴的抱着它又跳又转。(讲解后两句及最后一句内容,讲解完毕后,教师再完整的示范一次儿歌内容)

  2、妈妈和宝宝边说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妈妈围成一个圆圈,把宝宝围在中间,听着乐曲做游的动作,最后找到妈妈,妈妈抱着宝宝做跳、转、摇等动作)。

  六、调整休息

  目标:让宝宝和妈妈的身心得到放松。

  准备:舒缓的音乐

  过程:鸭宝宝和妈妈们的表现可真棒啊,大家都累了,现在我们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吧!(宝

  宝躺或趴在地上,或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随着音乐,妈妈轻轻抚摩孩子的身体,让宝宝们的身体得到放松。)

  七、音乐游戏

  目标:感知乐曲的快慢节奏。

  准备:鱼的图片若干,电子琴

  过程:1、教师弹奏乐曲,让宝宝感知节奏的快慢变化。

  2、教师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表现节奏的快慢。

  3、请宝宝和妈妈来玩游戏《鸭子捉鱼》并讲清游戏规则。

  宝宝们,刚才我们听到的那段乐曲是小河邀请我们去捉鱼呢,当你听到慢慢的乐曲

  时,我们要悄悄的慢慢的靠近小鱼,当听到快快的乐曲时,我们就要快快的跑,听到老师口令时,我们就去捉鱼,看谁捉的多。好了,Ready!Go!(妈妈可当赶鸭人,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动作频率)

  八、活动结束

  对宝宝今天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宝宝发放贴画,结束活动。

  我们今天的活动结束了,宝宝们玩的高兴吗?我们一起来唱首再见歌吧!Goodbyeeveryone,Goodbyeeveryone,Goodbyeeveryone,Seeyounexttime。东大亲子音乐屋欢迎宝宝们下次再来,谢谢大家!Byebye!

奥尔夫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看看、说说、动动,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歌唱活动。

  2、乐意边念(唱)歌曲边拍出节奏,感受 “野餐”的欢快意境。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重点:

  熟唱歌曲,能积极主动的看看、说说、动动。

  活动难点:

  掌握说唱部分“微微笑”的节奏,感受歌曲“野餐”的欢快意境。

  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引出话题。

  (1)小朋友,上次我们去秋游开心吗?(开心)快看,你们在干什么呀?(出示课件1

  ——秋游活动分享食物)你们在哪里分享好吃的呀?(野外)

  (2)我们在野外分享好吃的,这就叫做“野餐”。你们野餐开心吗?(开心)

  2、欣赏图片,学唱歌曲第一段。

  (1)去野餐是件开心的事情,(出示课件2)快看,今天有一群小朋友们也去野餐啦。

  他们在干什么呢?(笑、手拉手、很开心、唱歌)

  (2)他们野餐时还会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出示课件3)教师示范演唱第一段歌曲

  “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啦啦啦,啦啦啦,我们去野餐。小朋友们手牵着手,

  啦啦啦啦,我们一起去野餐”

  (3)你们听到了什么呀?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边唱边指着图谱,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4)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唱歌吧。(教师带着幼儿清唱歌曲边指图)

  (5)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一段)

  3、观察节奏谱,说唱歌曲第二段。

  (1)小朋友野餐、唱歌真开心,(出示课件4)你们看还有谁也很开心呀?(太阳、小花、小鸟)你们从哪里看出来它们很开心呀?(嘴巴、在笑、微微笑)

  (2)太阳、小花、小鸟也来唱歌啦,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出示课件5)教师示范演唱第二段说唱歌曲“温暖的太阳对我微微笑,可爱的小花对我微微笑,树上的小鸟也在叽叽叫,小朋友们都在微微笑。”

  (3)咦,刚才你们有没有听出来,太阳、小花、小鸟唱的歌和小朋友们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吗?

  (4)哦,原来小鸟、小花、太阳的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像说话一样说出来的,这就叫“说唱”。

  (5)那它们说了些什么呀?谁来说一说。教师根据幼儿说到的指着图谱,并带幼儿说唱。

  (6)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说一说吧。

  (7)老师不但会把太阳、小花、小鸟的歌说出来,我还会表演呢。(教师示范说唱表演)

  (8)刚才老师的表演,你最喜欢哪一个动作呀?(重点练习“微微笑”)

  (9)让我们看着图谱也来表演吧,师幼合作说唱表演。

  (10)让我们看着图谱、听着音乐来唱歌吧。(播放歌曲第二段)

  4、完整欣赏歌曲《野餐》。(出示课件6)

  野餐的歌真好听,我们再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完整歌曲)

  5、幼儿完整学唱歌曲《野餐》。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听着音乐一起来唱歌吧。

  6、幼儿即兴表演。

  你们的歌声真好听,让我们边唱边跳吧!老师来看一看,谁的"舞姿最漂亮?

  7、你们想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去野餐吗?那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去野餐吧。

奥尔夫音乐教案7

  教材分析:

  《毛毛虫和蝴蝶》选自奥尔夫音乐,两段体的结构非常鲜明,第 1 段为 2/4 拍,舒缓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毛毛虫爬行、做茧的过程;第 2 段为 3/4 拍,欢快活泼,表现了毛毛虫破茧成蝶、快乐飞舞的情景。音乐节奏对比鲜明,便于幼儿理解。本次活动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帮助幼儿学会倾听、感受、想象、表现音乐。乐曲配上有趣的儿歌,更有效地帮助幼儿了解旋律结构和情绪特点、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 AB 式的结构以及两段的不同节奏和情绪特点。

  2.能根据音乐的特点想象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并大胆地表达、表现。

  3.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动物生长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有毛毛虫变化成蝴蝶的知识经验。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纱巾、绸带若干。

  活动建议:

  一、引导幼儿倾听《毛毛虫和蝴蝶》,自由想象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感知乐曲 AB 式的结构及情绪特点。

  提问:乐曲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乐曲由几段组成两段一样吗? 小结:乐曲由两段组成,第 1 段舒缓,为两拍子;第 2 段欢快,为三拍子。

  二、请幼儿分段欣赏、感受音乐,尝试创编动作表现乐曲。

  (1)播放 A 段乐曲,朗通第 1 段儿歌,鼓励幼儿表现毛毛虫的.动作特点。

  提问:毛毛虫怎么爬?它会做什么?请幼儿创造性地用动作表现毛毛虫爬行、吃东西的样子,重点表现爬行时一伸一缩的动作。

  提问:吃饱了的毛毛虫又做了什么?变成了什么?请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毛毛虫吐丝造房子的情形,提醒幼儿慢慢地、轻轻地做动作。

  (2)播放 B 段乐曲,朗诵第 2 段儿歌,鼓励幼儿表现蝴蝶的动作特点。

  提问:毛毛虫变成蝴蝶后心情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破茧成蝶的快乐,提醒幼儿做蝴蝶飞舞的动作时要优美。

  三、请幼儿完整地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创造性地使用道具。

  (1)出示纱巾、绸带等,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可以怎么使用这些材料?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将纱巾作为毛毛虫的茧、蝴蝶的翅膀等。

  (2)请幼儿跟随音乐,自主地运用身体姿态和道具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小班绘本阅读主题《猪哥哥照镜子》祝晓隽公开课+配套PPT课件+教案+展板图

奥尔夫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 (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 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

  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案9

  活动内容:身体乐器活动目标:

  1、进一步区分对身体主要器官和部位的认识。

  2、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大胆地进行尝试表现为音乐伴奏。

  3、萌发喜欢打击类音乐活动。

  活动重点:

  能区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能发现身体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

  大胆用身体部位为音乐伴奏。

  活动准备

  1、乐器3件(圆舞板、响棒、铃鼓)

  2、嘴巴、手、脚图片各一张及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铃鼓乐器来跟你们做游戏,跟着铃鼓走走吧!(当铃鼓节奏快时,幼儿快些走,当铃鼓节奏慢时,幼儿慢些走)二、认识乐器,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听声音猜乐器。

  师:史老师还请来了其他的乐器宝宝,它们要跟小朋友玩个猜猜乐的游戏,一起来猜猜它们是谁?(出示圆舞板、响棒、铃鼓)2、引导幼儿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让幼儿说说。(依次讲讲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二、引导幼儿发现身体能发出声音的部位,逐步认识身体乐器。

  师:小朋友,不光我们的乐器你发出好听的声音,我们身上一些地方也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呢?你试试看,能不能让它发出声音来。

  幼儿尝试后并让幼儿说说自己身上哪个部位能发出声音,是怎么发出的如:嘴巴,当幼儿说出嘴巴的时候,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幼儿知道这是嘴巴乐器幼儿说说嘴巴除了小朋友说的一种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弹舌头、用力抿嘴)。幼儿集体练习幼儿想到的方法。手:可以拍手,也可以拍其他的身体部位。脚:碰脚、跺脚等。

  三、利用身体乐器给音乐伴奏。

  1、分部位给音乐伴奏(嘴、手、脚)

  2、游戏:看指令选身体乐器演奏师:小朋友,现在老师和你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这里的三张图做标记,等一下,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要边听边看我的指挥,我指到哪种身体乐器,你们就用哪种身体乐器演奏。

  3、演奏2—3边结束。

  四、结束活动。

  师:身体原来能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开火车离开教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三、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

  丫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案11

  目标:

  一、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应音乐的曲式。

  二、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音乐分析:

  1、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组曲》之《糖梅仙子》,是属于音乐欣赏。曲子是属于ABA曲式。

  2、曲子的由来:

  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芭蕾舞剧:

  糖梅仙子之舞

  阿什肯纳吉指挥皇家爱乐管弦乐团

  这两首是著名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第二幕的两首舞曲。

  背景是圣诞节的夜晚,剧中的小女孩梦见自己的圣诞礼物胡桃夹子,正和老鼠军队大战,正当老鼠快要获胜的时候,小女孩拿拖鞋向老鼠丢过去,因而打败老鼠军。这时候胡桃夹子也变成一位英俊的王子。王子为了答谢小女孩的救命之恩,就带她到由各种糖果做成的[糖梅仙国]宫殿中,享受可口的糖果。[糖梅仙子之舞]是小仙子们欢迎小女孩所跳的舞。

  3、已有的经验:

  早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音乐欣赏,是在主题《花儿的宴会》之《小草的春天》,它是来自海顿的《惊愕交响曲》。曲子的曲式是ABA’B’.

  4、本节课有模拟演奏,曲子里曾出现的乐器有:钢片琴(A段)、大提琴(前奏)、管乐吹奏(B段)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应音乐的曲式。

  难点: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

  1、是通过倾听、肢体感应、乐器的演奏。最后通过分组的模拟演奏来完成本节课重点的曲式感应。

  2、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表情、情境、好玩的游戏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并且体验活动的快乐,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3、整体的设置主要事为了解决这节课重点,难点则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

  队形及乐器的摆放:

  1、队形的顺序:

  队形一:分散在老师的周围(入场) 附(图1)

  队形二:半圆(课堂),分三组。附(图2)

  2、乐器的摆放:摆放在凳子的下方。附(图3)

  活动准备:

  1、音乐CD 、录音机 、响板、铃鼓 、手摇铃。

  2、幼儿游戏书、 故事图片、乐器图片(钢片琴、管乐)、凳子(半圆围好)

奥尔夫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听辨一种声音的音源;

  2、增强幼儿听辨音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碟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带领幼儿一起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让幼儿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以前都玩过哪些游戏?带领幼儿一起回忆,让幼儿对自己所玩的游戏能够有更深层的认识;

  (2)、我们所玩的游戏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呢?(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如:捉迷藏、抢椅子……

  同时请小朋友们把自己想到的这些游戏的玩法也告诉我们,对于能够大胆说出来的小朋友,教师应表示认可,给予鼓励。

  2、对我们刚才回忆到了我们以前所玩的游戏中,捉迷藏,通常我们所玩的过程中,都是一个人藏起来,而另一个人去找,今天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们把一个小朋友的眼睛蒙起来,让他去抓他身边的伙伴。

  3、规则:

  (1)、教师播放出音乐《听》,先让幼儿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

  (2)、教师出示铃鼓,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其余的幼儿都围在他的周围,教师在不同的位置拍打铃鼓,让蒙眼的幼儿听随声音的方向去抓身边的小朋友,鼓励每位幼儿都参与游戏中去,反复练习,互换游戏角色,感觉其中的乐趣。

奥尔夫音乐教案13

  教学目标:

  1、在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参与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教学重点:

  《小黄鸭合唱队》分为AB两个乐段。在A乐段中幼儿对“呷。呷呷。呷|叫—|”附点节奏的掌握。

  教学难点:

  在B乐段中引导幼儿进行分组唱,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增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了解幼儿有关分组的`经验。

  环境准备:

  1、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游泳队、唱歌队、泡泡队)

  2、ppt课件、《小黄鸭》音乐、吉他

  教学课时:25分钟

  教学理论依据:

  在当前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以主题内容、主题形式呈现的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应重新思考并形成的观念、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更新、教与学关系的处理、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作了大量的实践研究。音乐不是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旨在提高学生音乐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在教学上,我们要用音乐熏陶幼儿,让幼儿沉浸其中,将教学的知识点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和融合到音乐世界之中。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要突现幼儿的学习过程,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本活动创设了“小黄鸭合唱队”的情境,激发孩子们和小黄鸭合唱队一同到沙滩上去演出的情感,在与小黄鸭的一同歌唱和游戏中学习分组歌唱,并在歌唱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引入和体验

  (一)、看看猜猜。(媒体出现大浴缸)

  1、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

  (引导幼儿联想,如:鱼、乌龟、螃蟹、鸭子等)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感受和游戏

  (一)、听听说说(媒体出现小黄鸭)

  重点提问:

  1、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观察媒体,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外形、颜色等方面说说喜欢的原因)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

  (教师弹奏吉他歌唱A段第一遍,引导幼儿倾听歌词)

  3、追问:你听到了吗?我为什么喜欢这只小黄鸭?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听到的歌词,并随机带领幼儿摘句练唱“它陪我洗澡”“呷呷呷呷叫”)

  4、小结:是呀。我一个人洗澡真没劲,有了小黄鸭做伴和我一起玩水,真高兴。请你们来做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一起来做游戏吧。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A段一同做“玩水”的游戏1—2次,让幼儿充分感受附点节奏)

  5、你们是怎么玩水的?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玩水的不同方法,如:踩水、划水、拍水、滴水、洒水等等)

  6、小结:教师用*。**。*|*—|的节奏语言进行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在玩水游戏中尝试念出语言节奏,如:拍。呀拍。呀|拍—|、划。呀划。呀|划—|,帮助幼儿熟悉和掌握附点节奏)

  7、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听听幼儿随意学学小黄鸭的叫声,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用附点节奏来模仿小黄鸭的叫声)

  8、教师追问: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

  (教师此时放慢速度用吉他弹唱单句(1)呷呷呷呷|叫—|(2)呷。呷呷。呷|叫—|,请幼儿进行分辨,以检验和巩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

  9、教师追问:小黄鸭可能在说什么?

  (教师在此时引导幼儿加入情景,尝试轻声或大声地歌唱单句呷。呷呷。呷|叫—|。如:小黄鸭要过生日,要小声许愿;小黄鸭要跟远方的朋友打招呼,声音响一点等等)

  10、师生合唱A段2遍。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时指导,如:节奏不稳,歌唱1—2遍歌曲A段。)

  (二)、玩玩唱唱

  重点提问:

  1、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

  (引导幼儿说说小黄鸭可能有什么本领)

  2、请你来听一听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教师吉他完整弹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播放ppt,ppt画面呈现的内容必须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3、追问:我的小黄鸭有什么本领?

  (引导幼儿将听到的歌词“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说出来,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摘句练唱)

  4、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

  (教师引导幼儿在“它会游”“它会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根据适当节奏添加象声词“哗哗”“嘎嘎”“bobobo”)

  5、你听出来小黄鸭吹的泡泡时往哪儿飞的吗?

  (在“它会吹许多泡泡”后添加象声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加上象声词上行和下行的练习,增强幼儿的参与性和游戏性,同时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歌曲的乐曲终止感觉)

  6、这样一来这首歌更有趣了,一齐来唱唱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一遍,同时可以播放PPT,用画面来提醒歌词)

  7、你们的歌声把一群小黄鸭都吸引来了,瞧瞧来了几只?

  (引导幼儿观察媒体,出现许多小黄鸭,引导幼儿数一数)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分组歌唱

  (一)、齐唱练习

  重点提问:

  1、这是一个小黄鸭合唱队,想邀请你们参加他们的合唱队,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师生共同歌唱歌曲AB第二遍,点击ppt,提示幼儿跟着多媒体合唱)

  2、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么打扮的呀!

  (媒体出现6只小黄鸭,有1只戴着泳帽、2只戴着领带、3只戴着墨镜)

  3、沙滩到了,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说说不同的分组方法,如可以按照泳帽、墨镜、领带或颜色的方法来分三组;可以按照装饰物的颜色来分组。同时教师出示可站立的立体分组标志)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

  (ppt媒体出现分组完毕的小黄鸭合唱队)

  5、这下可以演出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分成三组以后每一组的人都太少了,声音不够亮,后面的观众听不见,你们能去帮助他们吗?

  (从情感上激发幼儿帮助小黄鸭,参加合唱队的愿望)

  6、那么赶快让我们去参加吧!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

  (幼儿自由选择参加的泡泡队、游泳队和歌唱队来进行分组唱)

  7、小黄鸭合唱队准备好了,我们来排练一下吧!怎么唱呢?“它会游”哪组唱?“它会唱”哪组唱?“它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前面一段谁来唱?

  (师生共同讨论分组唱的规则,听伴奏变换形式完整歌唱2遍AB)

  8、正式表演的时间到了,我们快来表演吧!

  (师生共同听伴奏分组歌唱AB第三遍)

  专家点评

  (王莉娟上海市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上海市十佳中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小黄鸭》是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是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A段歌曲以小黄鸭附点节奏的叫声为主要歌词内容。B段歌曲的歌词反复两遍,旋律稍有变化,第一遍的结尾由上行旋律推进,第二遍的结尾由下行旋律结束。

  教师在活动中紧紧抓住了歌曲的这些特点,将AB两个乐段分别创设为“我喜欢的小黄鸭”和“小黄鸭本领大”的两个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进行学唱。教师将活动环节设定为AB两个乐段分开学习的方式。

  A段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学唱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先通过反复倾听音乐并模仿小鸭的动作让幼儿熟悉旋律。再通过两只小鸭不同叫声(*均的四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听辩来进行模仿学习小黄鸭的叫声(附点节奏)。最后通过边唱边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反复练习,让孩子们尽情、快乐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小黄鸭拍水、玩水、翘尾巴、泼水的动作,加强幼儿对附点节奏的掌握。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段歌曲的歌词以小黄鸭的本领为主,学唱时教师加入了媒体的演绎,让幼儿能快速的理解和记忆歌词。并且通过小黄鸭朝不同方向吹泡泡的方式示范了两段结尾处旋律上行和下行的不同,让幼儿在学小黄鸭吹泡泡的过程中很快解决了歌曲演唱的难点。就分组唱的形式来说,教师让幼儿参加到“小黄鸭合唱队”之中,利用可以站立的分组标志,让幼儿自由选择想加入的队伍,经过师生共同的规则讨论,得出了歌唱的规则:A段由大家来歌唱,B段分组唱,即游泳队唱“它会游,哗哗”,歌唱队唱“它会唱,嘎嘎”,泡泡队唱“它会吹许多泡泡,Bo~bo~bo~bo~”。为了让三组幼儿能够衔接得更加好,教师充当了指挥的角色,让歌唱的衔接更为自然和顺畅。在轻松、自然地歌唱中,孩子快乐地掌握了歌唱的要领。

  整个活动设计巧妙,演绎流畅,不愧为一个歌唱教学的好范例。

奥尔夫音乐教案14

  1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奥尔夫音乐教案。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奥尔夫音乐教案教学准备: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干、百宝盒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奥尔夫音乐教案教学过程:、

  1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引导幼儿:"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宝盒,里边有好多的宝贝。"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很认真的闻一闻,"好香呀,里头好象有很特别的好东西…"

  2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幼儿围圈坐好。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老师的这个百宝盒里有好多的味道,小朋友也肯定吃过很多不同味道的东西吧,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尝一种味道,但是请大家悄悄的不要说话,记住自己的味道。"

  3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4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刚才老师让大用表情来表现味道。现在请大家每人到老师这里来再尝一种味道,然后在老师面前的一堆乐器里选一件来演奏,以表达你尝的味道的感觉。其他小朋友来猜他尝的是什么味道。"

  5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案15

  一.音乐活动名称:《粉刷匠》

  二.音乐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三.音乐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四.音乐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五.音乐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 23 4︱5-︱5 43 2︱1-‖

  小朋友们 好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 23 4︱5-︱5 43 2︱1-‖

  老 师好老 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动作节奏配音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 ×│×× ××│×-‖)

  唰唰 唰唰 唰唰 唰 唰唰 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1.音乐律动表演(重复4遍)

  第一个乐句:双手伸直于胸前做上下交替粉刷动作

  第二个乐句:双手叉腰,双肩做上下耸动动作

  第三个乐句:双手叉腰,屁股左右扭动动作

  第四个乐句:双手并拢,手心朝向脸部,做画圆式动作;最后双手于胸前摊开(变呀变了样时)

  2.身体不同部位创编粉刷律动

  ①师:“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啊?”(手)

  “大家想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粉刷呢?(胳膊、肩膀、后背、腿等)我们跟着粉刷音乐都试一试吧!“

  ②小朋友模仿老师分别随音乐做不同部位粉刷的动作

  F.爱的叮咛(4分):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

  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帮帮宝提示:

  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奥尔夫音乐教案16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奥尔夫音乐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习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习,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习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了。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习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17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如跺脚与拍手。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如: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小黄 狗, 眼睛 花 天天 都要 去看 花,

  我爱 花 我看 花 就是 不要 去摘 花

  2、语词的呼应:

  问:小黄 狗 怎样 叫 ? 答:汪汪汪 汪汪汪汪 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

  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

  一组:说白节奏型 一组: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习

  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 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案18

  目标

  1、初步学习默唱,运用多种方式感应乐曲的节拍。2、通过律动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准备

  铃鼓、图谱

  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以给国王送礼物的形式,听音乐做“扛、背、抱”等动作。

  二、肢体动作

  幼儿假装睡觉,按教师指定的地方动动肢体并作相应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没?”(小眼睛、小手、小脑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乐律动

  1、全曲欣赏一次。只听音乐,教师唱歌词,不做动作。

  2、你都听到小精灵哪里动起来了?幼儿回答后出示图谱。并引导幼儿唱一唱。

  4、跟着音乐试一试。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乐中,谁不见了,你们仔细听一听。

  1、借助图谱分段欣赏并学习默唱(注:老师清唱)

  幼儿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试着唱一唱,看到无旋律部分捂住嘴巴。同样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两遍。

  五、创编动作并唱一唱

  “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动一动?”

  幼儿说(教师试着画图谱)后试着唱一唱并和音乐来一遍

  六、乐器演奏

  1、让你的铃鼓动起来:

  a、摇----放头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师走步,幼儿敲出相应的节奏。

  2、为音乐伴奏

  语词的地方轻拨铃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听音乐出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5)

——奥尔夫音乐小结3篇

奥尔夫音乐小结1

  小一班的小朋友做为展示活动中最小的年龄组,圆满成功的完成了展示活动,为接下来其他的小班开了一个好头。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幼儿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来策划本次活动的。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在编排这次展示活动中,我把每一个表演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可以说也是一次创新,孩子们的参与意识高了,每次练习都是乐此不疲。

  活动中,孩子们认真的态度感动着每一位家长,憨太可掬的样子逗得在场的观众棒腹大笑。尽管我们的年纪小,尽管我们仅仅学习了一学期奥尔夫音乐,但我们的表现是出色的,这离不开园领导和家长的关心、支持与帮助。在组织活动期间,*、园长经常到我们班,鼓励我们,为我们出谋划策。负责奥尔夫音乐活动的战干事为我们跑前跑后。家长们也全力以赴支持我们,帮助我们提供音响、灯光等。同时,我们的家长送来了感谢信与鲜花,活动结束后,我们的家长在班级博客上留言到: 如果有人现在问我今天参加奥尔夫音乐展示会的心情和表现,我可以完全毫不保留的说:最开始是目瞪口呆!呆若木鸡!瞠目结舌!然后是由衷的大声喝彩!而且我可以大声地自豪地说“我的宝贝真棒!我为你喝彩!” 真的太出乎意料了,真的太想不到了,真的太激动了!没想到三位老师把这些如此顽劣的孩子训练成这么有素质的孩子!看着丫丫有节奏的和着音乐起舞,我的眼泪在一瞬间涌出!这是她人生起点中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开端啊!看着孩子和音乐融为一体,仿佛舞台上只有她一个人的那种专注、执著的表情,我真的感到孩子找到了自信!这也许就是她人生感知新的升华……。

  看到家长的留言,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一如既往支持帮助我们的家长,我们要努力、努力、再努力——祝福我们的孩子健康向上,祝福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祝福蓝天幼儿园明天会更好!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6)

——奥尔夫音乐中班音乐活动教案3篇

奥尔夫音乐中班音乐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听辨声音的长、短。

  2、让幼儿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3、会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声音的长短变化,体验声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有趣的声音》、《火车开啦》。

  2、图谱。

  3、乐器。

  活动过程:

  一、声音游戏。

  1、在音乐《火车开啦》中,和幼儿玩"开火车"游戏,让幼儿说说:到站时,听到了什么声音?火车开动时是什么声音?说出哪个声音长(短)?

  有哪些小动物来了?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然后模仿叫声及动作。如:。

  (小小猫;喵—小狗:汪汪汪汪)让幼儿说出谁的声音长(短)?

  小羊:咩—咩—小鸡:叽叽叽叽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并模仿,知道谁的声音长(短)?

  (启发:动物园里、大街上、厨房里、天空中——4———5人)

  二、肢体游戏。

  1、听音乐《有趣的声音》,鼓励幼儿模仿音效,让幼儿说出听到了哪些声音,哪个声音长?哪个声音短?

  2、小结:我们生活中的声音,有长也有短,老师用一根长纸条表示长音,如:喵—;把这根长纸条剪成两段,就变成两个短音,如:汪汪;出示纸条,让幼儿形象理解。

  3、启发幼儿用肢体表现长短不同的声音,如:长音,伸长手臂;短音时,握拳手臂收回。

  4、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演奏声音的长短节奏。如:拍手、踏脚、摇头—————

  三、节奏游戏。

  1、认识乐器:三角铁、木鱼,知道名称和用法。

  2、让幼儿用自己手里的乐器敲出声音,说出是长音还是短音。

  3、出示节奏谱《不一样的声音》,a组幼儿用三角铁演奏长音,b组幼儿用身体动作(拍手、踏脚————)演奏短音。然后b组幼儿用木鱼演奏短音,a组幼儿用身体动作(踏脚、开枪、敲鼓———)演奏短音。

  4、a、b组看图谱分段演奏。

  四、活动小结。

  我们周围有许多长短不同的声音,音乐就是由很多长短不同声音组成的。

  开火车出教室,去寻找外面不一样的声音。

奥尔夫音乐中班音乐活动教案2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老师)××××│×××(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贝贝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34︱5—︱5432︱1—‖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小朋友)唱:1234︱5—︱5432︱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

  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奥尔夫音乐中班音乐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流程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

  1、幼儿建设花园:“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花园——)“那的花园在哪儿呢?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

  1、了解: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一起玩了。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7)

——奥尔夫音乐教学工作计划3篇

奥尔夫音乐教学工作计划1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本册教材依据教育部20__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而成。为更好体现音乐教学特色,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关注学生成长,始终保持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音乐教学价值,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年级,根据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已养成了一定的音乐学习习惯,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都有了一定的积累。聆听音乐有意注意的时间较以往加长,且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他们不失活泼好动的天性,对音乐的学习仍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此阶段的学生开始进入变声期。班级齐唱时显得不再是那么的整齐嘹亮,而是声音略显暗淡,音色不再是特别的统一。这是因为,变声期的学生歌唱心理上出现了障碍,此时一定要疏导他们的心理,克服歌唱时的困难,指导他们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同时,充分利用课内外教材,带领学生感受中外优秀的民族音乐。在聆听中感悟,从艺术熏陶中接受积极地思想教育。

  二、教材分析

  教材依据课标精神,进行了合理的编排设计。十一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另外还有期末自测的音乐宫。

  本册教材,为实现课标理念和音乐课程的价值,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作品的选择兼顾中外,融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于一体,注重歌曲的歌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各项音乐活动中,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体验,在想象中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中外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难点: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初步的音乐知识;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鼓励学生积极的歌唱,创造性的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内容。

  四、教学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及群体合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学期按照课标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科特点,体现课标理念,要求如下。

  1、歌唱部分:

  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保护变声期的学生,要求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抓住课堂教学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正确把握歌曲情绪,乐于创造性的表现音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通过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歌曲不同的表现形式,指导鉴赏,发挥小组的评价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协作精神,并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了解多彩的中外民歌。蒙古民歌的长短调、民族小调和劳动号子;我国的一种民间歌舞——秧歌,学习基本的秧歌步。

  (2)认识弱起小节。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听辨音乐元素为歌乐曲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及聆听着内心情感的共鸣。

  (2)认识蒙古族民族乐器“马头琴”,感受其所特有的音色特点;聆听音乐实践体验蒙族《筷子舞》。

  (3)了解作曲家:刘炽、普契尼、迪卡斯、张寒晖等。

  (4)了解歌乐曲的表现形式;能准确指出合唱队形中指挥、领唱及各声部所在位置;聆听交响诗及打击乐器演奏的《三个小和尚》,感受乐器音色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等。

  六、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标精神,钻研教材内容,精心备好每一课。

  2、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3、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4、突出教学各领域之间的联系,创造性的拓展,促进多元化的音乐教学。

  5、面向全体,建立*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因材施教。

  6、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操作技巧,更好的辅助教学。

  7、健全评价机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合理的评价。

  8、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搭建*台。

  9、不断加强个人基本功练习,多汲取营养阅读有关书籍,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在增强自身教学基本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文学修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工作计划2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将结合新课程音乐教育论,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统合幼儿音乐,舞蹈等多元艺术。带领孩子进入音乐听,说,唱,跳,演的欢乐世界,提供孩子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

  一、教学目标:

  1、音乐游戏。

  (1)了解音乐结构、音乐内容。

  (2)按规则、节拍进行音乐游戏。

  (3)主动参与游戏。

  2、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的形象内容,情感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奏,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同节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3、使用固定节奏型,随熟悉的歌曲或乐器演奏,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乐.

  4、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色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体验倾听和欢赏活动的快乐。

  5、歌词、舞蹈创编。

  (1)能大胆地对歌词进行改编。

  (2)在理解歌词后,能大胆地根据歌词创编舞蹈。

  利用每次学习新歌的机会,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串连为舞蹈,从而激发幼儿创编动作的愿望。

  二、时间安排

  三月:学习玩音乐游戏。

  四月:能遵守音乐游戏规则进行音乐游戏。

  五月:能遵守音乐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并了解音乐的内容。六月:能大胆地为歌词进行改编、创编舞蹈动作。

  七月:对歌词改编、创编舞蹈动作后,能大胆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

  三、成果预计

  幼儿能够积极地、遵守游戏规则参加音乐游戏,并能理解音乐的内容及结构。能大胆地对歌词进行改编、创编,利用已学的舞蹈动作创编舞蹈,并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演以及主动与人合作表演。

奥尔夫音乐教学工作计划3

  音乐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能够陶冶学生情操、让健康、优美、活泼和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去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德育方面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传道”的教师必先“具道”。

  要以学校生态化绿色教育为理念,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最终目标培养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让家长和社会满意的魅力学生。

  1、严格遵守学校各项制度,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规范和要求。要求自己,不做有悖于教育的事情,坚决抵制一切歪理邪说。

  2、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去喜欢音乐,热爱音乐。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语言上不挖苦学生,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在工作中对学生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微笑、多一分真爱、多一分严谨,多一分热情,多一分耐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影响孩子上课的热情。严格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教师威信。

  3、同事之间和谐相处,评价工作做到客观、公正。配合学校抓好学生的安全工作。视自己为学校的主人,每时每刻都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4、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运用恰当的手法让孩子懂得真、善、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工作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注重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2、坚持听课,尤其是组内其她教师的课,学习他人的宝贵的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加以纠正和改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

  3、突出音乐学科特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技能,从基础学起,让更多的孩子在*时的歌唱中找到乐趣,逐渐感受声乐的魅力。通过辅导学生演唱,掌握歌唱的技巧,培养学生的音高意识。

  4、在课外书中找些孩子们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培养孩子的演唱情绪。

  三、艺术工作

  遵循着学校生态化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让每一个孩子在各类艺术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

  1、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任务,还要迎接艺术节的参演工作……

  2、认真对待学生的兴趣小组工作。让学生在自己的艺术课堂上学有所得,收获成果。

  3、配合学校和各班集体完成艺术教育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常做常新,我会一如既往,在自己本职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体现出高质的教学、做人的雅量以及极高的自身修养,真正体现出教育工作者的风采!


奥尔夫音乐教案(扩展8)

——奥尔夫音乐培训心得体会 (菁选3篇)

奥尔夫音乐培训心得体会1

  赴哈尔滨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本着多听、多看、多学、多想的心态,度过了令人激动的五天!东三省的音乐课,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优势!黑龙江的课整体来说比较大胆,教学路子不拘一格,尽管有很多争议,但在争议中又拌着一定的吸引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吉林的课,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完整性、以“情”来贯穿课堂是吉林音乐课的一大特色!而我们辽宁的课,思路清晰、课堂活跃、在这次活动中,整体来看是独占鳌头了。

  从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的"角度来讲,我主要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音乐的完整性

  在歌曲教学时,少兜圈子,直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但并不是说,教师要一遍一遍地把歌曲播放给学生听!我认为,在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之后,以后每一次的重复听,都要有目的地加进一些新东西!这些“新东西”不仅要吸引学生,更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当然,不同的课,要有不同的方法,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摸索。

  二、音乐与人文的结合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有这样的指导:“提倡学科综合”、“倡导多元文化”。而在吴斌教授的讲座中,他所说的困扰音乐教师八大问题中,就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具体教学中,如何把握好音乐主题与人文知识的关系——前提是我们上的是音乐课!我的理解是:人文知识要有,但必须要突出音乐的主体性——再多知识的介绍,也是为音乐服务。

  如果说黑直线代表音乐,那么围绕它的红曲线,就是相关的文化。

  而决不能将两者分得太远,造成两大块的感觉,那样就不象音乐课了。

  三、教师的课堂教态

  我们在课堂上一直对学生表现得亲和、友善、鼓励。而黑龙江的一位男老师非常大胆,在此基础之上,他让学生坐着、站着、蹲着上课,他自己也搬了一个凳子坐在学生中间,场面十分像《音乐之声》中玛瑞雅在绿色的山坡上,带领孩子学习歌曲的镜头。让我们听课的人看起来都非常舒服。但教师坐着上课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本人不反对。我认为在一节课上,该站就站、该坐就坐,完全看教学情境需要,只要不耽误教学,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就好!当然,我极力反对一直坐着上课,那不成专家报告了!

  本次学习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我会努力寻找自身的不足,和自己的前进方向。争取让自己在教学中,更进一步!

  再一次真诚地谢谢陈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谢谢!

奥尔夫音乐培训心得体会2

  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陶冶情操的艺术,美妙的音乐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成为了经典。欣赏音乐,使我们的心情愉悦,荡涤心灵的疲劳,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回到过去那纯真年代,欣赏音乐,让我们暂时放下尔虞我诈的功利心态,融入神奇的音乐世界,在那里,没有激烈的竞争,没有为了利益厮杀的画面,留给我们的,只有那一个个悦动的音符和宛转的旋律。欣赏音乐,进入最纯洁的世界,在那里,你剩下的只是一颗聆听的心,别无他物……

  选择音乐欣赏这门课程,是为了在繁忙的课程学习中留给自己一个休息的空间,一张徜徉于音乐世界的门票,一次和音乐面对面接触的交流。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懂得音乐欣赏,只知道苦读于课本海洋中,那么他的人格也许不是健全的,我们从小就在倡导德,智,体,美,劳的口号中成长,缺一不可,音乐欣赏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候,音乐欣赏就是一种心灵疗伤的过程,所以,请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暂时停下来,静静地欣赏音乐,然后带着满格的心灵电池,继续上路,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去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

  每一次的音乐课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贝多芬,莫扎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不同的作曲家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受,我喜欢《土耳其进行曲》的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第一小乐段是富于东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壮的进行曲,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使人豁然开朗,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曲调在A大调上进行,使乐曲显得壮丽辉煌,气势磅礴,音调继续发展,曲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了全曲。我也喜欢《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乐曲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音乐主题优美动听,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现出华丽、高雅的格调。这样美妙的旋律下,这样一种音乐氛围下,你会感觉到自己会随着音乐跌宕起伏,进入作曲家当时的情景中,那些困扰你的烦恼和不安,暂时都被抛弃到一边去了,陪伴你的只剩下让你如痴如醉的音乐。

  音乐是愈合心灵的良药,当你低沉消极的时候,当你郁郁寡欢的时候,打开音乐盒,静静地聆听美妙的曲子,你会慢慢感觉到心灵的细微变化,不再为了琐事低沉,不再为了不得意而终日抑郁不已,那是音乐在修复你的心灵创伤,音乐在吞噬你的不快乐细胞,它在你心中播撒下快乐的种子,这是音乐的特有功效,是无声无息的,你所感觉到的只是觉得解脱了许多,不再那么迷茫和看不开,而是对生活重新有了美好的展望,你渐渐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消极低沉终究不是长远的办法,这就是音乐欣赏的神奇疗效,它就像你的心理咨询师,在你伤感的时候来到你的身边,用美妙的旋律给你驱逐烦恼,在你快乐的时候给你乐上添乐。音乐欣赏,不仅仅是只有在快乐的时候,更多时候,我们选择了一个人静静地呆着。这时候,音乐就是陪伴你的朋友,它知道你需要什么,它懂得怎样去给你疗伤,你所要做的,就是闭上眼,融入音乐世界,忘记一切,重新让自己坚强,给自己力量。

  音乐使人年轻,那种青春的活力会一直伴着你,如果你经常聆听音乐,同样年轻的还有你的那颗心,永远不老的心。我们的音乐欣赏课齐老师,她上课永远那么充满激情,言语间的谈吐都是那么充满活力,不管是和同学交流还是自己讲课,让我们知道了音乐的无穷魅力,带给你的不只是愉悦,更有心灵的永葆青春。

  音乐是美的,美的东西总能感染人也去向往美,追求美,并享受美。音乐能带给人愉悦的心情,使人身心放松,陶冶人的情操,甚至还能发散人们的思维。欣赏音乐并不是要求我们都要成为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我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人需要知“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接近音乐,会被她的神秘所吸引;聆听音乐,会因她的魅力而倾倒;融入音乐,会为她的多彩而感叹。音乐还可以更美,美到让人“三日不知肉味”,美到“此曲只应天上有”。工作劳顿时,一曲悠扬的萨克斯,可以让人忘却疲惫;精神不振时,一场音乐会,能够让人精神焕发;朋友聚会时,一曲熟悉的曲子,会让大家回到过去;恋爱约会时,一段煽情的舞曲,会使男女心中迸发出激情的火花。音乐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没有了音乐,世界便失去了自己的本色,人生也失去了原来的乐趣。

  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大学教育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就业技能强调较多,忽视了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大学生的自我修养必须是全方位的,不单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进行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

  这学期的音乐欣赏课虽然结束了,但是音乐欣赏的兴趣不会消失,并且会在快乐抑或悲伤的时候陪伴着我。生活中缺少了音乐,就如烹饪美食的时候少了调味料,食之无味。音乐就是我们的生活调色板,欣赏美妙的音乐,进入音符的世界,徜徉于静谧的音乐殿堂,洗涤自己的灵魂,忘却一切烦恼,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只要活着,音乐欣赏的脚步就不会停息,只有快乐地活着,有音乐的伴随,人生才能活出应有的精彩。

奥尔夫音乐培训心得体会3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以前只是听说过但是对这个音乐体系一无所知。很荣幸能参加这次的培训,让我了解奥尔夫音乐。

  回想自己以前组织的音乐活动,最多的就是填鸭式教会孩子一首歌曲。偶尔也会以游戏的`方式教孩子,但是孩子学到的东西很有限,除了一首歌似乎没有其他什么了。

  然而这次的培训让我知道了,哪怕是一首超级简单的《母鸭带小鸭》也可以变成一节很有意思的课。根据节奏利用呼啦圈带孩子进入情境,在玩中巩固节奏让孩子们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两种不同的速度。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些节奏游戏,虽然没有强调让孩子唱歌,但是一节活动下来孩子们都会唱了。

  好多节课听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节课有好多可挖掘利用的地方,有好多的游戏形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让幼儿在音乐中感知、体验。

  还有一点就是奥尔夫的“人体乐器”。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很注意让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的综合性,将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极大兴趣,从而提高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

推荐访问:教案 奥尔夫 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1 奥尔夫音乐教案100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1500字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班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