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5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做人民群众贴心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专题学习发言材料 目录 第一个问题,&ldquo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做人民群众贴心人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专题学习发言材料
目录
第一个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 2 (一)“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含义。
............................................................... 2 (二)传统“民本”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2 (三)现代“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形成。
........................................................ 3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 4 (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解决当前贫富差距过大的必然要求。
...... 5 (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
.................................................................................................................. 7 (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深刻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必然选择。
.. 8 第三个问题,如何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 9 (一)坚定理想信念,在增强党性、提升修养上狠下功夫。
........................ 10 (二)强化宗旨意识,在执法为民、服务群众上狠下功夫。
........................ 11 (三)坚持求真务实,在勇于担当、扎实苦干上狠下功夫。
........................ 13
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我感到很高兴,也很荣幸。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以及所学所悟,在培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方面谈几点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主要谈三点: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含义及
发展历程;二是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三是如何结合实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第一个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含义及发展历程。
( ( 一 )“ 以人民为中心 ” 理念的含义。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概括起来就是民本理念,是现代学术界为了理论研究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内涵极其丰富,影响非常广泛,许多学术争论源于对这个概念的不同理解,但其最本质的内涵是一致的,核心思想都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都是“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 ( 二) ) 传统 “ 民本 ” 思想的产生 与发展。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萌芽商周时期,当时的领导者已开始从夏、商的亡国以及现实的斗争中,初步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开始重视民的力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加剧,民众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显示出来。孔子较早地提出了重民、富民思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和仁政学说,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本”思想体系。汉唐时期,民为邦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李世民总结隋亡教训,悟出必须做到“国以民为本”。明清时期,民本思想更加完善,对民众的力量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其民本哲学思想有鲜明的民主因素。
( ( 三) ) 现代 “ 以人民为中心 ” 理念 的形成。现代“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是以现代民主思想为基本前提,其主旨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都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充分展示了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目的的深刻的价值内涵,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具体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就在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和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一方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腐败分子和既得利益集团发起了凌厉攻势和斗争,使我们党在关键时刻实现了自我净化;另一方面,以强大的国家力量,
向贫困和落后持续精准发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纵观古今发展史可以看出,“民本”思想是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维护政权和治理国家的重要统治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科学地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始终将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98 年来,“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到人民、念念不忘人民,充满了真挚的为民情怀。可以说,我们党的“民本”理念是一脉相否 以贯之的,自始自终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点和性质与以往历朝历代是有本质区别的。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认识上的清醒才能
保证行动上的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的问题,做到思想上真认同、行动上真实践。
( ( 一) ) 贯彻 “ 以人民为中心 ” 理念,是解决当前贫富差距过大的必然要求。大家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把这一条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就是要提醒大家贫富差距过大这个问题非但不容忽视,而且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当今世界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危险线。衡量贫富差距,经济学家通常用“基尼系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系数在 0 和 1 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标准如下:低于 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 表示比较平均;0.3-0.4 表示相对合理;0.4-0.5 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杭州 G20 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在世界基尼系数已经达到 0.7 左右,超过了公认的 0.6 危险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其次,我国的贫富差距也超过了警戒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 0.462,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 贫富差距警戒线。通俗地讲,也就是说中国社会顶端 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 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 1%左右。第三,贫富差距过大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谈到贫富差距问题,大家不要觉得这个问题离
我们很遥远,其实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一九四二》,说的是 1942 年河南出现天灾大旱,又恰逢抗日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没有做好民生工作,一个大地主为躲避天灾和战乱,携家人由最初的避难而逐步沦为逃荒、难民和家破人亡的凄惨过程。我说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问题,如果社会上只有一群人富裕的话,这个社会是不安全的,他富裕的时间可能很短暂,碰上大灾大难,富人很可能短时间内就一贫如洗。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来自各个部门还有基层的领导同志,特别富裕可能谈不上,但总算有体面的工作,生活水平也属于中间层。一旦社会不稳定,出现大的动荡,富人和不可告人致富的官员必定首当其冲,我们也会受到牵连。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社保是民生之依,分配是民生之源,住房是民生之安,稳定是民生之盾。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前进动力和奋斗目标。我们党在保障民生、抗击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挺身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在,希望就在”,这是人民群众的肺腑之言,更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谆谆誓言。我们只
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才能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最大限度地帮助弱势群体尽快致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 ( 二) ) 贯彻 “ 以人民为中心 ” 理念,是新形势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危险。一旦背离了人民,抛弃了“民本”理念,党就失去了最广泛的执政基础,党的堡垒必将不攻自破。举个例子,我党初到延安时,个别群常的~征粮政策”不理解、有意见。有一次开会,突然大风暴雨,一个炸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柱子,劈死了一个参会的〇〇长,还劈死了农民的一头驴。对这件事情有的群众造谣、传谣。保卫部门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调查。毛主席知道以后,立即阻止了调查,并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调研发现,延安地区靠天吃饭,地薄欠收,党的“征粮政策”让农民负担过重,干部作风脱离了群众,老百姓有怨言,后来掀起的“大生产运动”与
“整风运动”,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传唱大江南北的“南泥湾、好地方”的歌曲就是对当时革命生产活动的赞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任何艰苦时期都满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有着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着想的高度思想觉悟,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更应该有这种“为民”的思想觉悟和行动自觉。
( ( 三) ) 贯彻 “ 以人民为中心 ” 理念,是深刻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必然选择。从成功的经验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现实的选择,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终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靠的就是善于团结和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靠的就是一系列得民心、顺民意的举措,让我们党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从失败的教训来看,最典型的就是苏联解体,1991 年,有着 93 年历史、1500 万党员、执政74 年的前苏联共产党一夜间红旗落地、分崩离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由“人民公仆”蜕变成“人民主人”,领导阶层成了特权阶层,党群、干群关系从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鱼肉关系,从而导致苏共垮台时苏联人民冷眼旁观、无动于衷,甚至不少民众出现在对立的营垒中。具体的情况,推荐大家看看《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周年
祭》这个纪录片,苏联解体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倒退,工厂停产、工人 失业,社会治安混乱,苏联社会主义大厦轰然倒塌。苏联体制僵化、经济衰退,领导人因素和外部和平演变看似罪魁祸首,但腐败导致党衰国亡也是重要原因。苏联各级干部的特权现象早就存在,二次大战后逐渐形成为特权阶层,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更形成一个个“官僚氏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使执政党与民众之前隔阂越来越大,民心尽失。有一种观点认为,搞垮苏联的不是反共分子,不是外国敌对势力,也不是戈尔巴乔夫个人,而是这些官僚特权阶层为维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而造成的。具体地说,20 世纪 80年代末,这个集团羽翼已经丰满,他们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此时,他们急切希望共产党的垮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以便通过国家制度的公开变更,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苏联解体的教训极为深刻惨痛,值得我们深思和引以为戒。这从另一方面,也更说明了我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个问题,如何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当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大家要紧
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在各自岗位上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 ( 一) ) 坚定理想信念, 在增强党性、提升修养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践行“民本”理念,必须首先补足“精神之钙”,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一是保持正确的价值追求。仔细想来,人生短短几十年,有的人流芳百世,有的人遗臭万年,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就是价值追求问题。金钱、权力都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走,唯有名节、尊严最可贵。要立志做大事,不能立志做大官。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干事创业、为民服务、保障人民安居东业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决不能贪图享乐、以权谋私。二是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事关政治方向、根本原则...
篇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2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研讨发言 当前,全市全区正在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按照要求,我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问题查摆。通过集中学习,就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个人觉得要做好以下几点:一、以人民为中心首先个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我认为首先必须强化自身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为民服务先进典型焦裕禄、孔繁森、沈浩、魏晶晶、王敏等人的先进事迹时,可以看出他们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若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坚定,何谈“以人民为中心”。要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做到“三要”。
。
一是理想信念要融于魂。要将理想信念融入自己的魂魄和血脉,拒绝思想滑坡、党性迷失、“三观”错位,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坚强后盾,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自觉把个人定位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精神,努力奋斗,善作善成。
二是浩然正气要铭于心。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信念意志坚定,那么歪风邪气就侵蚀不了,展露在外的就是他涵养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信念坚定才能立场坚定,才能有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如果在信念立场上发生了动摇,就必然会
美丑不辨、对错不分、是非不明,那么你肩负的政治责任就无从谈起,为民工作就无从抓起。作为一名乡镇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必须要有浩然正气,对极个别无视群众利益,屁股不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干部,必须及时果断地进行处理,该调整岗位的调整岗位,该组织处理的组织处理,情节严重需要动纪的不能心慈手软,这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更是对群众负责。
三是严守规矩要践于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通过此次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党员干部要更加自觉对照党章党规宪法,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查找差距、检视不足,从政治意识、政治纪律等方面,经常相互咬耳扯袖、提醒警醒,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真正把学习教育铭记于心,引导、督促自己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生命线,不断洗涤思想、净化灵魂,真正要把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坚决站稳群众立场,做到开展工作围绕群众、解决问题换位思考、思想工作将心比心。
二、要有实干的担当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必须带头公道正派、一心为民,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尽责,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否则,群众口号喊得震天响,一天到晚看似忙的不亦乐乎,什么问题没解决,也是等于零。
一是勇于斗争精神。基层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守牢永跟党走的一颗红心,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把好方向舵,标准定盘星。要练就明辨是非的一双慧眼,强化底线思维和群众视角,精准识别、提前干预,练就“孙大圣”那样的“ 金睛火眼”。要铸造应对挑战的一副铁肩,时刻保持斗争精神,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到孙岗工作近 10 个月时间,因为孙岗乡是开发区的主阵地,过去征迁遗留下来不少矛盾问题,需要尽快破解化解,有些顽疾处理起来还是比较棘手的,这些都需要勇于斗争,敢于斗争。
二是弘扬实干精神。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所有工作都是靠人做的,而基层工作,特别是群众工作,很多又是做人的工作的,是一项政治性极强的工作。所有基层干部也必须要有很强的政治素质,要能准确理解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把中央及省市区委的要求体现到具体的行动上,时刻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想有效化解群众矛盾,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必须弘扬实干精神,深入群众中去,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客观准确的做出正确研判。
三是培树担当精神。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员干部有了担当,群众的心里才会有底,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我们不仅要主动担当,从源头上下功夫,加强党性锻炼,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还要善于担当,
从素质锤炼上下功夫,在“急难险重”一线锻炼、磨砺,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处理群众诉求,必须按照区委赵珞书记要求的做到“三个不欠”,也就是符合政策的及时兑现政策,不欠政策账,不能因为这个诉求是过去遗留的,或者是几个部门都应该共同承担的就推拖不决;确实存在困难的及时救助到位,不欠感情账,不能害怕麻烦就不落实;对于确属不合理诉求,又不听劝阻,反复缠访闹访追求个人不合理利益的,要坚决处理到位,不欠法律账。这三个不欠,哪一个都要体现担当精神。
三、要有为民的初心情怀 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活动,落脚点必须是突出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第一身份”、为党为人民工作的“第一职责”。
一是牢记为民宗旨。干部脚下有土,群众心中不堵。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怀揣一颗为民之心。在实际工作上,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无论是抓乡村振兴还是解决群众诉求,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尺,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干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是常怀进取之心。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到了“船到中游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必须拿出滚石上山的劲头、爬坡过坎的勇气,长存进取之心,常思创
新之举,锐意奋发,与时俱进,坦然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勇做改革创新的“拓荒牛”,敢做展翅高飞的“领头雁”,争做一往无前的“千里马”,始终保持一颗进取心,做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的表率。永远保持激情在线的工作状态,永远保持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永远保持开拓创新的顽强斗志,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
三是永葆清正廉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制定、修订了巡视工作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一系列重大法规制度,我们要强化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真正把党规党纪印在脑里、刻进心里,做到心中有法、心中有纪、心中有律,自觉在党规党纪范围内活动,时刻牢记工作原则、纪律和规矩,让遵纪守法成为日常习惯,把好理想信念的“总闸门”,节制自己的言行和欲望,抵住诱惑,永葆清廉。要自觉懂规矩、守规矩,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党的事业也才能行稳致远。
篇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dquo;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一、政绩观方面。一是进取意识、奋斗精神有所衰退,满足于工作表面上不出问题,对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透彻的分析研究,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创造性不足,导致有些工作或活动因考虑不周而出现盲点或欠缺。二是进取意识不够强,求稳怕乱思想较重,对于上级安排的工作抱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同时存在“随大流、随多数”的倾向。只关心分管的领域,对不直接分管的工作发表意见不主动、不充分,认为有分管领导把关、有主要领导拍板,发表意见“随大流”,多数时候“没意见”,没有积极发挥好建言献策和参谋助手的作用。
二、为民情怀方面。没有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的民本思想树立不够牢固。尤其是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了解不多、知之不祥,官僚习气抬头,有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片面认为履职尽责就是做好分管范围的工作、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关注上级偏多、关心基层过少。
三、为民服务方面。习惯通过基层报送信息来了解工作动态和社情民意,对基层情况了解的不清、掌握的不细,对基层工作的经验缺乏及时的总结提炼,存在电话进基层现象。
四、群众工作法方面。原先只是满足于进社区、进村居,普及健康理念,忽略了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理念的普及。
五、遵章守纪不够严方面。有时对执行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缺
乏强烈的法纪观念,在严格执行纪律方面,认为只要管好身边人身边事就行了,对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按照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要求敢于担当负责,实际工作中说与做、立言与立行等做得还有差距。
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下一步,我将以此次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采取措施,努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总的打算是:对着镜子前正衣冠,履职尽责中守初心。
(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我将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增强斗争精神,坚决同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作斗争,用新思想新战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坚决同一切损害党和群众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严格按权限职责程序办事,严格按规定及时请示汇报,时刻进行自我“身份”提醒。认真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单位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请示报告,请销假制度,树立阳光工作意识,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对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部署,对党内各项规定,做到令行禁止;凡是党要求的,立即落实;凡是党提倡的,积极推动;凡是党禁止的,坚决不干且制止。
(三)改进工作方式树立担当意识。我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严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部署要求。对于工作中的失误,敢于承担;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对于新形势新问题,敢于打破常规、动真碰硬。一
是带着进取心,高标准体现主动担当,提前谋事、大胆干事,扎实做事。牢固树立“三个第一时间”学习,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要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学习;局党组下发的贯彻中央要求的重要文件第一时间学习;中央媒体发布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第一时间学习,确保中央精神第一时间学习和贯彻落实。二是带着专注心,牢固树立谦虚谨慎的服务意识,把工作做好、做到位。树立全局意识,着眼于大思路、大视野,以大举措来做好工作的大发展。
以上是我的粗浅汇报,不深不透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 提及“人民” 一词多达 203 次, 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内容第二部分专题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可见, “人民”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治国理政中的崇高地位, 也突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胸怀。
不忘初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建立党的组织直至今, 乃至未来为之承诺和事业奋斗的方向和宗旨。
一、 “以人民为中心” 的时代新观念
毛泽东在 1944 年悼念张思德时, 在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 为主题的演讲, 至此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 奋斗及其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 目的和价值追求。
特别是“执政为民”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执政方略, 当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 与时
俱进的执政方略。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 新环境下, 执政理念不断创新,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断定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 不断加以发展, 不断提练执政理念, 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执政思想的新观念。“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 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 执政为民” 理念的最新诠释, 是新的飞跃。
这是执政党的理念核心和共产党的执政的深层本质, 也是高度准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执政、 为谁执政的精准答案。
二、 为民生谋福祉, 为苍生而立命。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 十九大报告作出战略安排, 不仅重申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更首次提出之后“两步走” 安排—到 2035 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届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 这是中国共产党为百姓民生、 为未来社会描绘的伟大蓝图。
光明的未来催人奋进, 美好的目标顺应民意。
为此, 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又郑重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正视和高度概括。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的执政方向, 就要紧紧依靠人民, 激发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创造力、 汇聚磅礴的力量去共同实现。
国家的存在与强大离不开广大人民, 国家的治理与兴旺与执政党的理念与策略息息相关。
中国共产党, 经过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一步一个脚印, 迈着坚实的步伐, 带领了中国人民从贫穷的土地上站起来、 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富起来, 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征途上强起来。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 对国家、 对未来承诺兑现并为之奋斗的伟大誓言。
三、 美好生活百姓期待, 未来中国前程锦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讲话, 鲜明地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 的思想, 也是对新的中央集体领导使命:
“对民族的责任, 对人民的责任, 对党的责任” 的高度提练与总结, 这一郑重承诺表明,习近平将担当对中华民族历史责任作为自己治国理政的信念和追求。习近平执政以来, 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反腐、 治污、 经济建设及各个领域的整顿, 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声望与日俱增, 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敬重与爱戴!习近平与中国共产党人, 始终不忘初心, 以民生福祉常记心怀, 执政之本。不忘初心, 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 人民从来都是自己的根本宗旨。当今中国社会、 政治、 经济、 科技等各个领域形势和成就喜人, 社会良好环境是百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念全部活动之中” 、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 、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 “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获得感。
” “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以人民在新时代的需要为坐标, 对主要工作将人民放在第一位, 由此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为政之要,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更美好的生活, “人民” 二字贯穿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终极目标。步入新时代, 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党中央将在经济、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发展一体推进, 以完善制度促发展, 让人民成为发展的受益者。
个人问题清单
一、对照初心使命
1、学习不够深入扎实
2、工作创新、推进创新管理抓的不够实
具体表现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工作中投入日常性工作的精力多,对创新抓的不实。
改进措施:1、注重加强学习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上下功夫
二、对照群众期盼
联系群众不够深入,群众观念淡薄。
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理解群众路线,团结群众,深入群众。
三、对照先进榜样
1、对先进典型事迹缺乏了解 2、实际工作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党
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改进措施:对标先进,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全市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以来,区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以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为抓手,以优化干群关系为导向,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区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召开全区教育活动座谈会,进一步部署和推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查摆问题
三、扎实推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
通过召开动员会议、定期调度、实地督导等方式,深入推进“双报到”工作。截止7月底,已有***个党支部3000余名党员完成社区登记报到工作,列出“三个清单”,与社区建立共建项目 193 项;组建志愿服务队***个。
四、落实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包服务民营企业工作
结合经营效益、产业政策、业务对口、地域相对集中等因素,有针对性地为处级以上干部分配我区 716 家民营企业。建立起“三库一平台”,积极组织对接座谈会 4 场,协助各领导干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为下一步更好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虽然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暴露出有的单位主观能动性有待加强、问题整改有待深入等问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剖析、扎实改进,切实巩固活动成效。
篇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大以人民为中心研讨发言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及“人民”一词多达 203 次,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内容第二部分专题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可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与治国理政中的崇高地位,也突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胸怀。不忘初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建立党的组织直至今,乃至未来为之承诺和事业奋斗的方向和宗旨。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新观念 毛泽东在 1944 年悼念张思德时,在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演讲,至此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奋斗及其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宗旨、目的和价值追求。特别是“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执政方略,当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的执政方略。
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新环境下,执政理念不断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断定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不断加以发展,不断提练执政理念,由此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执政思想的新观念。
“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对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最新诠释,是新的飞跃。这是执政党的理念核心和共产党的执政的深层本质,也是高度准确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执政、为谁执政的精准答案。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以“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为之执政思想。报告中用词“人民”之多,直指人心,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由此获得最多的掌声也是人民。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和责任担当,是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崇高风范和个性魅力的集中体现。
二、为民生谋福祉,为苍生而立命 北宋大儒张横渠有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执政党重视人民、关爱人民、注重人民,是一项重大而艰巨而又流传千古的百世千世万世功业,这与古人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正如革命先驱者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样,也是以民为奋斗事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报告作出战略安排,不仅重申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首次提出之后“两步走”安排——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
本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为百姓民生、为未来社会描绘的伟大蓝图。光明的未来催人奋进,美好的目标顺应民意。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又郑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正视和高度概括。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的执政方向,就要紧紧依靠人民,激发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力、汇聚磅礴的力量去共同实现。
国家的存在与强大离不开广大人民,国家的治理与兴旺与执政党的理念与策略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经过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一步一个脚印,迈着坚实的步伐,带领了中国人民从贫穷的土地上站起来、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富起来,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征途上强起来。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未来承诺兑现并为之奋斗的伟大誓言。
三、美好生活百姓期待,未来中国前程锦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讲话,鲜明地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也是对新的中央集体领导使命:“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的高度提练与总结,这一郑重承诺表明,习近平将担当对中华民族历史责任作为自己治国理政的信念和追求。
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反腐、治污、经济建设及各个领域的整顿,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声望与日俱增,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敬重与爱戴!
习近平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初心,以民生福祉常记心怀,执政之本。不忘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人民从来都是自己的根本宗旨。
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形势和成就喜人,社会良好环境是百姓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念全部活动之中”、“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获得感。”“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民在新时代的需要为坐标,对主要工作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由此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为政之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更美好的生活,“人民”二字贯穿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终极目标。
步入新时代,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党中央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一体推进,以完善制度促发展,让人民成为发展的受益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声音,是强有力地音符,给中国人民吃下了一个定心丸,让人民对现在、更对未来的幸福生活,美好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
篇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得 体会发言“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这些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指明了方向。
要端正权力观,不慕虚荣,坚持权为民所用。端正权力观必须把握好权力从哪里来、性质是什么、如何规范等问题。首先要敬畏人民、敬畏组织,因为从执政党的角度来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权力和职位也是组织赋予,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利用自己岗位更好地履行人民公仆的义务。其次要把握好权力的性质,始终牢记权力的公共性、服务性等本质特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坚持权为民所用、为民谋福祉,杜绝权为自己、为小团体、为亲属谋私利。最后要敬畏法纪,增强“法无授权不可为”意识和依纪依法办事的实践自觉性,切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要端正政绩观,不务虚功,坚持情为民所系。俗话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就要情系群众,不务虚功,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始终注意,干工作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一定非要任期内完成,要形成工作合力,不能仅盯自己的“责任田”;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要笃定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追求,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要端正事业观,不图虚名,坚持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维护人民利益、关心民生疾苦、解决实际问题就要不懈奋斗、苦干实干;要清醒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必须以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奋斗精神、实干精神、担当精神乐观应对;要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气度和胸怀,不图虚名,多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不计较个人功名。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不懈奋斗,苦干实干、奋勇争先,努力创造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实绩。
推荐访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专题研讨会发言材料 研讨会 发言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