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言(全文完整)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言(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2022-09-02 0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言(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言(全文完整)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是我国脱贫收官之年,全县上下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我县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下面,结合这个主题谈下我的认识。

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脱贫攻坚意义

(一)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这是一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打赢这场硬仗,首先必须统一思想,提高全党全社会对脱贫攻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弄通悟透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脱贫攻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在疫情防控条件下,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决战决胜姿态再动员,以誓师作战形式再集结,以挂牌督战为抓手再攻坚,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聚焦目标任务,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尤须厚植为民情怀,砥砺实干精神,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县当前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但今年的任务仍然艰巨,只有凝心聚力、咬定目标、一鼓作气才能高质量完成今年国家普查,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加大产业和就业扶贫支持。要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治本之策,靠发展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振兴县域经济。要把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壮大龙头,打造品牌。要把力量和资源凝聚到产业发展上,制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支撑,搞好配套服务,激发内生动力,加强组织领导,千方百计把产业发展好,夯实脱贫致富的坚实基础。进一步扩大扶贫车间的规模和范围,加强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为就业创业、灵活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持续发力抓重点和补短板。坚持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化解返贫现象出现的风险。补齐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提升两大短板,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快水利项目建设,巩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电力通信巩固提升工程,保障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强人居环境巩固提升工程,提升村容村貌,确保村庄环境清爽、整洁、有序。

我们要时刻牢记肩头重担,闻令而动、迎难而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努力走在全省前列,全力以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三、强化保障措施,切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

坚持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是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组织保障。脱贫攻坚工作规模很大、任务十分繁重,加之复杂程度高、难度系数大,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才能形成强大的上下联动合力,也才能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敢打敢拼的恒心和毅力,坚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重团体作战。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与乡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继续推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行业指挥部协同、乡镇战区联动、“四支队伍”集村部的作战体系,要强化战时思维,保持战斗状态,迅速发起作战行动,用“口袋战术”和清单管理的办法,确保村村过筛、户户过关、项项落实。

(三)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等载体,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报道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攻坚战 脱贫 高质量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发言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