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2022年副市长关于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报告【完整版】

2022年副市长关于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报告【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08-27 12: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副市长关于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年副市长关于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报告【完整版】

副市长关于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紧要关头,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充分体现了对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担当,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力支持。特别是x月x日,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各有关专委会、人大代表围绕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进行集体调研视察,对我市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体系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在此深表感谢。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下面就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以赴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各项部署要求,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焦“三保障”“三精准”“三落实”和各级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提升攻坚成效。截至20xx年末,我市脱贫攻坚已经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两不愁三保障”硬性指标圆满完成,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发生。xxxx年二季度动态调整后,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xx户xxxxx人,其中:已脱贫享受政策xxxxx户xxxxx人(包括脱贫监测户xx户xx人);
已脱贫不享受政策xxxxx户xxxxx人;
边缘户xx户xxx人。目前,正在开展攻坚期内最后一次识别和动态调整工作。

二、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迎头赶上、走在前列”的总目标和“政策清、底数清、目标清、责任清”的工作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目标导向,强基础、补短板、抓落实,通过“四个强化”,着力构建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强化政治站位,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第一时间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时对标制定“脱贫攻坚全年行动方案”,对全市工作进行整体谋划、整体部署,引导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深刻领悟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重大意义,形成了全力以赴决战决胜的攻坚态势。二是层层压实责任。主要领导带头示范,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今年以来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xx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x次,专题研究部署各项重点工作。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各地区积极行动,各部门合力攻坚,确保扶贫领域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三是务实解决问题。坚持以整改开局,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闭环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干部“五个一下听访活动”和“三帮三助三走访专项行动”,全市xxx个党政军警单位、xxx家包联企业、xxxx名驻村干部、万余名包扶干部深入到基层一线,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格局。

(二)强化基础保障,各项任务推进有力。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致贫的核心目标,各地区各部门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确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是持续强化义务教育保障。大力推进控辍保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开展“雨露计划”,实施贫困家庭大学生资助行动,全市xxxx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义务教育保障,xxx名学生享受中职高职教育补贴,xxx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得到资助,从根本上杜绝因贫辍学现象发生,构建起了全过程覆盖的教育保障体系。二是持续强化基本医疗保障。构建“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基本医疗、大病补充、医疗救助、健康保险、政府兜底”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医保报销体系,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达到xx%,家庭医生签约率、慢病患者年签约率均超过xx%。三是持续强化住房安全保障。按照“ABCD四类等次”识别体系开展全覆盖排查,对居住C类和D类房屋的,以拆除重建、改造加固、房屋置换等方式,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四是持续强化饮水安全保障。集中开展问题排查,全面整改水质、水量、管道等隐患问题,累计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xxxx处,集中供水率达xx.x%。同时,通过积极开发xxxx个扶贫公益岗位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增收问题;
通过开展贫困地区农畜产品“五进”行动、打造xx个贫困地区产品展示展销线上线下平台、

认定扶贫企业xx家、扶贫产品xxx种,试点投放xxx台消费扶贫智能柜、上线xx中国特产·xx馆等助力消费扶贫;
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易地搬迁安置的xxxx名贫困人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强化创新举措,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按照中央、自治区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和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针对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任务要求,推动开展脱贫攻坚“大整改、大排查、大考核、大整合、大走访、大培训、大引领、大宣传”等“八个专项行动”,分门别类推动扶贫领域各项工作提档增效。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反馈问题“大整改”。xxxx年xx批次督查检查反馈问题全部清零,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各方面征求和发现的建议问题均落实到位,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已初见成效。二是全面摸清底数,开展扶贫领域“大排查”。从市县到乡村开展数据信息倒排查,全面摸排贫困发生基本情况,彻底摸清贫困底数,打通数据链,精准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市县乡村户五级统一、机账实卡四位一体”。三是强化产业带动,实现项目资金“大整合”。统筹中央、自治区、市三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xx亿元,实施项目xxx个,通过统一谋划、反复筛选、优化整合,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带贫减贫作用。四是完善考评体系,全面开展扶贫专项“大考核”。对旗县区、行业部门和驻村工作队等x个层面工作成效进行了综合考评考核,有效促进了存在问题解决落实,进一步压实了攻坚责任、提升了担当意识。五是巩固脱贫成果,推动样板示范“大引领”。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县乡村三级示范创建”工作,全市选定打造x个样板县、xx个样板乡镇、xxx个样板村,有效激发了引领作用、发挥了示范效应。六是紧盯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建立市级领导包联机制,以上率下,形成特色。建立“组团式”帮扶工作机制,部门企业形成合力。截至目前,社会帮扶力量累计投入资金xxxx万元。七是强化干部教育,积极开展扶贫干部“大培训”。建立起包括党政领导、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乡村干部在内的“全覆盖式”培训体系,先后有x.x万人次接受务实培训。八是全面总结经验,深入推动扶贫成效“大宣传”。建立脱贫攻坚微信公众号,总结全市各地亮点工作,与宣传部开设“五级书记抓扶贫”等专题栏目,形成x个全球减贫案例上报国扶办,配合自治区建成脱贫攻坚xD展厅。

(四)强化动态监测,防返贫致贫机制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予以帮扶。今年以来,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建立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脱贫户返贫风险、边缘户和因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困难农户致贫风险。一是健全完善“两项”机制。制定《xx市防止返贫致贫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方案》《xxxx年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健全完善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和返贫致贫救助机制,在脱贫攻坚政策保障方面不断“扩面提质”,进一步织密织牢脱贫攻坚政策保障网。二是明确“三类”监测范围。重点对已纳入系统管理的xx名边缘人口、xxx名脱贫监测户和一般农户,实行“一对一”监测、“点对点”帮扶救助。三是突出“三种”监测方式。坚持“日常监测、重点监测、专项监测”相结合,针对已脱贫户,采取“专项监测”方式,利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自治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系统,从家庭成员结构、生产生活条件、健康状况、劳动力状况等方面情况进行多元化实时监测,对指数负增长的家庭列入“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台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针对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采取“重点监测”的方式,按照“一对一”实时监测的要求,由帮扶责任人定期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及时更新“两类人群”信息,对可能存在的返贫致贫人员,启动救助机制。针对一般农户,采取“日常监测”的方式,通过帮扶单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日常走访排查,对发现因突发事件导致“三保障”方面存在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及时采集基础信息,经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级复核后,及时纳入到“监测对象动态管理台账”。四是采取“五种”帮扶模式。针对不同返贫致贫原因,分级分类管理,综合利用行业扶贫政策、社会兜底保障政策、社会扶贫力量,采取“一户一策”方式,切实解决边缘易致贫户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明年,在产业项目资金的谋划上,本着“集中整合、重点打造”的原则,集中力量,推动特色产业项目发展,并围绕国家、自治区工作重点,把消费扶贫作为工作重心,争取自治区专项资金xxx万元,计划每年安排xxxx万元专项经费,全力推动消费扶贫提档升级。①产业帮扶模式。对于有产业发展意愿和条件的,通过送项目、送技术,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动其发展生产。②就业帮扶模式。对于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通过帮助推介合适的就业岗位或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千方百计帮助其就业。③兜底保障模式。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④社会帮扶模式。充分发挥“组团式”作用,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在政策实施应急救助的基础上,采取社会捐赠、众筹等方法落实解决。x月xx日,市人大在和林县举行了包联乡镇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场会,总结人大帮扶模式,创新社会帮扶举措,为各帮扶单位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⑤救助保险模式。以全市xx.xx万农村人口的xx%左右为基数,按照每人每年xxx元计算,市本级财政投入防贫保障基金xxxx万元,设立防贫保险救助基金,采取农户申请、村级申报并公示、乡镇审核、县级“一事一议”审定,通过基金给予适当救助。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

总的看,我市扶贫领域的硬任务、硬指标都已经完成,但对标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不少差距。一是思想上仍然存在松劲懈怠现象;
二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还不完善、还需要持续加力;
三是对影响脱贫成效的边角地带、边缘人群还需加大关注力度;
四是扶贫产业基础还不够牢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带贫益贫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群众参与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是扶贫产品认定力度还需加大,产供销链条还没有打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六是社会帮扶力度还需持续加力;
七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成效仍不够明显,如何更好地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还需想更多办法、下更大功夫。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八个持续”,集中发力、狠抓落实,确保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一要持续提振工作士气。收官前的x个多月时间,我们要继续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利用好自治区即将开展督查考核工作的契机,再做一次全面自查自检,进一步激发各单位工作主动性、调动各领域参与积极性,确保思想上不松劲不懈怠,行动上不推诿不停滞。同时严格对标中央要求、紧跟自治区工作节奏,认真谋划部署后x个月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工作落实,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要持续完善工作机制。重点针对防止返贫致贫,研究“构建政策保障体系、组织监管服务队伍、成立专项工作基金、推行防贫配套保险、形成帮扶救助机制”的具体操作办法,打好政策组合拳,构建防返贫致贫的全链条工作模式。

三要持续加大工作覆盖。把关注焦点、工作重心和人力物力向边远地区、边角地带、边缘人群倾斜,将推动贫困户与一般户相结合、脱贫攻坚与舆情管控相结合、帮扶政策与其他政策相结合、发现问题与总结亮点相结合,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确保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名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都不掉队。

四要持续做大做强产业。对近年来实施的扶贫产业项目进行归类梳理,明确各地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发展方向,集中力量推动,集中资金扶持,打造特色,创设品牌。同时,对近年来投入的产业扶贫资金进行跟踪审计,摸清扶贫资产运营及收益情况,研究建立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要持续加大消费扶贫力度。继续深入推进消费扶贫行动,完善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深化京蒙扶贫协作,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把我市的扶贫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同时要筹划建设xx消费扶贫集采中心,再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专柜、专馆、专区,线上线下同发力,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

六要持续强化社会扶贫。深入开展“组团式”社会帮扶,不断创新社会帮扶举措,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重点要突出典型引领,总结推广各地区各部门开创的有效帮扶模式,进一步加强对帮扶单位、帮扶项目的服务保障,从政策、资金、监管等各方面当好“助攻手”,集众心、聚众智、合众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发力攻坚、共同助力脱贫的良好氛围。

七要持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按照总书记“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的要求,通过加大培训、培养技能等方式,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信心和期望,不断补齐群众“技能短板”,引导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八要持续做好宣传总结。系统搜集、挖掘、梳理、汇编脱贫攻坚有关资料,全面反映和展示近年来全市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成果成效和典型经验,形成一大批脱贫攻坚成果报告,选树一大批典型典范。策划组织开展一系列有影响、有深度的宣传报道,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脱贫致富典型,进一步引导和激励贫困群众争做勤劳致富的典范,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宣传声势。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副市长 副市长关于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长效机制情况报告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