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完整版】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12-21 0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我们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要写事迹材料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咱们都不可避免碰到过事迹材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党员学习事迹5篇,供大家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党员学习事迹,供大家参考。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经常会遇到要写事迹材料的情况,在日常工作中,咱们都不可避免碰到过事迹材料,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优秀党员学习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篇1

当我们走在上班的路上,享受着阳光赐予的温暖;当我们手拉孩子,携着爱人林间漫步;当我们陪伴父母,报答养育之恩之时。这些对荆州乡纪委书记李夏及李夏的家人来说已经永远的定格在了抢险救灾的路上,李夏的年轻生命,和他未完待续的事业一起,也永远留在了这个夏天。从此我们党失去了一个好干部,孩子失去了宠爱她的爸爸、妻子失去了丈夫、年迈的父母失去了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令人扼腕而叹。

在他帮扶的贫困户眼中,李夏是一个好干部,总是像家人看望他们,带着他们脱贫;在同事眼中,他认真负责,有天然的人民情怀;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说到做到,重承诺的人,但这一次,关于妻子的生日,关于女儿电话手表办卡,恐怕他将永远无法兑现承诺了......

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更因短暂而无价。年仅33岁的李夏,没有虚度此生,在群众危难时刻毫不退缩、不怕牺牲,用短暂且不平凡的一生诠释了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树立起共产党员的标杆,以生命之躯扬起了鲜红的党旗。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情怀叫坚守。“在路上”是李夏的微信昵称,“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或许,他一直都为群众、为家人忙碌奋斗在路上。李夏同志告诉我们工作总要有人干,条件再艰苦,弯下腰去适应;工作再困难,迎上前去拼搏。

李夏同志与我是同龄人,同一年的公务员,孩子也同龄,但他身处基层一线,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任务,都比我要恶劣得多、繁重得多。李夏同志不惧艰险、奋勇向前,展现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这给刚踏上纪检监察工作岗位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带来的是无限的动力。

作为一名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我要主动向李夏同志对标看齐,时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发展好、维护好群众利益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篇2

能将平凡细微之事做好、做到极致的人就是最不平凡的人。提到姜仕坤、郑德荣、钟扬等人,相信大家对他们的了解知之甚少,有的可能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敬业付出,默默无闻,只为党的事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生,直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近期,中共中央追授姜仕坤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们也开始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才能把平凡的事做好,才能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做一项事业来奋斗与拼搏。而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这7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中,无论是年迈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郑德荣同志,还是正值奋进十足、活力无限便将青春与生命献给工作、献给党和国家事业的姜仕坤、钟扬等其余6名同志,他们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干事创业的决心和毅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锐意进取。作为贵州晴隆县的一名工人员,对于姜仕坤同志的了解,自然会比别人多一些。姜仕坤同志是我们晴隆县的自豪,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姜仕坤是一名中国共产党人,贵州省晴隆县委原书记。“在其位谋其政”,姜仕坤同志不辞劳苦,心系百姓,为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他长期在贫困偏远山区工作,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生活简朴,勤政廉洁,始终把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体现在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书记”、“算账书记”。

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但他们忠于职守,敬业爱岗,兢兢业业,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但他们始终对党忠诚,坚守底线,心系人民;他们秉持“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就算山高水远,环境艰苦,条件恶劣,也会奋不顾身奔向前沿,克服一切只因国家需要、人民需要。他们是困难道路上勇于披荆斩棘的勇士,他们是骨子里流淌着红军长征精神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就是姜仕坤、钟扬、郑德荣、李泉新、许帅、张进、张超等7名同志,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彰显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的优秀共产党员。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姜仕坤等7名同志被中共中央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们受之无愧,也值得拥有这一殊荣。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承受住了别人无法承受的艰辛,克服了别人不愿也不能克服的困难。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带着他们身上流淌着的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的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干事创业的决心和毅力,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将工作中的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在工作中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点亮自己的人生!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篇3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老师数十年如一日,一息尚存,志向不改,信念不衰,用自己一片火热的激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梦想,用一颗赤诚的爱心托起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未来,用一种坚忍不拔,生命不已、奋斗不止执着追求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她总是以:“再坚持一下”来激励自己。张桂梅老师的无私奉献、不遗余力资助贫困学生、无微不至地照料孩子们的感人行为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操和教育情怀;张桂梅老师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人民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桂梅同志就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英雄,就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先锋。作为元谋一中的教师,就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张老师对学生饱含爱心、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坚定执着的高贵品质!

元谋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宁钊进一步强调,要认真学习张桂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党的教育事业坚定执着的崇高品质。作为人民教师,元谋一中教师必须明确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而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深入推进学校改革,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元谋一中的跨越式发展。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篇4

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对自己的事业无比热爱,有的奉献了一生,有的为此付出了生命。同时他们在岗位上干出了成绩,干出了亮点。红色基因的传承、生命科学的传承,他们为将来播下希望的种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任重而道远,“教育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爱岗爱园爱幼儿,一颗爱心于教育,才可以不辜负党和国家赋予我教师的使命。

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钟扬一生行走四十万公里,一年行走三万多公里,在采集种子和教学的过程中条件险恶, 四千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追梦,四十万公里坎坷路程的跋涉,十七种高原反应的抗争,忠贞不二地实践着艰苦卓绝、坚不可摧的中国精神。每当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岗位上干出成绩。

我们,要学习他们胸怀祖国、心存他人。许帅、姜仕坤始终将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舍己为公。许帅放弃原本稳定的机关工作,主动到救助管理站工作,3年累计救助1.5万余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捐出了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他们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到最后一刻。

让我们以郑德荣等7名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敢于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胸怀祖国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优秀党员学习事迹篇5

作为教师,张桂梅用她那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她感到“爱”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纽带。她与学生没有年龄界限,学生们喜欢她、信任她,把她看成学习上的严师、生活中的慈母,对她无话不说。“妈妈”的称呼在学生间流传开来。只要是为了学生,她什么都舍得,可她自己呢,把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钱,省下钱救助学生。张桂梅到民族中学工作6年间,共资助了15名学生,资助金额达两万多元。她至今还为5个贫困孩子提供上学的全部费用。

张桂梅爱学生,并不需要任何补偿。然而,在她看来,她得到的回报比世上任何人得到的都多。今年6月15日,是张桂梅45周岁生日。这天早上,她同以往一样匆匆忙忙地从“儿童之家”的“家”赶到学校上课,学生们软磨硬泡地要求到室外上课。课后返回,她猛然发现教室桌上摆放了两个大蛋糕,只听全班同学齐声喊道:“祝张老师生日快乐!”张桂梅惊奇极了,因为这是一个新接的班,她没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生日。

回到家,许多原来的学生也在等候着,都来祝贺她的生日。“儿童之家”的孩子们也为张桂梅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工整地书写着“桂子飘香,梅花御寒。祝妈妈生日快乐”几个字。

张桂梅的心醉了。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呢?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

张桂梅认为,自己是流向沙漠的一条小溪。这些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越走越艰苦。然而,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她也越发感受到做好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

张桂梅到华坪后先是在中心中学任教。这是当地一所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但这时,她腹部疼痛,到医院一检查,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张桂梅痛苦极了,这是丧夫后的又一打击。哭了一夜,张桂梅把诊断书锁进抽屉,去学校上课。从此她一边一把把地吃着止痛药,一边把工作量加到最大,一直坚持了3个多月,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向学校领导说明病情,搭车去昆明做手术,切除的肿瘤重达两公斤。医生要她休息3个月,但第24天,她又站在了讲台上。而这次,她是站在刚刚成立且条件较为艰苦的民族中学的讲台上——这是她主动要求的到民族中学工作后,张桂梅用整个身心

呵护着学生。她未痊愈的身体,在无休止的消耗中再次出现病症,肿瘤以极快的速度增长。1998年7月,当把又一批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张桂梅才去做了第二次手术。几年来,病魔从未一刻离开过她,疼痛常常让她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现在病灶已转移到肺部,医院诊断为“肿瘤并发转移”。疼得受不了时,她就吃把止疼药;吐血、便血了,就吃些止血药。她就以这样的方式对付着病魔。每天,当太阳升起的时侯,张桂梅就开始了忙忙碌碌的一天,病魔全被抛在脑后,“我要通过顽强的抗争,让病魔从我身上溜掉。”这就是张桂梅,不可思议的张桂梅,勇敢坚强的张桂梅。

她没有孩子,可她现在是54个孩子共同的妈妈。1999年6月,美国“妈妈联谊会”(一个华侨民间团体组织)想在丽江地区建一个孤儿院,当听到张桂梅的情况后就相中了她,决定在华坪建院,但一定要张桂梅出任院长。2001年3月,张桂梅不拿一分报酬地干起了第二份职业——“华坪儿童之家”院长,54个孩子们的妈妈。

每天,在城西边的民族中学上完课后,张桂梅拖着疲惫的步伐匆匆赶回位于城东边的这个大家。再累,看着孩子们甜甜的笑脸,看着孩子们撒娇、任性的模样,张桂梅就特别满足。她不无自豪地说:“丈夫去世时曾担心我的生活能力,现在我居然撑起了这样一个大家,让这些可怜的孩子都有了归属。”

孩子们的生活费全靠社会捐助,为了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穿得好,张桂梅一分一毛地算计着。每顿饭三菜一汤,一点都不浪费,孩子们的衣服扯布来做,少数民族孩子还做了民族服装,那几个年幼的孩子更是被打扮得像花朵似的。从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出来的孩子,没有人能看出他们是孤儿。

推荐访问:优秀党员学习事迹 事迹 优秀党员 学习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