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肌胃糜烂症是养鸡生产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可导致肌胃糜烂,生长停滞,饲料报酬降低,虽然病死率较低,但可导致整群发病,时常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就肌胃糜烂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概述,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以期对养鸡户提供参考。
鸡肌胃糜烂病又称“黑色呕吐病”,是指采食劣质饲料,特别是劣质鱼粉等引起肌胃糜烂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多发生在日龄较大的肉仔鸡或5月龄以下的蛋鸡,临床上以生长发育受阻,腺胃松驰、肌胃角质层溃疡糜烂,内容物呈黑色为特征,主要是因为饲喂了劣质的鱼粉所引起,以及微量元素缺乏、铜过量及饲养环境差等也可促使该病发生。近年来,随着规模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养殖户为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私自使用劣质鱼粉进行配制饲料,导致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时常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应引起养殖户重视。
1.发病原因
1.1鱼粉质量差或鱼粉用量过大
由于劣质鱼粉中含有肌胃糜烂素(又称溃疡素)、霉菌、组胺、细菌等,饲喂后易引起鸡肌胃糜烂,另外,掺假鱼粉所用的皮革粉、羽毛粉、尿素等,也可诱发该病。王会报道指出,目前,市场已有人工合成肌胃糜烂素,蛋白质含量较高,混在饲料里可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混在饲料或注射都可引起肌胃糜烂,其毒力是组胺的100倍,该合成糜烂素可使胃酸分泌亢进,而且还破坏肌胃内膜表面的糖衣,从而使肌胃内膜失去保护作用,最终引起肌胃糜烂,另外,组胺也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过多的胃酸对胃肠黏膜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1.2饲料贮存不当
饲料贮存不当,受热或受潮,细菌与霉菌滋生,有害物质含量增高,也会引起肌胃糜烂。
1.3其他因素
孟玉学等报道指出,棉仁饼、菜籽饼含量高,蛋氨酸含量过低,维生素B6、维生素K、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锌缺乏也会引起肌胃糜烂。另外,每吨饲料中硫酸铜含量若达400g,超标十几倍,也可诱发肌胃糜烂。
2.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鸡群精神沉郁,缩颈呆立或蹲伏,不愿走动,采食量下降,随病情发展,排黑褐色稀软粪便,逐渐贫血消瘦,羽毛松乱,个别病例嗉囊膨大松软,将鸡倒提起来,挤压嗉囊可从口中流出黑褐色酱油样液体,个别鸡突然死亡,随后有些病鸡因衰竭而死。
3.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肌肉苍白,从嗉囊到整个小肠内有黑色液体,腺胃松驰无弹性,乳头膨大松驰,刀片刮乳头可挤出褪色黏液,腺胃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溃疡,肌胃扩张变大,胃壁变薄,较松软,肌胃角质膜由黄绿色变为黑色,剥开角质膜,可见肌胃黏膜上有米粒大小不等的溃疡灶,特别是腺胃和肌胃结合部及肌胃与十二指肠结合部溃疡交明显,常相互融合,呈糜烂状,心包积液肝脏苍白,脾脏蒌缩,胆囊扩张。
4.防控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及时清扫栏舍内外粪便及异物,控制好饲养密度,注意栏舍保暖和通风,保持栏舍干燥卫生,给鸡群提供优质饲料,特别是鱼粉,要选用优质的鱼粉,外观应为黄棕色,松散且无结块现象,气味有明显的鱼味,配制必须按照配方进行配制,蛋鸡饲料中以添加2%、肉鸡中添加3%为宜,不可超过5%,若使用自然晒干的小杂鱼应慎用。另外,饲料中的棉仁饼、菜籽饼、蛋氨酸、维生素B6、维生素K、维生素E及微量元素硒、锌等必须要充足,不可过量或缺乏,以免引起发病。
2)饲料适量购买,如不足再进行购买,而且要保管在通风、干燥的饲料室内,在阴雨季节要注意防潮,切不可将饲料淋湿,若发现饲料有结块现象,不可添加在正常饲料中继续饲喂鸡群。
3)一旦发病,立即停喂含有鱼粉或干鱼的饲料,更换饲料后,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优质的维生素。
4)饮水中添加0.3%碳酸氢钠进行饮水,连用5d。
5)根据发病情况,可以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如甲砜霉素进行饮水,使用土霉素进行拌料饲喂,连用3~5d即可慢慢恢复。
5.小结
鸡肌胃糜烂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该病重在预防,因此,生产中必须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制度,给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编辑:赵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