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整改报告 > 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3篇

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3篇

发布时间:2022-09-12 12: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3篇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 全民阅读YUEKANWENCUN20文存阅刊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虽然历尽沧桑,但又永远是那样风华正茂。从中华大地有文明伊始,至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3篇

篇一: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

阅读YUE KAN WEN CUN20 文 存 阅刊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虽然历尽沧桑,但又永远是那样风华正茂。从中华大地有文明伊始,至今已经有 5000 多年的历史了,在这 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中,中华儿女携手“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捍卫祖国统一,推动历史进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大一统”思想,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证明,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团结,就必须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铸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识。一、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润滑剂“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从逻辑上讲,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一定的区别,“一个民族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有自己的国家,同时也可以是另一个国家的成员” [5] 。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这儿的各个民族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在新疆生活的很多民族在境外都有其同族之人,他们的民族认同就与国家认同不一致。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就要整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使之相协调,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自有文明以来就追逐的目标。先秦时期,民族融合一直在进行,而民族融合的目的就是要一统天下。秦完成形式上的一统天下后,在文化、思想、经济方面也采取了统一的政策,比如“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统一度量衡等等,中华民族的融合初见成效。在后续的朝代更替中,中华大地的各民族轮番占据着政治中心,即便是各民族之间功伐不止时,也以追求正统地位为最高目标。总之,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对中国历史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汉族也是由中国各民族的先民共同熔铸的。各民族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是完全符合历史逻辑和现实要求。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摘要:从 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到 2017 年的十九大报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提出到强调铸牢,体现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思维,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道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词: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统一;团结;中国梦试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丁海峰(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同成员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二、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整合国内各民族利益的重要机制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也在于民族利益的分配,以及民族发展的根本利益。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一样,各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利益诉求,而不同的利益诉求正是各民族之间冲突的来源。我们要实现国家的发展,就要整合各民族的利益,使得各民族能形成发展的合力,而不是在发展过程的发生冲突,进而相互使绊子。那么怎样去整合民族利益呢?这就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合民族利益关键在于各民族如何认识自己,民族的利益,只有在共同认同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成共识,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才能形成各民族的共同价值遵循。这种共同的价值遵循,是各民族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既符合全体成员的利益要求,也符合各民族的自身利益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实现从差异到整合,使各民族有共同的利益载体并通过交往交流交融来发现这一载体,最终借助这一载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抓手党的领导人很早就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是的,仅仅依靠整合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是不能完全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发展难题的,我们既要协调各民族的共同利益来促进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也要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来应对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挑战。那么,怎样去构筑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它的抓手在哪里?笔者认为构筑各民族的精神家园的抓手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每个民族都有具体的、现实的需求,单个民族与整体之间的利益该怎样去平衡,以及如何去看待这种冲突,这中间很有学问。正如我们所说,在我国,中华民族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而其中的某一个民族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其中一位成员。当家里某一成员的利益与家庭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会怎么去平衡,当这位家庭成员很顾家,对家庭的认可度很高,那么他将会放弃自己的利益而顾全家庭的利益,这就是精神家园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建好各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可度,使得大家以整体的利益为先。因此,“我们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下转 19 页)万方数据

 全民阅读YUE KAN WEN CUN19文 存 阅刊机械化和单一化,过度关注自身外在容貌的塑造,导致身体美的内涵由此失落。(二)消费物化:商品化了的身体审美的异化离不开媒介的传播与引导,与消费主义的策划也密不可分。消费主义社会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商品不再停留于人们基本需求的满足,即商品的价值不至于“使用价值”。在这个崇尚视觉感受的消费社会中,审美不再是高雅文化的专属,审美已经走向了日常生活化。这也带动了消费,特别是女性身体的消费,女性因为自身的不满而开始主动的进行身体消费,身体在消费的指导下一步步被异化,这种异化指的是身体本身的使用价值朝着交换价值转变,身体的交换价值推动身体的商品化,当商品化发展到物化达到极致时,身体就变成了“最畅销的商品”。与此同时,在消费文化背后还隐藏了另一个事实——以男性主导的文化为背景的消费文化。在男性主义社会的消费文化中,女性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被物化为商品,成为男性目光凝视下的性对象,这样的凝视既符合消费文化的商业价值,又迎合了男性的审美欲望。正如约翰·伯格所说,“美女文化的传播过程实际上是完成男性观看者的欲望被对象化为具体的美女形象的过程” [2] 。由此看出,现代社会整体上仍然是男性中心观念占据主流地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在潜移默化、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实质上是男权主义论的意识与观念。(三)话语失衡:男性凝视下的意识形态媒介下的女性形象往往是完美的,视觉符号下女性美的内涵被标准化、固定化,媒介制定了完美身体的标准,现代女性往往用这样的标准来审视自己,将自己的身体与媒介塑造的标准进行比较,进而产生自卑感。福柯曾提出了著名的“凝视”模式,在全景敞视监狱中,个人所做的一切活动完全暴露在其他人的视野范围内,所以人们只好时刻警惕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时刻在“权利”眼睛的凝视下。现代女性正是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凝视”之下,无论是主动呈现的身体还是被动呈现的身体,都处于他者的凝视之下,这就造成了话语的失衡。在现代社会中,女性形象被定义为妻子和母亲的类型,主要表现于外在形象,这样形象往往与男性的审美一致,女性仍然屈从于男性。虽然女性独立意识在不断觉醒与提高,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趋向于自我的展现,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男性而言,女性的外在容貌更多的被赋予了“性”的符号,是为了满足男性的偷窥欲和“看”的欲望;对女性而言,最根本还是为了迎合男性的审美欲望,是站在男性视野之下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审视。女性地位看似不断在提高,实则依然是男权主义的天下,话语权牢牢掌握在男性的手中,现在女性一直处于男性的视野之下,受男性的监督与审阅。参考文献:[1]36 氪网 . 新氧发布《2017 年医美行业白皮书》:中国增速是全球 6 倍,但黑市依然凶猛 [EB/OL].[2017-8-10]http://36kr.com/p/5087273.html[2](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人民出版社,2002.12[3](英)约翰·伯格著,戴行钺译 . 观看之道 [M]. 广西师范大学,2005.1作者简介:董姣姣,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在读,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教育。(上接 20 页)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民族人民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述了何为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指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2. 全面实现小康,各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2015 年 1 月 2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中指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看到闽东福鼎市磻溪镇的畲族村“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小康村’”后进而得出的结论。2020 年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不使一个人掉队,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所有人群全部实现全面小康。这意味着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必须现在解决,可以说,这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信心和勇气。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现,将是一剂催化剂,能让我们在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工程中更加有力。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说我们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发展的成果是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能更好的激发每一个人的发展动力,在建设中让大家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我们需要每一个人都努力参与。我们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因为我们是一个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赋予我们的认知。参考文献:[1] 习近平 .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3-03-18.[2]2014 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29/c64094-25762843.html.[3] 习 近 平 十 九 大 报 告 全 文 [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7-10-18/doc-ifymyyxw3516456.shtml.[4]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M]. 外文出版社,2014.作者简介:丁海峰(1994 年—),男,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化。万方数据

篇二:个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报告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材料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谈个人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总书记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

 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紧紧依靠各族人民的力量。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论述,是对党的民族理论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地区

 民族工作的“纲”和“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做好工作,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维护北疆稳固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把“模范自治区”这个崇高荣誉珍惜好、维护好、呵护好。

 二、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总书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作为学院学习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立足职能,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多维度、立体化扎实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广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努力做实做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学校的自身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教学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把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作为教育培训重点,引导全校师生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

 作为学院的一员,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氛围,推动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就能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共同体 中华民族 意识 报告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