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

发布时间:2022-09-09 10:3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路径

 

 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正确认识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着眼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着力深化农村“三项”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三大”体系、着力打造农村“三支”队伍,加强科学谋划,抓牢关键环节,完善政策体系,扎实有序推进。

  1 深化农村“三项”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要探索和完善家庭承包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以及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措施,稳定农户的承包权,并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或入股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方式,放活农村土地的经营权,让农户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成家庭实质性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改革。要统筹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逐步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价同市,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积累一定的初始发展资金,使集体成员能够充分享受到集体土地出让带来的增值收益。要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在保障一户一宅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自愿退出机制,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农村“空心村”闲置宅基地拆旧复垦力度,按

 照增减挂钩要求,通过公开拍卖土地复耕券等方式,进一步盘活农村宅基地资源,促进农村宅基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所有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清产核资,科学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城中村、城郊村和集体经济发达村,率先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资产量化到户,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把过去集体资产集体统一经营变为今后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经营,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在传统农区农业村成立经济合作社,作为今后财政扶持资金的承载主体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登记管理,解决好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建立一套既能体现集体经济优越性,又能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2 构建农业“三大”体系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要素结构的优化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实现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促进农业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要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化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要以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等方式,推动不同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开展组团式融合发展,共享农业全产业链带来的增值效益。要积极培育农业新兴产业,深度挖掘农业所蕴含的观光、体验、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推进都市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以及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现代特色产业发展。要以现代化的冷链储藏运输设施设备作支撑,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进一步加大粮食等大宗农作物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搭建集生产、教学、科研、推广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加大联合攻关力度,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要以“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应用,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覆盖率。引导和推广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方式,广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原产地地理标识农产品。严格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农业清洁生产,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要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参与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获得更多增值收益,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要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推动土地流转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机制,通过实现农业服务全程化来推动生产服务型农业规模经营。

  3 打造农村“三支”队伍

  创新选拔一支基层干部队伍。要创新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方式,采取“公推直选”“跨村任职”“村官定制”等形式,将带动能力强、

 群众威望高、办事公道正派的优秀党员选拔为村支部书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对其进行集中轮训,使其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要拓宽基层干部选人用人渠道,从种养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和外出务工返乡农民等优秀人才中,优先选拔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视野广的能人进入村干部队伍,优化基层干部结构,使其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航人”。

  培育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构建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于一体的培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人社、扶贫、教育部门“四路并进”的培育机制,采取省、市、县分级推进以及课堂培训、线上培训、田间培训、基地实训等多种方式,着力培育一批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以及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专业技能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挥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

  培养稳定一支服务“三农”工作队伍。要从事业上、感情上、待遇上多为基层“三农”工作者着想,稳定一支对农业有认同感、对农村有归属感、对农民有亲近感的基层工作队伍,让其能够心系农业、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承担起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任。要稳定一支科研水平高、年龄梯次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研发和推广更多的实用农业技术,帮助家庭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水平。要筑巢引凤,吸引一批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归雁”队伍,发挥其见识广阔、熟悉农业、了解农村的优势,带领和服务小农户共同创业致富。要稳定一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队伍,把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任务落实到

 位,把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一二三产业融合、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政策要求宣传到位,服务好、推动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

 中国增色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基层代表纷纷表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好政策托稳农民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我们非常振奋。”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代表说,乡村振兴战略给广大农民吃了颗“定心丸”,“听完总书记报告的当晚,不少村民给我打电话表达喜悦之情,为党的好政策鼓掌叫好。”

  “乡村振兴战略让乡亲们对新时代有了更多新期待。”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广西寨党支部书记刘富珠代表说,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五年来村里总收入增加到 2000 多万元,让我们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 “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将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湖南省石门县莱士单采血浆站有限公司员工周先朋代表是一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希望更多在外的乡亲们承担起建设美丽家乡的责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新理念引领农业升级。

 “当总书记讲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河南省辉县市裴寨村党总支书记裴春亮代表表示,在农业大省做基层

 党支书,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学会引导农民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运用现代化农业机械、依靠绿色高效农业,多产粮、产好粮。” “在党支部带领下,我和乡亲们一起成立了由 65 户农户入股的合作社。”作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佳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雷应国代表格外珍惜国家赋予的荣誉和使命,“我们合作社将继续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乡亲们更快致富。” 主心骨开拓农村新局。

 “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文罗镇五星村党总支书记黄丽萍代表表示,必须在农村始终加强党的领导,“我们这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得做好广大农民的贴心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

 “总书记指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湖北省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王华君代表认为,脚上无泥巴,手上无力气,“只有真正热爱美丽乡村,才会把农民当亲人,把农村当家乡。”

 “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许光园代表在农村工作了 17 年,“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信心倍增,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乡村振兴的实践思考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全面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支撑,打造“有产业”的新乡村

 文化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基础。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勇闯天下,积累一定财富后回乡兴文重教、建祠修谱,由此带动了徽州文化的繁荣兴盛;徽州文化又反过来滋养徽商,助推徽商不断走向强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市始终把农村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注重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优势叠加,初步走出一条适宜山区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比如黄山积极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茶业综合产值突破 120 亿元,出口占全国的 1/10,带动茶农人均增收4300 多元。比如泉水鱼,这是我国首批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吃泉水鱼”已成为黄山乡村旅游新亮点,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文化注入经济,有利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为文化振兴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可谓农业因文化生辉、文化因农业添彩。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乡村

  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徽州人重要的生活理念。历史上,徽州就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习俗养成,就有“永禁泥沙垃圾入河,违者罚银三两”的乡规民约。近年来,黄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外在绿”与“内在绿”的有机统一入手,始终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外在绿”就是外在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黄山市坚持点面结合、系统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黄山、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等关键景点保护,深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82.9%,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 100%,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 95%以上,PM2.5 年均浓度 23 微克/立方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世界、天然氧吧。“内在绿”,就是内在的生态理念。黄山市聚焦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全省率先启动农药集中配送、全面推行生物低残留农药;在基层创新设立“垃圾兑换超市”,

 鼓励村民以捡拾的垃圾就近兑换生活用品,实现了“村民得实惠转观念、政府花小钱办大事”的双赢。

  以徽州文化保护为重点,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黄山现存 8000 多处地面文物遗存、4000 多种文献、1300 多个非遗项目、超百万件文书,堪称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集聚区。这些文化遗存绝大多数分布在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很重要的就是让这些珍贵文化留下来、活起来。近年来,黄山市高度重视文化资源保护,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对空间形态 4 类 116 处、单体形态 12 类 3358处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