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5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5篇

发布时间:2022-10-08 19: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5篇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 保鲜与加工 StorageandProcessISSN1009-6221,CN12-1330/S 《保鲜与加工》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5篇

篇一: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

与加工

 Storage and Process ISSN 1009-6221,CN 12-1330/S

  《保鲜与加工》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猕猴桃产业技术高质量发展分析 作者:

 李岚欣,孙洁,辛奇,赵泽众,刘帮迪,姜微波 网络首发日期:

 2022-04-16 引用格式:

 李岚欣,孙洁,辛奇,赵泽众,刘帮迪,姜微波.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猕猴桃产业技术高质量发展分析[J/OL].保鲜与加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2.1330.S.20220415.1457.002.html

  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 2096-4188,CN 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猕猴桃产业技术高质量发展分析 李岚欣1,3 ,孙

 洁 洁1,3 ,辛

 奇 奇1,2,3 ,赵泽众1,3 ,刘帮迪1,3,4,* ,姜微波 4

  (1.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 100125;2. 河北工程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38;3.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1; 4.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摘

 :

 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期,猕猴桃产业对于脱贫富民、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年,猕猴桃产业也面临着国内销售瓶颈、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延伸发展度较低、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脱节等发展难题。研究者在充分梳理我国猕猴桃消费、生产和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为我国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关键词:猕猴桃保鲜;猕猴桃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政策建议 Analysis and Review of Kiwifruit Industry Technology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unde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LI Lan-xin 1,3 , SUN Jie 1,3 , XIN Qi 1,2,3 , ZHAO Ze-zhong 1,3 , LIU Bang-di 1,3,4, *, JIANG Wei-bo 4 (1.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eijing 100125, 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Agro-products Postharvest Handl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eijing 10012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401305);农业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LAPPH2-2017-06)

 作者简介:李岚欣(1985—),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研究,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刘帮迪,工学博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果蔬冻结贮藏技术,果蔬保鲜及果蔬营养成分变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及物流储运。

 网络首发时间:2022-04-16 18:31:29网络首发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2.1330.S.20220415.1457.002.html

 China; 4.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foundation and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Standing on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point of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iwi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ten years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kiwi industry is also facing with problems such as domestic sales ceiling, less intensive processing products, narrow space for industrial extension development, disconne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deman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kiwi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y, the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kiwi industry on the way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a’s kiwi industry on the way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kiwifruit storage; kiwifruit process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y-products; policy proposal 近十年来,我国猕猴桃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猕猴桃产业由传统农业经营型果蔬种植业向现代化果业快速转型。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种典型案例,在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上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持续推进猕猴桃产业技术的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1] 。

 我国猕猴桃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而贫困地区猕猴桃果树栽培面积占全国猕猴桃栽培总规模的 46.4%,已成为助推脱贫攻坚和产业兴旺的重要产业之一 [2] 。猕猴桃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凸显,已经形成育苗、种植、保鲜贮运、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加工利用、多链条销售、科技研发等全产业链,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研究者提出,猕猴桃产业的未来发展应该立足于产业自身发展优势,提高猕猴桃栽培管理水平,提升食用果品质,提高商品果率,拓展猕猴桃鲜果销售模式;发展猕猴桃深加工技术,研发附加值大的加工产品,更充分地利用猕猴桃资源;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长传统业产业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目标 [3] 。尽管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迅捷,但产业技术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

 基于猕猴桃生产、技术研发、消费现状等情况,分析我国猕猴桃产业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发展的技术现状和存在问题,梳理了猕猴桃生鲜及加工业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猕猴桃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1. 我国猕猴桃产业生产加工现状 1.1 我国猕猴桃生产和消费现状 近 10 年来,全球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的增长速率分别为 71.25%和 55.58%,已经跻身于世界主流消费水果之列。近 5 年来,我国猕猴桃产业规模连年增长,年均增幅达 22.14% [4] 。截止 2019 年底,全国猕猴桃栽培面积 436 万亩,总产量达 300 万吨,挂果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猕猴桃产业也是助推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据统计我国贫困地区猕猴桃栽培面积达到 167.1 万亩,占全国猕猴桃栽培总规模的 46.4% [5] 。

 图 1 是 1997—2020 年国内、国际猕猴桃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统计图,从两项数据统计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猕猴桃表观消费量逐年提升,由 2014 年的 200 万吨左右增至 2020 年的 290 万吨左右,年总消费量跃居各类水果销量第6位 [6] ,仅次于柑橘、苹果、葡萄、香蕉和梨五大类大宗水果。猕猴桃人均消费量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约 100g快速上升到 2014 年的约 1 400g;截至 2020 年,我国猕猴桃人均消费量已经超过 2 000g,实现对国际猕猴桃人均消费量的反超,达到发达国家消费水平 [6] ,并且保持着持续上升的态势。因此我国未来猕猴桃的消费趋势持续向好,极有可能成为一类种植量、生产量和消费量都十分庞大的新大宗水果。虽然表观消费数据良好,但我国猕猴桃消费方式仍有待提升,目前我国猕猴桃消费主要以鲜食为主,根据统计,鲜食消费猕猴桃占我国猕猴桃总产量的 70%以上 [5] 。猕猴桃加工产品的消费量仍然较低,并且消费者对于猕猴桃加工品的消费认知较低,如表 1所示,根据淘宝销售平台的数据统计,猕猴桃干、猕猴桃果汁和猕猴桃脯三类主销售产品的在 2021 年 9 月的月销量超过 1 万单的店铺仅有 2 家,三种猕猴桃加工品销售量超过 5 000单的店铺仅有 3 家。而鲜食猕猴桃的月销量超过 5 000 单的店铺有 49 家,超过 1 万单的店铺有 42 家,其中还有 2 家店铺猕猴桃月销量超过 10 万单,可以看出鲜食猕猴桃的消费量仍然压倒性的多于猕猴桃加工制品,这可能是由于猕猴桃果实不如苹果、桃、葡萄等更适宜于果干、果脯和果汁的加工。虽然猕猴桃加工品消费量不高,但我国的猕猴桃消费逐步呈现向多元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除上述传统、简易加工产品外,猕猴桃非浓缩果汁、猕猴桃籽油、低糖猕猴桃脯干等新型加工产品也陆续出现在网络平台和直播销售渠道,这类果业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对乡村振兴、农业农村融入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图 图 1 1997—2020 年国内 、 国际猕猴桃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统计作图 Fig 1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kiwifruit total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statistics during 1997—2020

 表 表 1 淘宝平台 2021 年 年 9 月猕猴桃鲜食和加工制品销售情况统计 Table 1 Fresh kiwifruit and processed products sales statistics in Taobao e-commerce platform during Sep. 2021 产品 月销量超过 10万店铺数/个 月销量超过 5 万单店铺数/个 月销量超过 1 万单店铺数/个 月销量超过 5000单店铺数/个 鲜食猕猴桃 2 2 42 49 猕猴桃干 0 0 1 1 猕猴桃脯 0 0 0 1 猕猴桃果汁 0 0 1 1 我国猕猴桃产业除消费量稳步上升外,也出现了一批猕猴桃相关品牌。近年来我国猕猴桃除了在“三品一标”公众品牌不断提升影响力之外,还出现了“佳沃”“悠然”“十八洞村”“阳光味道”等众多商业化品牌。商业品牌的猕猴桃销售更贴合年轻化群体的消费习惯,也更适合网络销售渠道,据统计消费者利用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等知名电商平台选购猕猴桃占全年猕猴桃总消费量的比例越来越大,显著高于其他水果产品 [2]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猕猴桃生鲜商品化处理、产地初加工及精深

 加工产品比例逐步增大,这对猕猴桃产业更多元地融入经济双循环和乡村振兴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猕猴桃加工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加大,猕猴桃果汁、果酱、果酒、糖制品和干制品产量逐年增大,我国猕猴桃精深加工产品由 2014 年的 4.3 万吨,增加到 2018 年的11.7 万吨 [7] 。此外,猕猴桃还体现出较高的加工废料综合利用价值,研究表明猕猴桃种子中的粗脂肪含量超过 25%,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酚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猕猴桃种子加工副产物表现出良好的可开发前景,目前已陆续在医药品、保健品和美容护肤品等高经济附加值的行业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和使用。

 1.2 生鲜猕猴桃产地初加工现状 猕猴桃鲜果作为一种初加工的农产品,其生产消费数量占中国猕猴桃产业整体产量的2/3 [8] ,国内各渠道销售价格普遍在 5~15 元/kg 之间,且消费者对猕猴桃作为高品质水果的认知接受度高,和苹果、香蕉、梨、柑橘等中国大宗水果相比拥有更高的销售前景和溢价空间。目前,猕猴桃产地初加工及商品化处理主要包括猕猴桃清洗、分级和保鲜贮运三个方面。

 猕猴桃由于表皮包围着一层毛刺,在销售及食用过程中容易造成不良的消费体验,且猕猴桃果实商品体态均一性较差,为满足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需求的升级,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猕猴桃分级、表皮毛刺清理技术及装备的专利申请。如表 2 所示,近五年来我国猕猴桃清洗、分级装备和技术专利授权量为 77 篇,和其他主要生鲜果蔬相比,其初加工处理技术专利的申请量增速明显高于苹果、柑橘等大宗水果。这些专利主要集中研究了猕猴桃无损伤脱毛、猕猴桃清洗、猕猴桃分级和储运等方面的技术。杨涛等 [9] 针对中国猕猴桃分级方法单一、分级成本高等问题,用 K-means 聚类分割算法对其表面缺陷进行分割,再通过颜色对比判断是否为残次果;随后提取正常果的形状特征并设计了 SVM 分类器进一步判断其所属等级。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算法简单、运行高效等优势,为水果分级开拓了新思路,对于促进中国水果分级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在一项猕猴桃的清洗设备专利中,研究者利用猕猴桃的自重和惯性滚动与毛料进行摩擦,再结合水帘状...

篇二: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

19 年 9 月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2019第 40 卷第 5 期

 Journal of 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Vol.40 No.5DOI : 10.16601 / j.cnki.issn2096-7349.2019.05.014乡村振兴中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5G 时代广西文化产业转型研究系列论文之一唐

 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教学部,广西 南宁 530007 )[摘

 要]

 5G 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关键基础设施,必将引发数字文化及产业颠覆式的变革,带来文化及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5G 时代数字化浪潮,给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带来新挑战和新机遇。抓住机遇,推动民族文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促进数字文化新业态产生,形成数字文化价值产业链;实现文化资源产权化,促进文化产业网络化、消费文化数字化,使民族地区赶上数字经济的快车。数字化将成为引领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推动民族文化传统业态升级换代的加速器。民族地区依托民族文化数字化,增强民族地区文化的内生动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现实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

 5G 时代;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数字化转型[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7349 (2019 ) 05-0085-07引

 言5G 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关键基础设施,必将引发数字文化及产业颠覆式的变革,带来文化及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文化产业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倒逼文化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使数字文化消费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军。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文化战略为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为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业态的创新,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使“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 1 ] ,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2 ]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3 ]2019年 7 月 15 日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谈到文化保护与传承时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4 ]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为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地处我国西南的广西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让文化遗产“重生”,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不仅符合数字经济时代文化的数字化转型要求,而且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发展思路。一、相关研究及现状随着 5G 牌照的落地, 2019 年以来 5G 时代—5 8—[收稿日期]

 2019-07-10[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建面向东盟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区域中心研究”(19XGJ007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资助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北部湾文化研究”[作者简介]

 唐琳(1972 —

 ),男,湖南邵阳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副教授、基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消费文化。[引用格式]

 唐琳 . 乡村振兴中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究:5G 时代广西文化产业转型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 ]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 40 ( 5 ): 85-91.

 民族学评论2019 年唐琳/乡村振兴中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第 5 期文化产业的转型研究开始起步,相关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活跃,但由于时间短,研究成果还不多。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供给侧视角论及科技与文化消费的对立统一(王明明)[ 5 ] ;二是从5G 技术融合的视角阐述网络视频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汤天甜、黄艳)[ 6-7 ] ;三是从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进行探索(周庆东、黄坚)[ 8-9 ] ;四是从 5G智能时代视角研究文化产业及商业模式创新,阐释文化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产业管理变革以及产品生产消费的革新(吴承忠)[ 10 ] ;五是 5G 时代的智能网络文化及数字文化产业的应用研究(曾静平、段丹洁)[ 11-12 ] 以及报刊、网络刊发 5G 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众多报道。总体来看,5G 与文化产业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态势,形势喜人。在这一场兴起的学术热潮中,笔者不揣浅略,就此发表一点见解,抛砖引玉。广西是大西南多民族聚居区,繁衍、生长与发育有壮、汉、瑶、仫佬、毛南、苗、水、侗等 12 个世居民族及其他民族,八桂大地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孕育出绚丽多彩的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在群众生产生活中基本流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西民族文化得到极大的振兴和发展。一是积极搭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民族节庆交流 活动 平 台,如 成 功 打 造“壮 族 三 月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等;二是开创非遗申报文物保护利用新局面,左江花山岩画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时三年完成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等;三是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 60% 。总之,在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尽管如此,在如今这个科技、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 5G 时代的到来,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仍面临着新的挑战。二、5G 时代到来给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5G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必将给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及广西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数字化文化资源缺乏互通共享,存在碎片化问题广西在 2006 年开始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

 2017 年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遗调查,应当运用图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方式,对非遗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认定、记录、建档,建立非遗数据库,并妥善保存相关实物和资料。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及时将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汇交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13 ] 负责具体实施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是广西非遗中心,在各市县设有相应的部门。各地市县的非遗保护中心在机构设置上,大部分没有独立编制,挂靠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自治区级配置数字化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数字化工作的有广西非遗保护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部分市级博物馆设有数字化部门,各县相应非遗部门极少有数字化部门和专职工作人员。广西区非物遗中心信息资料部负责“建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区图书馆、各市县有关部门有自己的数字化文化资源,但是主要作为资料档案保存。有学者指出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主体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 [14 ] 。当前文旅部对少数民族乡村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住建部实施中国古村落文化数字化整理等工作,掌握了大量的数字化乡村文化资源,非遗中心储存有大量的非遗数字化资源。住建部门、文旅部门、图书馆、博物馆、宣传部、广电局各自掌握着大量的数字化文化资源,相互之间缺乏互通共享,更不用说对公众开放,数字化文化资源碎片化、片面化、孤立化现象突出。因此,需要建立跨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做好顶层设计,有效整合数字化文化资源。(二)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出现文化传承人断代的危险纯手工制作、工艺精湛、样式古朴的瑶族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传统服饰蕴含丰富的上古文化痕迹,展现了—6 8—

 民族学评论2019 年唐琳/乡村振兴中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第 5 期华夏文化的脉络,但复杂的工艺与实际的收益产生强烈的反差,导致瑶族服饰传统工艺的研习人员越来越少。又如自治区级非遗代表壮族服饰传承人谭秀仙,在南丹县政府扶持下成立公司,设立“壮族服饰制作技艺传习馆”,为传承人提供良好工作平台,从事民族艺术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创作研发的民族刺绣服饰多次获奖,2017 年谭秀仙与女儿吴芳创作的《刺绣———马尾绣掛幅》在第 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银奖。但在 2019 年 5 月接受采访时,谭秀仙说近年因产品销路不畅积压严重,导致员工流失,甚至尽得传统工艺真传的女儿也外出打工。非遗传承目前面临的现实社会问题,是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老龄化和知识结构老化。传承人后继乏人,一是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二是现实的经济原因,导致非遗的可持续传承陷入困境,传承人面临断代的危机。有学者指出,部分少数民族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已出现同质化现象,同质化不仅会导致年轻人在传承本民族文化时缺乏自信,还会对民族文化多元性造成影响 [15 ] 。文化部非遗传人的研培计划,为广西非遗传承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16 ] ,广西文化、教育、民族等部门可借鉴研培计划,在有条件的高校、文化馆、艺术馆等机构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人专业化信息化教育培训和社会化实践服务,开展文化遗产相关专业领域上的认知、研究与创造活动。在代表着主流文化知识体系的大学开设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开设非遗相关课程,展开基础研究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引导本土大学生加强对本土传统特色民族文化的关注与认同,这对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数字化保护逐渐产生鸿沟民族文化资源条块分割,转化体系陈旧,城乡数字化鸿沟有拉大的趋势。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拥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很难将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优势。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 5G 数字化时代,民族地区经济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因资金、数字化设备、数字化技术人员的缺乏,信息化、网络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与当今互联网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系统严重脱节。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文旅、新闻、广电等部门以文艺奖项为导向激励文艺创造,以文化项目为抓手进行文化建设,博物馆、文化馆等单位以文物保护为主,高校以科研为重心,各部门各单位各自为政掌握民族文化资源,条块分割,资源转化体系不畅,产学研体系不能形成无缝对接,对文化产业缺乏网络消费文化的市场化运营能力,形成不了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从基层地区来看,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向城乡基层社区扩展。江浙一带的社区数字化文化早就启动,北京、天津等地逐步实现数字化文化服务。而民族地区,大多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以广西南丹白裤瑶为例,地处高寒石漠化山区,虽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也步入了网络时代,但因技术、人才、体制、机制、市场等因素,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还没有起步,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保护与传承中与现代数字化保护产生了较大的鸿沟。三、5G 数字化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2017 、 2018 年分别为 34 722 亿元、 38 737 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4.23% 、 4.30% ,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① ; 2017 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为 1.03 万亿至 1.19 万亿元,总产值为 2.85 万亿至 3.26 万亿元 ② 。以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数字化时代已然降临,国家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列入发展规划,5G 落地必将爆发文化及产业的数字化浪潮,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文化数字化为遏制文化遗产流失、传统村落衰败、促进非遗“重生”带来新机遇数字化保存文化遗产以防流失。十八大以来,广西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遗产—7 8—①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 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 重 为 4.2% http :// www.stats.gov.cn/ tjsj / zxfb /201810 / t20181010 _ 1626867.html ; 2018 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8.2% http :// www.stats.gov.cn/tjsj / zxfb / 201901/ t20190131 _ 1647735.html 。数据来源:唐婷 .5G 时代数字文化产业将有颠覆性变革[ N ] . 科技日报, 2019-08-05 ( 004 )。

 民族学评论2019 年唐琳/乡村振兴中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承研究 第 5 期挖掘整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广西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经书没有进行系统收集整理,未能形成系统的保护。以河池市的民间经书为例,民间存有1 000 多册,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没有哪家保存,缺乏第一手原始资料。如水族的民间古籍流散存放在民间,没有一个图书馆收藏,一些流失到贵州,甚至被日本人高价收购偷运出国。现今河池市的南丹县、宜州区、环江县等地民间还收藏有部分水族古籍。由于当地人力物力有限,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有不断消失的可能。因此,可以先进行数字化保存,给子孙后代一个交代。数字化是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进行整体性、活态化保护的有效途径。广西有众多民族传统村落,承载着乡愁,是连接着历史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是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对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传统村...

篇三: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

振兴战略论文:产业发展生态化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20XX 年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集结号,对十九大中描绘的“乡村振兴战略”蓝图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走产业发展生态化道路,则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产业发展生态化是把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结合在一起,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领域的“绿色产业”。20XX 年 XX 省政府发布《XX 金沙江开放合作经济带发展规划(20XX 年-20XX 年)》,强调 XX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XX 市地处金沙江下游、长江经济带上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屏障,一个拥有 600 万人口的农业大市,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之上,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依托良好的生态来促进经济的持续、高效、绿色、健康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加快生态屏障建设,为产业兴旺提供不竭动力,在“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背景下,通过产业发展生态化来实现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意义尤为重大。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宣传推介好地方优势资源。XX 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典型的立体气候和良好的土地资源,形成 XX 生物多样,农产品品质优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目前,XX 境内已查明的动物种类 1,000 余种、植物种类 6,000 余种,形成了众多具有 XX地域品质特征的农特产品。如:XX 苹果因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989 年就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XX 是全国品质最优的野生天麻、蚕桑生丝生产的核心区域;XX花椒享有“香麻天下”的美誉;XX 还是大蒜、白菜、山嵛菜、白魔芋等优质种植区域,尤其是“大洋芋”更是以面积大、产量高、口感好而闻名四方……丰富的农特产品,为 XX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良好的生物资源基础。XX 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污染源少,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优质、绿色、生态、安全、环保,但这些好产品不能“养在深闺人未识”;还有大山包国家公园、西部大峡谷、铜锣坝、小草坝、黄连河等自然景观,也不能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消极心态,坐等客人上门。如何深入挖掘好、利用好这些优势资源,引进好的项目,形成健康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化产销模式,真正带动农民致富,就需要政府做好好山好水好资源的文章,加大对外宣传推介的力度,呈现优势资源的价值,充分吸引企业家带着资金、技术、人才等到XX 创业、发展。

 (二)制定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从商环境。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优势产业、特色农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在生产、加工、营销等产业链上的扶持力度。20XX 年 5 月 27 日,发布《XX 市鼓励外来投资的若干规定》,制定出台财税支持、土地使用、投资服务等一系列吸引企业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要切实为客商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真正做到亲商、和商、爱商、敬商、安商;二是要牢固树立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的理念。围绕农特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支撑作用大、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要积极开展组团招商、驻点招商模式。

 (三)整合资源,助推产业发展。为加快产业发展生态化进程,必须整合 XX 各部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传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良传统。整合农业、水利、林业、环保、旅游、科技、金融等各类资金和技术,集中力量扶持几家绿色、环保、生态,有市场、有活力、有潜力,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示范标杆、辐射带动功能。一是成立产业发展综合办公室。由相关部门抽调工作责任心强、有能力的技术专家组成功能齐全的专业团队;二是考察、论证扶持对象产业发展的可行性。要严格落实申报、考察、论证、立项等工作,用前瞻的专业眼光预判项

 目可持续发展前景,进行可行性论证,做到有的放矢,慎重选定扶持对象;三是提供技术服务。

 (四)强化督查,守住生态发展底线。20XX 年初习近平考察XX 时就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到 XX 鲁甸地震灾区视察时,把灾区的青花椒产业誉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XX 市要走产业发展生态化道路,政府必须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督查监管力度,使 XX 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产业发展生态化才能实现。一是要抓好生态建设规划。围绕构建协调、平衡、持续的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开展生态建设规划体系编制,突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从结构调整、工程技术、行业管理、经济处罚等方面建章立制,加强监管、筑牢防线;二是要实施生态建设工程。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继续加强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二、提高组织化程度,做强生态化农业 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加快,农业产业生态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涉农企业将焕发出更大活力。一方面从新型城镇化到农民市民化,民企进入农村生产和生活服务领域,农村金融、电商、消费、综合服务等潜力无限;另一方面从“吃饱”到“吃好”,从卖农产品到卖田园生活方式,民企

 在精品农业基地、都市田园小镇、家庭主题农场等方面也大有可为。

 (一)认清现状,创新发展思路,切实解决好市场对接问题。农民种(养)什么?怎么种(养)?销路在哪里?能不能获得最大效益?说白了,就是忙活了,付出了能不能赚到钱,这不仅是农民面临的问题,也是 XX 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当前,XX 市农业产业小、散、弱、差状况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极端天气频发,抗风险能力低;农业科技、流通、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农产品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品种多,优质产品少,特色不特,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加工产业链短;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等问题让群众感到迷茫。“单丝难成线,独木不成林”。要提高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品位,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农户必须抱团发展,组建专业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全面推行“公司(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捆绑发展模式,联合经营、联合发展,增强融合度,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生态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让农户更多分享到农业生态化产品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增值收益。

 1、选准龙头企业。选择信誉度高、发展潜力大、带动性强,有巨大合作空间,能为合作社解决起步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合作。如:20XX 年鲁甸县鸭子塘农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龙头企业 XX 昊龙集团,垫资 1.1亿元资金启动整村集中安置村庄建设,给予合作社 7 个企业建设资金支持,捐资 1 亿元完善合作社各项基础设施,选派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指导合作社理事会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有力带动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

 2、建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合作社锐减。如今,面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和艰难的自然环境,深处乌蒙山的 XX 群众需再次选择合作社,以土地租赁或作价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抱团发展,共建小康社会。一是选好合作社组织者是关键。合作社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要在政府的支持下从村级党组织、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的农民工、退伍军人和村民致富能人中选出有知识、有见识、有威望,懂管理、善经营、会致富,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领头羊”,成为合作社的组织者(领办人);二是完善机构、建立制度是核心。要建立完善组织机构,以保护农户利益為核心,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生产、销售和各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制度。

 3、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近年来,东部地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用工锐减,传统劳动力返乡增多,这些“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技能”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将进一步释放出人口红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4、形成综合性合作社及合作联社。在做大做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各合作社之间建立合作联社,抱团进入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二)立足市场需求,发挥优势资源,在产品的项目上下功夫。中国人爱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凡是能吃的都变着花样弄来吃。改革开放 40 年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人早已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出健康、吃出安全、吃出原生态的方向转变,农业产业生态化生产绿色生态、健康安全的产品正好满足现在和将来市场消费者的需求。XX 独特的立体高原气候孕育的丰富资源,优质农特产品正好可以满足消费者从田野到餐桌全链条的需求。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休闲旅游等主体产业,仓储物流、信息网络、电子商务、涉农服务、包装材料等关联产业,农业产业生态化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必由之路,XX 经济正迎着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方向蓄势待发。

 1、创新思路,选好发展项目。紧扣“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眼中的美景、口中的美食,抓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关键,瞄准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生产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的产品,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各种资源生产潜力,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2、科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涉农职能部门要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具体包括品种的选择、市场的预测、前景的展望、适应条件等方面的科学论证。避免凭感性认识和热情盲目立项,缺乏科学性,造成实际运作艰难、脱节、瘫痪,甚至倒闭。

 3、克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现在 XX 的农特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前几年昭阳区永丰镇绿荫村种植的红玫瑰葡萄每市斤卖到 18 元,收入可观,受激发的农户在不考虑市场供求关系的情况下,盲目跟种,结果红玫瑰葡萄的价格急剧下跌,今年每市斤仅卖到 3 元钱,导致群众收入大幅缩水,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

 (三)提高组织化程度,拉长产业链,在产品的质量上做文章。走产业生态化道路,贯穿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一二三产高度融合,构建优质生态安全健康的产业链条。

 1、提高组织化程度,保证品质出品牌。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提高技术含量,保证产品质量,为申报绿色、无公害、有机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种植源头育良种。良种的培育要经过反复试验,检测其对海拔、温度、湿度、经纬度和土壤的适应度,对比论证能否适应 XX 的气候特征,展望发展前景。培育好优良品种是种(养)植源头,是产业生态化做大做强的前提条件;二是科学生产保品质。龙头企业统一提供种子、统一种植时间、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科技措施,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如昭阳区秋甸蓝莓庄园种植的蓝莓,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按规定的时间节点,把统一供给的良种进行统一栽种,统一人工除草(不用除草剂),统一使用落叶、秸秆和稻草等同牛羊粪发酵而成的有机肥,在保证产品生态品质的同时,避免使用化肥造成土地盐碱化,减少治理土地的费用;三是监督检查出品牌。在生产过程中,合作社监事会不仅要拟定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制度,还要督查监管到位,避免滥用化肥农药,影响生态化产品的品牌,导致产业生态化徒有虚名,半途而废,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破裂的梦。

 2、创新科技,拉长产业链条增价值。如今,仅仅靠单一的种植或养殖,很难真正增加农民收入。XX 生产的应季农产品有的已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昔日的“金价”如今跌成了“白菜价”。要消化过剩产品,提高产品价值就要根据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

 口味,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大力提升附加值水平方面“做文章”。农产品后端延伸多达50 多个环节,健康食品产业就是高附加价值产业。有专家研究,粮食初加工可增值 0.1~1 倍,加工成食品可增值 1~10 倍;生猪初加工可增值 0.3~0.5 倍,精深加工可增值 1 倍以上;蔬菜加工可增值 2~4 倍;水产品加工可增值 2 倍;菜叶加工可增值1~5 倍。如果品牌化,增值就更多。一是创知名品牌促发展。如 XX 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20XX 年 11 月 8 日,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该公司的“满园鲜”XX 红富士苹果揽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殊荣。公司推行“公司+科研院校+协会+基地+果农”生产模式,现有现代化良种示范基地 3,100亩,苹果优良品种 100 余个,通过省级鉴定品种 2 个(昭富 1 号、昭富 2 号),待鉴定品种 5 个,绿色精品苹果生产基地 5,000余亩。主要产品有“满园鲜”牌“sod”“富硒冰糖心”苹果,远销海内外,全面带动 XX 苹果产业发展。二是精深加工促增收。如鲁甸大成公司,在加工技术上,做精做细做强做大青花椒产业。第一,采用比重分离法,将开口花椒和含籽花椒分开;第二,采用色选法技术解决花椒人工分色;第三,采用物理生物杀酶法技术加工保鲜青花椒;第四,采用真空、热回流和传统浸泡方法相结合技术生产鲜青花椒油;第五,采用超声波分离技术将花椒香

 味和麻味分离,提取花椒精油,开发了化妆品系列产品。三是循环利用增效率。

 (四)紧盯市场需求,拓展销售渠道,在产品效益上做乘法。龙头企业和农户生产优质生态安全健康的产品,已在产品品质上做足了文章,最终目的就是要能卖出好价钱,把产业做大做强,后续发展强劲有力,销售无疑是理想转变为现实、产品转化成资金的最后关键一环。

 1、抓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产品成熟后...

篇四: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

20 年第 19 卷 第 1 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 ( 19 )

 1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基于歙县绵潭、淮源两村实地调研□林 夜 胡 鹏 李 浩 马伟芬 帅洲翔 刘银银 贺佳艺【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后,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文章通过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绵潭、淮源两村的实地调研,发现歙县这一类山区地区,存在农村劳动力流失,特色农产品保鲜、储存困难,农作物难以形成规模化,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据此提出破解思路,旨在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升山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农村电商;皖南山区【作者简介】林夜(1992 ~ ),女,安徽宣城人;池州学院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学胡鹏(1981 ~ ),男,安徽广德人;池州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李浩,马伟芬,帅洲翔,刘银银,贺佳艺;池州学院商学院一、调研背景“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为解决“三农”问题,党在 2017 年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9 年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第一阶段的最后一年,更是脱贫攻坚目标完成的最后一年。随着国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在各种优惠政策推动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改善。根据我国农业农村部 2018 年发布《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已达 7. 3%,与 2017 年相比增加 0. 8 个百分点。同时乡村地区经营网络化快速发展,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高速增长,达到 2 305 亿元,同比增长 33. 8%。但与平原相比,山区的地貌复杂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山路崎岖也阻碍了山区经济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山区农业,实现山区农户脱贫致富,促进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二、数据来源本次调研依托池州学院 2019 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赴歙县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发展现状”调研团利用 7 月 9 日至 7 月 12 日四天时间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走访收集相关数据。同时为了弥补问卷设计以及抽样存在的数据不全等问题,团队还辅以与当地村支书、扶贫开发局工作人员访谈。本次调研一共收到问卷 92 份,其中有效问卷 84份,有效率为 91. 3%。问卷调查主要涉及歙县的两个村落,分别是淮源村和绵潭村,其中淮源村发放问卷 42 份,有效问卷为 37 份,绵潭村发放问卷为 50 份,有效问卷为 47 份。三、山区经济发展困境(一)研究区域发展现状。歙县隶属于安徽省最南端,整体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靠黄山,南接千岛湖,内有新安江流过,多山多水使得歙县区域气候复杂,局部气候差异明显。基于这种环境特征之下,全县农产品种类丰富,县内各村种植的农产品均有差异。同时,据统计 2018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7. 24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 17. 97 亿元,增长1. 9%。当年全县粮食产量为 72 367 吨,同比增长 8. 6%。实地调研的村落———绵潭村与淮源村农业经济作物以枇杷为主,同时辅助种植茶叶、菊花等。以绵潭村为例,2018年该村村民经济总收入为 2460. 25 万元,其中枇杷收入776. 64 万元,而茶叶、菊花、枇杷叶以及其他农作物等收入也达到了 710. 29 万元。(二)存在的困境。通过对绵潭村与淮源村进行问卷调查、与当地村支书以及歙县扶贫开发局工作人员座谈,以及对实地走访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困境。1. 劳动力流失,呈明显季节性。绵潭与淮源两村的主要农业收入来源于种植销售枇杷和茶叶,这两类农作物产生经济效益的月份集中于 4 ~ 5 月份,而且种植这一类经济作物的土地在结果采摘销售后无法改种其他农作物,这便导致土地的利用率低,无法实现当地村民的二次收入。另外,由于皖南山区距离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在产果季节的其他时间,大部分劳动力选择外出从事商业、手工业等收入较高的活动。此外,枇杷、茶叶等受到当年地区气候影响较大,干旱或多雨的年份减产明显,损失风险较高。所以,近些年来,两村大多数青壮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的趋势愈发的明显。通过对绵潭与淮源两村调研的数据分析发现,农作物的季节性对于两村劳动力影响十分明显。并且,调研期间走访两村发现在家人口大多数为60 岁以上的老人和10 岁以下的儿童,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重。表 1 两村被调查农户家庭规模以及劳动力情况人数 家庭规模 在户劳动力户数 比重(%) 户数 比重(%)2 人及以下 910. 71 40 47. 623 人20 23. 81 21 254 人36 42. 86 17 20. 24· 7 9 ·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 年第 19 卷 第 1 期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20 ( 19 )

 1(续表 1)5 人以上 1922. 62 6 7. 14合计 84 100 84 100注:表中在户劳动力,指调研当天在家务农而未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调研时间:绵潭村 2019 年 7 月 9 日,淮源村 2019 年 7 月10 日。2. 农产品不易存储,新技术难推广。歙县的特色农产品多以生鲜水果为主,像枇杷、金桔、葡萄等,这类水果在收获季,受困于山区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滞销时有发生。同时,这些生鲜水果成熟季节(4 ~ 10 月)歙县当地最高气温均在 20℃以上,使得储存困难,容易腐烂,然而采用冷冻技术后使得存储成本大幅提高又压缩果农的利润空间。以调研的两村为例,枇杷果质较高,皮薄肉嫩,但这也从本质上导致其不易长途运输,滞销腐烂风险较高。同时,重新种植果皮不易腐烂、结果多的新品种,成本高、获得收益时间长,使得当地农户改良品种、接受新技术培训的意愿较低。另一方面,农户为了增加单位土地上的收益,在自家土地上密集种植枇杷,使得枇杷果实品相差,由于养分、光照等原因使得果实质量也随之变差。即使,将这些滞销、腐烂以及品相不好的枇杷通过深加工,制成枇杷膏进行对外销售,但由于当地枇杷膏的制作销售多以小作坊形式存在,并没形成企业化和品牌化。因此,从增收角度来看收效甚微。表 2 问卷调查(回复人数:84 人)问题 选项回复情况人数 比重参加培训农户的收获(42)回复情况人数 比重是否参加过改良产品(枇杷)的种植技术培训?经常参加(每年 3 次及以上)12 14. 29参加过(每年少于 3 次) 30 35. 71没有 42 50很有用 10 23. 81有用,但不大 19 45. 24没作用 13 30. 95合计 84 100 42 1003. 农村电商发展慢,运输成本过高。当地枇杷的网络销售,主要是由农户通过微信、淘宝等途径进行销售,由于数量少,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并且枇杷易腐烂易破损,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额外采用特殊的套袋以及冷链运输,导致可选物流商数量较少。通过对当地农户的访问,采用网络销售的农户较少并且目前只有顺丰公司一家愿意进村接收枇杷包裹进行运输,这使得当地销售仅 3 ~ 5 元的水果通过电商销售往外地的总成本达到 10 ~ 15 元,无法创造更高利润的同时也很可能导致亏本。4. 自然灾害频发,抵御能力较弱。农业跟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受自然环境、当地气候的影响非常大。2016 年 1月,歙县发生低温冰冻灾害,枇杷、柑桔、大棚蔬菜等作物大面积受冻,部分生猪冻死,受灾人口 15. 3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1. 5 万亩,直接经济损失 4 000 万元。同年 6 月,又遭受洪涝灾害。山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夏季强降雨有可能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秋冬季山区低温可能造成冻害,春季随着温度升高病虫害严重等。即使依靠施肥、打药、加膜这些手段,在面对发生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时也无法保证当地农户的收入不受影响。四、山区经济发展的对策(一)扩大旅游优势,带动特色产业。目前,歙县众多的水果种类,形成了区域化种植,但特色文化形成与宣传较欠缺。所谓特色农产品,重点就在于“特色”二字,各村镇应该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产品自身品质。另外,为本村农产品形成独特的产品文化。以特色农产品和产品文化为基础,结合旅游业,发展乡村旅游。如绵潭村特色的枇杷节,一方面推动了当地以枇杷为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通过节日吸引游客,村民自家开办民宿、农家乐等方式实现增收,形成良性循环。(二)推进聚集融合,形成规模化。特色农业的发展,应在形成品牌文化后转向考虑当地产业的关联性,应由当地政府牵头,将农产品销售作为纽带,打通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将当地特色农产品采集、收购、加工等上下游领域的行业聚集到一起。甚至于可以跨地区进行整合,将多个不同特色农产品之间的产业链融合到一起。将原本家庭式小作坊进行整合,形成企业。拥有足够资金的企业,能够加强深加工设备的投资,产业也能实现升级。这样既能够解决当地农产品储存时间短,不易运输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三)加强技术创新,延长产业链。特色产业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科技的推动。枇杷在种植的过程中,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跟随,针对性地对果树的品种进行改良,对果树种植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在加工的环节投入经费研发,建设本地的深加工企业,对于带动枇杷销售、当地的农户就业都会带来收效。(四)加强政府引导、发挥保障作用。1. 切实做好农业保险购买等相关工作。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以及补贴,为当地农作物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对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减产以及给农民带来的损失,提供相应的保障。2. 加大农村电商补贴,拓宽物流渠道。针对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这一块,主要是因为枇杷不易保存与运输,受到运输成本影响较大,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脚步一直停滞不前。政府需加强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的补贴,这样既有利于缓解农户与物流公司之间的矛盾,又有利于提升农民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同时,拓宽物流渠道,农户有更多物流公司可供选择。3. 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农作物种植技术交流会,加强对于果品优质化栽培技术推广力度。调查问卷中,相比于更换或改良品种,农户们大多希望,能够得到农业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尤其是在对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果园管理技术,防冻及抗旱保果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果品采后深加工技术等方面,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农户需求开办有针对性的技术的培训。· 8 9 ·

 2020 年第 19 卷 第 1 期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 ( 19 )

 1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现代价值阐释□陆 媛 张同建 刘 涛【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价值越来越被全世界所接受。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具有相通性,两者的融合是中国管理理论改革的必由之路。【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学思想;西方管理理论【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科技创新驱动中我国传统管理文化价值及开发研究”(编号:16XJC630005)成果。【作者简介】陆媛(1977 ~ ),女,云南警官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管理哲学张同建,刘涛;江苏大学管理学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全球化大潮下的大势所趋(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对人类未来带来深远的冲击。中国古代哲学中凝聚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智慧的结晶,与西方哲学风格迥异,在现代社会中更加贴近于现实的生活。(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枝繁叶茂,是中国企业终极竞争力的源泉。黄如金先生对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曾这样精辟地论断:“道家无为而治,取法自然;儒家倡善忌恶,仁义中庸,崇尚德体法;法家立法严型,施术用势力;兵家奇正变幻,贵在权变;农家因地制宜,不讳农时;墨家兼爱交利,善立表率;名家巧设名辩,擅长剖析;纵横家连横合纵,唯利是从;阴阳家诡说阴阳,以太极教世。三教九流,百家千子,处心积虑,无非牧民之道,驾驭之术,皆自以为管理之道。”(三)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复苏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1991 年,国学大师季羡林在《21 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一文中指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来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是不断变化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 21 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渐让位于东方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在本质上就是中国哲学。哲学在本质上是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世界概念的哲学不是一种理论之知,而是一种实践之能,康德认为哲学归根到底是道德———实践的。哲学的基本问题看似艰深,实际上是对人类所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提炼和抽象。经学是对儒学经典的研究,经学史是对儒学经典研究的历史。西方哲学的核心观念是自然,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是生表 3 问卷调查表(回复人数:84 人)问题 选项 回复人数您认为目前农村种植过程中主要面临的 挑 战 有 哪 些?(多选)销售价格变化大 22病虫害不好防治 51产品质量没有保证 32其他 11如果农业产业化组织提供技术,您希望是哪方面技术?(多选)与种植相关的管理技术培训57种植或养殖的新品试种 13病虫害防治 32化肥,农药的用法用量 22您认为怎样才能解种植过程中存在挑战?(多选)国家继续对农业大补贴 77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创业 23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建设45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40其他 14五、结语由于自身的山区地理环境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归根到底只有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下,继续深化脱贫攻坚工作,政府与农户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山区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得到真正解决。【参考文献】[1]谢芬. 新时代中国“三农”问...

篇五: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

智城实践NO.23 2019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都市郊野地区的规划探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郊野单元  (村庄) 规划为例蒋姣龙(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40)摘  要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作为郊野地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市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是覆盖乡村地区、统筹全地类、全要素的综合性、统筹性、实施性和策略性规划。文章结合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实践,紧扣郊野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困境,重点从发展定位、生态建设与风貌塑造、建设用地减量、农民集中居住、图则管理等多方面详细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规划思路和路径,以期能为其他大都市郊野地区的相关规划提供一定借鉴。关键词 :乡村振兴 ;郊野地区 ;郊野单元The exploration on metropolitan rural areas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Pudong Chuansha countryside unit (village)

 planning in ShanghaiJIANG Jiao-long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country unit (village)

 planning will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as a top-level design of rural areas. Shanghai country unit (village)

 planning is a comprehensive,overall and enforceable strategic planning covering all the elements in the whole rural areas. Taking a case study of Pudong Chuansha countryside unit (village)

 planning,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rural areas,tries to discuss the planning ideas and path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such a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features shaping,construction land reduction,farmers" concentrated residence,map management,in order to be abl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of other metropolitan rural areas.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areas ;country unit planning1  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乡村振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随后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 ;强化规划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未来规划需要从更多视角、更全方位地审视郊野地区的发展,同时适应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要求,谋划乡村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2  大都市郊野地区的发展特点大都市郊野地区土地利用效率低,建设用地以宅基地、工业用地为主,土地权属和实际使用情况复杂,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1]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绩效的零星工业用地成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来源之一,也给农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郊野地区农村空心化、非农化的发展,使郊野地区成为外来流动人口的集聚地。低效利用、无序扩张的建设用地大大制约了农用地的规模化生产,制约着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都市本身强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也为周边郊野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长久以来,我国传统城乡规划体系重点关注城市集中建设区域,对于大都市郊野地区的规划关注度不够,乡村层面的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不到位,导致对广大郊野地区管理不足。未来如何发挥规划的引领带头作用,带动郊野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大都市郊野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3  上海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探索上海结合已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市总规”),构建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包含总体规划层次、单元规划层次和详细规划三大规划层次 [2] 。其中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属于详细规划层次,是进一步落实市总规、各区县总规、镇总规的实施性规划,也是镇域、村域层面实现“两规融合”“多规合一”的规划。自2012年以来,上海积极探索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推进郊野地区的精细化管理。经过3次改版,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规划定位从最初的聚焦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的镇级土地整治规划,到强调全镇域统筹和一张图管理,转变为现在更为关注农民集中居住和乡村规划实施的详细规划 [3] 。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已成为是覆盖乡村地区、统筹全地类、全要素的综合性、统筹性、实施性和策略性规划,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特别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依据 [4] 。

 11 智城实践NO.23 2019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为贯彻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落实市总规和各区县总规, 目前各区正在有序开展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编制,预计2019年底实现全覆盖 [5] 。4  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实践4.1 现状概况川沙新镇地处浦东新区中部,东与祝桥镇毗邻,西与张江镇、康桥镇、周浦镇接壤,南至宣桥镇,北接唐镇、合庆镇,镇域总面积95.35 km 2 。历史上川沙新镇经历了多轮区划调整,2000年撤销黄楼镇、六团镇,并入川沙镇 ;2005年机场镇与川沙镇合并建立川沙新镇,2011年“撤三建二”,将原川沙新镇、六灶镇、祝桥镇等三个镇调整为川沙新镇和祝桥镇。调整后的川沙新镇共设置华夏社区、城厢社区、黄楼社区、城南社区、六团社区、六灶社区六个镇管社区。川沙新镇的发展是浦东发展的缩影,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与众多大都市郊野地区类似的发展困境。因此,以川沙新镇为例,通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的实践,探索大都市郊野地区的规划路径,以期能为其他郊野地区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川沙新镇郊野地区(即本次川沙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范围)为镇域内城市开发边界外的区域,规划面积55.58 km 2 ,包含六团、六灶两个撤制镇,一共涉及39个行政村及3个居委。郊野地区在册户数约16 317户 [6] ,非农化程度较高,非农业户籍占户籍人口的60%。4.2 发展优势4.2.1 多重战略资源叠加川沙新镇是集国际旅游度假区、川沙副中心、机场联络线等多重优势资源于一体的战略地区。市总规明确将川沙纳入主城区,并赋予川沙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副中心的建设将为紧邻的郊野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市总规明确在川沙规划建设川沙南郊野公园,为郊野地区发展指明方向。4.2.2 生态人文资源禀赋突出川沙新镇是“浦东文化之根”,既是海防前哨的抗倭重镇,又是因盐而兴的古代滨海乡土街市 ;既有“城墙、城濠、十字街”的古城格局,又有“前店后宅、枕水而居”的水乡风情,是上海浦东地域历史发展演变的缩影。凭借“一纵八横”的千年海塘灶港滨海地域景观水系网络,川沙郊野地区呈现出“水网密布、田林广袤、村水相依”的总体风貌特征,形成了江南水乡田园特色风貌。4.2.3 特色民宿品牌凸显素有“沪版威尼斯”美誉的连民村是2019年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通过深化特色民宿试点,打造“烘焙”“纺织”“青花瓷”“彩绘”“稻香”“陶艺”等主题民宿,已接待游客近7 000人次,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提供了优质土壤。4.3 发展困境4.3.1 建设用地减量化任务严峻开发边界外建设用地规模约1 835 hm 2 ,占比总用地的33%,其中农村居民点约749 hm 2 ,工业仓储约499 hm 2 (图1)。目前《川沙新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处于任务书未批复的阶段。根据在编《浦东新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以下简称“浦东总规”),至2035年,川沙新镇开发边界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97 hm 2 以内。未来郊野地区近一半的建设用地面临减量化,减量主体主要为工矿仓储用地以及宅基地。图1 土地利用现状图 [6]4.3.2 产业发展动力有待挖潜川沙新镇2017年三次产业比重为0.26 :

 47.41 :

 52.33,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粮食、林地、蔬菜、花卉均已形成一定规模(图2)。二产方面,地均工业产值偏低,土地使用绩效有待提升,以村集体为主体的开发模式难以实现产业规模化与品质化,尤其是郊野地区零星分布的低效企业未来将是减量化的重点对象。三产方面,百欧欢有机农场、迪洋有机农场、东方瓜果城等乡村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较大,但规模小、布局散、相关配套服务跟不上,未能充分发挥迪士尼的辐射效应。图2 川沙郊野地区农用地构成/亩4.3.3 生态建设有待加强川沙新镇生态资源良好,现状生态走廊、近郊绿环、生态间隔带被大量工业用地、农村居民点蚕食,平均强度高达33%,

 未来需进一步加大减量化力度。单元内水系丰富,443亩,1%150亩,0%12亩,0%1 225亩,3%3 599亩,9%12 849亩,31%3 966亩,10%15 982亩,39%2 991亩,7%粮田 常年菜田 果园 林地 花卉苗木

 12 智城实践NO.23 2019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但部分河道水质较差,滨水空间开放性和景观质量有待提升。现状具备良好的森林资源,与浦东总规要求的18%的森林覆盖率存在一定差距,未来林地建设有待加强。4.3.4 农民居住需求亟待解决单元内受现状高速公路、高压线影响涉及近400户,居住品质欠佳,改善需求强烈,民生保障问题突出。村民翻建、新建农房的需求十分迫切。据悉,原川沙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点规划未批,规划的村民集中建房居住点于2017年被划入基本农田 ;原六灶地区农民土地承包确权确地,致使符合农民建房条件需占用耕地的农民陷入“无地可建”的尴尬境地。4.4 规划思路川沙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针对郊野地区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困境,从发展定位、生态建设与风貌塑造、建设用地减量、农民集中居住、图则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4.4.1 战略引领,助力产业转型与跨越发展未来依托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川沙城市副中心、祝桥综合交通枢纽等活力地区的溢出效应,锚固川沙林田水网自然风貌,增强川沙作为“浦东文化之根”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诗意川沙·江南田园”,将川沙郊野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全球城市门户以生态休闲、乡野游憩、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水乡田园小镇,浦东中部生态休闲示范区。在产业发展方面,依托川沙南郊野公园、连民村等核心载体,凸显田园水乡生态资源,结合川沙农业基础,以稳固农业生产功能、凸显生态保育功能、创新旅游服务功能、激活乡村经济活力为目标,总体上构建“北部生态保育、南部乡野田居、中部农旅示范”的特色产业格局(图3)。图3 空间结构图 [6]北部为生态保育区。锚固黄楼地区大规模的林地资源以及林水相依的风貌格局,适当融入休闲、度假功能,重点打造静谧的生态保育区。中部为农旅示范区。一方面以高质量、集中成片的农田为基础,推进优质水稻、蔬菜、花卉等发展,完善科技服务、生产设施配置,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生产品质高、质量好、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强化川沙农业品牌。另一方面以川沙南郊野公园等为引领,依托六灶历史风貌保护区、小普陀寺等特色载体,集聚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耕体验、禅修康体、教育科普、休闲度假等生态休闲产业。南部为乡野田居区。以乡村振兴示范村连民村为核心,利用连民村主题民宿、特色花卉、河网水系等资源,与迪士尼错位发展,打造领先全市的居、乐、食三位一体的“宿游”村。4.4.2 生态优先,实现生态增益与风貌塑造结合上位规划,

 规划川杨河、瞿家港、外环南河、七灶港、六灶港、浦东运河、曹家沟-宣六港、外环运河等8条骨干水系 ;依托现有河网布局,通过疏通现状水系增加水面面积。按照促进基本农田耕地质量更高、布局更连片集中、设施更规范高效的原则,对基本农田进行调整优化,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达到浦东总规中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00万亩,基本农田3.47万亩的任务。优先在近郊绿环、区级生态走廊和市级生态间隔带、高快速路等区域实施现状建设用地减量和造林,提升生态空间连通性和完整性,提高生态空间的森林覆盖率,推进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未来规划形成以川杨河滨河休闲带、浦东运河滨河休闲带、近郊绿环生态防护林带为“三带”,广袤田园风貌区、翠微田林风貌区、 新江南水乡风貌区、森林湿地风貌区为“四区”的郊野风貌格局,体现生态、生活、生产的协调发展。4.4.3 严守底线,协调规模瘦身与未来功能提升的矛盾全面摸底,构建现状基础数据平台。由市区级相关部门统一进行现状摸底,综合统筹二调更新数据以及农村地籍更新调查数据,确认宅基地个数以及面积。规划通过镇级相关部门进一步梳理开发边界外现状建设用地的权属、产证使用情况等信息,综合人、地、证等多方面信息,构建现状基础数据平台。全域统筹,建设用地以减定增。早期实施的郊野公园项目采取“拆三还一”的类集建区政策 [7] ,而3.0版的郊野单元(村庄)规划要求在建设用地“天花板”的约束下,有序推进各类建设用地减量化。针对“198”工业用地的保留需要须以科经委认定为优质企业的相关材料为准,对于耗能大、有污染、效益差的企业进行减量。在农村宅基地方面,近期优先针对涉及现状“三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压线)沿线区域的宅基地、10户以下的零散宅基地等进行撤并 ;远期针对涉及规划“三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压线)沿线区域、规划河道、规划道路、规划市政及交通设施以及近郊绿环等的宅基地进行撤并。公益性设施属于村集体资产或镇国有资产的,由镇里承诺后予以保留 ...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战略论文000字 振兴 乡村 战略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