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致辞稿 > 2022在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上致辞【完整版】

2022在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上致辞【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10-03 12:2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在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上致辞【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2在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上致辞【完整版】

在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上的致辞

 

大家上午好!亘古千年的黄河,在辽远壮阔的玛曲草原划出了旖旎灵动的微笑曲线,传唱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蜿蜒交错的江流,在广袤神奇的**大地勾勒了如诗如歌的绚丽画卷,涵养着山川秀美的生态家园。今天,我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踏着春天的脚步,沿着最美国道,相约玛曲草原,相聚母亲河畔,隆重举行**州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凝心聚力黄河首曲、倾情涵养世界水塔。这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澎湃乐章;
既是纵深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创新路径,也是加快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务实举措;
既是激发提振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信心斗志的平台载体,也是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行动。

**的变化有目共睹,**的发展日新月异。从“环境革命”的脱胎换骨到“五无**”的独领风骚,从生态文明小康村的遍地开花到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的创新实践,从“经济跟跑者”的尴尬囧境到“生态领跑者”的华丽转身,凝聚着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力量和辛勤付出,体现了草原儿女干字当头、久久为功的可贵品质和责任担当。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我们要谨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标定的新方位、赋予的新使命、带来的新机遇,树牢上游意识、扛起上游责任,协同抓好大保护、共同推进大治理,使最美**成为大美甘肃、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

——“情”注首曲源头,让生态屏障在精心呵护中巍峨挺拔。**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特殊,生态优势明显,生态责任重大。只有激活放大各族群众灵魂深处的生态自觉和生态信仰,敞开宽广的胸怀,投入深厚的情怀,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才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高地。我们要站在保障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高度,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充分彰显生态报国的**担当。

——“心”系一汪碧水,让生态环境在系统治理中持续改善。黄河干流在**境内流经433公里,补给黄河源区58.7%的径流量,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蓄水池”、独一无二的“世界水源涵养区”。只有心怀“国之大者”,善谋“国之大计”,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珍惜生态、珍爱环境、珍重绿色,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才能实现健康人生与幸福生活的相得益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交相辉映。我们要着眼大局、服务全局,善于算大账、算总账、算长远账,以系统化的思维、综合性的举措,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拓展减畜成果,守住蓝天白云、留住青山绿水,为生态改善用心发力、为生态大局倾情效力。

——“爱”撒黄河流域,让生态红利在绿色发展中全面释放。

——“梦”萦世界水塔,让生态福祉在共建共享中惠泽千秋。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大自然对**人民的恩赐,是各族群众安身立命之本、幸福生活之源、共同富裕之基。只有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雪域高原蕴藏的生态文明中坚定生态自信,从世界水塔孕育的绿色梦想中增加生命厚度,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赓续精神血脉,**才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永不懈怠的状态走向全国、握手世界。我们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优先的民生福祉,珍惜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把**建设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幸福家园。

黄河之水天上来,无限风光在玛曲。投身天下黄河第一弯,构建最美生命共同体,是**各族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责无旁贷的使命。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勤劳智慧的**人民一定牢记嘱托,勇于担当,紧紧围绕打造“五无**”、创建“十有家园”、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宏伟目标,接续谱写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推荐访问:黄河 高质量 致辞 在全面推进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上致辞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