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宇商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践行

“宇商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践行

发布时间:2022-10-21 08: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怎样培养具有“宇商情怀”的学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体现:开“宇商”式课程,创“宇商”式课堂,做“宇商”式教师。

那么,“宇商教育”理念如何在数学学科中落实呢?下面结合本学期我校数学组的工作计划,阐述一下“宇商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践行。

本学期我校初中数学教研组将继续深化“问题多维驱动”课堂教学模式,并将本年度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词确定为: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与我校提出的 “思、疑、释、拓、创” 五大思维品质相呼应。

课堂中,融入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加强小组交流,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在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上下功夫,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以问题为驱动,贯穿于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

一、常规教学的坚守,奠定“宇商教育”的基础

(一)坚持集体备课,落实“三固定三坚持”——做“宇商”式教师

以备课组为中心,每周要不少于一次备课组集中研讨。

具体要求: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程序;坚持阅读分享,坚持“课标”学习,坚持教学内容研究。

集体备课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还能够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教师的教学设计,促进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慢慢成长为“宇商”式教师。

(二)组织好“天天清”、周测和竞赛活动——培“宇商”式学生

1.“天天清”

晨读时间的“天天清”包括两大项任务,一是预习当天要讲的章节;二是清理前一天留下的疑问(包括作业、小考和平时练习内容等);下午时间的“天天清”,以小组合作方式清理当天课堂上的疑问。

2.周测

周测时间安排在每周五早晨进行,本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师轮流出题,难易度参照中考标准为7:2:1。目的是反馈本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试卷反馈,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及时清理自己的知识盲区。

3.月竞赛

为了降低学生差异性,建立小组①、②、③、④号的分层机制,一卷多评,或多卷一评。奖励措施采取张榜公布,奖状激励等形式。

由“清→测→赛”这样的常规方法入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小组合作分工,试卷难度分流,评价方式分层三方面入手,尽可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能得到发展。

以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没有标新立异,只是对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的默默坚守,却是“宇商教育”的最基本的体现和要求。

二、整合体系的完善,体现“宇商教育”的思想

(一)数学学科内课程整合

1.按课型探究教学模式

本学期,数学组计划将数学课程按照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四类课型进行整合。初一探讨概念课,初二探讨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初三探讨复习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提升,构建我校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基本模式。

2.按思想方法整合知识体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精髓,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必需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机的结合。如《勾股定理的应用》这节课,按照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维度进行设计,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一类题的分析方法。

另外,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对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进行归纳、整理,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体系更加清晰,也是对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二次整合。

3.按文化素养开发校本课程

生活数学、科技数学、政治数学、经济数学、社会数学初步融入数学课堂。

(二)数学与物理、地理、化学等学科间的整合

对国家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对不同学科间的资源进行融合、整理,统筹安排,以实现课程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如:我校王健老师在升旗课程中呈现的《小数字大世界》,用数学知识探讨了大连金石滩发现王国的发展前景,这是与政治经济的有机整合;夏环宇老师在德育课程中设计的《最短路径》,将数学知识中“轴对称”和物理知识中的“光的反射”对比整合,都实现了跨学科的资源整合应用。

这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4·21宇宙日”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地完善跨学科间的资源整合。

在“宇商教育”的引领下,数学学科内、学科间的整合体系不断地完善。我校数学课堂也从单一维度的“教书”转变为“教书育人”,由培育“应试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展现“宇商教育”情怀

学校以国家课程为核心,以地方、校本课程为两翼,以国际课程为拓展,构建了“五整合”课程体系。“五整合”体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课程与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的新信息资源整合,旨在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以学校承办的第一届“4·21宇宙日”为课题背景,以宇宙问题为载体,初一数学学科知识为始点,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利用及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引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宇宙,对宇宙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活动分为四个板块,前三个板块由班级小组展示汇报,第四个板块由教师拓展延伸,具体内容处理如下。

1.认识宇宙之宇宙之大。天体的距离和天体的质量展现了浩瀚的宇宙,而天体的距离和质量就需要应用数学的科学记数法才能更加简洁准确地体现出来。

2.探索宇宙之给星星定位。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表示金石滩的各个景点的位置,我们可以同样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位宇宙中的星星。

3.保护宇宙之太空垃圾。太空垃圾问题迫在眉睫,利用統计表、统计图等方式来统计太空垃圾,科学又直观。

4.拓展应用之宇宙无处不数学。初一数学知识就可以解决很多的宇宙问题,随着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研究,我们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如开普勒三定律等。

(作者单位: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杨强)

推荐访问:践行 初中数学 教育 教学中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