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8篇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8篇

发布时间:2023-04-02 14:1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8篇,供大家参考。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8篇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通用8篇)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1

  稿费的故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20xx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1920xx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30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5 陶行知洗衬衫

  1939年7月,中国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为难童创办育才学校,在普修课外,为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开设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

  舞蹈等课,培育人才。这个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当时政治形势紧张,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把学校办下去,陶行知经常要为募集资金四处奔波,自己的生活也非常艰苦。

  盛夏的一天,学生高缨听说书店到了一些好书,想去看看。可是自己不认识路,就想请陶行知陪他一起去。他来到先生窗前,那情景使他吃了一惊:先生打着赤膊,脸上、身上流淌着汗水,正在伏案疾书。高缨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来意告诉先生,没想到陶行知很快地回答:‚现在不成。‛高缨失望了,他很奇怪,先生平时最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也最愿意帮助人,今天是怎么啦?陶行知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手指着晾在窗外的衬衫说:‚我很高兴陪你去书店,可是我的衬衫还没有干。过一个小时你再来,好吗?‛高缨望着那还在滴水的白衬衫,心想:先生找借口吧?他说了一句‚那就算了‛,不高兴地回去了。

  过了一个小时,陶行知穿着还没干透的白衬衫,笑嘻嘻地来找高缨。高缨还躺在床上生闷气呢,见了先生,忙起身一起上街。后来,高缨还是想不通,就去问副校长马侣贤。马先生说:‚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个名人,可是有谁知道,他为了你们这些孩子,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坚持办学,他把自己的大衣和呢裤子都送到当铺去了,换来的几文钱解决了一天的菜金。夏天,他只有一件像样的衬衫,这也不稀奇呀!‛高缨听着马先生的话,眼圈红了,他的耳边又响起了陶先生上课时讲过的话:‚为了劳苦大众,我们吃草也干;为了受苦小孩,我们要饭也干!‛他的眼前出现了陶先生和同学们一起喝稀饭,鼓励大家‚勒紧裤带共度难关‛的情景,他仿佛明白了:为了办学,先生舍得一切。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2

  报童工学团

  上海静安寺附近车站,一群衣衫褴褛的报童在高声叫卖:‚新闻报,大公报!‛穿长袍马褂的先生呵斥:‚走开,小瘪三!‛小姐掩住鼻子说:‚脏死了,滚远点!‛

  陶行知在等车,一群报童围住他。陶先生笑咪咪地掏出钱,向每一个报童买了一份报纸,报童纷纷找钱给他,他摇摇手:‚不用找了。‛他拉着一个孩子的手问:‚你们是逃荒来的吧?‛孩子点点头,他抚着孩子的头说:‚国家穷得连灾民都接济不上了,苦了你们这群小朋友。‛这时,来了一个外国巡捕,用警棍驱赶报童。陶行知用英语与他交涉,巡捕走开了。报童们感激地向他道谢,他和蔼地说:‚不用谢,你们快去卖报吧!‛

  几天后,静安寺的一条弄堂里,报童卖完了报都坐在地上。陶行知走来,孩子们齐声亲热地喊起来:‚先生!先生!‛陶行知与他们一起坐在地上说:‚报都卖完了?‛他拍拍身边一个孩子的脑袋又问:‚你们什么时候有空?‛‚早上卖《申报》、《大公报》,晚上卖《晚报》,只有中午有空。‛‚应该把中午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习文化。要过好日子没有文化可不行。‛一个报童怯生生地靠近陶行知,陶将他挽着坐在身边说:‚孩子,你们不会一辈子卖报,将来会有好日子过的。有空学点文化,识了字人家就不会再欺侮你们。‛‚读书?可我们没有钱买书和笔!‛陶行知伸出手指说:‚看,这就是笔。‛他用食指在地上写了一个‚人‛字,大人小人的人,做人的人。一报童说:‚没有书怎么办?‛‚你们每天卖的报纸就是书。你们识了字,会读报上的新闻,介绍报纸的内容,人家听了会喜欢买你们的报纸。‛‚没有老师怎么办呢?‛陶行知想了一想说:‚我每天早上提前几分钟来,教你们识字。谁识的字多,学得快,我就多买他的报纸。‛从此,陶行知每天在静安寺附近的车站上教报童识字。

  后来他请陈挺夫、方明来当小先生,在梵皇渡路荣庆里办了一个报童工学团。在报童工学团,这些穷苦的流浪儿学识字,学文化,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有一些报童在陶行知先生的关心教育下,后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3

  站在教室外面听课

  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陶行知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怕影响老师讲课和其它同学学习,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

  陶行知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去,确实做了一件‚大事‛。而他自己,却‚不带半根草去‛。只留一世英名,光照中华大地。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4

  陶行知以诗教子

  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常劝孩子在少年时代要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曾作诗赠给孩子: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蹉跎悔歧路,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5

  劝喻轻生者

  位于长江南岸的燕子矶,是‚金陵名胜‛之一。也许是大江东流一去不返的苍凉寥廓景

  象,易引发人生短暂的感伤。有些厌世者就选择这儿告别人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劳山脚下创办晓庄师范学校,那儿离燕子矶不远。有一天,他听到人们在纷纷谈论,燕子矶下又浮起了一具女尸,并且是个学生。他极感不安,立即到学校木工场找来两块木牌,在上面写了几句话劝喻轻生者,并把它立在矶头上。一牌上写‚想一想‛三个大字,下边写了几行小字:‚人生为一大事来,当做一件大事法。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生?‛另一牌上则写‚死不得‛三个大字,下写:‚死有重于泰山,或有轻于鸿毛,与其投江而死,何如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同胞努力而死!‛

  其时陶行知先生有个朋友辛甫在燕子矶旁边开了一家小小的茶酒馆。竖立木牌后,陶行知就请他暗中留意,一是酒不要多出卖,最多卖一两,以免喝醉了更加悲从中来;二是看见有人在矶头徘徊不去,就赶快上前劝说。此后,不少来到这儿打算自杀的人,看了木牌,听了劝说,终于停下了投江的脚步。

  1980年,当时88岁的复旦大学陈子展教授撰文回忆说:‚我在南京上大学时得了胃溃疡。一次我正在读书,一阵阵剧痛袭来,简直使我要发疯了。便无可奈何地来到燕子矶,想跳江了却一生。我抬头望去,只见木牌上写着‘想一想’、‘死不得’,我猛醒,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有像陈教授这样经历的人一定为数不少。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6

  情系难童育英才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中国,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大片国土沦丧,难民如潮水般涌向大西南,其中有很多是少年儿童。

  一天,陶行知和戴伯韬一同去查看重庆一所战时保育院。只见吃饭的时候,大小孩子挤在一起你争我抢,大的吃饱了,小的一口也没吃到,乱哭乱叫。在一间阴森潮湿的房子里,一群生病的难童躺在地上呻吟着,有几个死去的小孩还躺在病孩中间。在保育院天天都有达官贵人前来挑选难童去做干女儿、干儿子。他们当着小孩面评头论足,使身体有缺陷的难童身心受到极大摧残。陶行知感到痛心极了。

  陶行知想起此前在汉口一所临时保育院的见闻。他在那里看到一名害癞痢头的难童正在指挥小孩们唱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而且十分聪敏。当即,与陶行知一同考察的任光教孩子们唱他新谱的歌曲《高粱红了》的开头几句。随后便问:‚谁能用谱把它记下来?‛沉默了一会儿,又是这个癞痢头难童举起手来,他准确地把刚唱的两句歌曲的旋律写在黑板上,任光感到很惊喜。陶行知认为,难童中,确实有许多天才儿童,只是这些幼苗缺少阳光、雨露。他下决心开办育才学校,为国家民族选拔人才幼苗,从难童中挑选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加以特殊培养。

  育才学校开办后,陶行知发现那个害癞痢头具有音乐天才的难童没有选上,便找来负责招生的常学墉老师,向他介绍这个难童的特征,叮咛常老师无论如何要把他找到。后来,常老师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位小朋友叫陈贻鑫,在大田坝第一保育院。原来,育才学校招生时,陈贻鑫正患疟疾,所以错过了机会。陶行知知此情况后,即刻写信给该院院长罗叔章,请他派人把这个难童送到育才学校来上学。罗叔章派一位姓袁的老师,带着陈贻鑫翻过金剑雪山,渡过嘉陵江,经北碚到北泉,交由一位育才学校的老师护送到古圣寺。陶行知见到他十分高兴,安排他到音乐组学习,还写信告诉远在新加坡的作曲家任光:‚你在汉口赏识的秃头小朋友已经由我们迎接来了。‛

  渐渐长大的陈贻鑫,因害癞痢头情绪低落。陶行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曾专门请皮肤病专家给他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后来,陶行知听说距重庆一百多里的荣昌县,有一位刘医生擅治此病,于是就拜托冯玉祥将军与青年会干事黄次咸邀请刘医生来校为陈贻鑫治疗。治疗期间,陶行知来到学校亲自为陈贻鑫熬药。在陶行知的关怀和精心照顾下,陈贻鑫光秃的头

  上终于长满了黑发,成为一位身材颀长、眼睛聪慧、充满自信和音乐才华的英俊少年。

  陈贻鑫现在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国内知名的音乐家。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7

  救援共产党员

  刘季平是晓庄师范地下党支部书记,晓庄被封闭后他是最早被捕的同志之一,后来他组织难友一起越狱逃跑到上海。1932年6月,刘季平第二次被捕,正在上海的陶行知先生知道后心急如焚,为了筹钱请律师,他找了好多朋友,甚至当掉了自己的一些衣物,终于在四个小时内筹集到500元大洋,立即去律师事务所,请了一位知名的律师赶在当天下午出庭辩护。由于律师的据理力辩,法庭未判刘季平死刑,改为终身监禁,并转送东烟台监狱。

  陶先生又立即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徐明清送到泰山面交冯将军,因为当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原是冯玉祥部下。陶先生在信中写道:‚焕章吾兄:晓庄学生刘季平被捕,近已解往济南。敢仗鼎力救援。倘蒙援手,感同身受。弟知行拜上。‛冯玉祥见信后,立即找了韩复渠,尽力营救。韩复渠虽不敢贸然放人,但又不敢得罪冯玉祥,对狱中的刘季平也就没有多为难,拖了几年后便让刘季平出狱。徐明清也是晓庄师范地下党支部负责人之一,曾任晓庄共青团支部书记。

  1932年春天,她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没有适当职业掩护,生活相当困难。她求助于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毫不犹豫,通过朋友介绍她到‚上海一?二八难民工厂‛任教育科长。当时,上海各界募捐给难民的物资很多,但却被厂方克扣私吞。徐明清发动难民职工与厂方进行斗争,发展了革命力量。厂方恼羞成怒,借故把徐明清辞退了。她离厂时,难职工列队送别,表示对厂方的抗议。陶行知先生知道此事后,赞扬徐明清干得好,是正义的行动,并交给徐明清一个新的工作,叫她在上海北新泾筹办一个新的工学团——晨更工学团,还对她说:‚你们与山海工学团比赛,看谁办得好。‛徐明清因此又有了一个公开的合法的身份,有利于进行党的工作。不久,敌人开始监视晨更工学团,而且要准备下手了。党组织决定让徐明清转移。经陶行知先生介绍,徐明清又到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办的女工补习学校当教员。徐明清继续在女工中宣传革命道理,发展革命力量。

  1935年,由于叛徒告密,徐明清不幸被捕。陶行知先生立即设法营救,并派了晓庄学生陆静霞与陈露薇两人到拘留所探望徐明清。后来,徐明清被押解到杭州监狱,陶先生因营救工作增加了困难而十分焦急。时已仲秋,天气转凉,陶行知担心徐明清无衣物御寒,他就托女工朱冰如到杭州去送衣物。过了一些时候,冬天降临,陶行知又让朱冰如到杭州探望,说:‚天冷了,再送点衣物去吧,国民党监狱里是很苦的。‛当徐明清再次接过了陶先生托交的衣物时,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陶行知为了营救徐明清,

  四处奔波,多方联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地下党组织也通过各方面的关系积极营救。1936年6月徐明清终于出狱,并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戴伯韬是晓庄师范地下党员。1936年他跟随陶行知参加了育才学校的创建工作。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反共,戴伯韬得到组织通知要赶快撤离。戴伯韬等五、六人隐蔽在隐行知住所的阁楼上。

  每天一早,陶先生出外买一包面条回来,请他们吃。有一天,陶行知回来告诉他们:‚今天早上我碰到余仲箎(原晓庄学生),他已经爬到国民党少将特务的位置了。他认识你们,你们不要再出去了!‛风声越来越紧,重庆不断传出共产党员、进步人士被捕被杀的消息。陶行知先生觉得再住下去,难免要发生危险。其他几个人陶先生都托朋友设法转移出去,就剩下戴伯韬。

  特务正到处寻找戴伯韬的踪迹,怎么办呢?他想到老朋友冯玉祥将军。一天晚上,陶行知把化了装的戴伯韬悄悄带到巴蜀中学冯玉祥公馆。陶行知把伯韬介绍给冯玉祥:‚他是我的学生白桃,国民党要抓他,他没有地方住,想在你这里住一阵,你看行吗?‛冯玉祥非常相信陶行知先生,他毫不犹豫地说:‚欢迎!欢迎!‛陶行知在告别戴伯韬时,紧紧握住他的手再三叮咛:‚你要处处小心,一切听冯将军的安排。希望你到了光明区以后加紧努力,但愿将来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他说完转身向冯玉祥拱手告别:‚焕章兄,一切多多拜托!‛冯将军豪爽地笑道:‚你的学生也就是我的弟子,我会安排好的,你尽管放心。‛戴伯韬在冯公馆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冯玉祥派了一个师长,让伯韬装作士兵混在打猎的队伍里护送出去,使他脱离了虎口。戴伯韬终于辗转到达了苏北解放区。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篇8

  不懂珍惜的小狼

  狼妈妈叼回来一块鲜美的肉,小狼上去嗅了嗅,然后把肉扔在一边说:“我才不要吃呢!这块肉这么老,我要吃鲜嫩的肉。”

  狼妈妈看着辛苦叼回来的肉小狼却不知道珍惜,狼妈妈对小狼说:“既然你觉的不好,那就自己出去觅食好了。”

  小狼生气的离家出外觅食,小狼追捕鹿群,哪知被鹿群一脚踢到了好远,疼的小狼直哭。小狼想追捕小兔应该不会被欺负,那成想小兔跑的太快,累的小狼追捕了一大圈也没吃上兔肉。

  到了夜晚,小狼饥饿的没有一点力气,突然看到一只老鼠,小狼把老鼠抓住,这是小狼一天的成果,小狼高兴的带回去给狼妈妈,狼妈妈看了看把老鼠扔到了一边对小狼说:“我才不吃老鼠肉呢!老鼠肉那么难吃。”

  小狼哭了起来,“妈妈怎么可以把我辛苦抓回来的食物扔掉呢!”小狼伤心的说。

  狼妈妈拿起之前被小狼扔掉的肉说:“现在你终于知道猎食的不容易了,我们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熊猫先生来串门

  熊猫先生来远房亲戚黑熊的家里串门,森林里的动物们,对这个双眼顶着大大黑眼圈的怪家伙感到好奇,熊猫来到黑熊的家,黑熊可是一大早就在门外迎接自己的这个远房亲戚了。

  黑熊刚见到熊猫就说:“熊猫表弟你一定是为了快点见到我,所以连夜赶路,没来的及睡觉,所以才会顶着这么大的黑眼圈。”

  熊猫尴尬的笑着说:“嘿嘿嘿——黑熊表哥,我天生就是这副样子。”

  黑熊因为从来没见过熊猫这个远方亲戚,所以不知道,黑熊只是听自己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传承下来的信息,听黑熊妈妈说熊猫表弟是一种很珍贵的动物,还被选举为国家的国宝呢!真是了不起啊!

  熊猫表弟害羞的笑着说:“哪有——哪有——都是多亏了这对黑眼圈。”

  黑熊想着,要是自己也能像熊猫表弟有一对黑眼圈就好了。

推荐访问:行知 故事 教育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8篇 陶行知教育故事集选 教育家陶行知的故事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